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结合长春瑞滨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衍智 邸立军 +5 位作者 张淑兰 陈茂森 孙红 高飞 张莹 李萍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已诊断的肺癌中约占80%左右,其中60%-7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局部晚期ⅢB期和远处转移的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不可治愈的,而且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的有效率有限,因此,如何在晚期非...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已诊断的肺癌中约占80%左右,其中60%-7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局部晚期ⅢB期和远处转移的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不可治愈的,而且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的有效率有限,因此,如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发挥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的优势,提高化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率,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领域一直不断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治疗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长春瑞滨 多中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 顺铂 中药
下载PDF
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全盆腔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瑞杰 王文保 +9 位作者 张悦 雷媛 姜伟娟 姜玉良 朱丽红 李金娜 孟娜 曲昂 王皓 王俊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术后全盆腔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接受术后全盆腔放疗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后相同体位下行CT模拟定位扫描,在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上为每例患者设计相同...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术后全盆腔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接受术后全盆腔放疗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后相同体位下行CT模拟定位扫描,在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上为每例患者设计相同的三维适形全盆腔放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结果增强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平均剂量均低于平扫计划,但两组计划间差异均<1.0Gy,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最大剂量差异均<2.0 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术后全盆腔适形放疗剂量分布影响很小,临床上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放射疗法 适形 剂量效应关系 辐射 造影剂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放疗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杜立法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1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阐明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是放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放射治疗可以诱发肿瘤细胞发生不同类型的死亡,包括:凋亡、坏死、有丝分裂殇折、衰老以及自嗜等。此外,局部的放射治疗不仅影响肿瘤局部...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阐明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是放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放射治疗可以诱发肿瘤细胞发生不同类型的死亡,包括:凋亡、坏死、有丝分裂殇折、衰老以及自嗜等。此外,局部的放射治疗不仅影响肿瘤局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导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成为辐射诱导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凋亡 坏死 有丝分裂殇折 衰老 自嗜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低渗热灌注腹腔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光 刘长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4期54-55,53,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渗热灌注腹腔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恶性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验组 32例胃肠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应用大量加热的生理盐水灌洗腹腔结合低渗热灌注顺铂腹腔化疗 ,对照组 40例患者接受单纯顺铂腹腔化疗。结果 实验组腹水控制缓解... 目的 探讨低渗热灌注腹腔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恶性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验组 32例胃肠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应用大量加热的生理盐水灌洗腹腔结合低渗热灌注顺铂腹腔化疗 ,对照组 40例患者接受单纯顺铂腹腔化疗。结果 实验组腹水控制缓解率 ,1年、2年生存率 ,一般状况改善率均有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渗热灌注腹腔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恶性腹水是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的新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热灌注 腹腔化疗 胃肠肿瘤 恶性腹水 治疗
下载PDF
厄罗替尼靶向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许多上皮肿瘤均有表达。厄罗替尼是喹唑啉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可逆的抑制EGFR TK的活性。本文对厄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头颈部癌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厄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结直肠癌临床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照宇 付卫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近年来,结直肠癌(CRC)在诊疗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亟需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动态、非侵入性的液体活检方法,克服了组织活检在检测肿瘤异质性和... 近年来,结直肠癌(CRC)在诊疗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亟需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动态、非侵入性的液体活检方法,克服了组织活检在检测肿瘤异质性和分子演变中的不足。多项研究证据表明,ctDNA在复发风险分层、指导治疗决策和早期复发监测等方面展现出巨大前景。此外,ctDNA的应用还可提高临床研究的效率和药物开发。然而,ctDNA检测前变量和分析过程的标准化尚未统一,其技术成本也较高昂,这些均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关于ctDNA在CRC临床管理中的现有证据,并提出了其局限性和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循环肿瘤DNA 风险分层 复发监测
