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类型及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深圳特区为例 被引量:39
1
作者 程好好 曾辉 +1 位作者 汪自书 简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01,共7页
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2005年11月份的TM和Quickbird影像数据,在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城市绿地详细解译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绿地类型、属性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不同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各类人工绿地... 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2005年11月份的TM和Quickbird影像数据,在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城市绿地详细解译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绿地类型、属性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不同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各类人工绿地的地表温度普遍高于自然绿地类型。分样区平均NDVI和聚集度指数与热岛强度指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均匀度和碎裂化指数则与热岛强度指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的类型、结构及其格局特征均对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具有显著影响,在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绿地景观的这种热环境效应特征的指导意义,以期使城市绿地建设能够更好地担负其必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地表温度 NDVI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可达性及其对林地的影响——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秦佩恒 武剑峰 +1 位作者 刘雅琴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96-3803,共8页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作区景观整体可达性程度显著提高,低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显著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普遍提高;(2)全区林地面积比重下降了10%以上,低水平可达性区域内林地比重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持续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间的林地面积比重则因城市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受到重视而呈先降后升的变化格局,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林地动态变化不仅受道路、高程及建设用地扩展影响,政府政策性调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可达性 林地 深圳市
下载PDF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60
3
作者 马学广 王爱民 闫小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重构 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 土地利用冲突
下载PDF
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春妍 曾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84-89,共6页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地区为例,通过指标体系和评价基础构建、评价方法论证及实证研究等环节,对深圳市过去15年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地区为例,通过指标体系和评价基础构建、评价方法论证及实证研究等环节,对深圳市过去15年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性评价可以有效的揭示各种关键性发展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深圳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工作均相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基本满足了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今后,激活高端服务业发展步伐,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约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将成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 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度 深圳市
下载PDF
面向国家级生态区建设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易志斌 马晓明 刘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8-211,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龙岗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从龙岗区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出发,按照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预测了未来龙岗区水资源需求,分析了龙岗水资源开发利用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龙岗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从龙岗区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出发,按照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预测了未来龙岗区水资源需求,分析了龙岗水资源开发利用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产业调整、水源配置、水环境控制、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龙岗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生态区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龙岗区
下载PDF
面向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的深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易志斌 马晓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2-16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介绍了深圳市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深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加强污水处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介绍了深圳市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深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生态市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深圳
下载PDF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进展:兼论国产类群的科级分类系统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红梅 王丽 +1 位作者 张宪春 曾辉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829,共22页
综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研究表明传统的蕨类植物概念(包括石松类和真蕨类)需要修订,一个关于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也已经发表。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很丰富,包括了世界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各个主要类群的代表。本... 综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研究表明传统的蕨类植物概念(包括石松类和真蕨类)需要修订,一个关于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也已经发表。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很丰富,包括了世界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各个主要类群的代表。本文还利用rbcL基因序列(包括国产蕨类63科中的62科179属184种)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基于rbcL序列分析所获得的石松类和蕨类各主要类群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同以往对各个特定类群开展的较为密集的类群取样和多性状分析(形态学+分子序列证据)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参考Smith等人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对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了科级水平上的系统发育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蕨类 石松类植物 蕨类植物 RBCL基因 系统重排
下载PDF
