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血栓药物使用单中心调查
1
作者 董彬彬 赵宇彤 +5 位作者 王梓凝 李怀瑾 朱珊 张鸿 龚艳君 蒋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4期181-188,共8页
目的调查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围术期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行非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通过患者和医师访谈,了解围术期抗血栓药物使用方案,与... 目的调查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围术期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行非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通过患者和医师访谈,了解围术期抗血栓药物使用方案,与《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对比,评价治疗方案的规范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372例进行分析,其中355例长期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7例长期口服抗凝药物。364例(97.8%)患者在术前停用抗血栓药物;109例(29.3%)患者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在355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中,108例(30.4%)停药时间与《共识》推荐相一致,186例(52.4%)停药时间较长;术后平均在院时间6.64 d,在院期间恢复用药比例仅为37例(10.4%)。17例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后平均在院时间9.94 d,在院期间恢复用药比例为2例(11.8%)。在围术期风险评估方面,评估停药血栓风险时,仅40例(10.8%)患者进行了额外内科诊疗评估,其余均为外科医师评估。冠心病(OR 2.851,95%CI 1.160~7.011,P=0.022)为接受内科评估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出血风险的评估,在68.0%的患者中外科医师评估结果与《共识》推荐相一致,而在32.0%的患者中不一致,外科医师的评估倾向于低危。结论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血栓治疗方案与《共识》的一致率低,抗血栓药物术前停药时间长,低分子肝素桥接比例高,术后院内恢复用药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围术期策略 桥接治疗 非心脏手术
下载PDF
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春晶 郭超 +2 位作者 王博杰 穆东亮 王东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异常与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12年1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复习电子病...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异常与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12年1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复习电子病例筛选术前接受TTE检查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MACE发生率,以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对照组。按照4:1的比例为MACE组患者选择匹配病例,对照组筛选标准为:与MACE组的改良心脏风险评分和手术类型相同。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与MACE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2975例患者接受了择期手术,2081例患者符合入组要求,其中530例患者接受了术前TTE检查,2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MACE。TTE异常的整体发生率为91.9%(487/530)。通过病例匹配,25例入组MACE组,100例入组对照组。MACE组和对照组TTE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2.0%(23/25)和93.0%(93/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6,95%CI 0.169~4.446,P=1.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肥厚是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4.324,95%CI 1.320~14.160,P=0.016),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女性(OR=4.782,95%CI 1.636~13.980,P=0.005)和慢性肾衰竭(OR=21.952,95%CI 1.547~311.475,P=0.01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术前TTE整体异常对于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很低(曲线下面积为0.501,P=0.992)。结论左室肥厚是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是术前是否须常规行TTE检查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雅菲 穆东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谵妄是一种急性暂时性脑功能异常,常在数小时至数天之内发生,以注意力和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水平和精神活动改变、幻视幻听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病情往往在短时间内呈波动性变化[1]。术后谵妄是指病人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 谵妄是一种急性暂时性脑功能异常,常在数小时至数天之内发生,以注意力和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水平和精神活动改变、幻视幻听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病情往往在短时间内呈波动性变化[1]。术后谵妄是指病人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术后谵妄与病人的预后恶化有关,例如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花费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ICU 脑氧饱和度 右美托咪啶 右美托咪定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围术期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楠 王东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7-1509,共3页
液体治疗是围术期治疗的基础措施之一,由于其在围术期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液体治疗受到了临床相关科室医生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围术期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的必要性、方法及其局限性、对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围术期患者 反应性 评估 容量 液体治疗 危重患者 相关科室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孔昊 李楠 黄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手术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出入量、血...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手术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出入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8例患者,其中42例(13.6%)患者术后出现AKI。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男性、糖尿病史、术前白蛋白<40 g/L、术前肌酐>95μmol/L、肿瘤直径>10 cm、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使用血管收缩药、术中人工胶体液输注≥2 000 ml、输注异体血、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与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急性肾功能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围术期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鸿 王梓凝 +4 位作者 李怀瑾 朱珊 赵宇彤 龚艳君 蒋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围术期药物管理情况,并分析与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围术期药物管理情况,并分析与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外科手术、且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相关信息,观察并记录围术期抗血栓药物管理情况、患者住院期间的MACCE和出血事件。结果最终有372例患者进入分析。364例(97.8%)患者在术前停用抗血栓药物,仅3例患者在进行出血低风险手术前未停药;服用阿司匹林的311例患者中,188例(60.5%)患者术前阿司匹林停药时间大于7 d;49.5%(47/95)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围术期共发生MACCE 16例(4.3%),出血事件10例(2.7%)。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 5.800,95%CI 1.243~27.070,P=0.025)、外周动脉疾病(OR 6.090,95%CI 1.380~26.878,P=0.017)和4级手术(OR 6.144,95%CI1.191~31.701,P=0.030)为围术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OR 14.110,95%CI 1.743~114.188,P=0.013)和手术时间(OR 1.006,95%CI 1.001~1.012,P=0.026)是围术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当前围术期抗栓药物管理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年龄>65岁、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或拟行大手术的患者,围术期需警惕MACCE。术前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用药方案和手术时间长是围术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围术期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出血事件
下载PDF
