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0-63,76,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n=724)和替格瑞洛组(n=247)。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口服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观察两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中,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的MACEs总发生率高于快速代谢型及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替格瑞洛组中,快速代谢型患者的出血总发生率高于缓慢代谢型及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PCI后预防MACEs发生方面效果相当。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CYP2C19基因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其预防MACEs发生的效用较低;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CYP2C19基因快速代谢型患者,其出血发生率较高。临床可以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优化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CYP2C19基因型 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姚靖 靳祺 +1 位作者 李思雪 徐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近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9例STEMI为研究对象,分析STEMI患者行PCI治疗的近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近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9例STEMI为研究对象,分析STEMI患者行PCI治疗的近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失访60例,实际随访129例。出院后短期无事件生存112例(86.82%)为预后良好组,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17例(13.18%)为预后不良组,其中新发急性心力衰竭8例、再次血运重建4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顽固性心绞痛2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LVEF为影响STEMI患者行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STEMI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术前胸痛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I及LVEF均是影响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近期预后 左心室射血分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0
3
作者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 中国卒中学会睡眠医学分会 于逢春 张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2期221-239,共19页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且易被忽视。2019年,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联合相关专业学会及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汇集各方意...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且易被忽视。2019年,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联合相关专业学会及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完成了“共识”2023年更新版。2023版“共识”主要聚焦有循证医学证据的SSD评估及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并增加了一些循证证据较少的睡眠障碍亚型治疗方面的专家推荐意见,增加其临床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有效指导临床医师规范诊疗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卒中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静脉属支结扎治疗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疗效
4
作者 詹申 温静 +4 位作者 张丽红 崔锐 侯西彬 郭姗姗 王玉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属支结扎法(UGLVB)在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01~2022-09-30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行静脉属支结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等。将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属支结扎法(UGLVB)在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01~2022-09-30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行静脉属支结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等。将患者分为传统切开结扎术式组(切开结扎组)和UGLVB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内瘘通畅情况、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入选共44例患者,UGLVB组19例、传统切开结扎术式组25例。静脉属支结扎最常见的原因是主干流量不足(84.09%),结扎的静脉属支最多见的是头静脉背侧属支(54.55%)。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共患疾病、透析龄、内瘘龄、内瘘启用时间、静脉属支结扎原因和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均获成功,UGLVB组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切开结扎组(2.42±0.51 d vs 12.72±1.49 d,t=-32.256,P=0.000)。并发症方面,切开结扎组有1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UGLVB组2例、切开结扎组1例出现伤口局部少量渗血,切开结扎组有1例出现神经损伤。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感染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UGLVB与传统切开结扎术式在静脉属支结扎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减少手术创伤和伤口愈合方面优于传统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静脉属支 结扎
下载PDF
尿毒症肿瘤钙化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转归:个案报道
5
作者 李佳霖 王玉柱 +3 位作者 李璇 郭振涛 陈学勋 郭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尿毒症患者在软组织内可见多发肿瘤钙化物沉积,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机制尚未明晰,治疗仍具有挑战性。针对其主要的诱发因素,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关键治疗手段,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本文报道了1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肿瘤钙质样转移性钙... 尿毒症患者在软组织内可见多发肿瘤钙化物沉积,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机制尚未明晰,治疗仍具有挑战性。针对其主要的诱发因素,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关键治疗手段,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本文报道了1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肿瘤钙质样转移性钙化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出现的不同结果,患者转移性钙化没有明显的吸收,同时出现了严重的微血管钙化和皮下血管外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肿瘤样钙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不耐受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媛 楚新梅 +3 位作者 王正珍 闫艳 吴桐 王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运动耐受力下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但对于其影响因素及相应机制尚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受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就心储备功能、肺储备功能、身体成分及骨骼肌功能等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受力... 运动耐受力下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但对于其影响因素及相应机制尚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受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就心储备功能、肺储备功能、身体成分及骨骼肌功能等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受力的影响及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后续心衰患者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和康复训练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不耐受 峰值摄氧量 机制
原文传递
三项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磊 杨兴东 +3 位作者 史冬梅 冯浩 张燕辉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9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Fib、血脂水平,用ROC...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9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Fib、血脂水平,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比较Hcy和LDL及Fib三者联合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Hcy、Fib、TC、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90±7.40)μmol/L vs(11.59±5.42)μmol/L,P<0.01;(3.38±0.87)g/L vs(2.95±0.62)g/L,P<0.01;(4.61±1.14)mmol/L vs(4.11±0.95)mmol/L,P<0.01;(2.98±0.94)mmol/L vs(2.47±0.75)mmol/L,P<0.01]。研究组Hcy、Fib、LDL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cy、Fib和LDL三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各项指标单独诊断更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Fib、LDL水平较高,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ROC曲线 血脂异常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
