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济学实验室研究方法论述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唐方方
宗计川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共7页
-
文摘
实验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正在加剧改变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相关领域所借鉴,经济学已然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然而,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经济学实验与其它学科实验存在明显的不同。科学的经济学实验室控制是开展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获得有效实验数据的基础。有鉴于此,本文重点从经济学实验室研究方法的角度,针对性地介绍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实验结果汇报以及在实验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实验室研究
诱发价值
方法论
-
分类号
F069.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汪丁丁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07JJD790124)
-
文摘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
-
分类号
F0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6
- 3
-
-
作者
余淼杰
王吉明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EDA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
文摘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高速增长,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出现不均衡发展特征。对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逆差,且逆差在不断扩大;就具体服务行业而言,中国在诸如建筑、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方面发展形势较好,但在旅游、留学方面存在较大逆差,原因在于中国总体经济发展较好使得国民拥有更多收入购买境外服务,并且中国部分服务基础设施国际化尚有不足。研究还认为,随着数字贸易兴起并在服务贸易中扮演愈加重要的地位,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需要围绕扩总量、调结构、找亮点、树特色、减逆差5个方面发展服务贸易,在减少旅行服务贸易逆差的同时,重点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主动争取服务贸易相应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
关键词
“十四五”
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
国际话语权
双循环
贸易结构
区域经济合作
数据开放
-
Keywords
14th Five-Year Plan
trade in services
digital trad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dual circulation
trade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digital opening up
-
分类号
F11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国际贸易视角下逆全球化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余淼杰
蓝锦海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32,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
文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随后的欧债危机更是对欧盟造成了巨大冲击;个别国家面对国内外经济的不利形势,逐渐开始质疑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的甚至将经济增速的下滑归因于贸易因素,转而开始寻求贸易保护或中断贸易协议等逆全球化措施试图刺激本国经济增长。以典型的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为核心,对逆全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虽然以往文献指出了特定情况下一国推行关税壁垒的合理性,以及实行反倾销措施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但是近期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的主要研究都指出了逆全球化措施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包括其对价格水平、社会福利、经济增长、微观企业和就业等方面的负面冲击,只有少量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会对发起国经济有正面影响。研究结论和政府行为间的不自洽说明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很难解释本轮逆全球化浪潮的产生原因和动机,但随着后续研究的推进,预计将为从国际贸易角度理解本轮逆全球浪潮提供更多的新视角。
-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贸易摩擦
英国“脱欧”
关税壁垒
反倾销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reverse globalization
trade protectionism
Sino-US trade dispute
Brexit
tariff barrier
anti-dumping
-
分类号
F11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
- 5
-
-
作者
余淼杰
郭兰滨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71573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80001)。
-
文摘
由于国际贸易的信息可得性,福利效应的分析在国际贸易领域大放异彩,但现有的研究多以实际工资的变化代表福利效应的变化,即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价格指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权平均,并以此作为福利效应的指示变量;其理论框架多采用CES的效用形式,可以以多种模型为基础,如Armington假设、Eaton-Kortum模型、Melitz模型等,从选取价格指数的原因出发,介绍福利分析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模型,并对一般均衡框架的主要元素及其经济含义进行比较论证。研究发现,早期的相关研究采用同质性框架,通过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变化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福利的变化;近些年的研究转向对异质性消费者的探讨,即在异质性的模型中差异化不同的消费者,通过不同组别(如不同收入、居住地等)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探究异质性的福利效应,具有更加明显的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增加一国的福利,但此刻加权平均式的价格指数会低估贸易的福利效应,而不同组别间的消费者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现行的模型在估计福利效用时也会存在困难,即数据的限制导致难以得出真正准确的福利效用。
-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福利效应
一般均衡
异质性
代表性消费者
CES
Armington假设
Eaton-Kortum模型
Melitz模型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welfare effect
general equilibrium
heterogeneity
representative consumer
CES
Armington hypothesis
Eaton-Kortum model
Melitz model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不平等、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量:26
- 6
-
-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124,共9页
-
基金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047)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9001)
-
文摘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
关键词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非齐次性偏好
-
Keywords
Inequality
Middle Income Trap
Non-homogeneous Preference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国式全民健康保障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玲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12期82-83,共2页
-
文摘
基层的三年医改,实际上是破除了以药补医的旧制度,建立了一个维护公益性的新制度,而且效果非常之好。三年新医改,我们编织起全世界最大的医保制度,这是令世人瞩目的。然而,要达到国际上定义的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低保障欠公平从国际视角来审视,何谓成功的全民医保?这要求其达到全面的覆盖性,从覆盖的人群广度、覆盖的服务深度,以及风险分担能力的高度,来衡量全民医保的水平(见图)。
-
关键词
全民健康保障
中国式
医保制度
全民医保
风险分担
新医改
公益性
国际
-
分类号
R197.1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基础、前景和挑战
被引量:6
- 8
-
-
作者
余淼杰
郭兰滨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8-58,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EDA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
文摘
为探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够释放多大的发展潜力,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背景和中国外资结构进行分析,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和挑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出地和外资流入国,双边投资的潜力巨大,《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就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方面作出规定,有利于中国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形成更为有效的全面开放格局,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形成规模经济,以开放促进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有助于欧盟构建中欧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关系,平衡双方的投资和贸易关系,使欧盟国家企业业务更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增强中欧的政治互信,减轻了欧盟国家面临的"美国冲击"。面对国际政治问题的影响,中国需要稳步推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规定,表明自身态度,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
-
关键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欧盟
双边投资
数字导向型经济
地区经贸合作
-
Keywords
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CAI)
dual circulation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European Union(EU)
bilateral investment
digital-oriented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5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贸易自由化的度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2
- 9
-
-
作者
余淼杰
曹健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2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
文摘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为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统梳理近年来有关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文献,从贸易自由化的度量、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中国加入WTO这3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进口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获取国外价格更低、技术更先进的进口中间品获益,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创新能力,而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受到国外低价最终品的激烈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创新活动减少,但技术先进的企业在竞争中几乎不受影响;出口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出口能带来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参与国际供应链、向来自发达国家的客户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创新水平;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水平。
-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关税削减
进口配额
进口渗透率
企业创新
生产率
规模经济
-
Keywords
trade liberalization
tariff reduction
import quota
penetration rate of import
enterprise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economy of scale
-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余淼杰
郑纯如
黄淏铨
-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162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71573006)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80001)
-
文摘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变化,正确认识美国贸易政策的走向与选择,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演化逻辑,成为剖析当今中美贸易发展形势不可缺少的一环。美国历史上的贸易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以财政收入为目的的阶段(独立战争到内战时期);实行限制性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的阶段(内战到大萧条时期);促成互惠性条约以扩大本国出口的阶段(二战结束后到金融危机以前)。通过梳理这3个时期的贸易政策,分析这3个时期美国国内不同地区、产业和群体的利益分歧,总结了美国贸易政策演化的历史逻辑。研究认为,美国在历史上曾长期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二战后美国虽然维持了很长时间的低关税水平,但这是由于这一时期贸易保护的形式转变为各类非关税贸易壁垒;南北战争、大萧条和金融危机等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美国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整体上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特定历史阶段内保持相对稳定。
-
关键词
贸易政策
限制性关税
互惠性条约
非关税贸易壁垒
中美贸易
关税保护
-
Keywords
trade policy
restrictive tariff
reciprocal agreement
non-tariff barrier
Sino-US trade
tariff protection
-
分类号
F757.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