关注老年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信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81-84,共4页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器官功能的退化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缺血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复杂的病情会显著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给...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器官功能的退化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缺血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复杂的病情会显著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给围术期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管理 老年人
下载PDF
术后早期谵妄对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博杰 郭超 +2 位作者 李春晶 穆东亮 王东信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评价术后早期谵妄对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年龄≥60岁,ASA分级I-Ⅲ级。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设定病例匹配标准为年龄差值不超过5岁和Charlson合并疾病指数... 目的评价术后早期谵妄对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年龄≥60岁,ASA分级I-Ⅲ级。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设定病例匹配标准为年龄差值不超过5岁和Charlson合并疾病指数差值不超过2分,并以1:4匹配。记录术后28d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谵妄组患者记录出现谵妄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谵妄组53例,非谵妄组212例。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和术中情况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谵妄组比较,谵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升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升高,术后住院时间延长(P〈0.05)。结论术后早期谵妄不利于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预后
原文传递
修正衰弱指数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谵妄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凡 赵伟 +1 位作者 李春晶 穆东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评价修正衰弱指数(mFI)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谵妄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接受择期人工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mFI量表评估病人术前衰弱状态。所有病人均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修正衰弱指数(mFI)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谵妄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接受择期人工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mFI量表评估病人术前衰弱状态。所有病人均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5 d内谵妄发生率,采用CAM或CAM-ICU进行评估。按照病人是否发生谵妄,将病人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共纳入620例病人,mFI为0.09(0.18)分,术后5 d内谵妄发生率为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值1.068,95%置信区间1.018~1.120,P=0.007)、术后吗啡用量大(OR值1.089,95%置信区间1.051~1.128,P<0.01)和mFI升高(OR值2.465,95%置信区间1.636~3.714,P<0.01)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FI升高是老年病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谵妄 修正衰弱指数
原文传递
组织氧饱和度与单肺通气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凡 赵伟 穆东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1期3218-3223,共6页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组织氧饱和度变化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N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择期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8例,根据术后3 d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34)和非PND组(n=94)...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组织氧饱和度变化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N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择期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8例,根据术后3 d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34)和非PND组(n=94)。采用组织氧饱和度仪监测双侧前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2)、前臂肱桡肌和股四头肌的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mtO2)。术前及术后3 d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若患者术后MoCA评分较术前下降≥2分即被认为发生了PND。观察指标为PND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PND发生率为26.6%(34/128)。2组患者在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新发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栓塞、急性肾功能不全、败血症、深静脉血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N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0(6.0,8.5)d,较非PND组的6.0(5.0,8.0)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94,P=0.017)。上肢SmtO2最低值(OR=0.988,95%CI:0.954~1.024,P=0.519)、降幅(OR=1.010,95%CI:0.979~1.042,P=0.514)和下肢SmtO2最低值(OR=0.996,95%CI:0.961~1.032,P=0.832)、降幅(OR=0.997,95%CI:0.971~1.025,P=0.851)均与PND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高(OR=2.617,95%CI:1.112~6.157,P=0.029)和单肺通气期间SctO2最低值(OR=0.931,95%CI:0.880~0.986,P=0.014)是发生PND的危险因素。结论SctO2降低是接受择期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发生PND的危险因素之一,而SmtO2变化与PND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单肺通气 氧饱和度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双玲 王东信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为7%~10%,死亡率约36%,44%。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仍然是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旨在综述ARDS近年的机械通气策略进展。内容肺保护性通...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为7%~10%,死亡率约36%,44%。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仍然是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旨在综述ARDS近年的机械通气策略进展。内容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4ml/kg-7ml/kg理想体重)、控制气道平台压〈28cmH2O~32cmH2O(1cmH2O=0.098kPa)、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最佳呼气末正压的设定。氧合法、肺的力学指标和影像学研究都为临床医师选择适宜的最佳呼气末正压提供了参考。肺复张是肺保护性通气中肺开放策略的必要补充,对于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可考虑严密监测下使用,但首先要对患者肺的可复张性进行判断。肺复张的效果受病因及病程早晚等因素的影响。与仰卧位比较,俯卧位通气能降低重症ARDS患者的病死率,建议用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度ARDS患者。肺影像学、ARDS病程及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等可帮助预测ARDS患者对俯卧位通气的反应。趋向体外膜肺氧合今后可能成为重症ARDS(对常规治疗无效)患者呼吸支持的一线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多沙唑嗪与酚苄明对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昊 李楠 李雪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多沙唑嗪和酚苄明对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的围术期资料。根据病人术前服用α受体拮抗剂的种类分为酚苄明组和多沙唑嗪组。主要观察... 目的比较多沙唑嗪和酚苄明对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的围术期资料。根据病人术前服用α受体拮抗剂的种类分为酚苄明组和多沙唑嗪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情况,次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循环支持、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等。结果酚苄明组24例,多沙唑嗪组37例。2组病人术中血压波动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酚苄明组术中HR>110次/min曲线下面积大于多沙唑嗪组(P<0.05)。2组次要观察终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服用多沙唑嗪或酚苄明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术前服用酚苄明病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酚苄明 嗜铬细胞瘤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