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继虎 闫丽娟 郭寅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56-760,共5页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疗效。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记录眼睑松弛度和眼轴长度,并...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疗效。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记录眼睑松弛度和眼轴长度,并观察疗效。结果:共67只眼,男性47只眼,女性20只眼,年龄为74.57(49~98)岁;眼睑水平松弛度为6.75(4.00~13.00)mm;随访时间为13.27(3.00~28.00)个月;眼轴为23.15(17.29~25.48)mm。治愈63只眼(治愈率94.03%),复发4只眼(复发率5.97%)。结论: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手术成功率高,远期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折叠 退行性睑内翻 眼轴
下载PDF
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疗效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闫丽娟 吉昂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眶脂肪重置术,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治愈率,复发率,有无过矫及睑外翻现象。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治愈率及未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治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脂肪重置术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远期复发率较低,对于有睑袋或相关美容需求患者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 退行性下睑内翻 翻转缝合 眼轮匝肌切除术 治愈率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初步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闫丽娟 吉昂 陈序 《眼科》 CAS 202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8例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患者。方法回顾患者屈光状态、斜视度等相关眼科检查结果,询问近距离用眼,户外运动等情况。主要指标年龄、远近斜视度、屈光度、每日近... 目的观察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8例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患者。方法回顾患者屈光状态、斜视度等相关眼科检查结果,询问近距离用眼,户外运动等情况。主要指标年龄、远近斜视度、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情况、户外运动时间。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61.11%)。均有主诉复视,13例(72.22%)看远时复视、看近无,5例(27.78%)看远看近均复视,看远时加重。患者中计算机应用相关职业13例(72.22%)。平均年龄(26.89±5.20)岁。复视病史平均(14.94±21.09)个月。平均近距离工作时间(13.28±3.52)小时/天(h/d);平均户外活动时间(0.77±0.43)h/d;平均睡眠时间(7.36±0.51)h/d。戴镜全矫后33 cm平均斜视度(7.06±10.98)三棱镜度(PD);6 m平均斜视度(12.83±11.73)PD。双眼平均等效球镜(-3.81±2.11)D。结论急性获得性远距内斜视可发生于高强度近距离用眼而户外活动较少的近视年轻人,以看远时复视为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内斜视 急性获得性内斜视 复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