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码摄影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明明 刘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2-298,共7页
数码摄影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临床资料保存、医患沟通、美学信息医技交流以及美学牙科的科研工作。拍摄好的口腔医疗数码影像需要使用合适的拍摄器材,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了解口腔临床摄影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基本... 数码摄影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临床资料保存、医患沟通、美学信息医技交流以及美学牙科的科研工作。拍摄好的口腔医疗数码影像需要使用合适的拍摄器材,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了解口腔临床摄影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理论、常用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摄影 数码摄影 数码照片 美学信息
原文传递
白斑、扁平苔藓及口腔癌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婕 金建秋 +1 位作者 邓大君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敏度差异。方法: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法检测255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样本中的HPV感染情况,样本取自12例健康口腔黏膜、211例病理诊断的病例和32例临床诊断的病例,具有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包括口腔黏膜良性病变8例、癌前病变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74例、OLK伴上皮异常增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OED)42例、癌前状态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91例以及OSCC 28例。使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109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包括33例OSCC和76例OLK,76例OLK中有3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轻度OED、15例中度OED、16例重度OED。结果:OLP样本的HPV阳性率为12.12%(8/66),高于OLK(2.59%,3/116,χ~2=4.666,P=0.031)及OSCC(7.14%,2/28,χ~2=0.513,P=0.474);OSCC样本的HPV阳性率(7.14%,2/28)高于OLK(2.59%,3/1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烟斑样本只有1例,没有参与统计学分析。ISH法检测109例口腔黏膜病损石蜡切片中16/18型及31/33型HPV DNA,仅1例OSCC样本为阳性;同时经HC-Ⅱ和ISH法检测的样本中有94.6%(35/37)的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另2例分别为OSCC早期浸润和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经HC-Ⅱ检测为HPV阳性,但ISH检测结果为阴性。随访66例参与HPV检测的OLP患者,平均随访期为(36.2±10.5)个月,发现其中3人发生了癌变,HPV阳性患者癌变率为12.50%(1/8),高于HPV阴性患者癌变率3.45%(2/58),通过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HPV感染或检测阳性可作为预测OLK癌变的信号;患OLP的患者处于癌前状态,OLP中HPV检出率高于OLK及OSCC,提示OLP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对HPV易感,可考虑为OLP患者常规做HPV检测,推荐使用HC-Ⅱ法,同时应对HPV阳性的OLP患者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状病毒科 DNA 病毒 口腔白斑 扁平苔癣 口腔 口腔肿瘤
下载PDF
口腔临床摄影器材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由于口腔临床摄影具有特殊性,其器材选择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学习临床摄影基本技术之前,选择一套适宜的、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的摄影器材至关重要。从感光元件大小、镜头性能、闪光灯位置等因素考虑,拍摄规范的口腔临床影像需要采用数... 由于口腔临床摄影具有特殊性,其器材选择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学习临床摄影基本技术之前,选择一套适宜的、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的摄影器材至关重要。从感光元件大小、镜头性能、闪光灯位置等因素考虑,拍摄规范的口腔临床影像需要采用数码单反相机系统。数码机身并不需要追求很高级别,微距镜头一般选择100mm焦段,拍摄手术术中照片时可选用180mm焦段,许多情况下应用60mm焦段的镜头拍摄效果不佳。微距闪光灯是必需的配件,环形闪光灯可以适应各种拍摄需求,双头闪光灯在某些情况下拍摄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摄影 摄影器材 单反相机 微距镜头 环形闪光灯
原文传递
口腔临床摄影方法的特殊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口腔临床摄影作为摄影技术中的一个很特殊的分支,其拍摄方法、思路有其特殊性。景深不足是摄影初学者最易发生的问题之一,在口腔临床摄影中,对景深的调控仅能通过改变光圈来实现,即通过减小光圈来获得大景深。影响曝光的参数包括光圈、... 口腔临床摄影作为摄影技术中的一个很特殊的分支,其拍摄方法、思路有其特殊性。景深不足是摄影初学者最易发生的问题之一,在口腔临床摄影中,对景深的调控仅能通过改变光圈来实现,即通过减小光圈来获得大景深。影响曝光的参数包括光圈、快门速度、闪光灯强度、ISO等,多个参数共同组合在一起,控制影像的曝光量。拍摄比例是控制拍摄范围的重要参数,配合手动曝光模式是获得准确曝光的重要途径。口腔临床摄影建议采用手动对焦方式,不建议采用自动对焦模式。掌握正确的拍摄技术、拍摄方法、尽力拍摄规范的影像十分重要,要尽量减少对临床影像进行后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临床摄影 景深 曝光 拍摄比例 对焦
原文传递
不同心理暗示对口腔比色能力测试结果的影响
5
作者 师晓蕊 李祎 +1 位作者 刘峰 张旭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给予受试者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令其对同一组色片进行比色测试。探讨比色者不同心理状态下比色结果的差异,为确定科学的比色能力测试方法提供论据。方法:选择具有2年以上修复临床经验的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共42名作为... 目的:给予受试者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令其对同一组色片进行比色测试。探讨比色者不同心理状态下比色结果的差异,为确定科学的比色能力测试方法提供论据。方法:选择具有2年以上修复临床经验的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共42名作为受试者。从两套Vita 3D-Master比色片(共29个)中分别抽取出10个相同色片作为目标比色片,进行不同的随机排序编号;给予受试者不同心理暗示,令其使用Vita3D-Master比色板,在标准光源及非标准光源下分别对两组目标比色片比色,使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心理暗示状态下比色的平均正确率,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性别平均正确率的差异,并用MonteCarlo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结果中非标准色个数的人数分布。