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格纳肉芽肿耳鼻咽喉-头颈部表现及其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军 秦永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临床上特征性地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改变、多发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该病由德国病理学家Friedrich Wegener于1936年首次描述,学者Godman和Chury...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临床上特征性地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改变、多发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该病由德国病理学家Friedrich Wegener于1936年首次描述,学者Godman和Chury于1954年明确了WC的上述三大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病 颈部表现 耳鼻咽喉 FRIEDRICH 全身系统性疾病 WEGENER 诊治 坏死性肉芽肿
下载PDF
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全桂 张俊波 +2 位作者 丛铁川 曾镇罡 文锋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实施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培训对象为22名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3年住培的住院医师。根据住院医师培训年限分层统一制定培训目... 目的探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实施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培训对象为22名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3年住培的住院医师。根据住院医师培训年限分层统一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及考核指标。通过SPSS软件比较连续3年年度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规培期间学员年度考核得分变化趋势,分析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结果经过3年培训,住院医师基本掌握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其理论知识的储备和临床实践能力、自信力、医患沟通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年提高(P<0.05)。历年来北京市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为100%。结论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可逐步提升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教学 耳鼻咽喉科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我国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相关问题探讨——2019年北京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致恺 张燕梅 刘玉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2019年4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研讨会。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马秀岚、刘莎、刘玉和、陈雪清、郗昕、李蕴、魏朝刚、冀飞、刘海红、徐磊、罗建芬、史文迪、郑奕、邬子梨、汪洋等教授及行业内耳鼻喉科医师、听力师、助听... 2019年4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研讨会。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马秀岚、刘莎、刘玉和、陈雪清、郗昕、李蕴、魏朝刚、冀飞、刘海红、徐磊、罗建芬、史文迪、郑奕、邬子梨、汪洋等教授及行业内耳鼻喉科医师、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人工耳蜗调机师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刘玉和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介绍了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的概念、双模式干预的适用人群、双模式干预的人工耳蜗调机技术、助听器验配原则、双模式干预的康复、双模式干预的效果评估及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实践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助听器验配 人工耳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喉科 适用人群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研究
4
作者 夏雨奇 魏朝刚 刘玉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能力及特点,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7例双模式干预语后聋成人参与研究,20例正常听力成人及18例单侧CI语后聋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情感识别测试软件对三... 目的研究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能力及特点,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7例双模式干预语后聋成人参与研究,20例正常听力成人及18例单侧CI语后聋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情感识别测试软件对三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进行测试。结果①相较于正常听力者,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的正确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P<0.05);②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模式干预者的反应时间比单侧CI者缩短(P<0.05);③双模式干预者在女声材料中的反应时间比男声材料显著快0.14 s。双模式干预者对中性情感的识别率最高,为96.67%;对恐惧情感的识别率最低,为41.82%。结论相较于正常听力者,汉语双模式干预者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仍有明显缺陷,但比单侧CI者更好。汉语CI者非植入耳配戴HA可以改善情感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言语情感
下载PDF
