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直接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回顾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治水 冷家骅 +2 位作者 高广颖 张连海 杨阳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9年第7期386-391,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在北京地区接受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直接住院费用及其关联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研究地点北京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疗机构。研究对象回顾性检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主诊断... 目的调查分析在北京地区接受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直接住院费用及其关联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研究地点北京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疗机构。研究对象回顾性检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主诊断为直肠癌且接受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出院记录,共448例。搜集其人口统计学、临床和费用等数据。结果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89 064元,由于耗材使用费用差异较大,费用范围介于46 711-191 329元。材料费用占52.19%,在费用构成里占比最高。造口[比值比(OR)4.17;95%可信区间(C/) 1.79-9.71],合并高血压(OR5.30:95% CI 1.94-14.42)和合并其他部位肿瘤(OR 2.92;95% C/1.12-7.60)是高额费用的影响因素,而遵循临床路径(OR 0.10;95% CI 0.03-0.35).医疗保险实时结算(OR 0.26;95% CI 0.10-0.68)与合并心血管疾病(OR 0.09;95% CI0.02~0.52)则是住院费用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进一步规范临床路径、优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控制并发症是减轻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今后,应设立纵向序列研究以调查直肠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全成本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均住院费用 低位前切除术 直肠癌患者 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 临床路径 医疗保险 人口统计学
原文传递
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1年胃癌术后并发症登记数据的学习曲线看并发症的规范化登记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舟桥 石晋瑶 +2 位作者 陕飞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1年来登记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和学习曲线,探讨如何完善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登记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4月14日至2016年2月15日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开腹或腹腔镜胃癌手术患...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1年来登记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和学习曲线,探讨如何完善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登记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4月14日至2016年2月15日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开腹或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临床信息及相关资料不完整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手术安全指标[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严重并发症所占比例(Clavien—Dindo评分≥Ⅲa并发症占总体并发症比例)、二次手术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随年份变化的趋势。结果共5666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4111例(72.56%),女性1555例(27.44%);年龄(58.87±11.50)岁,体质指数(BMI)(23.15±3.30)kg/m2。2005-2006年305例,2007-2008年810例,2009-2010年957例,2011-2012年1163例.2013-2014年1421例,2015-2016年1010例。全组总体二次手术率为2.34%(133/5666),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41%(23/5666),并发症发生率为19.66%(1114/5666),严重并发症所占比例为32.28%(338/1047),未行Clavien—Dindo评分的患者占登记并发症总数的比例为6.01%(67/111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二次手术发生率(r=0.13,P=0.801)和围手术期病死率(r=0.58,P=0.231)自2005年来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分别〈4%和〈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登记的并发症发生率呈较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至2014年问,并发症发生率从3.93%(12/305)上升至29.13%(414/1421)(r=0.92,P=0.010),2015-2016年稍有回落,为22.77%(230/1010)。在所登记的并发症中,严重并发症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5-2006年的6/9降至2015—2016年的22.73%(50/220)(r=0.90,P=0.014);未行Clavien—Dindo评分的并发症比例亦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5-2006年的25.00%(3/12)降至2015-2016年的4.35%(10/230)(r=0.82,P=0.044)。全组患者中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依次为感染517例(9.12%)、腹腔积液355例(6.26%)、胃肠动力障碍252例(4.45%)、吻合口瘘181例(3.19%)及出血131例(2.31%)。以上并发症自2005年起汇报率都呈较明显上升趋势,吻合H瘘和腹腔积液自2012年后有回落,其余并发症自2014年后出现回落。结论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11年的并发症登记学习曲线显示,在此期间基本数据的变化(如二次手术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相比登记并发症数据改变更能准确反应手术安全性;使用Clavien.Dindo评分系统对并发症进行分级有助于通过并发症数据进行外科手术质量和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并发症 登记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北京市城区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晴雨 杨雷 +6 位作者 张希 刘硕 李慧超 李浩鑫 曹莉莉 季加孚 王宁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6-491,共6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市城区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来自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城区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的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进行问卷...