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飞蓟宾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1
作者 杨小春 吕建 +2 位作者 孙景毅 汪文月 王媛媛 《安徽医药》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低浓度组、水飞蓟宾中浓度组和水飞蓟宾高浓度组,每组10只。水飞蓟宾低、中和...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低浓度组、水飞蓟宾中浓度组和水飞蓟宾高浓度组,每组10只。水飞蓟宾低、中和高浓度组大鼠分别给予100、200和400 mg·kg^(-1)·d^(-1)水飞蓟宾灌胃,连续7 d。于末次给药2 h后,双后肢根部环扎橡皮筋阻断血流4 h,再灌注4 h,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模型。计算肝指数和脾指数,检测肝脏损伤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以及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孔开放程度,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活化胱天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并分别检测肝细胞胞质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部分出现空泡变性,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水飞蓟宾低、中和高浓度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出现空泡化、坏死的细胞数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指数、脾指数、ALT、AST和LDH、TNF-α和IL-1β以及丙二醛含量、细胞凋亡率均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PTP孔开放程度增强,BaxmRNA表达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和Bax/Bcl-2升高,胞质中Cyt-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mRNA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中Cyt-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低、中和高浓度组肝指数[(7.41±1.05)mg/g、(6.33±1.02)mg/g、(5.45±0.75)mg/g比(9.37±1.34)mg/g]和脾指数、ALT[(194.22±36.82)IU/L、(111.06±33.97)IU/L、(77.36±9.37)IU/L比(275.27±44.75)IU/L]、AST[(221.73±47.55)IU/L、(105.90±15.41)IU/L、(83.95±7.90)IU/L比(384.94±47.90)IU/L]和LDH[(459.47±48.05)U/L、(371.86±40.60)U/L、(316.88±23.56)U/L比(548.90±53.68)U/L]含量、TNF-α和IL-1β以及丙二醛含量、细胞凋亡率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mPTP孔(1.44±0.23、1.24±0.2、1.05±0.15比1.63±0.25)开放程度减弱,Bax mRNA表达水平、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和胞质中Cyt-c(0.96±0.06、0.44±0.05、0.16±0.05比1.13±0.1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中Cyt-c(0.73±0.07、0.82±0.06、1.05±0.08比0.18±0.0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程度,抑制肝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阻碍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凋亡 水飞蓟宾 丙氨酸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胱天蛋白酶-3 胱天蛋白酶-9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媛媛 朱丽 丁秀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AIH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主要症状为食欲缺乏、乏力、黄疸、发热,伴腹胀12例,恶心5例,胸闷和胸痛4例,呕吐...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AIH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主要症状为食欲缺乏、乏力、黄疸、发热,伴腹胀12例,恶心5例,胸闷和胸痛4例,呕吐及关节痛各3例。体形消瘦,巩膜及皮肤黏膜黄染明显。查血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7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升高各6例。腹部B超检查示肝大18例,肝内回声不均。初期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予相应治疗15 d无好转,遂转我院。查血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抗体(ANA)阳性,血γ-球蛋白、IgG升高,结合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阴性及相关病史,遂明确诊断为AIH。误诊时间18~21 d。确诊后,18例予泼尼松单独治疗,3例予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AIH发病较隐匿,以年轻女性高发,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及ANA、SMA、抗肝肾微粒体、免疫球蛋白或肝组织病理检查可区分二者,确诊后应及时予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误诊 肝炎 病毒性 抗平滑肌抗体 抗核抗体 γ-球蛋白 IGG 肝炎病毒检测
下载PDF
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
3
作者 李潇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02-105,共4页
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间8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和观察组(四联疗法),各44例,比较应用效果。结... 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间8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和观察组(四联疗法),各44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三联疗法相比,四联疗法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提高Hp根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HP根除率 溃疡复发率
原文传递
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前后PetCO_(2)、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徐伟强 王媛媛 +1 位作者 刘淑萍 于晓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脉搏血氧波形(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监...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脉搏血氧波形(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监测CPR前及CPR后30 min、24 h不同时间段PetCO_(2)、POP、乳酸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分析两组CPR前PetCO_(2)、POP、乳酸之间的差异,以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PR前PetCO_(2)、POP、乳酸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乳酸:CPR前>CPR后30min>CPR后24 h,PetCO_(2)、POP:CPR前<CPR后30 min<CPR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PR治疗后预后不良24例(30.00%),其中22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例死亡;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患者CPR前PetCO_(2)、POP明显低,乳酸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R前PetCO_(2)、POP、乳酸均为心搏骤停CPR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PR前PetCO_(2)、POP、乳酸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0.978、0.999(P<0.05),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心脏骤停患者CPR前PetCO_(2)、POP、乳酸与CPR后预后密切相关,对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经CPR治疗后PetCO_(2)、POP、乳酸水平均可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建议予以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脉搏血氧波形 乳酸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胃炎及肠梗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5