进一步规范化推广等离子射频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水芳 张俊波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等离子射频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切割技术,自20多年前被引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先用于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以来,目前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本学科多项外科术式,包括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咽喉软组织手... 等离子射频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切割技术,自20多年前被引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先用于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以来,目前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本学科多项外科术式,包括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咽喉软组织手术、部分鼻、鼻窦、鼻颅底以及上消化道呼吸道良恶性病变的外科切除等,且其应用范围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论文借鉴相关文献及自身临床经验,就此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现状,主要是其在不同术式中相对于其他切割工具的优劣势进行述评,以期能促进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的进一步规范化推广,为拟开展相关手术的同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电切割 软组织手术 述评 规范
原文传递
100天内大龄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无创矫正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钟贞 刘玉和 +4 位作者 张俊波 张燕梅 任蕾 秦瑶 肖水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9-474,共6页
目的分析耳廓无创矫正在较大天龄儿(即大龄儿,≥3周)先天性耳廓畸形(congenital auricular deformity,CAD)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在此类患儿中实施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科诊治的28例CAD大龄儿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分析耳廓无创矫正在较大天龄儿(即大龄儿,≥3周)先天性耳廓畸形(congenital auricular deformity,CAD)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在此类患儿中实施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科诊治的28例CAD大龄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于就诊当日接受EarWell耳廓矫治器治疗,每周返院复查一次,至矫正满意或连续3周复查耳廓形态无明显改变定义为矫正结束。评估其矫正后的即时疗效和长期随访疗效。结果所有28例患儿中3例因严重湿疹中途退出治疗(10.7%),因此,最终完成矫正的CAD大龄儿共25例(89.3%),中位天龄44天(范围23-100天),男性及女性大龄儿分别为16及9例。所有患儿中,双耳及单耳受累者分别为11例及14例,因此共36耳纳入最终分析,包括:招风耳3例、垂耳6例、隐耳2例、Stahl’s耳4例、耳轮脚畸形2例、以及卷曲耳19例(1度、2度及3度分别为3例、13例及3例)。所有患耳中位矫正时间4周(范围2-7周),矫正结束时仅1例2度卷曲耳形态无明显改善被评估为无效,因此即时有效率达97.2%(35/36);36耳矫正过程中发生压疮11例(30.6%),湿疹4例(11.1%),均可在暂停治疗1周内缓解。长期随访进行评估(≥180天),部分病例形态出现一定程度反弹,有3例2度卷曲耳及2例招风耳因形态明显反弹最终被评定为无效,因此,最终有效率为83.3%(30/36),除招风耳及2度卷曲耳疗效偏低外(分别为33.3%及69.2%),其余类型疗效仍可达100%。结论本组观察的100天内的大龄儿,2度以上卷曲耳及招风耳无创矫正后长期耳廓形态可能发生明显反弹,尤其是招风耳,对此类患儿实施此治疗应慎重。尽管如此,在其他类型CAD的治疗中,无创矫正仍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廓畸形 婴幼儿 耳廓矫正
下载PDF
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被引量:44
7
作者 钟贞 肖水芳 +1 位作者 王惠丽 王桂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等离子组患者25例,对照组14例。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45号刀头,行下鼻甲前、后部中隔侧的4~6通道消融。对照组用... 目的比较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等离子组患者25例,对照组14例。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45号刀头,行下鼻甲前、后部中隔侧的4~6通道消融。对照组用吸切钻自前向后切割下鼻甲肥厚黏膜,术后需填塞止血2日。术后患者对疼痛和鼻堵程度采用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由医师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由患者评估鼻堵程度和频度。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和鼻堵程度较轻。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的鼻堵程度、鼻堵频度和下鼻甲体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二者改善的程度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均疗效稳定且等离子组鼻堵频度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两种术式疗效依然稳定。结论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痛苦小;术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内疗效均稳定且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鼻甲 消融 吸切钻
下载PDF
慢性鼻及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及黏膜上皮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全桂 毕青玲 +1 位作者 肖水芳 秦永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3-576,共4页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疗效和术腔黏膜上皮化规律,探讨影响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0例慢性鼻及鼻窦炎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规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分析应用X^2检验,黏膜上...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疗效和术腔黏膜上皮化规律,探讨影响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0例慢性鼻及鼻窦炎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规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分析应用X^2检验,黏膜上皮化时间分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治愈率74.4%,好转率21.0%,总有效率95.4%。术后平均黏膜上皮化时间为14.0周。疾病的分型分期、是否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和疗效与黏膜上皮化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是有效和安全的,术后黏膜上皮化时间平均需要3个月。