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硕 孙培培 向平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8期48-55,共8页
目的分析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 目的分析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监护室且进行BALFm NGS检测的45例首诊考虑SCAP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正常组及免疫受损组,评估m NGS对两组患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情况、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并将m NGS与普通病原微生物检测进行比较。结果共有45例SCA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免疫正常患者25例,免疫受损患者20例。m NGS检测阳性率为86.7%,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阳性率为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m NGS在检测非典型病原微生物和机会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 NGS在诊断混合感染方面要优于常规微生物检测。根据临床表现及m NGS检测结果,82.1%的患者需要调整抗生素治疗。结论对比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m NGS检测方法敏感度高、覆盖范围广,能够为SCAP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并指导抗生素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
2
作者 杨占奇 张克 +1 位作者 王宏宇 范常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吸科门诊2021年9月—2023年4月就诊的876例患者,并进行基线评估。选择多导睡眠监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检测手段,选择颈动脉超声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手段。根据病历信息采集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χ^(2)检验,多因素变量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在基线资料中,收集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将多导睡眠监测值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传统危险因素分别纳入logistic分析,在未调整的模型中,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42~3.674,P<0.001;女:95%CI 1.077~4.032,P<0.001)。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仍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21~3.352,P<0.05;女:95%CI 1.021~4.045,P<0.05)。结论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这种统计学关系依然存在。由此可推断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的能量摄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黄鑫 余丽君 +1 位作者 张二明 哈丽娜 《护理学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调查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能量摄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北京某三级医院及其医疗联合体中所包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3×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膳食... 目的调查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能量摄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北京某三级医院及其医疗联合体中所包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3×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膳食摄入数据通过营养计算软件进行处理,计算患者平均每日的能量摄入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能量摄入的影响因素。结果(1)13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50.8%的患者能量摄入达到推荐标准,29.2%的患者低于推荐标准,20.0%的患者高于推荐标准;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达到推荐标准的患者分别占比36.9%、38.5%、39.2%,低于推荐标准者分别占58.5%、11.5%、35.4%,高于推荐标准者分别占4.6%、50.0%、25.4%。(2)能量摄入与患者的性别、是否单身、月收入水平、每日进餐次数以及疾病因素的影响有关。结论49.2%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能量摄入不符合推荐标准,蛋白质供能比例低于推荐标准者占58.5%,脂肪供能比例高于推荐标准者占50.0%,有待改善;女性、单身、月收入水平低、每日进食2餐、受到疾病影响是患者发生能量摄入不达标的高危因素,可针对此制定个体化饮食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稳定期 能量摄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咳嗽不止怎么就是哮喘呢 浅谈咳嗽变异性哮喘
4
作者 宋丽萍 《健康向导》 2023年第4期8-9,共2页
小王是一名幼儿园老师,1个多月前因感冒着凉后出现流涕、打喷嚏,服用感冒药物后症状好转了,却开始咳嗽,主要是干咳,晚上尤其明显,吃了好多止咳药也不管用,反而咳嗽越来越重,而且每次吸一口凉气、嗓子一痒就开始咳,咳到开始呕吐才能停下... 小王是一名幼儿园老师,1个多月前因感冒着凉后出现流涕、打喷嚏,服用感冒药物后症状好转了,却开始咳嗽,主要是干咳,晚上尤其明显,吃了好多止咳药也不管用,反而咳嗽越来越重,而且每次吸一口凉气、嗓子一痒就开始咳,咳到开始呕吐才能停下来,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得已到医院呼吸科就诊,结果被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怎么可能?咳嗽不止怎么就是哮喘呢?小王虽有疑问,可遵医嘱治疗后,咳嗽居然明显好转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咳嗽变异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吸科 幼儿园老师 止咳药 遵医嘱 感冒药物
下载PDF
反晕征为特征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5
作者 吴蓉菊 向平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期30-34,I0002,共6页
目的3例患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特征性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影像学的认识。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3例患者,回顾其临床资... 目的3例患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特征性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影像学的认识。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3例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及胸部CT影像,分析此疾病患者在影像学上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以及干咳,同时都有鸟类接触史,鸟类亦多有患病,通过对患者采取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获得鹦鹉热衣原体的存在信息,综合分析进而确诊。分析这3例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均发现初期存在反晕征这一特征性影像,且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吸收好转。结论反晕征作为一项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曾在多种疾病当中有相关报道,但对于鹦鹉热衣原体这一疾病的报道较少,仅局限于个案报道。通过对这3例鹦鹉热衣原体的患者影像学进行分析,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反晕征
