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
作者 林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3-45,共3页
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本期"中国模式"栏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转型路径、中外比较以及新模式探索中产生的新认识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本期"中国模式"栏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转型路径、中外比较以及新模式探索中产生的新认识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展望和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景,对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特色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慈善法修改和实施的着眼点在于推动善治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锦萍 《中国民政》 2024年第1期26-27,共2页
慈善法实施七年之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其修改速度和效率在我国立法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慈善事业的... 慈善法实施七年之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其修改速度和效率在我国立法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善治 慈善事业 立法史 速度和效率 着眼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民政业务领域中的非营利法人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锦萍 《中国民政》 2020年第17期44-46,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民政业务领域活跃着大量社会主体,诸如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组织、社工机构、福利院、养老院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社会主体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 一、问题的提出在民政业务领域活跃着大量社会主体,诸如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组织、社工机构、福利院、养老院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社会主体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社会主体并未能够体现在法人分类之中,而是寄居在"社会团体法人"这一小帽子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社会团体法人 非营利法人 社会服务机构 民办非企业单位 慈善组织 养老院 福利院
下载PDF
论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以公益募捐主体为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金锦萍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1年第3期122-135,共14页
进入高风险社会以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复杂性陡增,对政府的应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法律赋予政府以特殊处置的权力,来调配有限的公共资源,以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是法律也鼓励社会捐赠,并且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 进入高风险社会以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复杂性陡增,对政府的应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法律赋予政府以特殊处置的权力,来调配有限的公共资源,以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是法律也鼓励社会捐赠,并且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当属其宗旨所在,使命使然。于是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一方面政府要限缩社会主体(包括慈善组织)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慈善组织须依法依规依照章程需要开展慈善活动,两者之间的确存在冲突和张力。这一张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不时出现,并且不断引发舆情。本文从武汉市慈善总会27亿元善款上缴事件切入,回顾历次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实在法上的规定来解释和评析此次事件,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希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肺炎疫情 慈善组织 社会捐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