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人工智能的肝胆胰肿瘤早期诊断与筛查
1
作者
隆子康
仁龙
+3 位作者
罗霖
包鹏
陈杨
袁家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通过分析文字病历数据,从放射影像组学中提取特征和利用病理图像进行肿瘤诊断,并通过液体活检等策略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开发新的诊断模型和检测方法。早期诊断是提高肝胆胰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通过分析文字病历数据,从放射影像组学中提取特征和利用病理图像进行肿瘤诊断,并通过液体活检等策略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开发新的诊断模型和检测方法。早期诊断是提高肝胆胰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AI在处理多模态大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肝胆胰肿瘤早期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综述AI在肝胆胰肿瘤早期检测中的应用,包括病历分析、影像组学、病理组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4个方面,以期为肝胆胰肿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肿瘤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在胃癌图像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谢意
周生源
+3 位作者
董彬
沈琳
张立
陈杨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胃癌的图像组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内镜图像和视频中的早...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胃癌的图像组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内镜图像和视频中的早期病变,可提高筛查效率与准确率;在病理学中,AI能自动分析组织切片,检测癌前病变和肿瘤,并量化病理特征,预测分子分型;在影像组学中,AI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数据,可非侵入性评估肿瘤的分期、预后及治疗反应,并探索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免疫反应。AI技术推动了胃癌精准医疗的发展,但仍面临数据标准化、隐私保护、伦理规范化等挑战。本文旨在概述AI技术在胃癌内镜学、病理学、影像组学等图像组学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工智能
图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嘉瑞
张盼盼
+5 位作者
谢卿
王风
丁香香
陆明
于江媛
沈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肽受体放射性核素(177Lu-Dotatate)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肽受体放射性核素(177Lu-Dotatate)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入组分化良好、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经过治疗进展的晚期GEP-NET患者32例。入组的患者均接受每8~12周1次,每次150~200 mCi的177Lu-Dotatate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和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时间。结果32例患者接受177Lu-Dotatate的平均累积剂量为(623±171)mCi,其中2例患者无法评价疗效(1例失访,1例未完成治疗)。在可评估疗效的30例患者中,ORR为53.3%,疾病控制率为93.3%,中位PFS时间为24.5个月(95%CI为17.0~31.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除2例(6.7%)患者出现3级血液学毒性,其余患者均未出现≥3级不良事件。结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GEP-NET患者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
生长抑素受体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4年度胃癌治疗现状与问题
4
作者
彭浩欣
王雅坤
+5 位作者
陈杨
谢意
谢通
彭智
张小田
沈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2024年度胃癌治疗领域收获与挑战并存,免疫治疗虽前移至围手术期,但获益人群有待进一步筛选。KEYNOTE-811研究奠定了靶向-免疫-化疗联合方案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且程序性死亡受...
2024年度胃癌治疗领域收获与挑战并存,免疫治疗虽前移至围手术期,但获益人群有待进一步筛选。KEYNOTE-811研究奠定了靶向-免疫-化疗联合方案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且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联合阳性分数≥1胃癌一线治疗地位。以DS-8201、RC48为代表的新型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稳步推进至一线,有望改变治疗格局。COMPASSION-15研究取得突破,证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双特异性抗体可作为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优选,为PD-L1低表达和阴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针对Claudin 18.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阳性胃癌患者的新药研发开启了靶向治疗的新篇章。本文旨在对2024年度胃癌领域的治疗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精准治疗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年度进展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工智能的肝胆胰肿瘤早期诊断与筛查
1
作者
隆子康
仁龙
罗霖
包鹏
陈杨
袁家佳
机构
北京大学
医学部第三临床医学院
拉萨市人民
医院
肿瘤
科
北京大学
前沿交叉学科
研究
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通过分析文字病历数据,从放射影像组学中提取特征和利用病理图像进行肿瘤诊断,并通过液体活检等策略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开发新的诊断模型和检测方法。早期诊断是提高肝胆胰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AI在处理多模态大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肝胆胰肿瘤早期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综述AI在肝胆胰肿瘤早期检测中的应用,包括病历分析、影像组学、病理组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4个方面,以期为肝胆胰肿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肝胆胰肿瘤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Keywords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tumo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adiomics
Biomarkers
Early diagnosis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在胃癌图像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谢意
周生源
董彬
沈琳
张立
陈杨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医学部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
国际数学
研究
中心
北京大学
大数据科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U22A203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823B206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20388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2202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计划(QMS20201102)。
文摘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胃癌的图像组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内镜图像和视频中的早期病变,可提高筛查效率与准确率;在病理学中,AI能自动分析组织切片,检测癌前病变和肿瘤,并量化病理特征,预测分子分型;在影像组学中,AI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数据,可非侵入性评估肿瘤的分期、预后及治疗反应,并探索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免疫反应。AI技术推动了胃癌精准医疗的发展,但仍面临数据标准化、隐私保护、伦理规范化等挑战。本文旨在概述AI技术在胃癌内镜学、病理学、影像组学等图像组学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胃癌
人工智能
图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ageomic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嘉瑞
张盼盼
谢卿
王风
丁香香
陆明
于江媛
沈琳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核医学科
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文摘
目的前瞻性研究肽受体放射性核素(177Lu-Dotatate)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入组分化良好、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经过治疗进展的晚期GEP-NET患者32例。入组的患者均接受每8~12周1次,每次150~200 mCi的177Lu-Dotatate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和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时间。结果32例患者接受177Lu-Dotatate的平均累积剂量为(623±171)mCi,其中2例患者无法评价疗效(1例失访,1例未完成治疗)。在可评估疗效的30例患者中,ORR为53.3%,疾病控制率为93.3%,中位PFS时间为24.5个月(95%CI为17.0~31.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除2例(6.7%)患者出现3级血液学毒性,其余患者均未出现≥3级不良事件。结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GEP-NET患者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
生长抑素受体
临床试验
Keywords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177Lu-Dotatate
Somatostatin receptor
Clinical trial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4年度胃癌治疗现状与问题
4
作者
彭浩欣
王雅坤
陈杨
谢意
谢通
彭智
张小田
沈琳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2459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2A20327)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220388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22021)
北京市科技计划(Z231100007423009)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项目(QML20231115)。
文摘
2024年度胃癌治疗领域收获与挑战并存,免疫治疗虽前移至围手术期,但获益人群有待进一步筛选。KEYNOTE-811研究奠定了靶向-免疫-化疗联合方案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且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联合阳性分数≥1胃癌一线治疗地位。以DS-8201、RC48为代表的新型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稳步推进至一线,有望改变治疗格局。COMPASSION-15研究取得突破,证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双特异性抗体可作为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优选,为PD-L1低表达和阴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针对Claudin 18.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阳性胃癌患者的新药研发开启了靶向治疗的新篇章。本文旨在对2024年度胃癌领域的治疗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精准治疗之路。
关键词
胃癌
年度进展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Annual progress
Immun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人工智能的肝胆胰肿瘤早期诊断与筛查
隆子康
仁龙
罗霖
包鹏
陈杨
袁家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智能在胃癌图像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谢意
周生源
董彬
沈琳
张立
陈杨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李嘉瑞
张盼盼
谢卿
王风
丁香香
陆明
于江媛
沈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24年度胃癌治疗现状与问题
彭浩欣
王雅坤
陈杨
谢意
谢通
彭智
张小田
沈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