下载PDF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2
6
作者 杨慧 向平超 +3 位作者 郭伟安 孙佳 宋丽萍 张硕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三组患者之间进行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29株病原菌中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4.0%)、金黄色葡萄球菌(22.5%)及鲍曼不动杆菌(15.5%);多重耐药菌72株,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9%)、铜绿假单胞菌(25.0%)及鲍曼不动杆菌(19.4%)。泛耐药菌29株,以铜绿假单胞菌(48.3%)及鲍曼不动杆菌(44.8%)为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患者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全球倡议(2012更新版)简介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慧 向平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8期25-29,共5页
支气管哮喘全球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以下简称2012版指南)始建于1993年,是基于当时最好的科学数据给出的哮喘管理推荐。它的第一个报告: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发表于1995年,并分别于2002年、2006... 支气管哮喘全球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以下简称2012版指南)始建于1993年,是基于当时最好的科学数据给出的哮喘管理推荐。它的第一个报告: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发表于1995年,并分别于2002年、2006年基于当时发表的研究进行了修订。2002年建立GINA科学委员会,委员们汇集并评估哮喘相关文献,以便进行更新。自2006年开始,每年12月份对GINA进行一次更新,即结合上一年7月1日到当年6月30日发表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文献进行更新。2012年GINA更新,委员会共检索到386篇文献,其中19篇经讨论研究确定对GINA报告有深度影响(见本文参考文献)。更新内容分为三组:(A)修订,即需要新的参考文献对原文进行修订或添加新的内容;(B)确定,即对已存在的文献进行添加或替换;(C)添加附加的澄清信息[1]。下面简要介绍2012年GINA更新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哮喘管理 难治性哮喘
下载PDF
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中白三烯B4和8-异前列腺素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时延伟 张二明 +1 位作者 孙培培 向平超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7期16-18,2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健康非吸烟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三烯B4(LTB4)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3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健康非吸烟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三烯B4(LTB4)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3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健康非吸烟者之间血清及EBC中LTB4和8-iso-PG水平的差异,比较吸烟组与不吸烟组COPD患者血清及EBC中LTB4和8-iso-PG水平的差异,7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完成肺功能检测,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与EBC中LTB4和8-iso-PG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及EBC中LTB4和8-iso-PG均高于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稳定期血清及EBC中LTB4和8-iso-P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清及EBC中LTB4和8-iso-PG均高于不吸烟组COPD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与EBC中LTB4和8-iso-PG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与EBC中LTB4和8-iso-PG在COPD患者病程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在反映COPD患者炎症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冷凝液 白三烯B4 8-异前列腺素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5例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治
9
作者 吴蓉菊 张硕 +2 位作者 时延伟 郭伟安 向平超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3期40-43,48,共5页
目的将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疾病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分析,回顾其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临床认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及潞河医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5例患者,回顾其... 目的将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疾病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分析,回顾其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临床认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及潞河医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5例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疾病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方式。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以及干咳,同时大部分都有鸟类接触经历,通过对患者采取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出患者存在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情况,在此基础上联合各方面表现进而确诊。结论临床对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迅速且灵敏的诊断出是否存在鹦鹉热衣原体序列,并且对于其他隐藏病原体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孙培培 张二明 +14 位作者 时延伟 赵春燕 宋萍萍 张硕 张克 周玉娇 赵璨 闫维 吴蓉菊 宋丽萍 郭伟安 马石头 安欣华 包曹歆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1-719,共9页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石景山区10个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监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吸...