结果:在两种光源条件下,受试者对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的平均正确率均低于确定性心理暗示组,且该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标准光源条件下,男性及女性受试者对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的平均正确率存在差异,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结果中非标准色个数的人数分布在两种光源条件下无明显差异。结论:心理暗示对比色结果具有一定影响;配对测试与非配对测试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同,进行比色能力测试时需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非配对测试,才有可能获得更准确、更客观的比色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测试 心理暗示 配对测试 非配对测试
下载PDF
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智勇 张晓 +4 位作者 王德蕙 高巍 陈全 刘文曙 姜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病例资料,总结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麻醉特点、诊疗规范、手术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病例,总结选择全麻的原因、拔除牙位、离院评价得分,分析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麻醉特点、... 目的:回顾性分析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病例资料,总结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麻醉特点、诊疗规范、手术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病例,总结选择全麻的原因、拔除牙位、离院评价得分,分析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的麻醉特点、手术特点。根据术中情况和术后复查分析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18个病例,男11例,女7例,年龄7~50岁。选择全麻的原因包括:无法配合手术的儿童、智障、癫痫、咽部敏感、局麻药物过敏和有紧张晕厥病史。拔除牙位主要是阻生智齿和埋伏多生牙,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所有病例手术顺利并安全离院,离院标准评分均在13分以上。结论:严格遵从诊疗规范的情况下,日间门诊全麻下拔牙对因各种原因无法配合局麻下手术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门诊 全麻 拔牙
下载PDF
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体内降解匹配性与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小贤 林碧琛 +1 位作者 钟洁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modified primary root canal filling,MPRCF)的体内降解速度与乳牙根吸收的匹配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55名患儿的160颗患慢性牙髓炎的乳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MPRCF、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in... 目的:观察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modified primary root canal filling,MPRCF)的体内降解速度与乳牙根吸收的匹配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55名患儿的160颗患慢性牙髓炎的乳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MPRCF、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inc oxide-eugenol,ZOE)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Vitapex行根管治疗,观察6个月和12个月时的材料降解匹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ZOE和MPRCF在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和放射学成功率均为100.0%;Vitapex 6个月的临床和放射学成功率为100.0%和80.4%,12个月时则为94.5%和60.7%。MPRCF与Vitapex 12个月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时超填材料的吸收情况:ZOE组14.3%完全吸收,Vitapex组100%吸收,MPRCF组71.4%完全吸收,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个月时根充材料降解速度与牙根的匹配率MPRCF(40.9%)优于ZOE(5.8%)和Vitapex(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乳牙根管充填制剂降解速度及与牙根生理性吸收速度的匹配度优于目前临床使用材料Vitapex和ZOE,临床和放射学成功率不低于现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根管充填材料 氧化锌 氢氧化钙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维婷 朴牧子 +5 位作者 李慧 张毅 周卉 胡洪成 唐志辉 李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8-761,共4页
目的:明确国人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并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种植修复后的736例患者的1612枚种植体复查情况,平均负重时间(22.64±0.92)个月,记录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 目的:明确国人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并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种植修复后的736例患者的1612枚种植体复查情况,平均负重时间(22.64±0.92)个月,记录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角化龈宽度,粘接剂残留、骨吸收情况,记录口内天然牙PD、BI。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及不同复查时间段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Logistic回归分析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在个体和植体水平,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病率分别为81.90%、83.60%,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分别为4.50%和3.70%。各系统间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在修复后1~5年各时间段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修复后0.5~1年和5~7年发病率显著低于1~5年各时间段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粘接剂、角化龈宽度等变量后,口内缺牙数、种植体周围PD、BI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病广泛,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并非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和出血的控制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疾病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发病率