下载PDF
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卢清玉 刘庚 +2 位作者 余阳 张伶 耿学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白细胞计数(WBC)与心脏结构变化和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组和同期入院的未发生房颤患者2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CRP、NLR和WB...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白细胞计数(WBC)与心脏结构变化和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组和同期入院的未发生房颤患者2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CRP、NLR和WBC检测水平,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三种炎性因子与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RP、N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右室内径(RVD)与右房心径(RAD)等心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房颤发生与CRP、NIR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与WBC水平不具有相关性;心脏结构变化与以上三种炎性因子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高水平外周血CRP、NLR与心脏病房颤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可为诊断和预测房颤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质/分析 血细胞计数 炎症介导素类/分析 心脏/病理学
下载PDF
国内外心脏康复发展模式及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海霞 商秀洋 +4 位作者 李军 武红莉 余丹玲 楚新梅 王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1 心脏康复的定义康复不是简单的recovery,而是rehabilitation,也就是说康复不仅仅是简单的恢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新建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做好心脏康复,本质是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脏康复是一... 1 心脏康复的定义康复不是简单的recovery,而是rehabilitation,也就是说康复不仅仅是简单的恢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新建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做好心脏康复,本质是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脏康复是一类综合的康复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发展模式 展望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萍 杨静文 +1 位作者 宋丽萍 郭云飞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6年2~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6年2~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cTnT、hs-CRP水平和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nT、hs-CRP水平分别为(3.95±1.25)μg/L、(16.52±3.61)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4±0.13)μg/L、(3.68±1.72)mg/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cTnT、hs-CRP阳性率分别为92.00%(46/50)、88.00%(44/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1/50)、4.00%(2/50),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nT联合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敏感、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患者单侧颈内动脉病变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志华 王君 陈新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表现及影响灌注受损程度的相关性因素。方法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筛选出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且对侧颈内动脉...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表现及影响灌注受损程度的相关性因素。方法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筛选出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且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严重狭窄的老年患者33例;采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利用PWI采集入选患者的灌注参数,根据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4期,作为PWI基线资料。对可能影响灌注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入选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血管病变部位、代偿途径、脑血管狭窄(TICI)分级与PWI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PWI分级与年龄(P=0.0040)和TICI分级(P=0.0047)有相关性;与病变部位(P=0.0568)可能存在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狭窄程度、代偿途径、临床症状无相关性。结论 PWI在评价单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梗死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楚新梅 李小鹰 +5 位作者 梁春红 叶玲 刘建伟 王珊 郑华 马芳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 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 cm组、腰围85-90 cm组、腰围91-96 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 目的 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 cm组、腰围85-90 cm组、腰围91-96 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和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 与腰围<85 cm组比较,腰围85-90 cm组、腰围91-96 cm组、腰围≥97 cm组舒张压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 cm组比较,腰围≥97 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 vs (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 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和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男性TT和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和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体脂分布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睡眠呼吸暂停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 周正宏 +1 位作者 康健 郑磊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sleepapnea,SA)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7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sleepapnea,SA)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7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对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进行评价。按照AHI<15次/h和AHI≥15次/h分为无-轻度SA以及中-重度SA。根据是否在入院7d内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A与END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合并无-轻度SA的患者159例(64.4%),合并中-重度SA的患者88例(35.6%);END组35例,非END组212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106,95%CI 1.007~1.216,P=0.036)和中-重度SA(OR=2.992,95%CI 1.407~6.361,P=0.004)是END风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SA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风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相关患者的早期干预,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楚新梅 何秉贤 +1 位作者 戴晓燕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住院患者20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32例(冠心病组);对照组71例,并根据对照组71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四分位值[25百分位(1.53),5... 目的:比较分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住院患者20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32例(冠心病组);对照组71例,并根据对照组71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四分位值[25百分位(1.53),50百分位(3.46),75百分位(5.14)1将13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即:HOMAIR≤1.53为第一组(n=28);HOMAIR:1.54~3.46为第二组(n=25);HOMAIR:3.47~5.13为第三组(n=28);HOMAIR≥5.14为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组(第四组,n=51)。运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的影响。