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石景山区10个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监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吸入支气管舒张药物前、后肺功能检查以调查COPD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096名监测对象具有可靠的药后肺功能结果并被纳入最终研究,其中男性1886名(46.0%),女性2210名(54.0%)。总体患病率为10.2%,男性为13.8%,高于女性的7.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COPD患病率亦升高。在诊断的COPD患者中,49.8%的患者为中-重度阻塞(GOLD分级Ⅱ~Ⅳ级),37.5%的人群做过肺功能检查,12.5%了解自己曾诊断COPD。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OR=1.94,95%CI:1.45~2.58,P<0.05),COPD的患病率与吸烟包年数呈正相关,仍有已知自己为COPD的患者未戒烟。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1.52,95%CI:1.22~2.05,P<0.05)、年龄增加(OR=1.66,95%CI:1.34~2.41,P<0.05)、呼吸道疾病家族史(OR=1.73,95%CI:1.33~2.23,P<0.05),幼时支气管炎/肺炎病史(OR=2.035,95%CI:1.339~3.095,P<0.05)。结论北京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目前需要制定针对疾病预防、早期诊断、疾病管理的策略以降低COPD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情况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现状调查
11
作者 周婷 孙培培 +2 位作者 张二明 安欣华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0-797,共8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简称“慢阻肺”)诊断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 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简称“慢阻肺”)诊断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监测对象有4096名,其中诊断为慢阻肺416例,慢阻肺患病率为10.2%(9.2%~11.1%)。慢阻肺人群中既往明确诊断慢阻肺仅59例,诊断率14.2%(11.1%~17.8%),高达85.8%(82.2%~88.9%)慢阻肺患者既往未被诊断。未确诊人群多无呼吸道症状或症状轻微[无症状占35.6%(30.7%~40.6%),有时有症状占56.3%(51.1%~61.4%)],且多为慢阻肺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球倡议分级(GOLD分级)1级占51.8%(46.6%~57.0%)、2级占41.2%(36.2%~46.3%)],其中多数人从未听过慢阻肺[从未听过占63.3%(58.2%~68.2%)]。慢阻肺漏诊与未做过肺功能[OR=22.82(6.53~79.70)]、未听过慢阻肺[OR=9.21(3.24~26.16)]、无呼吸道症状[OR=3.90(1.11~13.73)]、呼吸道症状轻微[OR=2.88(1.11~7.51)]有关。结论慢阻肺是北京市石景山40岁及以上居民常见疾病,患病率高,但诊断率低,漏诊率高。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社区医生对慢阻肺的识别能力、肺功能检查率以及社区居民对慢阻肺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诊断率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改善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名珍 杨珺楠 +4 位作者 李开来 赵旭静 薛安静 满姗姗 向平超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300例,HFNC组、传统氧疗(COT)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比较HFNC组...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300例,HFNC组、传统氧疗(COT)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比较HFNC组与COT组,HFNC组与NPPV组患者氧疗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舒适度评分、出院率、气管插管率、转重症监护室(ICU)率、死亡率及转组率。结果 HFNC组氧疗30 min SPO2、1 h SPO2、6 h SPO2、出院前OI均高于COT组(t=-2.992、-2.884、-3.196、-2.060,P=0.003、0.005、0.002、0.048);两组患者出院前HR均低于氧疗前HR,COT组HR更低[(73.1±25.1)次/min比(75.1±25.9)次/min],但均在正常范围;HFNC组出院率显著高于COT组,转组率显著低于COT组(χ2=-1.969、-3.115,P=0.049、0.002);气管插管、转ICU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氧疗30 min SPO2、6 h SPO2均高于NPPV组(t=-2.026、-2.101,P=0.046、0.040),但出院前OI及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和NPPV组患者出院前HR均低于氧疗前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与NPPV组死亡率、出院、气管插管、转ICU及转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COT组及NPPV组(t=-3.758、-19.180,均P=0.000)。结论 HFNC是继COT及NPPV之后的新型氧疗设备,对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原文传递
北京十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璨 孙培培 +4 位作者 张二明 安欣华 马石头 刘力勇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0-458,共9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身体测量及吸入支气管舒张药物前后肺功能... 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身体测量及吸入支气管舒张药物前后肺功能检查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4096名监测对象被纳入最终研究,总体慢阻肺患病率为10.2%(95%CI:9.2~11.1),吸烟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15.8%,95%CI:13.9~17.7)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7.2%,95%CI:6.2~8.2),且男性患病率(16.6%,95%CI:14.6~18.6)高于女性(8.3%,95%CI:3.8~12.9)。工作环境中接触二手烟的男性慢阻肺患病率(10.6%,95%CI:6.7~14.4)高于工作中无二手烟接触者(6.1%,95%CI:3.6~8.5)。与不吸烟的慢阻肺患者相比,曾经吸烟或现在吸烟的慢阻肺患者出现症状的比率较高,且肺功能较差。调整相关因素后,相对于从不吸烟者,男性人群中过去吸烟者(OR=9.242,95%CI:6.406~13.332,P<0.001)和现在吸烟者(OR=1.672,95%CI:1.476~1.949,P=0.024)发生慢阻肺的风险增加,女性人群中过去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1.167,95%CI:1.081~1.344,P<0.001);相对于无二手烟暴露者,女性暴露于二手烟环境发生慢阻肺的风险增加(OR=1.442,95%CI:1.190~1.787,P=0.027)。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偏高,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吸烟、二手烟暴露对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亦有影响,控烟戒烟仍是慢阻肺防控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吸烟 二手烟暴露
原文传递