原文传递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梁莉 贾廷珍 +1 位作者 朱应葆 李吉友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生长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NCTD抑制效应;利用光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细胞免疫化...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生长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NCTD抑制效应;利用光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增殖、凋亡相关因子bcl-2、p53的表达。结果:NCTD对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NCTD处理48h后,MCF-7adr细胞内ki-67阳性指数由(96.8±1.3)%下降至(18.8±1.9)%;PCNA蛋白阳性指数由(95.4±1.1)%降至(59.2±1.9)%。NCTD处理48h后,在光镜下可见MCF-7adr细胞出现发泡、皱缩,有些细胞出现碎裂,经Hoechst染色证实NCTD处理后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流式细胞术显示NCTD处理48h后,出现亚二倍体峰,随剂量的增加(120、240、360、480μmol/L),凋亡率分别增加11.67%、16.51%、18.29%、20.79%。NCTD处理48h后,MCF-7adr细胞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率为(97.8±1.64)%,经NCTD240μmol/L处理后表达率下降为(47.2±9.8)%;Bcl-2蛋白表达率由(98.87±3.74)%下降为(17.5±1.64)%。结论:NCTD能抑制MCF-7adr细胞生长、增殖,降低ki-67阳性指数率,促进MCF-7adr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肿瘤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对A549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宝山 姬利延 +4 位作者 王荟霞 陈森 张煜 梁莉 马力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78-1782,共5页
目的:检测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PARP-1、Bcl-2、Bcl2-xL和Caspase... 目的:检测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PARP-1、Bcl-2、Bcl2-xL和Caspase蛋白水平;酶活性底物法检测CD13活性;Hoechst33342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细胞。结果:乌苯美司单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乌苯美司(100μg/mL)联合顺铂作用A549细胞24、48、72 h后,乌苯美司可显著增强8、16μmol/L顺铂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72h时,8、16μmol/L顺铂组和顺铂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2.06±7.60)%vs.(27.92±5.84)%和(19.22±1.57)%vs.(0.67±0.42)%(P<0.05);但对64μmol/L顺铂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影响(P>0.05)。16μmol/L顺铂联合组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乌苯美司对P53、PARP-1、Bcl-2、Bcl2-xL及Capsize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抑制A549细胞CD13活性和降低A549侧群细胞比例(P<0.05)。结论: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体外条件下显著提高低剂量顺铂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CD13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 乌苯美司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侧群细胞
下载PDF
^(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医护人员受照剂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岳瑶 刘海生 +3 位作者 郭呈祥 王俊杰 冉维强 黄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和剂量率。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125I植入术前、植入术中、植入术后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并计算出剂量率。结果植入术前医护人员的指尖、眼睛、甲状腺、胸部的剂量率分别是30.26、1.8... 目的分析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和剂量率。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125I植入术前、植入术中、植入术后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并计算出剂量率。结果植入术前医护人员的指尖、眼睛、甲状腺、胸部的剂量率分别是30.26、1.80、2.23、0.00μGy/h。植入术中放疗科医师、影像科医师、外科医师、外科医师助手、器械护士、麻醉科医师以及参观人员的剂量率分别是0.71、3.35、0.48、22.59、8.12、0.00及0.00μGy/h。植入术后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为本底水平。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医护人员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热释光 剂量 医护人员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螺旋断层放疗与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瑞杰 徐寿平 +2 位作者 姜伟娟 王俊杰 解传滨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在很多肿瘤治疗中体现了剂量学优势,但目前尚没有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与固定机架角静态调强放疗(step-and-shoot intensity-modulated...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在很多肿瘤治疗中体现了剂量学优势,但目前尚没有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与固定机架角静态调强放疗(step-and-shoo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aS-IMRT)剂量学的差异,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是否具有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10例接受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放疗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全盆腔SaS-IMRT和H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结果:SaS-IMRT和HT计划的平均PTV100是95.6%和95.8%(P=0.72)。两组计划平均适形指数都是0.87,平均均匀性指数是1.10和1.07(P=0.00)。与SaS-IMRT计划相比,HT计划直肠和膀胱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1.3Gy和3.0Gy,小肠加结肠、盆腔骨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增加,盆腔骨平均剂量增加1.1Gy。