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碳中和的规划响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长春 赵燕菁 +6 位作者 王富海 曾祥坤 王志高 王昊 谭纵波 董珂 唐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1,共7页
在规划变革的新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国土空间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将碳中和融入到规划体系之中,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研究减排增汇的理论方法和规律机制及规划技术。这是一个多维度的... 在规划变革的新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国土空间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将碳中和融入到规划体系之中,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研究减排增汇的理论方法和规律机制及规划技术。这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问题,既要考虑气候变化周期,又要考虑区域产业和人口增减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规划变革 规划响应 区域产业 规划体系 减排增汇 国土空间规划 多维度
下载PDF
基于流数据的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冠秋 党安荣 马琦伟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5,共12页
城市群间的要素流动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选择区域协同的核心资源——人流与资金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间精度的跨城通勤数据与跨城企业投资数据构建基于流数据的城市群协同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构... 城市群间的要素流动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选择区域协同的核心资源——人流与资金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间精度的跨城通勤数据与跨城企业投资数据构建基于流数据的城市群协同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构建,开展流要素资源分类及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具体资源利用关系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资源流动结构整体上具有以深圳、广州、珠海为节点,以“深莞惠”“珠中江”“广佛肇”为异质性结构组团的特征。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不仅应通过优化东岸单元生态位结构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应通过拓宽西岸单元生态位宽度,连接低宽度、低重叠度、高交换量的待发展单元,提高区域综合协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数据 协同关系 生态位理论 高质量发展 珠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四位一体——田野文物安全防护新途径
3
作者 刘保山 王艺博 《文物天地》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分布于野外的田野文物更易发生损毁、盗窃、破坏等人为风险。各地文博部门加大力度改善和解决田野文物的安全防护问题,融合传统文物保护理念与新时代先进科学技术,探索基于“云地互通”模式的集人防、物防、技防、数防“四位一体”的文... 分布于野外的田野文物更易发生损毁、盗窃、破坏等人为风险。各地文博部门加大力度改善和解决田野文物的安全防护问题,融合传统文物保护理念与新时代先进科学技术,探索基于“云地互通”模式的集人防、物防、技防、数防“四位一体”的文物科技保护创新模式,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文物 安全防护 云地互通 四位一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