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教学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志强 陈文 +2 位作者 崔立刚 江凌 赵博 《继续教育》 2018年第3期35-36,共2页
探讨PBL教学法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通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以超声科临床诊断中的具体疾病作为典型病例,由浅入深设计PBL教学课题,充分发挥住院医师的自主... 探讨PBL教学法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通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以超声科临床诊断中的具体疾病作为典型病例,由浅入深设计PBL教学课题,充分发挥住院医师的自主能动性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超声科住院医师的临床诊断思维,从而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超声科规范化培训 PBL教学法
下载PDF
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探讨 被引量:58
2
作者 白志勇 张武 +1 位作者 苗立英 贾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 ,其中恶性组 3 6例 ,良性组 5 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 ,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 ,其中恶性组 3 6例 ,良性组 5 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 ,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边缘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分析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上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建冠状断面上 ,完整界面回声诊断乳腺良性肿物的特异性为 94.4% ,敏感性为 64 .2 %。汇聚征诊断恶性肿物的特异性为 93 .4% ,敏感性为 5 2 .8%。结论 三维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可为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新指标 ,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乳腺肿物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文 张华斌 +1 位作者 崔立刚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累及肝脏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肝脏及肝内外血管的走行及分布。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纡...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累及肝脏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肝脏及肝内外血管的走行及分布。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5例同时伴有肝内动脉纡曲扩张;2例发现肝内动脉-静脉瘘,3例发现肝内动脉-门脉瘘;2例合并有肝硬化,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血管瘤。结论肝内外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为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主要超声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此病的筛查、诊断及追踪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肝脏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跃兴 肖健存 +1 位作者 崔立刚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CDF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 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 :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 ,形态规则 (3例 )、哑铃型 (2例... 目的 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CDF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 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 :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 ,形态规则 (3例 )、哑铃型 (2例 ) ,边界清晰 ,均可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 (5例 ) ,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 (4例 ) ,2例伴有不规则无回声 ;后壁回声增强。②多普勒超声表现 :多数肿物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 (4 /5 )。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RI变化范围较大。似与肿物大小有关。结论 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 ,但无特异性。难于提示正确诊断。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 ,声像图结合CDFI有利于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声像图 诊断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超声科住院医师教学查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帆 陈文 +1 位作者 赵博 崔立刚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11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超声诊断科教学查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在2013—2019年在教学查房的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每一循环持续时间为1年。PDCA循环法分为4个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分析总结...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超声诊断科教学查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在2013—2019年在教学查房的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每一循环持续时间为1年。PDCA循环法分为4个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分析总结改善提高阶段。教学查房的形式及内容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被发现,得以总结改进,使教学查房的形式更加贴近超声医学的学科特点,教学查房的内容根据住院医师的薄弱环节有所增加。PDCA循环法同时根据师资培训所存在的问题改变了师资评估及培训方式。结果PDCA循环法有效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住院医师在第3年规范化培训中均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近3年住院医师一阶段考核通过率100%。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促进教学查房的改进,提高超声诊断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水平,并有利于师资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超声诊断科 教学查房
下载PDF
超声诊断腹膜粘连的临床评价--20年文献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苗立英 薛恒 +1 位作者 张明群 张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061-1064,1068,共5页