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市城区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来自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城区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的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癌症风险,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开展LDCT筛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依从性)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88044名北京市城区居民参与调查,其中20371人被评估为肺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23.1%。有10645人接受了LDCT筛查,总体参与率为5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50岁及以上年龄组、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存在有害职业暴露、家庭做饭时油烟较多、有被动吸烟史、自报存在精神创伤或压抑的人群LDCT筛查依从性更好,目前正在吸烟的人群依从性较差。[结论]北京市城区肺癌高危人群的LDCT筛查依从性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实施更加精准的健康教育和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肺癌高危人群的LDCT筛查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筛查 低剂量螺旋CT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北京
原文传递
胃癌术前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探: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琦 吴舟桥 李子禹 《腹部外科》 2022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免疫治疗后病人治疗不...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免疫治疗后病人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流食时间、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显著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等指标。结果共纳入52例病人。术前治疗安全性方面,34例(65.4%)病人发生Ⅰ~Ⅱ级不良事件,Ⅲ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4/52)。术后恢复方面,病人术后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5 d(1~8 d);中位首次排便时间为5 d(2~11 d);中位首次进流食时间为4 d(2~10 d);中位首次进半流食时间为6.5 d(5~1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3~60 d)。手术安全性方面,21例(40.3%)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3.8%)病人发生Ⅲ级以上并发症。疗效评价方面,免疫治疗后的ORR为34.6%(18/52),DCR为94.2%(49/52),R0切除率为90.4%(47/52),MPR病人19例(36.5%),pCR病人12例(23.1%),其中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病人的pCR率为30.0%(3/10),错配修复正常(mismatch repair proficient,pMMR)或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病人的pCR率为23.7%(9/38)。结论胃癌术前行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未显著增加手术风险,同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病理缓解率,可能是胃癌围术期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模式。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大规模对照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免疫治疗 不良事件 术后并发症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晴雨 杨雷 +6 位作者 张希 刘硕 李慧超 程杨杨 李浩鑫 季加孚 王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6年9月—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城区的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6年9月—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城区的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的73 240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估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于定点医院接受内镜筛查,分析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73 240名城区居民中,有16 862人被评估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23.0%;16 862名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中,有2 004人接受了内镜筛查,依从率为11.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精神创伤或压抑情绪、有上消化道疾病史、有癌症家族史、日常饮食为烫热食物、家庭做饭时有少许或较多油烟的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较好,目前吸烟和经常体育锻炼的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较差。结论 北京市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依从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精神创伤或压抑情绪、有无上消化道疾病史、有无癌症家族史、目前吸烟情况、是否经常体育锻炼、日常饮食冷热程度和家庭做饭时油烟情况是该地区城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内镜筛查 依从性 高危人群 城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7-2021年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及结肠镜检查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希 杨雷 +5 位作者 李晴雨 刘硕 李慧超 李浩鑫 王宁 季加孚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3-609,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及结肠镜检查依从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9个区的农村地区的40~74岁居民参与结直肠癌筛查。采用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进行初筛,对评估...