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文体活动育人功能探析——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色文体工作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锐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体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以文体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为落实"两个全体青年"要求、推进"精致的学生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 文体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以文体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为落实"两个全体青年"要求、推进"精致的学生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活动 育人功能 素质拓展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新时代新征程展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综述
2
作者 王爱民 程哲 +1 位作者 申海成 张然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共6页
2018年12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和十场平行主题论坛等环节组成。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理论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两方面内容,回顾过去的辉煌历史... 2018年12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和十场平行主题论坛等环节组成。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理论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两方面内容,回顾过去的辉煌历史,展望新时代的宏伟篇章。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以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为标准,更出色地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实践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论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纪念 展望
下载PDF
独树一帜的资本市场理论 积淀丰厚的资本市场运作实践──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小锋教授
3
作者 窦尔翔 韩广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资本市场理论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教授 运作实践 积淀 发展研究中心 学术影响
下载PDF
变革、协同、共赢: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经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综述
4
作者 易天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2016年12月3日,第六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经济学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产业界人士及北大师生500余人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紧紧围绕“变革、协同、共赢: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经济”的... 2016年12月3日,第六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经济学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产业界人士及北大师生500余人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紧紧围绕“变革、协同、共赢: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经济”的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 治理体系 变革 论坛 北大 协同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建研究生班十年改革问题讨论会综述
5
作者 张少龙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6-79,共4页
如何评价十年改革的是与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88级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生们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题研究》课题和教学,就十年改革的变化及其“热点”问题,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观点综述如下:一、如何看待十年改革所引起的变化... 如何评价十年改革的是与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88级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生们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题研究》课题和教学,就十年改革的变化及其“热点”问题,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观点综述如下:一、如何看待十年改革所引起的变化。二、对十年改革中所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制改革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郑学益——靠思想创新决胜新世纪
6
作者 郑学益 《开放潮》 2001年第5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思想创新 企业家 人才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10周年院庆征文启事
7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中国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商(学)科,一些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国最高学府;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正... 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中国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商(学)科,一些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国最高学府;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正式建立经济学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征文启事 现代西方经济学 《国富论》 京师大学堂 经济学课程 严复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10周年院庆征文启事
8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28,共1页
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中国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商(学)科,一些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国最高学府;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正... 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中国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商(学)科,一些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国最高学府;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正式建立经济学门(系)。从1902年算起,北京大学经济学科到2012年将走过110周年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征文启事 现代西方经济学 《国富论》 京师大学堂 经济学课程 经济学科
下载PDF
2015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
9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由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5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学生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下旬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教育部和经济学教学指... 由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5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学生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下旬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教育部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以及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十三所高校师生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基地 经济学院 经济学基础 北京大学 高校 国家 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术交流会议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院系国防教育工作路径探析——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10
作者 周超 姚雨 《北京教育(高教)》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防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与思政工作有着共同的育人功能。借助“大思政”育人平台,有利于推动国防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构建贯通思政元素的国防教育工作体系,要充分...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防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与思政工作有着共同的育人功能。借助“大思政”育人平台,有利于推动国防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构建贯通思政元素的国防教育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基层院系的主体作用,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推进理论教学,立足校内外思政资源延展育人空间,借助分享会为平台增强育人实效,以立体化宣传矩阵为抓手扩大育人成果,将国防教育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国防教育 高校 工作路径