通过对20年来腹膜粘连超声评价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临床意义。共29篇文献纳入分析,分为3类: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方法学研究,以超声观察"内脏滑动"方法研究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对超声诊断腹腔内粘连的评... 通过对20年来腹膜粘连超声评价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临床意义。共29篇文献纳入分析,分为3类: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方法学研究,以超声观察"内脏滑动"方法研究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对超声诊断腹腔内粘连的评价。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以内脏纵向滑动距离<1 cm作为诊断腹膜粘连的标准;对腹壁局部进行重点超声扫查是目前比较合理的策略;临床上可用于术前评估腹部手术、腹腔镜入路的安全性,还可用于防粘连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粘连 超声 内脏滑动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旋后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江凌 崔立刚 +3 位作者 白子文 赵博 陈文 贾建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对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正常人和10例明确诊断为旋后肌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桡神经深支的短轴和长轴系列高频超声扫查,在神经进入旋后肌入口近端处获得神经短轴切面和长轴切面声像图,并测量...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对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正常人和10例明确诊断为旋后肌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桡神经深支的短轴和长轴系列高频超声扫查,在神经进入旋后肌入口近端处获得神经短轴切面和长轴切面声像图,并测量其最大横径及前后径。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两组人群桡神经深支的二维图像及其走行。旋后肌综合征患者的桡神经深支明显肿胀,其最大横径及前后径分别为(3.50±0.39)和(4.30±0.47)mm,明显高于正常人的(1.10±0.17)(t=-29.67,P=0.00)和(1.00±0.16)mm(t=-36.72,P=0.00)。10例旋后肌综合征患者中,有4例超声直接显示神经卡压的原因,包括神经旁的滑膜囊肿及其浅方桡动脉返支。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肘关节处桡神经深支图像。旋后肌综合征患者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入口处明显肿胀,其径值较正常人明显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综合征 桡神经深支 高频超声
下载PDF
“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超声科进修医师肌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志强 陈文 +2 位作者 崔立刚 江凌 蒋洁 《继续教育》 2018年第2期50-51,共2页
在超声科进修医师肌骨超声教学中引入"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创建共享性实践操作和支持性专业指导,探讨"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超声科进修医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以达到提高进修... 在超声科进修医师肌骨超声教学中引入"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创建共享性实践操作和支持性专业指导,探讨"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超声科进修医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以达到提高进修医师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以此推动进修医师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专业学习共同体 肌骨超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临床应用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丽娟 崔立刚 +3 位作者 王金锐 唐杰 姜玉新 杨敬英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1期35-39,共5页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系列体外实验、技术性能测试及临床对比评价研究,综合评估国产高端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台国产彩超(分别定义为1号机、2号机、3号机和4号机)及参照评价进口高端彩超(定义为对比机),通过体...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系列体外实验、技术性能测试及临床对比评价研究,综合评估国产高端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台国产彩超(分别定义为1号机、2号机、3号机和4号机)及参照评价进口高端彩超(定义为对比机),通过体外仿血流体模进行物理技术评价,进行不同级别医院临床基本功能对比评价,将体外实验与临床对比评分结果进行权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国产彩超的1号机、2号机、3号机和4号机体外实验权重后评分结果分别为96.00分、98.00分、95.00分和96.00分,对比机为100.00分;临床对比评价结果分别为347.57分、372.24分、330.90分和348.13分,对比机400.00分。结论:对4台国产彩超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得出被评价超声品牌的优劣,将结果反馈给厂家,为进一步提升国产彩超的技术性能提供参考,促进国产彩超的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彩超 应用评价 对比评价
下载PDF
国产彩色超声诊断仪在产前检查中的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利 郭丽娟 +6 位作者 崔立刚 张明博 王红燕 杨敬英 马相国 郭亚美 宫俊英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国产与进口彩色超声诊断仪在产前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国产彩超在各级医院产前超声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在7所不同级别医院,选用可以代表国产彩超先进性水平的彩超仪4台,分别定义为1号机、2号机、3号机及4号机,参照评... 目的:对比研究国产与进口彩色超声诊断仪在产前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国产彩超在各级医院产前超声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在7所不同级别医院,选用可以代表国产彩超先进性水平的彩超仪4台,分别定义为1号机、2号机、3号机及4号机,参照评价进口通用型飞利浦高端彩超为对比机;分别对产前行超声检查的210例胎儿所留存的图像进行临床对比评价及评分。结果:国产4台彩超评分结果分别为1号机87.75分,2号机96.20分,3号机81.31分,4号机84.90分;进口对比机105.0分。国产4台彩超评分结果与进口对比机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t=3.18,t=2.90,t=3.23;P<0.05)。结论:国产彩超可以满足基层医院及二级医院日常工作需要的产前超声检查,但不能满足三级以上产前检查,且仍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应用评价 产前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诊断妊娠合并肠套叠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恒 苗立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9-1179,共1页
患者女,34岁,孕33周,左上腹间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2天。查体:体温38.5℃,腹部膨隆,左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GB77g/L。腹部超声:左上腹见肠管呈"同心圆"改变,累及范围约14... 患者女,34岁,孕33周,左上腹间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2天。查体:体温38.5℃,腹部膨隆,左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GB77g/L。腹部超声:左上腹见肠管呈"同心圆"改变,累及范围约14.0cm×7.5cm;肠壁轻度增厚(图1);右上腹肠管明显扩张,宽约5.4cm,内可见大量食物残渣及液体,肠蠕动活跃;彩色多普勒于增厚肠壁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肠套叠伴肠梗阻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妊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睾丸附睾疑难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泉 崔立刚 +3 位作者 苗立英 王金锐 杨玉杰 林发俭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睾丸及附睾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5月~2 0 0 3年11月期间,对5例超声诊断困难病例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自动穿刺活检术。结果 5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材满意,组织条长度一般13~17m...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睾丸及附睾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5月~2 0 0 3年11月期间,对5例超声诊断困难病例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自动穿刺活检术。结果 5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材满意,组织条长度一般13~17mm。病理结果纠正了4例超声诊断,并且其中4例因睾丸的非肿瘤性疾病而免于手术。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在睾丸附睾疑难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超声引导 自动活检 睾丸 附睾 疑难病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 穿刺活检术 穿刺成功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肝硬化合并肝细胞性肝癌一例
13
作者 赵博 苗立英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6期138-139,共2页