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及结肠镜检查依从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9个区的农村地区的40~74岁居民参与结直肠癌筛查。采用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进行初筛,对评估为高危的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计算结直肠癌高危率、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及病变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对结肠镜检查依从性的差异和不同年龄段居民进展期腺瘤和癌与非进展期腺瘤检出率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镜依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53 791名居民完成结直肠癌危险因素问卷评估,评估出高危人群41 401人,高危率为26.9%。24 401人进行结肠镜检查,依从率为5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与40~44岁的人群相比,60~64岁(OR=0.89,95%CI:0.80~0.98)、65~69岁(OR=0.74,95%CI:0.67~0.81)、70~74岁(OR=0.61,95%CI:0.54~0.69)的人群更不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中学文化程度者(OR=1.18,95%CI:1.12~1.24)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1.18,95%CI:1.10~1.27)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饮酒的人群(OR=1.10,95%CI:1.04~1.17)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有炎症性肠病史(OR=1.20,95%CI:1.13~1.29)、肠道息肉史(OR=1.08,95%CI:1.02~1.15)、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史(OR=1.09,95%CI:1.01~1.18)的人群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单独FIT检测阳性的人群相比,单独危险因素问卷阳性(OR=1.24,95%CI:1.18~1.31)和问卷与FIT均阳性(OR=1.49,95%CI:1.39~1.60)的人群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共检出进展期腺瘤及以上病变1 269例,检出率为5.2%。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递增。[结论]北京市农村地区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结肠镜依从性仍待提升,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结肠镜检查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筛查 早诊早治 依从性 北京
原文传递
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解读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希 杨雷 +4 位作者 刘硕 曹莉莉 王宁 李慧超 季加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0-721,共12页
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发表了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重点阐述了世界185个国家或地区36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地理区域和以人类发展指数划... 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发表了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重点阐述了世界185个国家或地区36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地理区域和以人类发展指数划分的不同经济区域的差异。据估计,2022年全球新增1996.5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973.7万死亡病例。全球发病前5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248.0万,12.4%)、女性乳腺癌(229.6万,11.5%)、结直肠癌(192.6万,9.6%)、前列腺癌(146.7万,7.3%)和胃癌(96.8万,4.9%)。死亡前5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181.7万,18.7%)、结直肠癌(90.4万,9.3%)、肝癌(75.8万,7.8%)、女性乳腺癌(66.6万,6.9%)和胃癌(66.0万,6.8%)。基于当前人口特征估计,至205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超过3500万。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团队对该报告进行了整理,并结合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现况进行简要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登记 发病 死亡 肿瘤疾病负担 GLOBOCAN 2022
原文传递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库建设及对胃肠外科诊疗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舟桥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自成立以来,已经持续收集了2014—2017年全国95家胃肠外科中心的年度汇报,汇集超13万例胃癌数据。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的经验实例,分析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库的建设,探讨多中心合作和大数据分析对胃肠外...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自成立以来,已经持续收集了2014—2017年全国95家胃肠外科中心的年度汇报,汇集超13万例胃癌数据。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的经验实例,分析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库的建设,探讨多中心合作和大数据分析对胃肠外科诊疗的推动作用。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要成功实现其最终目的,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持续的资金、合格的管理团队、数据内容的共识、较高的完成率以及先进的处理系统的支撑与配合。具有明确建设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数据库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数据库,在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还被广泛用于风险预测模型开发、审计监管、流行病学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和临床假设检验等。如何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以在临床诊疗中充分发挥其推动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我国医学数据库建设刚刚起步,相信今后随着我们对于外科数据库认识、管理和分析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包括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库在内的更多数据库将为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胃肠道肿瘤临床诊疗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 数据库建设 胃肠外科