病情重、合并哮喘或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疗效较差,黏膜上皮化时间长。鼻腔粘连通过定期合理的复查和处理,大多数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上皮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肖水芳 王琦环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5-729,共5页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 ,以了解变应原特异性IgG亚型抗体在人群鼻分泌物中的分布和免疫治疗对抗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负压吸引法收集健康人群、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和免疫...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 ,以了解变应原特异性IgG亚型抗体在人群鼻分泌物中的分布和免疫治疗对抗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负压吸引法收集健康人群、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鼻分泌物 ,采用间接非竞争生物素 链亲和素酶联免疫法检测鼻分泌物中粗制螨变应原、螨纯化变应原DerfⅠ和DerfⅡ各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亚型抗体浓度。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粗制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浓度均高于健康人 (Z =- 3.6 2 3、- 3.0 6 1,P均 <0 .0 1) ;免疫治疗组患者IgG1和IgG4抗体浓度均高于非治疗组 (Z =- 2 4 5 3、- 3 4 0 8,P均 <0 0 1)。免疫治疗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纯化变应原DerfⅠ特异性IgG4抗体水平较健康人群增高 (Z =- 3 5 18,P <0 0 1) ;而免疫治疗组DerfⅡ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人 (Z =- 2 36 6、- 2 936 ,P均 <0 0 1)和未治疗组 (Z =- 2 36 6、- 2 937,P均 <0 0 1)。IgG1和IgG4亚群抗体中 ,螨粗制抗原、DerfⅠ和DerfⅡ特异性抗体水平相互间具有相关性 ;三类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间存在相关性 ;免疫治疗组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粗制变应原IgG1和IgG4抗体与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鼻分泌物 螨变应原特异性 IgG1抗体 IgG4抗体
下载PDF
细胞毒蛋白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军 李挺 +1 位作者 肖水芳 尹洪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蛋白:T细胞内抗原(TIAI)和丝氨酸蛋白酶-粒酶B(GranzymeB)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10例B细胞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细胞毒蛋白:T细胞内抗原(TIAI)和丝氨酸蛋白酶-粒酶B(GranzymeB)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10例B细胞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鼻NK/T细胞淋巴瘤中TIAI阳性率94.1%(16/17);GranzymeB阳性率为76.5%(13/17)。背景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常TIAI表达阳性,GranzymeB表达阴性。10例B细胞淋巴瘤中TIAI和GranzymeB均表达阴性。随访期(22个月 ̄66个月)内1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8例死亡,9例存活。10例B细胞淋巴瘤中,1例死亡,9例存活。结论再次证实TIAI和GranzymeB对鼻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判断该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不同言语识别能力的老年性聋耳蜗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梅 陈喆 +5 位作者 宗亚静 钟贞 陈丽 吴园丁 陈婧 刘玉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言语识别能力老年性聋耳蜗电图的差异,探讨言语识别能力差的老年性聋耳蜗的电生理特征。方法42例老年性聋患者完成纯音测听、信噪比阈值SNR50言语测听、耳蜗电图(刺激速率11.1/s和55.1/s)检测,依据SNR50将84耳分为言语...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言语识别能力老年性聋耳蜗电图的差异,探讨言语识别能力差的老年性聋耳蜗的电生理特征。方法42例老年性聋患者完成纯音测听、信噪比阈值SNR50言语测听、耳蜗电图(刺激速率11.1/s和55.1/s)检测,依据SNR50将84耳分为言语识别能力较差组(A组,38耳)和言语识别能力较好组(B组,46耳),以9例(18耳)听力正常年轻人作为对照C组,采用方差分析对比各组耳蜗电图的差异。结果AP幅度A组和B组均低于C组,A组和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AP比值A组高于B组和C组,但常规刺激速率时B组高于C组,高刺激速率时B组和C组之间无差异;随着刺激速率升高,所有组AP幅度下降,SP/AP比值升高,A组SP幅度下降。结论老年性聋耳蜗电图因AP幅度下降导致SP/AP升高,提示耳蜗突触或听神经末端退化,这或许是老年性聋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电图 老年性聋 老龄化 言语测听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估残余听力及术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斌 曹克利 +3 位作者 魏朝刚 高志强 王素菊 吕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0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听觉通路的方法及分析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2016年最大声刺激无... 目的探讨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听觉通路的方法及分析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2016年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人工耳蜗术前采用EABR检测听觉通路,随访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及调机结果,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评价术后听力和言语结果;另选择有残余听力耳聋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术前EABR的Ⅴ波阈值(178.23±14.18)CL,术后听力言语康复CAP(5.50±1.75)等各指标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别(P<0.05);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电听觉,开机测试NRT引出率(33%)低于对照组(90%);两组患者I/O曲线斜率和术后CAP直线相关分析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术前EABR可以评估残余听力,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差异较大,但显著好于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耳蜗植入术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残余听力