原文传递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综述
11
作者 龚明远 吴尚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7,共6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学教学研究,肩负起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举办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学教学研究,肩负起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举办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典礼”。来自全国200余所院校的52位校长和262位院长围绕“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主题,探讨如何守正创新地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术支持。论坛由开幕式、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典礼、主旨演讲、圆桌论坛、中国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平行分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体系 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教学 中国式现代化 主旨演讲 经济学院院长 人才培养 守正创新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北大经济史学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周建波 李树建 +1 位作者 赵宇恒 曹妲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2013年9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北大经济史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俄罗斯远东科学院、剑桥大... 2013年9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北大经济史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俄罗斯远东科学院、剑桥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史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经济史学 成立大会 研究所 研讨会综述 北大
原文传递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高校院系学生工作实践探究——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超 刘家玮 《北京教育(德育)》 2020年第4期42-44,共3页
高校院系学生工作是承担立德树人重任的基础阵地,在疫情大考中理应发挥堡垒和引领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教学科研秩序受到冲击,学生需求多元化态势凸显,原有工作模式面临挑战。高校院系学生工作处于防疫抗疫一线,应采取注重思想引领... 高校院系学生工作是承担立德树人重任的基础阵地,在疫情大考中理应发挥堡垒和引领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教学科研秩序受到冲击,学生需求多元化态势凸显,原有工作模式面临挑战。高校院系学生工作处于防疫抗疫一线,应采取注重思想引领、网格管理、强化响应、分类施策、重心下沉、聚焦线上的多措并举方式,以系统化革新思维应对疫情大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高校院系 学生工作 多措并举
原文传递
浅谈高校学生短期支教新常态机制的建立——基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探索
14
作者 张洪峰 吕瑞石 李冠儒 《北京教育(德育)》 2015年第10期58-60,共3页
短期支教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支教中存在教学体系不系统、教学经验不足、志愿者热情难以持续、支教对象容易产生心理落差等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将短期支教与长期支教相结合,构建了业余支... 短期支教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支教中存在教学体系不系统、教学经验不足、志愿者热情难以持续、支教对象容易产生心理落差等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将短期支教与长期支教相结合,构建了业余支教职业化、短期支教长期化等新常态机制,较好地规避了负面因素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支教 新常态 机制
原文传递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5
作者 萧国亮 《经济学家茶座》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所有老师对在座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不管是主席还是总统,不管是部长还是局长,这些职务已经不是终身的了,但是今天你们所获得的学位,却依然是终身...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所有老师对在座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不管是主席还是总统,不管是部长还是局长,这些职务已经不是终身的了,但是今天你们所获得的学位,却依然是终身的!所以获得学位对于你们来说确实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毕业典礼 研究生 致辞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人生道路
原文传递
以优质大学经济学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专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董志勇
16
作者 曹伟 刘乔莉 董志勇 《审计观察》 2019年第2期58-63,共6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微观主体积极性,并为其他各个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发展仍长期处于转...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微观主体积极性,并为其他各个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发展仍长期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看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体制改革 战略机遇期 经济学院院长 稳中有进 战略目标 董志
原文传递
近代归国留学生与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1898~1937)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亚光 陈博凯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本文立足于宏观学术史与微观群体间的互动关系视角,研讨近代留学归国学者对北大经济学科发展的贡献与影响。论文运用分析史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范式,重点关注现代学术发展与教育的关联历程。全文根据对北京大学相关史料的考订与对既... 本文立足于宏观学术史与微观群体间的互动关系视角,研讨近代留学归国学者对北大经济学科发展的贡献与影响。论文运用分析史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范式,重点关注现代学术发展与教育的关联历程。全文根据对北京大学相关史料的考订与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留学生群体与北大经济学系科的设立和发展、北大经济学科留学生群体的学术思想脉络等方面逐层展开分析,为当前中国经济学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留学生 北京大学 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如何摸对了石头——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周其仁
18
作者 周其仁 曾金胜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4期49-50,共2页
为什么我们老能摸到石头?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底层总有变革的要求。人民论坛记者:回顾中国30年改革历程,我们是怎么与市场经济握手的?一个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中国如何摸对了石头?
关键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著名经济学家 石头 周其仁 主任 改革历程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产业政策、政府特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探究
19
作者 韩永辉 韦东明 +1 位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6,共19页
产业政策是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厘清产业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在理论阐述政府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 产业政策是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厘清产业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在理论阐述政府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依赖条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本文创新性地利用产业相关的中央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产业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定量识别,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中的驱动作用和空间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产业政策与市场的互补作用机制,以及政府特征对产业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显著提升了地方全要素生产率,并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央层面产业政策与地方层面产业政策在促进地方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呈现出互补效应,其互补效应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对地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度依赖于地方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对地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进作用还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嵌入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新结构经济学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化 政府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