原文传递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并发症规范化诊断登记 历程回顾 被引量:3
9
作者 季加孚 吴舟桥 +1 位作者 韩天晓 李子禹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326,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胃肠肿瘤外科研究的逐步深入,肿瘤外科尤其是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诊断信息的登记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胃癌规范化手术的推广及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推动了胃癌规范化手术安全性临床研...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胃肠肿瘤外科研究的逐步深入,肿瘤外科尤其是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诊断信息的登记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胃癌规范化手术的推广及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推动了胃癌规范化手术安全性临床研究(如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系列研究等)开展,并进一步推动短期安全终点即并发症的数据规范化登记。我国胃肠外科并发症诊断登记也逐步由基于临床经验发展为基于临床研究的诊断登记。在此基础上,自2015年起,国内同行共同搭建的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医疗中心登记汇报真实临床数据。近年来,国内同道共同制订并发症诊断登记专家共识,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并发症注册登记研究,上述工作都将推动全国各医疗中心尤其基层医疗中心进入基于真实世界的规范化并发症诊断登记时代。笔者回顾梳理我国胃肠肿瘤外科并发症规范化诊断登记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旨在为我国胃肠外科的临床实践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肠外科 并发症 诊断 登记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科研项目中的隐私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婷 张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6期109-111,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隐私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伦理审查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人工智能项目受试者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受试者隐私保...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隐私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伦理审查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人工智能项目受试者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受试者隐私保护的建议,以期在充分保护受试者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基础上推动规范开展人工智能科研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临床科研 隐私保护 数据管理 伦理审查
下载PDF
引流液异常对胃肠肿瘤术后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预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晋瑶 吴舟桥 +1 位作者 李子禹 季加孚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33-238,共6页
目的 探索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阶段腹盆腔引流液对于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观察评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2017年4-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7例胃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阶段(术后4 d以内)腹盆... 目的 探索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阶段腹盆腔引流液对于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观察评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2017年4-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7例胃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阶段(术后4 d以内)腹盆腔引流液情况,其中男性159例(76.8%),女性48例(23.2%);平均年龄(59.9±10.6)岁,平均体重指数(23.7±3.2) kg/m2.结合其临床资料信息(如术后并发症登记及Clavien-Dindo分级结果),比对分析引流液异常与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数量及百分比表示,并采用x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207例患者中,199例(96.1%)患者术后早期阶段引流液评价为“正常”,8例(3.9%)评价为“异常”(如引流液浑浊或有异味).有53例(25.6%)患者被诊断有术后并发症.引流液正常患者中,45例(22.6%)被诊断有术后并发症,而8例(100.0%)引流液异常的患者均被诊断有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漏等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及腹腔出血,引流液异常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引流液正常的患者,分别是100.0%和22.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12).此外,8例引流液异常患者中,7例(87.5%)并发症的诊断时间在手术3 d以后,1例(12.5%)胃癌患者术后第4天引流液评价为“异常”,术后消化道造影、腹部B超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住院期间末被诊断有并发症,后于出院30 d内2次出现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而再入院治疗.结论 胃肠手术后早期阶段引流液性状或气味改变是高度特异的预警指标,有助于腹盆腔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应优化临床路径,采用更加规范的登记管理模式保证包括引流液性质、术后并发症等在内的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的及时记录,并对引流液异常的患者采取较为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早期预测 引流液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康复期胃肠不适症状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12