结果:第四组与第一组比较,体重、腰臀比、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加;与第二组比较,空腹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结论:体重和腰臀比增加、LDL—C、总胆固醇升高是该地区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住院患者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腰臀比 胆固醇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丽红 詹申 王玉柱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因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患者中存在静脉流出道瘤样扩张且瘤...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因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患者中存在静脉流出道瘤样扩张且瘤样扩张直径大于2cm,除外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了解真性动脉瘤特征(位置,直径,是否继发血栓,是否存在狭窄,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及处理方法。结果真性动脉瘤接受治疗者52例,占同期因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2.44%(52/2131),出现时间平均在内瘘建立后24±20个月,动脉瘤平均直径3.12±1.24cm,合并瘤内血栓者18例(34.61%);其中发生在穿刺部位者23例(44.23%),全程瘤样扩张15例(28.85%),吻合口部位14例(26.92%);7例(14.46%)患者因影响美观住院,45例(86.54%)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其中皮肤变薄存在破裂风险最常见占25.0%(13/52),其次分别为静脉高压11.54%(6/52)、高输出量心力衰竭11.54%(6/52)、血流量不足11.54%(6/52)、缺血症状9.62%(5/52)、穿刺部位受限7.69%(4/52)、继发感染5.77%(3/52)、破裂出血3.85%(2/52)。合并穿刺区域静脉狭窄者10例,非穿刺部位静脉流出道狭窄/闭塞2例,中心静脉狭窄/闭塞4例。5例患者予结扎内瘘并切除动脉瘤,30例患者行同侧肢体或对侧肢体内瘘重建或加切除动脉瘤,9例患者存在瘘体部位狭窄、3例患者存在中心静脉狭窄予血管成形,5例患者存在内瘘血流量过高予环阻法限流。手术即刻成功率98.08%,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后,真性动脉瘤是相对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发生部位结合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采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真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预测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丽红 杨涛 +3 位作者 张启蒙 李建民 崔锐 王玉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并对比两者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淀区3个透析中心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 目的:前瞻性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并对比两者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淀区3个透析中心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2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水平,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访随后1 000 d ACS发生情况;比较TnT、TnI对于ACS的预测诊断意义。结果:随访期间29例患者发生ACS,发病率约为13.2%(29例/1 000病人年)。220例患者中TnT阳性率15.91%(35/220),TnI阳性率11.4%(25/220),ROC曲线分析显示TnT≥0.09,TnI≥0.05时诊断ACS效能最高,特异度分别为77.7%,67.6%,敏感性分别为82.8%,96.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44,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MHD患者ACS发生率为13.2%,TnT阳性率高于TnI,两者均可用于预测ACS诊断,诊断效能相当。MHD患者常规开展肌钙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AC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脑高灌注综合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伟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脑高灌注综合征(CHS)是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没有发生脑缺血的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血压升高、术侧头痛、癫痫和短暂性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候群.Bouri等[1]提出,诊断CEA后CHS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发生在CEA后30d内;(2)有脑... 脑高灌注综合征(CHS)是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没有发生脑缺血的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血压升高、术侧头痛、癫痫和短暂性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候群.Bouri等[1]提出,诊断CEA后CHS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发生在CEA后30d内;(2)有脑高灌注存在的证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或CT/MRI支持,或者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kPa);(3)出现临床症状,如新发头痛、癫痫、偏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或者存在影像学证据;(4)没有新发脑缺血、术后颈动脉闭塞、代谢或者药物性因素参与的证据.虽然CHS最早见于CEA后,但是它也可见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目前,随着CEA和CAS日益广泛开展,深入了解CHS,以及正确识别与处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头痛 癫痫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兴东 曾一君 +5 位作者 唐晓梅 冯研 史冬梅 刘磊 余秋瑾 于逢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与腔隙性脑梗死(LI)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参照MoCA量表进行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测量总胆固醇及高密度...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与腔隙性脑梗死(LI)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参照MoCA量表进行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测量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并计算non-HDL-C水平。对non-HDL-C与LI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non-HDL-C最低四分位组相比,non-HDL-C最高四分位组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OR=3.806(95%CI):1.475~9.822,P=0.006]。随着non-HDL-C的增高,患者认知障碍可能进一步增加(P for trend=0.004)。结论Non-HDL-C与认知障碍呈现正相关,且随着non-HDL-C水平增高,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卒中 胆固醇 非高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神经系统线粒体疾病的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燕辉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87-888,共2页
随着近二十几年对线粒体研究的深入,线粒体疾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线粒体最主要的功能是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线粒体疾病是线粒体基因异常或核基因异常引起能量生成不足所致的疾病。线粒体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脑肌病 眼肌麻痹 慢性进行性外侧 突变
下载PDF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丽红 詹申 +1 位作者 杨涛 王玉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589-593,共5页
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 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流方向相反,行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通畅,行Allen实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扎吻合口桡动脉远心端治疗肢体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术后观察缺血症状缓解情况、透析时内瘘泵控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内瘘通畅性等指标。结果共观察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16例(占同期因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1.45%),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6.2±11.2)岁,平均透析时间(66.32±85.26)个月,内瘘时间(57.75±88.41)个月,内瘘建立后出现缺血症状时间(39.62±58.31)个月;根据临床表现的缺血症状进行分级,其中13例(占71.40%)为Ⅲ级患者,3例(28.60%)为Ⅱ级,未出现Ⅳ级患者。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3.70%(15/16)。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6个月、第12个月人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8.63±25.44)ml/min、(246.61±24.24)ml/min、(260.42±20.83)ml/min、(254.87±22.4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1.65±0.21)、(1.59±0.24)、(1.62±0.28)、(1.58±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下降率分别为(78.43%±3.27%)、(74.46%±2.64%)、(76.85%±3.84%)、(74.2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30±13.15)个月,通畅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简便、安全、有效,保留宝贵血管资源,同时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可作为处理缺血综合征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