北京十家社区40岁以上居民肺通气功能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二明 宋萍萍 +7 位作者 赵春燕 安欣华 马石头 包曹歆 李敏 孙培培 时延伟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城区10家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气道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对辖区内的10家社区4096名居民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判读所有肺通气功能报告,异常肺功能结果按类型、性...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城区10家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气道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对辖区内的10家社区4096名居民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判读所有肺通气功能报告,异常肺功能结果按类型、性别、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率总计为44.2%,各类型发生率分别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占3.3%,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占7.0%,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占10.9%,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异常)占23.0%。男性阻塞性通气、限制性通气、混合性通气发生率分别为13.5%、8.7%、4.9%,明显高于女性的8.6%、5.6%、1.9%(P<0.01);按年龄分层统计显示:阻塞性通气、限制性通气、混合性通气发生率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阻塞性通气(OR=1.408,95%CI:1.066~1.861),限制性通气(OR=2.010,95%CI:1.466~2.75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阻塞性通气(OR=1.572,95%CI:1.105~2.237),限制性通气(OR=2.244,95%CI:1.541~3.269)]是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年龄、吸烟、粉尘接触、低体重、儿时慢性咳嗽史、过敏史还是阻塞性通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某城区10家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率较高,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呼吸疾病家族史、过敏、低体重等内因外,还包括吸烟、粉煤尘接触等外部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肺通气功能障碍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硕 郭伟安 +1 位作者 向平超 孙佳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13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无创通气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30例氧合指数<200mmHg且具有气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刷检、活检等操作。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无创通气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30例氧合指数<200mmHg且具有气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刷检、活检等操作。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无创通气组(15例)和常规氧疗组(15例)。主要观察终点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检查完成后1h及24h内气管插管率的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无创通气组的氧合指数增加,由从(151.20±21.63)mmHg上升至(177.67±18.46)mmHg(t=-3.605,P=0.001),而常规氧疗组氧合指数下降了15.7%,从(158.53±21.37)mmHg下降至(133.60±17.79)mmHg(t=3.473,P=0.002)。操作过程中常规氧疗组患者心率更快。常规氧疗组中1例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3例肿瘤患者均得到确诊。病原学结果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支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要比常规氧疗情况下更能维持氧合指数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危重患者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硕 孙培培 向平超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8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探讨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下对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胸腔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52例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需要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6例)和普通吸氧组(26例)。术前、术中至术后2 h监测患者生... 目的探讨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下对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胸腔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52例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需要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6例)和普通吸氧组(26例)。术前、术中至术后2 h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情况。评估患者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无创通气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胸腔镜检查,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氧合指数由术前(214.65±37.99)mmHg升至术中(242.85±26.34)mmHg,PaCO2水平轻度下降。普通吸氧组中有2例患者操作过程中因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终止操作,转换为无创通气支持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能够顺利完成操作。其余24例患者操作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增加,术中PaO2及氧合指数下降,PaCO2水平轻度增高。2组患者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无创通气辅助下对胸腔积液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内科胸腔镜 呼吸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陈名珍 杨珺楠 +4 位作者 李开来 赵旭静 薛安静 满姗姗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76例,HFNC组82例,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94例。...