下载PDF
鼻腔额外牙误诊慢性鼻炎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泓 王全桂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额外(Tooth Supernumerary) 鼻腔(Nasal Cavity) 误诊(Diagnostic Errors)
下载PDF
耳蜗局灶性缺血模型介入溶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贞 李学佩 吴红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对耳蜗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豚鼠分为造模组、介入溶栓组 (A组 )、静脉溶栓组 (B组 )及相应的 2组盐水对照组 (A1、B1组 )。均用光化学法诱导左侧耳蜗第二回外侧壁 1 2mm× 1 0mm范围内形成...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对耳蜗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豚鼠分为造模组、介入溶栓组 (A组 )、静脉溶栓组 (B组 )及相应的 2组盐水对照组 (A1、B1组 )。均用光化学法诱导左侧耳蜗第二回外侧壁 1 2mm× 1 0mm范围内形成微血栓 ,3 0min后A组通过经左锁骨下动脉置于椎动脉起始部的导管向左侧椎基底动脉内推注尿激酶 (urokinase ,UK) ,总量为 7× 10 4 U/kg,用微量泵维持其推注时间为 10 0min ;B组通过左颈外静脉推注UK ,用量用法同A组。连续监测动物耳蜗血流与耳蜗电图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 ,并观察各组动物光化学诱导后 3h的耳蜗血管纹铺片和基底膜铺片。结果 A、B组观察时间内与造模组和A1、B1组相比 ,耳蜗血流、动作电位阈值及毛细胞坏死的情况均得到改善。在给UK后 5 0min ,A组的动作电位阈移值低于B组 (P =0 0 2 5 ) ,这种差异保持了3 0min。溶栓治疗 80~ 90min ,A组的耳蜗血流出现下降的趋势 ,动作电位阈值也有增高的趋势。结论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对于耳蜗局灶性血栓都有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局灶性缺血 介入溶栓 微循环 血栓溶解疗法 疗效
下载PDF
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术前EABR检测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斌 郭晓会 +3 位作者 曹克利 魏朝刚 高志强 王素菊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采用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EABR)检测方法评估听觉通路的可行性及患者术后效果的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2018年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手术的WS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采用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EABR)检测方法评估听觉通路的可行性及患者术后效果的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2018年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手术的WS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听力资料、合并眼病情况,术前行EABR检测听觉通路功能,随访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测试结果及开机调试结果,使用听力植入体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问卷(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Qol)评估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另选择相同听觉年龄的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WS合并双侧极重度神经性聋患者术前EABR测试听觉通路功能好,EABR波形分化2~4级,植入不同类型人工耳蜗,V波平均阈值179.35±12.21 CL,平均动态范围26.28±11.45 CL,Ⅴ波I/O曲线斜率0.026±0.015和对照组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20例患者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10例WS患者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电听性反应,开机测试NRT引出率30%,低于对照组90%;开机12月平均调机C值WS组177.57±20.45 CL;对照组167.85±22.38 CL(P<0.05);两组患者的EABR阈值和开机C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WS组患者在父母期望、家庭影响及生活质量3方面得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CuHIQol评分术前总分37.55±7.81,术后59.04±7.63(P<0.05)。两组患者术前EABR检测V波I/O曲线斜率和术后CuHIQol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Waardengburg综合征伴双侧极重度神经性聋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差,人工耳蜗植入术前EABR检测可以筛选手术适应症,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生活质量显著好于术前,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耳聋 人工耳蜗 电刺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020年中国聋协人工耳蜗植入者问题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瑶 刘玉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在全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聋人协会于2020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关于人工耳蜗术后"二次听障"的网络研讨会。中国聋协主席杨洋、副主席张江,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主任陆峰、副主任卜欣欣,中国听力语言... 在全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聋人协会于2020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关于人工耳蜗术后"二次听障"的网络研讨会。中国聋协主席杨洋、副主席张江,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主任陆峰、副主任卜欣欣,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教育处处长卢晓月,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刘玉和、张越、路远、王伟等教授,行业内耳鼻喉科医师、临床听力师、心理干预师、康复师、人工耳蜗用户、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代表、社会媒体等共30余人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语言康复 听障 教育处处长 中国聋人 耳鼻喉科 研讨会纪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耳蜗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43-347,共5页
