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白质束成像显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视放射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江喜 谢晟 +1 位作者 郭雪梅 蒋学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利用白质束成像显示HIE患儿的视放射,并与正常幼儿进行比较。方法:对8例HIE患儿和8例正常幼儿进行了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白质束成像技术对他们的双侧视放射进行追踪显示其形态,并对HIE患儿和正常幼儿的视放射进行比较。结果:白... 目的:利用白质束成像显示HIE患儿的视放射,并与正常幼儿进行比较。方法:对8例HIE患儿和8例正常幼儿进行了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白质束成像技术对他们的双侧视放射进行追踪显示其形态,并对HIE患儿和正常幼儿的视放射进行比较。结果:白质束成像显示正常幼儿的双侧视放射能够到达皮层下,并可见分支,而HIE患儿的双侧视放射明显短,分支难以显示。结论:白质束成像在显示脑白质中纤维束的走行和形态,能反映儿童发育中纤维束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束成像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胰腺T_(2)信号增高在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于萍 唐光健 +3 位作者 杨晓霞 许志高 徐建国 杨晓宏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951-955,962,共6页
目的分析胰腺T2信号增高在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1例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资料来自影像归档与存储系统(PACS),且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或上腹部核磁共振(MR)检查,将资料分为对照组及胰腺炎组,进行胰腺/脾(... 目的分析胰腺T2信号增高在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1例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资料来自影像归档与存储系统(PACS),且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或上腹部核磁共振(MR)检查,将资料分为对照组及胰腺炎组,进行胰腺/脾(Pb/S)裸眼T_(2)信号的观察及实测,并分析两者的一致率;比较Pb/ST_(2)灰度值比(Pb/ST_(2)ROG)及Pb/S表观扩散系数比值(Pb/SROA)在对照组及胰腺炎组之间的差异;分析Pb/ST_(2)ROG及Pb/SROA与血淀粉酶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评价Pb/ST_(2)ROG及胰腺/肝(Pb/L)T_(2)ROG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以胰腺T_(2)信号测值为标准,两种观察结果一致率为77.3%;Pb/ST_(2)ROG在对照组与胰腺炎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ROA在对照组与胰腺炎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T_(2)RO与血淀粉酶浓度、Pb/SROA与血淀粉酶浓度均无相关性(P>0.05);经ROC检验显示,Pb/S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Pb/L。结论胰腺T_(2)信号增高对于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间质水肿性 核磁共振 T_(2)加权 扩散加权
下载PDF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从常规MRI T_(2)WI图像估算BMI的分析
3
作者 白艳 张晓东 +2 位作者 陈七一 张子默 谢汝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的方法通过实现对临床常规T_(2)WI图像自动估算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8例临床常规腹部MRI检查的T_(2)WI图像集。对于每个多层的T_(2)WI图像集逐层生成2D图像数据,最终生成1378个单... 目的探讨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的方法通过实现对临床常规T_(2)WI图像自动估算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8例临床常规腹部MRI检查的T_(2)WI图像集。对于每个多层的T_(2)WI图像集逐层生成2D图像数据,最终生成1378个单层2D T_(2)WI图像数据集。BMI估算模型由特征提取和数值估算两个功能模块组成,其中特征提取功能部分,使用深度残差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esNet)为基础特征提取模块,结合线性全连接层实现BMI数值估算功能。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57.00%)、验证集(14.00%)和测试集(29.00%),其中分组原则要满足测试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图像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患者。以估算准确个数占比和均方根对数误差(RMSLE)为BMI估算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测试集中在误差冗余值(error redundancy,ER)为2.5时,BMI模型的估算准确个数占比为81.25%,均方根对数误差(RMSLE)为0.48%。结论深度学习模型对临床常规T_(2)WI图像自动估算患者BMI是可行的,通过腹部单层T_(2)WI估算患者BMI值,提高了护士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效率,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并尝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肥胖 磁共振成像 身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封云 佟小强 +3 位作者 杨敏 邹强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18个病灶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大小1.9~6.6 cm.术前术后均进行增强CT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率为68.7%,复发率为36.6%.完全坏死率的相关...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18个病灶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大小1.9~6.6 cm.术前术后均进行增强CT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率为68.7%,复发率为36.6%.完全坏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直径、介入治疗史、消融温度、电极针大小为相关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肝癌治疗 步研究 经皮 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 增强CT扫描 相关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 转移性肝癌 治疗效果 术前术后 定期随访 消融温度 长期效果 坏死率 病灶 复发率 治疗史 电极针 原发性
下载PDF
腰椎定量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检出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李娜 李新民 +2 位作者 孙伟杰 程晓光 蒋学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评估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定(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检出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短期内行腰椎正位DXA和腰椎QCT2项检查的108例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通过腰椎CT对腰椎退... 目的评估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定(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检出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短期内行腰椎正位DXA和腰椎QCT2项检查的108例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通过腰椎CT对腰椎退行性变和腹主动脉钙化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腰椎正位DXA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7.6%,腰椎QCT为44.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度椎体骨赘形成可造成腰椎正位DXA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低于腰椎QCT,而年龄、小关节增生、棘突骨质增生、终板硬化、椎体变形及腹主动脉钙化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无显著影响。结论腰椎QCT测量骨密度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中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腰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密度测定法 X线