Shinella zoogloeoides BC026对吡啶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庆华 柏耀辉 +2 位作者 赵翠 温东辉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8-2943,共6页
从首钢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BC026,它具有自絮凝特性,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壮观霉素具有抗性,可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菌为Sh... 从首钢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BC026,它具有自絮凝特性,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壮观霉素具有抗性,可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菌为Shinella zoogloeoides。纯菌对单基质的降解实验表明,在30℃、180r/min和pH为7的条件下,当投菌量为0.1g/L时,BC026可在17h内将400mg/L吡啶完全降解;在吡啶初始浓度为99-1806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BC026均能保持降解活性,较高初始浓度的吡啶对BC026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但BC026在适应后对吡啶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8.BC026对吡啶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降解的第一步是断开吡啶的2条C—N链,生成氨氮和戊二醛,随后戊二醛被氧化为戊二酸,并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吡啶中的氮有59.5%转化成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nella zoogloeoides 吡啶 生物降解 氮转化 代谢途径
下载PDF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被引量:59
9
作者 曹广忠 白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8,共7页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在控制以上变量的条件下侧重考察了城市区位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明显,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土地效益平均高于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未发挥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市场环境和城市发展阶段是影响土地效益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区位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不同区位条件的城市着力点应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经济密度 区位差异 影响因素 地级市
下载PDF
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被引量:28
10
作者 曾海宏 孟晓晨 李贵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划和市场是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力...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划和市场是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力量,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将呈现以下的演变趋势:(1)从"带状组团式"向"网状组团式"转变;(2)制造业转型导致就业规模缩减;(3)服务业郊区化促进中心外围组团发展;(4)高端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空间结构 行业结构 深圳市
下载PDF
南昌地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广义转移概率模型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辉 褚艳铃 李书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9,共7页
对南昌地区城市发育约束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非城市像元所处的城市化梯度、距离最近建成区斑块的距离、最近建成区斑块的规模、边缘像元的邻域水平等4个城市景观格局因子和道路及地形等两个社会经济和自然影响因子,构建了广义转移... 对南昌地区城市发育约束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非城市像元所处的城市化梯度、距离最近建成区斑块的距离、最近建成区斑块的规模、边缘像元的邻域水平等4个城市景观格局因子和道路及地形等两个社会经济和自然影响因子,构建了广义转移概率模型,并开展了相关的动态模拟研究。表明,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精度水平,模拟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南昌地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提出的模型手段改进设计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是对现行城市景观动态模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动态模拟 广义转移概率模型 南昌地区
下载PDF
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辉 褚艳玲 武剑锋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52-55,共4页
人类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因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显著的阻碍作用。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 人类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因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显著的阻碍作用。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评价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积累。该体系还助长了一些地区为追求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克服上述传统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利用全新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替代传统GDP核算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本文将在回顾绿色GDP理论、方法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绿色GDP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GDP核算体系 人类经济活动 社会生产力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生态破坏 财富积累 可持续发展 阻碍作用 正面效应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退出政策研究
13
作者 易志斌 马晓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22-124,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重污染企业退出已成为保持和促进深圳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企业退出经验,以广东深圳为例,综合分析深圳市重污染企业退出现状与退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重污染企业退出的政策与援助建议。
关键词 深圳市 重污染企业 退出政策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土壤侵蚀量估算研究——以澄江太阳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雅莉 武红敢 马晓明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
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是土壤侵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云南省I类淡水湖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壤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遥感影像、DEM等数据,探讨了侵蚀模型的选择过程,最终利用修正后的... 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是土壤侵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云南省I类淡水湖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壤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遥感影像、DEM等数据,探讨了侵蚀模型的选择过程,最终利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建立各因子的数据库,对该区域近100km2的土壤侵蚀现状和潜在土壤侵蚀量进行模拟估算,并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浅沟侵蚀 GIS 遥感 澄江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多主体模拟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丹 马晓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19,共5页