作者 刘琰 贺宁 +1 位作者 聂瑛洁 张燕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目的:调查胃癌术后康复期胃肠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胃癌手术的8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资料、胃癌患者生命... 目的:调查胃癌术后康复期胃肠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胃癌手术的8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资料、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STO22)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生活质量,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适症状。结果:胃癌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术后1个月与术前对比,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进食受限、味觉改变症状加重;术后3个月与术前对比,进食受限、味觉改变、躯体形象改变加重;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对比,不适症状基本相同,口干及躯体形象改变较前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3个月患者口干、躯体形象症状较前加重,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经济影响研究
13
作者 魏天笑 顾庭菲 +3 位作者 吴舟桥 陕飞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进行经济影响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手术治疗的392例结直肠癌患者,对术后并发症(POC)、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描... 目的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进行经济影响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手术治疗的392例结直肠癌患者,对术后并发症(POC)、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描述性统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建立队列,研究术后POC组与无并发症(non-POC)组术后经济学方面的差异。为了减少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结果3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90例(23.0%)发生术后并发症,无并发症组30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切除范围和造口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中位住院费用为115973元,比non-POC组77059元增加38941元(增长50.5%);术后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中位住院费用为111477元,比non-POC组增加34418元(增长44.7%);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中位住院费用为95860元,比non-POC组增加18801元(增长24.4%)。吻合口漏、机械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患者中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0、22.0和18.5 d,较non-POC组的9.0 d延长分别13.0、13.0和9.5 d。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有68例患者,两组间的术前和术中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on-POC组比较,术后POC组住院费用显著增加(89165元比75437元;P<0.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4.0 d比8.0 d,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会显著增加住院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本项研究为后续卫生经济决策提供了具体准确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术后并发症 经济影响
原文传递
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薛侃 李子禹 +4 位作者 闫国军 高超 李双喜 任晖 季加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方法... 目的: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结果: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腹腔化疗港 并发症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临床分期探索胃癌新辅助化疗潜在获益人群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胤奎 王宇宸 +3 位作者 陕飞 唐磊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评估临床TNM(cTNM)分期判断病理TNM(pTNM)分期的准确性,探索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确诊为胃腺癌、行开腹或腹腔... 目的评估临床TNM(cTNM)分期判断病理TNM(pTNM)分期的准确性,探索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确诊为胃腺癌、行开腹或腹腔镜D2胃癌根治手术治疗、且cTNM和pTNM确定的患者,排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或既往行胃手术、或术前放化疗者。术前cTNM分期由影像科医生依据腹盆腔增强CT进行判读,术后pTNM分期来自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比较cTNM分期与pTNM分期的符合率并分析pⅠ期患者的cTNM分期情况,如cTNM分期组合对应pⅠ期比例<5%,则认为其是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进一步研究临床特征与分期符合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459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321例(69.9%),女性138例(30.1%),平均年龄60(23~85)岁。cT分期与pT分期的符合率从T1~4期分别为82.5%(33/40)、31.1%(28/90)、34.4%(62/180)和55.0%(96/149)。cN分期与pN分期的符合率N0~3期分别为58.8%(134/228)、22.1%(19/86)、23.6%(26/110)和54.3%(19/35)。本研究中,现有分期手段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5%(171/265)和69.1%(134/194)。本组cT3~4患者中,对应pⅠ期比例为9.1%(30/329),对应pⅢ期的敏感性为94.8%(164/173);本组cT3~4+cN1~3患者中,对应pⅠ期比例为1.4%(3/218),对应pⅢ期患者的敏感性为76.9%(133/173)。肿瘤位置与cT/pT分期一致有关[胃食管结合部:64例(56.6%),胃上部:9例(9/17),胃中部:31例(40.3%),胃下部:97例(39.9%),全胃:4例(4/9),χ^2=9.845,P=0.043],肿瘤分化程度与cN/pN分期一致有关[低分化:94例(42.3%),中分化:92例(41.1%),高分化:12例(12/13),χ^2=13.26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为cT3~4+N1~3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肿瘤分期 临床 肿瘤分期 病理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肺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雷 张希 +4 位作者 刘硕 李慧超 李晴雨 王宁 季加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纳入研究。对问卷初筛肺癌阳性的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筛查,同时每年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募集的全部人群进行随访,获取其健康结局信息(确诊肺癌/未确诊肺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经问卷初筛的肺癌高危率、LDCT筛查参与率、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肺癌发病密度(率)、累积发病率以及早诊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筛查模式下肺癌发生的风险。