下载PDF
前牙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修复2年后软、硬组织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敏节 张相皞 +1 位作者 邹立东 梁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龈 前牙
下载PDF
1107例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分类及修复方法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于森 王洋 +3 位作者 毛驰 郭传瑸 俞光岩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分析上颌骨缺损的类型及修复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 107例上颌骨缺损病例的Brown分类及其修复方法。结果:1 107例中可按Brown分类的1 104例缺损中,最常见的为2a类缺损... 目的:分析上颌骨缺损的类型及修复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 107例上颌骨缺损病例的Brown分类及其修复方法。结果:1 107例中可按Brown分类的1 104例缺损中,最常见的为2a类缺损(559例,50.6%)。1 107例患者中,自体组织移植修复349例,修复体修复443例,未修复107例,失访208例。应用游离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比例呈增长趋势,修复体的应用呈下降趋势。上颌骨缺损重建最常用的游离皮瓣为腓骨瓣和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腹直肌皮瓣较多应用于大型缺损。结论:上颌骨缺损的类型中,最多见的为Brown 2a类缺损;游离组织瓣已成为上颌骨缺损重建的最常用方法,可根据上颌骨缺损类型选择相应的游离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临时冠成型术后1年牙龈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敏节 张相皞 +1 位作者 邹立东 梁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4-957,共4页
目的:观察经临时冠牙龈成型后的上前牙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牙龈形态学变化,探讨临时冠对牙龈组织进行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因上前牙缺失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78例(男37例,女41例),... 目的:观察经临时冠牙龈成型后的上前牙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牙龈形态学变化,探讨临时冠对牙龈组织进行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因上前牙缺失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78例(男37例,女41例),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1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及唇侧龈缘水平高度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经过牙龈成型后再进行种植上部修复,修复1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16±0.58)mm和(0.10±0.53)mm,唇侧牙龈水平变化仅为(0.10±0.41)mm。经临时冠诱导成型后的牙龈形态在种植修复1年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对软组织的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龈 义齿 局部 暂时 美学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28
12
作者 魏攀 卢松鹤 +2 位作者 付静雅 闫志敏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验证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分类(诊断)标准在中国pSS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临床怀疑为pSS的患者... 目的:验证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分类(诊断)标准在中国pSS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临床怀疑为pSS的患者,共2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凡经2位以上专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认为是pSS者列为pSS组,凡不符合pSS诊断标准的其他患者列为非pSS组。结果:共有239例pSS患者(160例完成唇腺活检,79例未做活检)和52例非pSS患者(9例完成唇腺活检,43例未做唇腺活检)分别纳入pSS组和非pSS组,两组年龄匹配。根据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对纳入该研究的受试者进行诊断验证,经验证该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90.37%,特异度为88.46%,阳性似然比为7.83,阴性似然比为0.109。进一步按照是否行唇腺活检进行分层分析,显示该标准对行活检的pSS患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5%和88.89%,对于未进行活检的pSS患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7%和88.37%。该标准的3个单项条目中,敏感度最高的一项为角结膜染色,达85.77%;特异度最高的一项为唇腺活检,达88.89%。结论: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pSS诊断标准在中国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将其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但是该标准仍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奇 薛世华 +1 位作者 刘志勇 吴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2粘结FiltekTM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2粘结FiltekTM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tekTMZ250树脂。所有试件按自切端向颈部施压法测定剪切粘结强度。结果:Single BondTM2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SE Bond,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粘结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系统,临床上对牙釉质的粘结应选择全酸蚀技术,采用自切端向颈部的方向施压的原则测定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更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牙科黏固剂 牙釉质 黏着性
下载PDF
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白垩斑的一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4
