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22年中国自然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大小、分布与时间趋势
1
作者 洪松柏 李梓萌 +7 位作者 唐铭松 栗法 要伊桐 严艳梓 何明珠 王旭辉 曾辉 朴世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9-1120,共12页
土壤(包括自然和农业土壤)是全球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最大来源.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农业土壤的N_(2)O排放,对自然土壤N_(2)O排放的认识则较为有限.本研究收集了319条自然土壤N_(2)O通量实地观测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探究了1980~202... 土壤(包括自然和农业土壤)是全球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最大来源.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农业土壤的N_(2)O排放,对自然土壤N_(2)O排放的认识则较为有限.本研究收集了319条自然土壤N_(2)O通量实地观测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探究了1980~2022年中国自然土壤N_(2)O排放的大小、时空动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自然土壤单位面积N_(2)O通量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且森林排放强度高于草地.这种空间异质性主要受局地水热条件和氮可用性的调控.研究期内,中国自然土壤多年平均N_(2)O排放为每年(646.2±27)Gg N_(2)O,其中森林和草地土壤的排放量大致相当.此外,1980~2022年间N_(2)O排放呈显著增长趋势,增长率为每年2.7Gg N_(2)O.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森林面积扩张和氮沉降增加.本研究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生成了长时序、格网化的中国自然土壤N_(2)O排放数据,并强调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和氮沉降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时空动态 氮沉降 森林 草地 数据驱动
原文传递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沣爵 汤俊卿 +2 位作者 林华丽 韩颂 赵鹏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5-2418,共14页
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融入人们的出行模式,在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普通大众参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学界对共享单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关于城市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仍... 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融入人们的出行模式,在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普通大众参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学界对共享单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关于城市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仍以全局回归或地理加权回归为主,在对影响因素空间作用尺度上的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划定北京市六环内方形区域为研究范围,基于2019年5月7日摩拜单车数据,引入学界较为前沿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城市建成环境中影响共享单车使用的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验证了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单车出行数据中的解释力,模型拟合优度高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②各变量间空间作用尺度存在一定分异。其中,区位、公司企业与公共设施尺度较小,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距公交车站距离、休闲娱乐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尺度接近全局,影响程度在空间上变化平缓。③在本案例中,距公交车站距离、公司企业、公共设施、休闲娱乐、土地利用混合度为影响共享单车空间分布的关键要素。其中,区位、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公司企业等要素对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最为显著,对上述要素进行空间规划或治理时,需留意其对单车分布量的边际效应,合理预留停车空间,改善单车出行环境,高效响应出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共享单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