结果8804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7.4±7.4)岁,其中男性占38.76%(34128例)。问卷初筛肺癌高危率为23.14%,临床筛查参与率为52.26%,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为10.99%。平均随访3年后,40~69岁男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72.82/10万人年,女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33.52/10万人年;肺癌发生风险随年龄升高而上升(P_(趋势)<0.001)。问卷初筛阳性人群发病密度为259.22/10万人年;与问卷初筛阴性人群相比,问卷初筛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2.27(1.83~2.81)。接受LDCT筛查且被判定为阳性结节人群的肺癌发病密度为1825.03/10万人年,3年内的累积发病率为4615.38/10万;与结节阴性人群相比,结节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13.80(8.91~21.36)。接受LDCT筛查者三年内确诊肺癌的早诊率为70.21%,高于未接受临床筛查者确诊肺癌时的早期比例(45.45%,P=0.016)。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临床筛查依从性较好;在高危人群中应用LDCT筛查肺癌,能够提高肺癌患者检出率和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早期诊断 筛查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雷 张希 +4 位作者 刘硕 李慧超 张倩 王宁 季加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74-980,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40...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40~69岁北京市户籍常住女性居民纳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风险评估、临床筛查(单纯乳腺B超、乳腺B超和乳腺X线摄影并联筛查)以及随访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筛查结果以及健康结局(乳腺癌),计算乳腺癌初筛阳性率、临床筛查参与率、临床筛查可疑阳性率、阳性率、早诊率、发病密度、累积发病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筛查方式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53916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7.2±7.3)岁;超重、肥胖者分别占40.90%(22053)和15.34%(8270);17535例(32.52%)被评估为初筛阳性。初筛阳性人群中接受临床筛查的参与率为47.64%(8353名),其中单纯经B超或乳腺X线摄影筛查得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4%和4.00%,可疑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0%和17.83%;B超和乳腺X线摄影并联筛查得到的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分别为5.44%和27.74%;平均随访观察2.68人年后,确诊乳腺癌252例,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分别为467.39/10万、174.34/10万人年。接受临床筛查者确诊乳腺癌的早诊率为68.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问卷初筛阴性者相比,问卷阳性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HR(95%CI)值为1.55(1.20~2.00);与并联筛查阴性者相比,并联筛查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乳腺癌发生风险HR(95%CI)值分别为12.60(6.49~24.47)、1.89(0.93~3.83)。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女性乳腺癌临床筛查依从性较好;乳腺B超与乳腺X线摄影并联筛查可能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癌症早期检测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附2089例报告) 被引量:15
18
作者 唐兆庆 赵刚 +21 位作者 臧潞 李子禹 臧卫东 李正荣 曲建军 燕速 郑朝辉 季刚 朱玲华 赵永亮 张健 黄华 郝迎学 樊林 徐宏涛 李勇 杨力 宋武 朱甲明 张文斌 李敏哲 刘凤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08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8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5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08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8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5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0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39例、福建省肿瘤医院128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4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04例、潍坊市人民医院103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2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97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丽水市中心医院26例、广东省人民医院26例、江苏省人民医院23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剔除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特征资料的缺失数据后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将P<0.2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患者2089例,男1512例,女576例,性别数据缺失1例;年龄为(62±1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3)kg/m2。(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089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20.728%(433/2089),生化瘘发生率为19.627%(410/2089),B级胰瘘发生率为1.101%(23/2089),C级胰瘘发生率为0。(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23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B级胰瘘患者中,2例引流管放置时间>21 d,予以抗感染治疗;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其中2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1例尝试穿刺引流失败,1例未行穿刺引流,均予以抗感染治疗;11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腹腔积液,但临床表现发热或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均予以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治疗;6例无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生长抑素以抑制胰酶分泌且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中位时间为7 d)。