作者 冯朝华 楚小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颜色稳定性。方法:对正畸治疗后6颗上颌前牙均出现脱矿的患者8名(患牙共48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在同等条件下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颜色稳定性。方法:对正畸治疗后6颗上颌前牙均出现脱矿的患者8名(患牙共48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在同等条件下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有效、部分有效和无效。部分有效的患牙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whitespot,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ooth,T),计算出W/T比值(%),统计方法采用两个样本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数码照片以JPG格式导入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转化为8位灰度文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被治疗区域牙面的灰度值,对比不同时间点牙面颜色的变化情况,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有效患牙11颗(22.9%,11/48),部分有效37颗(77.1%,37/48),无效0颗。部分有效的患牙术前W/T(%)平均值是31.37%,术后下降为7.99%,P<0.05。术前白垩斑区域灰度平均值是188.07±5.62,术后1周灰度值是143.20±7.03,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灰度值分别是136.33±4.54和139.57±3.70,分别与术后1周相比,P>0.05。结论:渗透树脂能明显改善正畸治疗后白垩斑患牙的美观,渗透治疗后的牙面颜色在1年观察期内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牙失矿质 渗透树脂 美学 牙科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乔静 段晋瑜 +1 位作者 孙昌洲 柳登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根尖片和CBCT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BCT检查与术中检查所得根分叉病变分度一致性较高(κ=0.976),完全一致率为86.8%。CBCT上测得的根分叉区垂直骨缺损[(4.03±2.27)mm]与术中直接测量值[(4.32±2.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05±0.89)mm,术中为(2.07±0.97)mm;两者测得的根柱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35±0.88)mm,术中为(2.24±0.75)mm;而CBCT测得的水平骨丧失[(3.40±1.27)mm]则小于术中直接测量值[(3.72±1.19)mm,P<0.05],但差异的平均值较小(0.32 mm)。根尖片只能获得垂直骨丧失[(2.17±1.32)mm]和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1.46±0.88)mm]这两个参数,且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实际情况,弥补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根分叉部缺损 磨牙
下载PDF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光耀 邹冰爽 +3 位作者 高雪梅 曾祥龙 王秀婧 阎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和非拔牙的正畸病例中,发育中的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变化,以确定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是否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方法:从近3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采用直丝弓矫治技... 目的:比较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和非拔牙的正畸病例中,发育中的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变化,以确定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是否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方法:从近3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选取93名,分为两组,第一组为45名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者,第二组为48名非拔牙矫治病例,治疗前、后均已常规拍摄曲面断层片,然后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角度改变。结果: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拔牙组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5.9±2.5)度,拔牙组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8.0±3.4)度,非拔牙组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1.8±2.4)度,非拔牙组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1.5±2.1)度。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量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对下颌第三磨牙的角度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拔牙 双尖牙 磨牙 第三
下载PDF
附着体类型对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雪 荣起国 杨亚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为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种植体)、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体+Magfit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分析对比各主要成分的应力分布,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和位移值。结果:建立含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以及种植体、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种植体的模型义齿基托下黏骨膜的最大位移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9.38μm、斜向载荷45.48μm,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9.54μm、斜向载荷39.45μm)小于没有种植体的RPD(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模型(模型垂直向载荷95.27μm,斜向155.70μm)。Locator和Magfit两种类型的附着体相比较,Locator模型中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值大于Magfit模型(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10.850 MPa、斜向载荷43.76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7.100 MPa、斜向载荷19.260 MPa)。