HT计划正常组织V5、V10、V20分别增加13.0%、18.0%和5.0%(P=0.00),平均剂量增加2.5Gy(P=0.00)。结论:与SaS-IMRT比较,HT靶区剂量更均匀,能够更好地保护膀胱和直肠。小肠和结肠、盆腔骨及正常组织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增加,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疗 全盆腔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调强放疗及对正常组织积分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瑞杰 王俊杰 姜伟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65-968,共4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其全盆腔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和调...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其全盆腔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PTV平均剂量是52.6和52.6Gy(P=0.72),平均均匀性指数是1.08和1.10(P=0.01),平均适形指数是0.61和0.87(P=0.00)。与适形计划相比,调强计划的小肠+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平均积分剂量分别下降了1.8Gy-L(P=0.00)、0.5Gy-L(P=0.00)、4.7Gy-L(P=0.00)和4.1Gy-L(P=0.00)。正常组织平均积分剂量也下降了19.2Gy-L(P=0.00),但正常组织V5、V10分别增加了9.0%(P=0.00)和4.0%(P=0.00)。结论:与适形放疗相比,子宫内膜癌的术后全盆腔调强放疗剂量分布更加适形,降低了小肠和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积分剂量。调强放疗增加了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照射的体积,但没有增加正常组织的积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全盆腔放疗 正常组织积分剂量
下载PDF
65例Ⅲ期大肠癌辅助化疗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宇 马力文 +4 位作者 梁莉 张淑兰 张照辉 王墨培 曹宝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分析65例Ⅲ期大肠癌术后并辅助化疗后的复发及转移情况,并对比分析应用含奥沙利铂(L-OHP)方案及含羟基喜树碱(HCPT)方案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65例术后辅助化疗后Ⅲ期大肠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时... 目的:分析65例Ⅲ期大肠癌术后并辅助化疗后的复发及转移情况,并对比分析应用含奥沙利铂(L-OHP)方案及含羟基喜树碱(HCPT)方案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65例术后辅助化疗后Ⅲ期大肠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时序检验Log-rank进行统计学显著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位观察期34个月,辅助化疗后中位无病生存期21个月,累积3年生存率57.2%,累积3年无病生存率45.9%。首先发现的转移器官中,肺转移发生率10.8%(7/65),中位发病时间为9个月,肝转移发生率20.0%(13/65),中位发病时间为11个月,局部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发生率15.4%(10/65),中位发生时间为9个月,同时发现多器官转移发生率10.8%(7/65),中位发生时间为11个月。29例患者接受L-OHP+CF/5-FU方案辅助化疗,累积3年生存率为57.4%,3年无病生存率为40.0%。36例患者接受HCPT+CF/5-FU+DDP辅助化疗,累积3年生存率为58.3%,3年无病生存率为46.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大肠癌术后较易发生肝转移,术后可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诊方案。以CF/5-FU为基础联合L-OHP或HCPT的辅助化疗方案,两组之间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辅助化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瑞杰 王俊杰 姜伟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索和评价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新适形弧技术将计划靶区矢状面体中线2侧各删除宽1.25cm的区域,以生成左右2个剂量成形结构,分别以2个剂量成形结构及其中心为靶区及等中心设计2个180°... 目的:探索和评价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新适形弧技术将计划靶区矢状面体中线2侧各删除宽1.25cm的区域,以生成左右2个剂量成形结构,分别以2个剂量成形结构及其中心为靶区及等中心设计2个180°适形弧。通过对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个等中心的适形弧治疗(two-axis conformalarc therapy,2A-CAT)、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对2A-CAT进行剂量学评价。结果:适形弧、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的平均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83、0.61和0.88,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5、1.08和1.10。适形弧计划中小肠+结肠、直肠、膀胱和盆腔骨的平均照射剂量较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分别低1.19、3.39、4.65和1.64Gy,但较调强放疗计划略高。适形弧计划中正常组织的平均照射剂量较调强放疗计划高1.87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相比,可明显改善剂量分布的适形度和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但较调强放疗技术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适形弧 全盆腔放射治疗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伟娟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1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老年人乳腺癌患病率增加,出现合并症的几率也增加,这限制了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更倾向于创伤小或无创伤以及副作用小的治疗。Diab等对San Antonio数据库中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接受手术及辅助性化疗和放... 老年人乳腺癌患病率增加,出现合并症的几率也增加,这限制了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更倾向于创伤小或无创伤以及副作用小的治疗。Diab等对San Antonio数据库中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接受手术及辅助性化疗和放疗的患者比例在明显下降,而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比例则保持不变。对于局部进展期及不能手术的患者,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新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2 位作者 张珊文 顾晋 蔡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粒子活度1mC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观察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积变化和距离源中心层面不同垂直距离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25I粒子组与假源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测量肿瘤体积。125I粒子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粒子植入后96h实验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不同时间后,距离粒子中心1.7mm处均有不同程度肿瘤细胞变性坏死,2.8mm处坏死区域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增生明显。