2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未行二次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BMI,新辅助治疗(无、有)分别为(23±3)kg/m2,1487例、160例,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3)kg/m2,386例、22例和(24±3)kg/m2,22例、1例,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7,χ2=8.269,P<0.05)。(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2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手术方式(开腹、腹腔镜辅助、全腹腔镜),淋巴结清扫范围(D1、D2、其他),网膜囊切除范围(未切除、部分切除、全部切除),能量设备使用(无、超声刀、LigaSure、LigaSure+超声刀),生物胶使用(无、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737例、624例、292例,24例、1580例、51例,418例、834例、381例,63例、1530例、23例、16例,1431例、201例,(33±14)枚,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例、189例、74例,11例、389例、9例,110例、171例、128例,35例、359例、6例、9例,378例、31例,(31±14)枚和14例、5例、4例,0、20例、3例,6例、13例、4例,2例、18例、1例、2例,22例、1例,(37±16)枚,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9.397,15.023,28.245,8.359,F=4.945,P<0.05)。(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量设备使用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χ2=9.9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0.168,3.922,9.250,1.030,95%可信区间为0.036~0.789,1.031~14.919,1.036~82.602,1.001~1.059,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率较低,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试验注册:在美国ClinicalTrial.gov注册,注册号:NCT03391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胰瘘 影响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胃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雷 张希 +5 位作者 刘硕 李慧超 李晴雨 李浩鑫 王宁 季加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胃癌筛查结果,为制定人群精准胃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胃癌筛查结果,为制定人群精准胃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纳入研究。对问卷初筛胃癌高危人群,于定点医院接受胃镜筛查。每年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募集的全部人群进行随访,获取其健康结局信息(确诊胃癌/未确诊胃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问卷初筛阳性率、胃镜筛查参与率、胃癌发病密度(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特征人群胃癌发生风险比(HR)及95%CI。结果8804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7.41±7.37)岁,其中男性占38.76%(34128名)。问卷初筛胃癌高危率为23.64%,胃镜筛查参与率为15.91%,参与胃镜筛查者的病理活检率为60.36%;平均随访(5.97±1.40)年后,40~69岁男性胃癌发病密度为47.51/10万人年(95%CI为38.85/10万人年~58.09/10万人年),女性胃癌发病密度为16.02/10万人年(95%CI为12.20/10万人年~21.02/10万人年);胃癌发生风险从55岁开始随年龄升高而上升,P趋势<0.001。问卷初筛阳性人群发病密度为39.11/10万人年(95%CI为29.56/10万人年~51.75/10万人年);经问卷评估为高危且成功接受胃镜筛查者在随访期间确诊早期胃癌比例为80.00%,而经问卷评估为高危但未按要求进一步接受胃镜筛查者,在随访期间内确诊早期胃癌的比例为20.83%,Pexact=0.020。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胃癌筛查依从性有待提高,在高危人群中应用胃镜筛查胃癌,能够提高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诊早治 胃镜筛查 年龄 北京市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肝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雷 张希 +5 位作者 刘硕 李慧超 李晴雨 李浩鑫 王宁 季加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20-1425,1443,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肝癌筛查结果,比较不同特征筛查队列人群肝癌发生风险,为政府制定人群精准肝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肝癌筛查结果,比较不同特征筛查队列人群肝癌发生风险,为政府制定人群精准肝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纳入研究。对问卷初筛判定为肝癌高危的人群,于定点医院接受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AFP)筛查。每年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募集的全部人群进行随访,获取其健康结局信息(确诊肝癌/未确诊肝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问卷初筛阳性率、腹部超声和AFP检测参与率、肝癌发病密度(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特征人群肝癌发生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8804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7.41±7.37)岁,其中男性34128名(38.76%)。问卷初筛肝癌高危率为14.59%,腹部超声和AFP检测参与率为44.71%;平均随访(5.97±1.40)年后,男性肝癌发病密度为42.49/10万人年(95%CI为34.35/10万人年~52.56/10万人年),女性肝癌发病密度为12.32/10万人年(95%CI为9.03/10万人年~16.79/10万人年);肝癌发生风险从60岁开始随年龄升高而上升,P趋势<0.001。问卷初筛阳性人群发病密度为51.60/10万人年(95%CI为37.85/10万人年~70.34/10万人年),AFP检测阳性者的发病密度为553.76/10万人年(95%CI为138.49/10万人年~2214.18/10万人年),与AFP阴性者相比,在随访期间内确诊肝癌的风险明显增高,HR(95%CI)为11.94(2.73~52.23);腹部超声发现肝脏占位者在随访期间发生肝癌的风险有升高趋势,但与无占位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CI)为2.78(0.63~12.14);经问卷评估为高危且成功接受腹部超声和AFP筛查者在随访期间内确诊早期肝癌比例为41.18%,而经问卷评估为高危但未按要求进一步接受临床筛查者,在随访期间内确诊早期肝癌的比例为2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问卷评估能够识别出肝癌高危人群,应用腹部超声联合AFP检测在高危人群中筛查肝癌能够提高肝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早诊早治 肝癌筛查 甲胎蛋白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