Magfit模型中末端基牙的牙周膜受力更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0.520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0.420 MPa)。结论:在修复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可减少对末端基牙的扭力,提高义齿稳定性;Locator和Magfit磁性附着体两者对比,Locator附着体水平约束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局部 可摘 义齿 植入物支持 义齿精密附着体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预成钛网在伴发眼球破裂眼眶骨折眶壁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智勇 安金刚 +1 位作者 贺洋 张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伴发眼球破裂的眼眶骨折的损伤特点,初步评价预成钛网在其眶壁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09~2008-05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创伤中心接受治疗的罹患合并眼球破裂眼眶骨折病例共8例。术前借助计算机软件,基于C...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伴发眼球破裂的眼眶骨折的损伤特点,初步评价预成钛网在其眶壁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09~2008-05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创伤中心接受治疗的罹患合并眼球破裂眼眶骨折病例共8例。术前借助计算机软件,基于CT数据,通过镜像的方法制作预成钛网,行眶壁重建术,术后再次CT分析,评价眶壁重建的精确性和眼球突度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7例在眶壁重建前由眼科完成眼球摘除,1例与眶壁重建同期完成。所有病例均成功的实施了眶壁重建,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CT分析显示,该组病例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等方面均较严重。手术后,眶内软组织疝出体积平均减小2.7 ml,整体眶腔容积平均缩小2.9 ml,87.5%(7/8)的病例眼球内陷矫正至3 mm以内。结论:伴发眼球破裂的眼眶骨折具有创伤严重、骨性眶腔扩大显著和眶内软组织体积降低明显等特点,预成钛网的应用可达到较为精确的眶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破裂 眼眶骨折 CAD/CAM技术
下载PDF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环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光耀 邹冰爽 +1 位作者 高雪梅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单次扩弓组9只,连续扩弓5 d后处死;反复扩缩组9只,先扩弓5 d,再缩弓5 d,然后再扩弓5 d,如此反复扩3次,...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单次扩弓组9只,连续扩弓5 d后处死;反复扩缩组9只,先扩弓5 d,再缩弓5 d,然后再扩弓5 d,如此反复扩3次,缩2次共25 d后处死;对照组4只,不进行任何矫治,分别在第5天和第25天各处死两只。实验动物处死后,立即取腭中缝及与矢状方向改建密切相关的腭颌缝、额颌缝、前颌缝、颧颌缝,制作脱钙骨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破骨细胞,并进行破骨细胞计数。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单次扩弓组除腭中缝外,其他上颌周围骨缝与对照组类似,无明显组织学变化;而反复扩缩组的腭中缝及其他骨缝的多处区域受到牵拉,缝宽度增加,成骨细胞增多,纤维结缔组织被拉伸、变形,与骨缘分离,排列紊乱,亦有少数区域呈骨受压吸收现象,破骨细胞和骨吸收陷窝增多,成骨细胞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密集。破骨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扩弓组只有腭中缝的破骨细胞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复扩缩组各骨缝的破骨细胞数均比单次扩弓组和对照组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后,环上颌周围骨缝均有明显的组织学改建,具有更高的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牙弓 正畸矫正器设计 组织学
下载PDF
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志辉 姜岚 +1 位作者 赵燕平 马绪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患病情况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X线片征象。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面痛治疗中心就诊的10~19岁颞...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患病情况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X线片征象。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面痛治疗中心就诊的10~19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386例为患者组,因错牙合畸形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10~19岁患者339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采用CBCT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对两组患者TMJOA检出率及X线片征象进行分类比较。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组TMJOA病例157例,检出率40.7%(157/386),对照组TMJOA病例41例,检出率12.1%(41/339),患者组TMJO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男性和女性TMJOA检出率分别为30.9%(34/110)和44.6%(12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8.6%(9/105)和13.7%(32/23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TMJOA骨质改变类型构成比进行比较,患者组髁突骨皮质模糊(31.7%,65/205)、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25.4%,52/205)高于对照组[髁突骨皮质模糊占1/58(1.7%),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3/58(5.2%),P均<0.05],对照组髁突磨平变短(39.7%,23/58)和骨质硬化(39.7%,23/58)高于患者组[髁突磨平变短占13/205(6.3%),骨质硬化占30/205(14.6%),P均<0.05]。结论:青少年TMD患者及正畸患者中骨关节病并不罕见,TMD患者组骨关节病病例女性多见。患者组与对照组TMJOA X线片征象中溶解破坏类(包括髁突骨皮质模糊、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和相对稳定类(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囊样变、骨质磨损和磨平变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障碍 骨关节炎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错牙合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