而空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的变性坏死,周围亦无明显的纤维化。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变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低剂量率照射 前列腺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睾丸切除术后复发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俊杰 黄毅 +4 位作者 冉维强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葛辉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9期962-96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 :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 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 (matchedpe ripheraldose ,MPD) 90~ 14 5Gy ,2例先行外...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 :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 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 (matchedpe ripheraldose ,MPD) 90~ 14 5Gy ,2例先行外放疗 ,外放疗剂量为 4 0~ 4 5Gy。粒子活度 0 35~ 0 4 0mCi。随访 3~ 2 9个月 ,连续 3次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PSA)升高即为生物化学失败 (bio chemicalfailure)。结果 :粒子治疗前后PSA分别为 (7 5 3± 7 6 4)ng mL和 (1 2 5± 1 19)ng mL ,统计学处理明显下降 ,t=2 2 97,P =0 0 38。 2例生物化学失败 ,生物化学控制率 (biochemicalcontrolrate)为 6 8例 ,1例出现 1级泌尿道并发症 ,1例出现 2级泌尿道并发症。 1 8例患者粒子发生移位 ,但是并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 ,没有粒子移位到肺。结论 :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 ,是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睾丸切除术
下载PDF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阳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运用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HDR作为剂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可与外照射联合应用。William Beaumont医院剂量提升研究证实这种联合治疗安全有效。研究表明前列腺癌α/β... 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运用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HDR作为剂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可与外照射联合应用。William Beaumont医院剂量提升研究证实这种联合治疗安全有效。研究表明前列腺癌α/β比值远低于之前的认识,前列腺癌放射生物学认识发生巨大转变。单次剂量高于常规剂量照射的大分割模式应运而生。低毒和联合外照射治疗临床研究,使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趋于成为低中危前列腺癌治疗唯一有效的器官保留治疗方式,开启前列腺癌治疗器官保留治疗新时代,本文旨在对HDR联合外照射疗法和单一HDR疗法的文献进行回顾,对临床结果及毒性反应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率 近距离放射治疗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外照射治疗肝转移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09年第4期418-421,共4页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孤立的大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达30%~60%。射频消融和其他的消融技术对于远离大血管、无法手术切除的小的转移病灶治疗是可行的。遗憾的是大多数肝转移癌患者由于无...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孤立的大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达30%~60%。射频消融和其他的消融技术对于远离大血管、无法手术切除的小的转移病灶治疗是可行的。遗憾的是大多数肝转移癌患者由于无法手术切除、内科禁忌和弥漫的肝内转移或肝外转移而不适于手术切除或射频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无创和局部治疗手段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形放射治疗或射频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是很好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照射 肝转移癌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20
作者 曹宝山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556,F0003,共3页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s now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continuou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the overall five-year survival rate for NS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s now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continuou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the overall five-year survival rate for NSCLC is still less than 15%.Now we have known that the growth of neoplastic tumors is maintained exclusively by a small subpopulation called "cancer stem cells" which posseses ability of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ion.I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that cancer stem cells are chemoresistant and radioresistant.Therefore,a major challenge in treating this and other cancers is the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conventional therapies demonstrated by the stem/progenitor cell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stained growth,survival,and invasion of the tumor.Identifying these stem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defining the biologic processes necessary for their existence are paramount in developing new clinical approaches with the goal of preventing disease recurrence.This review summarizes our update understandings of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perating within the putative cancer-initiating cells at the cor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干细胞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