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着色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曚曚
李应龙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着色方式的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效果及着色的持久性,探究茶溶液着色离体牙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牙冠唇面中1/3比色为A1色的牛切牙20颗,纵剖为40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1组:2%(质量分数)茶溶液连续着...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着色方式的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效果及着色的持久性,探究茶溶液着色离体牙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牙冠唇面中1/3比色为A1色的牛切牙20颗,纵剖为40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1组:2%(质量分数)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2组:2%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 3组:1%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4组:1%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6 d后,经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牙冠唇面中1/3的Lab值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浓度组,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牙刷切龈向轻刷牙面30次,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换液方式组观察其稳定性,将样本浸泡于人工唾液中37℃保存14 d,每天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稳定的时间。结果:着色6 d后,换液方式相同时,2%茶溶液着色效果优于1%组(20. 21 vs. 16. 44,24. 09 vs. 19. 22,P <0. 05);茶溶液浓度相同时,每天换液组优于不换液组(24. 09 vs. 20. 21,19. 22 vs. 16. 44,P <0. 05)。选1、2组进行刷牙实验,刷牙后两组颜色均变浅,且不换液组着色效果优于每天换液组(3. 06 vs. 9. 51,P <0. 05)。选择着色效果最好的2%茶溶液连续浸泡6天组,放入人工唾液浸泡14 d,第1、2天牙面颜色无明显变化(1. 51 vs. 1. 51,P> 0. 05),第3天明显变浅(1. 51 vs. 5. 89,P <0. 05),至第14天颜色再无明显变化(5. 89 vs. 5. 81,P> 0. 05),且深于着色前。结论:将离体牙在2%茶溶液连续着色6 d,然后将其保存在人工唾液中,第3~14天内着色效果稳定,可作为理想的离体牙着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溶液
着色效果
牛切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着色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曚曚
李应龙
潘洁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综合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前沿交叉学
科
研究
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821)~~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着色方式的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效果及着色的持久性,探究茶溶液着色离体牙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牙冠唇面中1/3比色为A1色的牛切牙20颗,纵剖为40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1组:2%(质量分数)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2组:2%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 3组:1%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4组:1%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6 d后,经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牙冠唇面中1/3的Lab值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浓度组,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牙刷切龈向轻刷牙面30次,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换液方式组观察其稳定性,将样本浸泡于人工唾液中37℃保存14 d,每天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稳定的时间。结果:着色6 d后,换液方式相同时,2%茶溶液着色效果优于1%组(20. 21 vs. 16. 44,24. 09 vs. 19. 22,P <0. 05);茶溶液浓度相同时,每天换液组优于不换液组(24. 09 vs. 20. 21,19. 22 vs. 16. 44,P <0. 05)。选1、2组进行刷牙实验,刷牙后两组颜色均变浅,且不换液组着色效果优于每天换液组(3. 06 vs. 9. 51,P <0. 05)。选择着色效果最好的2%茶溶液连续浸泡6天组,放入人工唾液浸泡14 d,第1、2天牙面颜色无明显变化(1. 51 vs. 1. 51,P> 0. 05),第3天明显变浅(1. 51 vs. 5. 89,P <0. 05),至第14天颜色再无明显变化(5. 89 vs. 5. 81,P> 0. 05),且深于着色前。结论:将离体牙在2%茶溶液连续着色6 d,然后将其保存在人工唾液中,第3~14天内着色效果稳定,可作为理想的离体牙着色模型。
关键词
茶溶液
着色效果
牛切牙
Keywords
Tea solution
Staining effect
Bovine incisor
分类号
R78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着色效果
朱曚曚
李应龙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