下载PDF
Leigh综合征的病理和基因(附4例报告)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云 陈清棠 +6 位作者 戚豫 王朝霞 吴丽娟 张月华 姜玉武 肖江喜 那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3,I002,共4页
目的 报告 4例 Leigh综合征的神经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例具有典型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尸解材料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进行基因检查和MR检查,2例进行CT检查。结果4例病人的病... 目的 报告 4例 Leigh综合征的神经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例具有典型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尸解材料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进行基因检查和MR检查,2例进行CT检查。结果4例病人的病理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灰质中心出现对称性、多发性海绵样改变伴随毛细血管增生和神经细胞脱失。脑干的黑质、舌下神经核、面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均被累及,而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2例行线粒体基因检查,其中1例严重病变者脑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存在mtDNA 8933T到 G点突变,其母亲血细胞也存在少量相同基因突变。2例病人 CT检查显示脑萎缩,其中 1例仅出现壳核低密度改变,2例MR检查均发现基底节和脑干多发性对称性异常信号。结论 脑干灰质核团出现病变是Leigh综合征的共性改变,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病变存在很大的差异,MR比CT检查更有利于诊断此病。出现mtDNA8933T到G点突变的患者大脑病变明显,是否提示基因改变和病理改变的分布具有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线粒体脑病 病理 期间 病例报告 诊断 CT MRI
下载PDF
肺高分辨率CT的呼气相定量研究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晟 王仁贵 +1 位作者 王仪生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 对患者呼气相HRCT上空气潴留征的范围进行定量分析 ,并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 (PFT)指标的关系。方法  5 5例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吸气相、呼气相HRCT和肺功能试验检查 ,统计双肺吸 呼气相密度差值 (VD)和面积缩小率 (AD)、空气... 目的 对患者呼气相HRCT上空气潴留征的范围进行定量分析 ,并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 (PFT)指标的关系。方法  5 5例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吸气相、呼气相HRCT和肺功能试验检查 ,统计双肺吸 呼气相密度差值 (VD)和面积缩小率 (AD)、空气潴留评分值并与肺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空气潴留征象普遍存在 ;双肺VD和AD、空气潴留评分值与肺功能试验指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呼气相HRCT上的空气潴留征可以定量分析 ,能够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高分辨率CT 呼气相 肺弥漫性病变 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性疾病
下载PDF
正常腰椎骨髓MRI信号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建平 蒋学祥 +3 位作者 肖江喜 王霄英 范晓颖 高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了 43 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 ,以T1WI为重点 ,进行回顾性观察 ,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 ,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依据椎体...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了 43 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 ,以T1WI为重点 ,进行回顾性观察 ,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 ,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 (九亚型 ) ,统计学显示信号形态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腰椎椎体内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 ,了解其形态及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许玉峰 王霄英 +3 位作者 邹强 孙晓伟 邹英华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28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行CEMRA和DSA检查,由两位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均并最终达成一致,分5级记录肾动脉的情况,统计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28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行CEMRA和DSA检查,由两位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均并最终达成一致,分5级记录肾动脉的情况,统计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用ROC法分析其诊断价值。用CohenKappa法评价CEMRA与DS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和对狭窄分级方面的一致性。观察副肾动脉显示情况。结果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5.0%、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90.4%、阴性预测值为97.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两种方法诊断肾动脉狭窄和对狭窄分级的κ值分别为0.924和0.899。CEMRA副肾动脉显示率为87.5%(7/8)。结论CEMRA可以准确诊断有意义的肾动脉狭窄(>50%),做出肾动脉狭窄的除外诊断,避免不必要的DSA检查,可作为诊断肾动脉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肾动脉狭窄 对比剂
下载PDF
