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底板托槽体外粘结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新强 张丁 +1 位作者 陈杰 孙志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对目前最常用的燕尾底板托槽和网状底板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样本 ,将离体牙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颗牙齿。在 1、3组牙面上粘结燕尾底板托槽 ,在 2、4组牙面上粘结网状底板托槽。... 目的 :对目前最常用的燕尾底板托槽和网状底板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样本 ,将离体牙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颗牙齿。在 1、3组牙面上粘结燕尾底板托槽 ,在 2、4组牙面上粘结网状底板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对 1、2组进行即刻抗剪切强度的测定 ,对 3、4组进行即刻抗张强度的测定 ,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合剂残留量进行统计。结果 :无论是剪切强度还是抗张强度 ,两种底板托槽之间的粘结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 托槽 粘结强度
下载PDF
金属托槽再次粘结后的剪切强度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新强 张丁 +1 位作者 范存晖 孙志辉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1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 研究金属托槽再次粘结的抗剪切强度 ,并对重新粘结前的底板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离体双尖牙 30颗 ,首次粘结托槽 2 4h后予以去除 ,以此为实验标本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颗牙齿。第一组粘结新托槽 ,... 目的 研究金属托槽再次粘结的抗剪切强度 ,并对重新粘结前的底板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离体双尖牙 30颗 ,首次粘结托槽 2 4h后予以去除 ,以此为实验标本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颗牙齿。第一组粘结新托槽 ,第二、三组粘结旧托槽 ,其中第二组托槽底板的残余粘结剂通过火烧去掉 ,第三组为保留底板槽沟内的粘结剂而将底板刮平。 2 4h后 ,通过力学实验机 ,分别测定以上三组的剪切强度。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进行统计。结果 以上三组之间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属托槽的重复利用仍能达到满意的粘结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 托槽 剪切强度 评价
下载PDF
托槽即刻粘接强度与24小时粘接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新强 张丁 孙志辉 《口腔正畸学》 2002年第1期18-19,31,共3页
目的 对托槽粘接后的即刻粘接强度和 2 4小时后的粘接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 ,将实验分为四组 ,每组 10颗牙齿。对每一牙面粘接方丝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对四组进行即刻抗剪切强度、即... 目的 对托槽粘接后的即刻粘接强度和 2 4小时后的粘接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 ,将实验分为四组 ,每组 10颗牙齿。对每一牙面粘接方丝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对四组进行即刻抗剪切强度、即刻抗张强度、2 4小时后抗剪切强度以及 2 4小时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接剂残留量进行统计。结果 无论是抗剪切强度还是抗张强度 ,即刻粘接组与 2 4小时后粘接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牙面托槽粘接后的即刻粘接强度远远要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粘接 即刻粘接强度 口腔正畸 24小时粘接强度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