耳蜗基因治疗已成为人们积极探索的耳聋治疗方法之一,病毒载体的应用使耳蜗基因治疗取得了进展。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作为新兴的基因治疗载体在耳蜗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AV载体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耳蜗基因治疗已成为人们积极探索的耳聋治疗方法之一,病毒载体的应用使耳蜗基因治疗取得了进展。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作为新兴的基因治疗载体在耳蜗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AV载体的制备及检测方法,AAV载体各血清型对耳蜗内各种细胞的转导率,AAV载体的安全性以及AAV载体转导目的基因在耳蜗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血清型 载体 耳蜗 基因转染/基因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和病理分析(附17例报告)
18
作者 王军 肖水芳 +1 位作者 尹洪芳 韩德宽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鼻腔NHL中 ,NK/T细胞淋巴瘤 9例 ,外周T细胞淋巴瘤 6例 ,B细胞淋巴瘤 2例。NK/T细胞淋巴瘤可见血管中心、血管浸...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鼻腔NHL中 ,NK/T细胞淋巴瘤 9例 ,外周T细胞淋巴瘤 6例 ,B细胞淋巴瘤 2例。NK/T细胞淋巴瘤可见血管中心、血管浸润及坏死现象 ,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中未见。NK/T细胞淋巴瘤 9例全部死亡 ,外周T细胞淋巴瘤 6例中 4例生存 ,B细胞淋巴瘤 2例均生存。结论 原发性鼻腔NHL多发生于男性 ;NK/T细胞淋巴瘤较多见 ,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度 ,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表型 NK/T细胞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腺相关病毒转导EC-SOD对耳蜗药物性损害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刘玉和 柯肖枚 钟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4-218,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载体,介导分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基因,转染耳蜗细胞后对卡那霉素致大鼠耳蜗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AAV8血清型载体,携载绿荧光蛋白基...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载体,介导分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基因,转染耳蜗细胞后对卡那霉素致大鼠耳蜗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AAV8血清型载体,携载绿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或EC-SOD基因,体外感染细胞,蛋白电泳检测EC-SOD的表达;将AAV8-EGFP和AAV8-EC-SOD分别微注射到卡那霉素耳聋模型大鼠耳蜗内,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变化,生化法检测耳蜗外淋巴液EC-SOD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SOD蛋白在耳蜗细胞内的表达,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的数量。结果AAV8转导的绿荧光蛋白可在耳蜗内毛细胞、螺旋韧带细胞、内沟细胞等多种细胞内表达。体外蛋白电泳检测EC-SOD在细胞培养液中存在单体、二聚体、四聚体等;在AAV8-EC-SOD组注射载体的耳蜗外淋巴液中EC-SOD酶活性明显高于AAV8-EGFP组,转导的EC-SOD在耳蜗内的表达分布与绿荧光蛋白的表达相似。在卡那霉素耳聋模型鼠中,AAV8-EC-SOD组的ABR反应阈值变化比AAV8-EGFP组明显小,AAV8-EC-SOD组的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比AAV8-EGFP组的存活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AAV8型载体可转染耳蜗内多种细胞,AAV8型转导的EC-SOD可以拮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耳蜗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耳聋 药物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转染/基因治疗
下载PDF
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7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张再兴 王全桂 +2 位作者 肖水芳 郭敏 秦永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inonasal mucosal malignant melanoma,SM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SM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SMMM的病灶主要来源于下鼻甲黏膜和嗅区黏膜。主要表现为单侧鼻...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inonasal mucosal malignant melanoma,SM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SM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SMMM的病灶主要来源于下鼻甲黏膜和嗅区黏膜。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出血和单侧鼻塞,2例有颈部肿块。鼻腔检查均可见暗灰色或黑褐色肿物。CT检查均见鼻腔内填充软组织密度影。7例活组织检查标本均可见肿瘤表面呈现黑褐色或灰白色,显微镜检查示细胞呈多形性,瘤细胞增大,染色质浓厚,胞浆内可见有黑色素颗粒沉着;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结果为单纯抗特异性黑色素瘤抗体(+)6例,单纯树突细胞(+)6例.以上2项均(+)5例。7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3例予放射治疗,4例予化学治疗,其中2例再配合免疫调节治疗。随访6年,6例可随访,1例失访,可随访的6例中,术后2年内死亡2例,术后3—5年内死亡2例,2例仍生存,其中1例出现眶内转移,1例局部复发。由此可见,对SMMM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预后极差,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治,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鼻腔 鼻窦 黏膜 鼻中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