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血管腔内成形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金龙 邹英华 +1 位作者 高健 杜湘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法。方法  9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 ,病变长度 12 .3~ 32 .8cm(平均 18.6cm) ,血管闭塞时间 3周~ 2 6个月 (平均 6 .8个月 ) ,应用大剂量局部溶栓 +内支架成形术 (PT... 目的 探讨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法。方法  9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 ,病变长度 12 .3~ 32 .8cm(平均 18.6cm) ,血管闭塞时间 3周~ 2 6个月 (平均 6 .8个月 ) ,应用大剂量局部溶栓 +内支架成形术 (PTAS)治疗。结果 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 89% ,术后 8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明显改善 ,踝 /臂指数 (ABI)由 0 .31± 0 .12 (0 .11~ 0 .5 4)增至术后 14天的 0 .82± 0 .18(0 .49~ 1.0 9)。随访 4~ 15个月 ,仅 1例术后两周发生支架再狭窄 ,经再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介入性放射学 髂动脉 治疗
下载PDF
正常动物肝脏的射频消融实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封云 佟小强 +3 位作者 杨敏 邹强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射频消融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以及注射盐水对消融范围的影响。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实验猪肝脏进行射频消融,温度100℃,时间20min。消融术后即刻进行增强CT扫描,术后饲养不同时间并复查CT,处死后行病理检查。结果100℃温度下,消融... 目的射频消融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以及注射盐水对消融范围的影响。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实验猪肝脏进行射频消融,温度100℃,时间20min。消融术后即刻进行增强CT扫描,术后饲养不同时间并复查CT,处死后行病理检查。结果100℃温度下,消融灶最大径3.16cm,注射盐水后最大径4.08cm,二者差别具显著统计学意义。CT随访显示消融灶不同程度缩小。病理切片消融灶内呈凝固性坏死,CT显示为无增强病灶。结论射频消融在正常动物肝脏中可产生有效的凝固坏死灶。注射盐水可明显增加消融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动物肝脏 实验 增强CT扫描 消融灶 超声引导下 凝固性坏死 消融范围 病理表现 经皮穿刺 不同时间 病理检查 不同程度 病理切片 最大径 盐水 注射 影像学 猪肝脏 统计学 坏死灶 温度 术后 显示
下载PDF
肛瘘术前MRI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得旺 李欣 +3 位作者 唐光健 区俊兴 陈伟 马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肛瘘术前MRI征象及其手术病理基础,以提高MRI对肛瘘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肛瘘患者术前MRI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不同手术病理结果与MR征象异同的相关性和MR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与手术... 目的探讨肛瘘术前MRI征象及其手术病理基础,以提高MRI对肛瘘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肛瘘患者术前MRI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不同手术病理结果与MR征象异同的相关性和MR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主瘘管(包括脓肿)正确显示率为100%,外口为100%,内口为87.1%(27个/31个),瘘管分支、多发细小瘘管为76.5%(13条/17条)。按照Parks分型,分型符合率为89.3%(25例/28例)。结论肛瘘的手术病理结果揭示了MRI征象的基础,MRI能准确地显示肛瘘的主瘘管(包括脓肿)、外口,比较准确地检测瘘管内口、瘘管分支、多发细小瘘管及肛瘘分型,对肛瘘的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正常成人肺高分辨率CT的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晟 王仁贵 +1 位作者 王仪生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肺HRCT呼气相表现和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 10 7例 2 0~ 70岁健康志愿者的肺呼气相HRCT表现 ,计算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 (VD)和面积缩小率 (AR)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内男女之间的VD...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肺HRCT呼气相表现和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 10 7例 2 0~ 70岁健康志愿者的肺呼气相HRCT表现 ,计算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 (VD)和面积缩小率 (AR)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内男女之间的VD和AR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与左、右肺VD和A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左、右肺VD和AR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为健康成人肺HRCT的吸呼气相密度差值和面积缩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成人 吸气相 高分辨率CT 呼气组 肺弥漫性病变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仪晓立 袁新宇 +1 位作者 肖江喜 白振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资料和MRI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与成人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MR扫描结果。结果 8例患儿均有基础性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性淋巴...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资料和MRI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与成人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MR扫描结果。结果 8例患儿均有基础性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硬皮病1例,肾病综合征3例,原发性癫痫1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MRI表现为以顶枕叶皮层下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灶,部分病灶累及皮层;颞叶、额叶、基底节区、脑干或小脑亦可见信号相同的小片状病灶。经有效治疗后,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均消失,其中4例复查头颅MRI,可见脑内病灶均消失。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可能是引起儿童和青少年PRES重要原因,其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P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病因学 磁共振成像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龙 高健 +1 位作者 邹英华 杜湘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技术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SVCS患者 ,男 11例 ,女 3例。病因包括 :中心型肺癌 9例 ,纵隔转移瘤 4例 ,淋巴瘤 1例。应用经导管局部溶栓 +内支架成形术 (PTAS)治疗。结果 初次治...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技术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SVCS患者 ,男 11例 ,女 3例。病因包括 :中心型肺癌 9例 ,纵隔转移瘤 4例 ,淋巴瘤 1例。应用经导管局部溶栓 +内支架成形术 (PTAS)治疗。