患者男性,44岁。24年前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他不适,2周前偶感右上腹隐痛不适,无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齿龈出血等表现,4天前于外院复查超声发现“右肝后叶门静脉支栓塞”,遂行进一步检查。查体:未见明显阳... 患者男性,44岁。24年前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他不适,2周前偶感右上腹隐痛不适,无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齿龈出血等表现,4天前于外院复查超声发现“右肝后叶门静脉支栓塞”,遂行进一步检查。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肝左叶上下径7cm,肝右叶上下斜径14cm,包膜不光滑,边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血管纹理欠清晰,其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诊断 肝细胞性肝癌 肝硬化合并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超声检查 肝实质回声 占位性病变 食欲减退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彤 何萍 +3 位作者 苏畅 崔立刚 林伟军 王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融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效能优于单模态常规超声或弹性模型,其中融合灰阶与弹性图像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融合灰阶与弹性比值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51%,敏感度为94.88%,特异度为92.25%,AUC达0.975。结论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多模态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融合模块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彤 苏畅 +3 位作者 何萍 王心怡 崔立刚 林伟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证集(n=93)及测试集(n=93)。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支模型分别提取B型超声图像和弹性超声图像特征,之后以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特征融合网络进行特征融合,观察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改进后的DenseNet用于B型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8.43%,敏感度为88.96%,特异度为87.31%,其效能略优于改进前。基于跨模态注意机制特征融合的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23%,敏感度为95.11%,特异度为93.28%,效能优于决策加权融合模型、直接串联融合模型及单模态模型。结论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神经网络 计算机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泪腺超声造影联合DeVita评分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兰 刘佩沙 +4 位作者 张路路 马久祎 姚中强 赵金霞 葛辉玉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5期91-96,共6页
目的:评价泪腺超声造影联合DeVita评分法在干燥综合征(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6例SS患者纳入SS组,同期行健康体检者24名纳入健康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扫描检查,得出两组的DeVita评分;应用超声造影(CEUS)检查... 目的:评价泪腺超声造影联合DeVita评分法在干燥综合征(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6例SS患者纳入SS组,同期行健康体检者24名纳入健康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扫描检查,得出两组的DeVita评分;应用超声造影(CEUS)检查,分别获得两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CEUS-TIC)的上升速率(WiR)、下降速率(WoR)、峰值强度(PI)、平均强度(MI)、总TIC曲线下面积(tAUC)、强化曲线下面积(iAUC)、廓清曲线下面积(oAUC)等,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的差异,以及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分析泪腺CEUS和De Vita评分及其联合诊断SS的效能。结果:SS组的De Vita评分、WiR、WoR、PI、MI、tAUC、iAUC和oAU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712,t=2.657,t=2.282,t=3.953,t=4.310,t=3.949,t=3.284,t=3.827;P<0.05)。泪腺CEUS联合DeVita评分诊断SS的AUC为0.979,95%可信区间(95%CI)为0.932~1.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8%,约登指数为0.958,优于DeVita评分法及泪腺CEUS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结论:泪腺CEUS有助于SS的诊断,与DeVita评分法联合应用可提高SS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SS) 泪腺 超声 超声造影(CEUS) DeVita评分 TIC曲线分析
下载PDF
超声诊断囊性肾癌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敏 苗立英 张华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17-1017,共1页
关键词 RENAL CARCINOMA ULTRASONOGRAPHY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所致的咽痛及吞咽困难1例
18
作者 刘莉 宗邵杰 +3 位作者 王丽 张凤山 李志强 孟秀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176-179,共4页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主要特征是在至少连续4个相邻椎体的前外侧缘出现骨赘。当骨赘过大压迫食管时,患者可出现咽痛、颈部疼痛、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本文报道了1例高龄伴有基础疾病的颈椎DISH患者,患者主要就医原因是咽痛和...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主要特征是在至少连续4个相邻椎体的前外侧缘出现骨赘。当骨赘过大压迫食管时,患者可出现咽痛、颈部疼痛、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本文报道了1例高龄伴有基础疾病的颈椎DISH患者,患者主要就医原因是咽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的针刀松解术,以松解患病区域的肌肉筋膜,1次/周,共10次。治疗后,患者咽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由治疗前的5分降低到治疗后的1分,EAT-10吞咽筛查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10分降低到治疗后的3分,在5个月的后续随访中,症状没有复发。该病例治疗过程显示,针对颈椎DISH导致的咽痛和吞咽困难,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 咽痛 吞咽困难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赵英超 苗丽英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479-748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淋巴结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检查并行超声造影患者32例,利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及其Q-LAB软件对患者淋巴结进行造影检查并分析其曲线。结果:淋巴结造影后的灌注特征和Q—LAB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为定性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淋巴结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检查并行超声造影患者32例,利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及其Q-LAB软件对患者淋巴结进行造影检查并分析其曲线。结果:淋巴结造影后的灌注特征和Q—LAB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为定性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结论:超声造影可为患者淋巴结良恶性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定性部分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淋巴结 定性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1
20
作者 葛辉玉 崔立刚 +1 位作者 苗立英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39-64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影像学诊断 常见 正确诊断 老年患者 外科 急腹症 报导 任务 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