农牧交错带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子构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典型特征,尤其是从农牧户层面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多主体的模拟方法(MAS)对农牧交错带复杂系统的模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 农牧交错带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子构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典型特征,尤其是从农牧户层面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多主体的模拟方法(MAS)对农牧交错带复杂系统的模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多主体模型结合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典型特征,设置了智能主体和环境要素主体,可以在气候等各种因子交互作用的情形下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情形进行研究。利用建立的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背景数据,对气候等因子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过程和结论对多主体模型在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模拟 农牧交错带 驱动机制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温带草地主要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间功能性状的关联 被引量:101
16
作者 周鹏 耿燕 +1 位作者 马文红 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6,共10页
理解植物各器官间功能性状的关联,有助于确定控制功能性状的内在机制以及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基于内蒙古温带草地19个地点、42种优势草本植物的野外观测,分析了叶片、茎、生殖器官、细根和粗根间功能性状(N、P含量、N:P、比叶面积、比根... 理解植物各器官间功能性状的关联,有助于确定控制功能性状的内在机制以及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基于内蒙古温带草地19个地点、42种优势草本植物的野外观测,分析了叶片、茎、生殖器官、细根和粗根间功能性状(N、P含量、N:P、比叶面积、比根长以及叶片和细根的组织密度)的关联。主要结果如下:在种群和物种水平上,各器官的N和P含量都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叶片N、P含量和组织密度在种群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物种水平上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比根长仅在种群水平上与细根的组织密度显著负相关。N、P含量以及N:P在各器官之间一致呈显著正相关,而比叶面积和比根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叶片和细根的组织密度在种群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在物种水平上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禾草比禾草相应器官(除茎外)的N、P含量高,但二者茎的N、P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豆科植物比非豆科植物相应器官的N含量高,而P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计量学 植物器官 比叶面积 比根长 温带草地 组织密度
下载PDF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QL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朱顺妮 刘冬启 +1 位作者 樊丽 倪晋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8-493,共6页
从某焦化厂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氮、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L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菌株QL2利用喹啉生长的适宜... 从某焦化厂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氮、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L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菌株QL2利用喹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5~42℃,培养基初始pH为8~9,摇床转速为150 r/min.外加氮源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其中无机氮比有机氮、铵态氮比硝态氮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在喹啉初始浓度为60~680 mg/L范围内菌株QL2降解喹啉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喹啉初始浓度为150 mg/L时在8 h内完全降解,TOC去除率14 h内可达到70%.降解过程中产生有颜色的物质,且杂环上的氮原子以氨氮的形式被释放.通过HPLC及GC/MS分析出喹啉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为2-羟基喹啉.该菌底物利用范围广,能降解苯酚、萘、吡啶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OCOCCUS sp.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 降解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和专家决策法提取红树林群落类型信息 被引量:44
18
作者 肖海燕 曾辉 +2 位作者 昝启杰 白钰 程好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7,共7页
高光谱遥感是进行地表植被观测的强有力工具,研究并验证有效的算法和数据支撑技术,对于合理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地表植被监测与分析至关重要。在光谱特征分析和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决策树方法和高光谱分析方法的组合,以深圳市福田国家... 高光谱遥感是进行地表植被观测的强有力工具,研究并验证有效的算法和数据支撑技术,对于合理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地表植被监测与分析至关重要。在光谱特征分析和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决策树方法和高光谱分析方法的组合,以深圳市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红树林群落信息提取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Hymap数据对于红树林群落类型信息提取的数据支撑能力,以及相关方法用于红树林分类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决策树 红树林 信息提取 福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土壤磷库的大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7
19
作者 汪涛 杨元合 马文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5-952,共8页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土壤磷库,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土壤磷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壤实际剖面深度的全磷和有效磷库分别为5.3Pg和3.0Tg,对应的磷密度为0.60kg/m2和3.4g/m2。土壤全磷密度自湿润区...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土壤磷库,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土壤磷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壤实际剖面深度的全磷和有效磷库分别为5.3Pg和3.0Tg,对应的磷密度为0.60kg/m2和3.4g/m2。土壤全磷密度自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自热带地区向温带、寒温带地区呈增加趋势。土壤全磷密度随着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不同的土壤地球化学类型中,硅铝型的有效磷密度明显高于石膏及碳酸盐型和铁铝及富铝型。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的地球化学类型是中国土壤磷素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类型 空间分布 土壤磷库 气候
下载PDF
GAP分析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0
20
作者 肖海燕 赵军 +1 位作者 蒋峰 曾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人为活动对区域生境干扰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扭转传统保护思路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这一被动现状,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策略,GAP分析... 人为活动对区域生境干扰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扭转传统保护思路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这一被动现状,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策略,GAP分析就是实现这种保护策略的主要支撑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区域性的土地覆盖、物种分布和土地权属叠图综合分析,鉴别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保护空白”,进而为合理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美国的GAP分析计划为例,详细介绍GAP分析的基本技术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及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我国开展类似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重点研究内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分析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遥感 人为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