结果 初次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为 86% ,术后 2 4~ 48h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即有明显减轻 ,随访 1~ 2 0个月 (平均 8.3个月 ) ,仅 4例于术后 2周内发生支架再狭窄 ,经再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放射学 介入治疗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急性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沈扬 王继琛 +1 位作者 康德瑄 蒋学祥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 (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 83 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 (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 83 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中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83 6例中 ,3 1.8%有无症状性脑梗死 ,占脑梗死组的 4 9.4 %、腔隙性梗死组的 3 3 .8%、TIA组的 15 .0 %、脑出血组的 2 0 .6%。ACI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 ,分布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及半卵圆中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 ,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及低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主要以腔隙性为主、并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发病率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检查
原文传递
弱视儿童的MRI全脑皮层厚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晟 江界峰 +3 位作者 叶锦棠 肖江喜 刘海华 蒋田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利用皮层厚度分析技术探讨弱视患儿脑灰质发育的异常。方法对11例弱视患儿和10名视力正常儿童行3DT1WI扫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双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皮层厚度比较,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利用皮层厚度分析技术探讨弱视患儿脑灰质发育的异常。方法对11例弱视患儿和10名视力正常儿童行3DT1WI扫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双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皮层厚度比较,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像素在标准脑模板上生成伪彩图。选取像素阈值为500个相邻像素,分析弱视患者皮层厚度改变的区域。结果弱视组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距状回前部、左侧颞上回和右侧额中回、额上回皮层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在双侧舌回、枕颞外侧回、顶上小叶的区域,对照组皮层厚度大于弱视组。结论皮层厚度分析研究能够发现弱视患儿与视觉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灰质皮层发育异常,从而为探讨弱视相关的神经结构发育异常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皮层厚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ARS胸片特点及其动态演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靖 李楠 +8 位作者 阙呈立 李海潮 聂立功 王广发 高志东 王仁贵 徐小元 陆海英 王贵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即非典型肺炎 )胸片特征及其随病程和治疗的动态演变。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 2 3例SARS患者入院时、极期和恢复期的胸片病变部位、性质 ,并对全部系列胸片进行...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即非典型肺炎 )胸片特征及其随病程和治疗的动态演变。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 2 3例SARS患者入院时、极期和恢复期的胸片病变部位、性质 ,并对全部系列胸片进行半定量分析 ,了解其动态演变特点及其与治疗的关系。结果 :早期和极期均为下肺野、外带易受累 ,进展期 91.3%的病例为双侧、91.2 %为多肺野受累 (47.8%两肺野 ,3个或 4个肺野受累均为 2 1.7% )。病变特点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斑片和磨玻璃影 ) ,密度均匀 ,边界模糊 ,具有易变性。 17例极期病变的吸收与激素使用或加量有关 ;部分患者胸片改善与症状好转不同步 ,胸片与症状同时改善者 11例 ,胸片改善在前者 6例 ,症状改善在前者 6例。半定量分析显示 ,有 6例患者胸片出现第 2峰 ,平均时间为 13.2天 ,平均持续 5 .8天 ,且多数与患者的症状加重相关。结论 :SARS患者胸片具有一定的特征 ,其动态改变能够反映临床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胸片特点 动态演变 治疗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玉峰 王霄英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1-943,共3页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肾脏ADC值与99Tcm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55例患者同时行DWI和99 Tcm DTPA肾动态显像,DWI检查采用的b值为0,500 s/mm2 并测量全肾ADC值,根据GFR把110个肾脏分为正...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肾脏ADC值与99Tcm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55例患者同时行DWI和99 Tcm DTPA肾动态显像,DWI检查采用的b值为0,500 s/mm2 并测量全肾ADC值,根据GFR把110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比较四组间肾脏ADC值的差异并分析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4组肾脏ADC值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肾脏ADC值与GFR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r=0.709。结论 滤过功能受损的肾脏ADC值低于正常肾脏者。肾脏DWI可以用来评价肾脏滤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磁共振成像 扩散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S与血清PSA、PSAD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飞宇 王霄英 +3 位作者 丁建平 周良平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 ,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 3DMRS测定各兴趣区 (Cho +Cre) /Cit的比值 ,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 (Cho +Cre...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 ,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 3DMRS测定各兴趣区 (Cho +Cre) /Cit的比值 ,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 (Cho +Cre) /Cit比值的平均值 ,与其血清PSA浓度及PS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o +Cre) /Cit比值和血清PS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r =-0 .14 0 ) ,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81>0 .0 5 ) ,与PSAD也呈负相关关系 (r =-0 .494)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3 7<0 .0 5 )。结论  (Cho +Cre) /Cit比值较低的BPH患者往往伴有较高的PSA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抗原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