作者 阚丽娜 刘微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误诊为急性胃炎及肠梗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曾误诊的HAP 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外院初诊为急诊胃炎,予对症治疗无缓解且出现尿量减... 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误诊为急性胃炎及肠梗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曾误诊的HAP 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外院初诊为急诊胃炎,予对症治疗无缓解且出现尿量减少,入我院后查血示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完善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及全腹CT检查诊断为HAP,予相应治疗20 d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入我院后腹部X线透视见液气平,查血尿淀粉酶不高,拟诊肠梗阻,行对症治疗腹痛无好转,遂剖腹探查见胰腺水肿并坏死,腹水淀粉酶升高,结合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诊断HAP。予相应治疗15 d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HAP患者腹痛症状无特异性,血尿淀粉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若接诊医生对该病认知不足,易误诊。加强临床医生对HAP认识,仔细询问病史,开拓诊断思路,及早行血脂、血尿淀粉酶和腹部B超、CT等检查,可减少或避免HAP早期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脂血症 误诊 胃炎 胃肠炎 肠梗阻 淀粉酶 脂肪酶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白介素-17、核转录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小媚 刘微 +2 位作者 阚丽娜 崔韶轩 杨昊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H患者28例(A组),PBC患者25例(B组)和AIH/PBC...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H患者28例(A组),PBC患者25例(B组)和AIH/PBC重叠综合征(AIH/PBC OS)19例(C组),同时设置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取所有受检者外周血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NF-κB、TGF-β1表达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法。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组、B组、C三组血清IL-17[(25.34±7.78)、(29.74±8.29)、(34.98±8.51)、(11.35±3.17)ng/L]、NF-κB[(0.94±0.12)、(1.27±0.18)、(1.49±0.23)、(0.27±0.06)ng/ml]、TGF-β1[(51.85±8.37)、(89.60±12.82)、(105.74±15.30)、(8.29±2.4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84、414.985、600.390,均P<0.05)。四组血清TBIL、GGT水平比较:对照组<A组<C组<B组,四组血清ALT、AST比较:对照组<B组<C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0.092、1190.308、896.034、306.019,均P<0.05)。7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血清IL-17与NF-κB、TGF-β1、TBIL、GGT正相关(r=0.332、0.448、0.242、0.339),与ALT负相关(r=-0.300);NF-κB与TGF-β1、TBIL、GGT正相关(r=0.733、0.472、0.682),与ALT、AST负相关(r=-0.624、-0.612);TGF-β1与TBIL、GGT正相关(r=0.549、-0.640),与ALT、AST负相关(r=-0.661、-0.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IL-17、NF-κB、TGF-β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肝功能关系密切。应用其变化规律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重叠综合征 白介素-17 核转录因子-κβ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熊果酸调控MAPK通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7
作者 杨小春 吕建 +2 位作者 孙景毅 汪文月 王媛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激活剂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每组10只。熊果酸组大鼠灌胃80 mg/kg... 目的探讨熊果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激活剂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每组10只。熊果酸组大鼠灌胃80 mg/kg熊果酸混悬液(生理盐水配制),1次/d,连续7 d,激活剂组大鼠腹腔注射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2 mg/kg,1次/2 d,共注射3次,熊果酸+激活剂组大鼠80 mg/kg熊果酸混悬液灌胃,1次/d,连续7 d,同时腹腔注射anisomycin 2 mg/kg,1次/2 d,共注射3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激活剂组大鼠部分区域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片状坏死,且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结构消失;熊果酸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肝细胞轻度水肿,无片状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而激活剂组以上各指标呈相反趋势(P<0.05);与熊果酸组比较,熊果酸+激活剂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激活剂组比较,熊果酸+激活剂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结论熊果酸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组织损伤,改善肝脏病理形态变化,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熊果酸 氧化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比较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皮质醇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阚丽娜 杨昊龙 +3 位作者 刘微 孙小媚 贾春霞 丁秀婷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所致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并探讨其对血清一氧化氮、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PHT所致UGIB患...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所致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并探讨其对血清一氧化氮、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PHT所致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和奥曲肽治疗,大剂量组联合80 mg/次泮托拉唑静脉滴注,小剂量组联合40 mg/次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出血总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输血量少于小剂量组,止血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液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液pH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皮质醇、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皮质醇、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大剂量组再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 mg/次和40 mg/次剂量的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PHT合并UGIB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80 mg/次泮托拉唑在改善炎症反应及预防再出血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泮托拉唑
下载PDF
研究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潇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9-62,共4页
观察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联合应用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 同意参与研究标准下,采集20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资料,随机分组,每组100例;为期6个月的治疗周期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对比组恩替卡韦治疗,予以联合组肝爽颗... 观察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联合应用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 同意参与研究标准下,采集20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资料,随机分组,每组100例;为期6个月的治疗周期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对比组恩替卡韦治疗,予以联合组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7月-2022年7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较之对比组,治疗后 ALT 、ALB 、AST 、TBLI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与PC III、IV-C、HA、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显著改善;联合组较之对比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用药治疗后头痛、眩晕、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联合应用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高安全性、疗效佳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代偿期 肝爽颗粒 恩替卡韦 疗效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分布、血清炎症因子影响
10
作者 李潇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69-0072,共4页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分布,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0年6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410例,划分为两个小组,均为205例。对照组(四...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分布,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0年6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410例,划分为两个小组,均为205例。对照组(四联疗法),观察组(四联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间的各指标比较结果(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肠道菌群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