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76例,HFNC组82例,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9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脉搏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适度评分、出院率、气管插管率、转重症监护室(ICU)率及死亡率。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HFNC组治疗30 min SPO_(2)、1 h SPO_(2)、6 h SPO_(2)均显著高于NPPV组(t=-2.049、-2.618、-3.314,P=0.043、0.010、0.001);出院前SPO_(2)显著低于NPPV组(t=2.162,P=0.033),但各时间点及出院前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 MAPHFNC组显著高于NPPV组(t=-2.209,P=0.029),但均在正常范围;治疗2天及3天HR HFNC组显著高于NPPV组(t=-2.199、-2.336,P=0.030、0.021);其余各时间点及出院前2组RR、HR、MA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NPPV组(t=-46.807,P<0.001)。2组患者出院率、转ICU率、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Ⅰ型或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与NPPV相当,HFNC较NPPV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培培 张硕 向平超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12期924-930,共7页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监护室收住的10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具有气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32例...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监护室收住的10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具有气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32例,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刷检、活检等操作。16例患者随机分入无创通气联合镇静组(丙泊酚镇静),16例随机分入无创通气非镇静组。主要观察终点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的感受度及检查完成后1 h及24 h内气管插管率的比较。结果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镇静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增加了18%,非镇静组氧合指数增加了6%。镇静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下降,非镇静组患者心率、血压增高。镇静组气管镜检查所需时间更短。镇静组大部分患者操作过程中无明显不适,并同意必要时再次气管镜检查;非镇静组大部分患者有明显不适,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疼痛等,仅有少数患者同意再次气管镜检查。2组大部分患者得到了确诊。结论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气管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镇静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经治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联合治疗临床分析
19
作者 赵璨 费凯伦 +3 位作者 万蕊 宋丽萍 向平超 段建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经治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接受免疫联合治疗的现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39例经治M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随访18.97个月,根据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经治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接受免疫联合治疗的现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39例经治M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随访18.97个月,根据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情况分为免疫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分析免疫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1.1%和10.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8.9%和5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长于对照组(分别为14.53和7.07个月,P=0.015),但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和2.03个月,P=0.062)。单因素分析显示,胸腔积液性质、病理亚型及免疫治疗疗效与MPM患者的PFS和OS均有关(均P<0.05)。免疫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5%(17/19),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9例),其次为恶心呕吐(7例)、疲劳(6例)和皮肤损害(6例)。有5例患者出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为1~2级。结论真实世界中,MPM患者多于后线开始接受免疫联合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中位治疗线数为二线。无论与化疗还是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吴蓉菊 向平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9-947,共9页
目的研究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特点,寻找有效识别该表型的生物标志物,并可预测急性加重风险。方法此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从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共190例,按... 目的研究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特点,寻找有效识别该表型的生物标志物,并可预测急性加重风险。方法此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从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共190例,按照入选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分为频繁急性加重组(98例)和非频繁急性加重组(92例),分别选取急性加重期(AE期)以及稳定期两个时期,记录基础CAT评分、血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2组患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测定血中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介素-8(IL-8)、白三烯B4(LTB4)、8-异前列腺素(8-iso-PG)和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时期各组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将血EOS按不同计数方式(绝对值以及百分比)进行分组,分别对比上述各项数据,寻找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随访两年,记录年急性加重频率。结果所有患者AE期血及EBC中的IL-8、LTB4、8-iso-PG和EOS中位数均高于稳定期,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AE期的IL-8(EBC)、稳定期的8-iso-PG(血)、随访两年的年急性加重次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E期的IL-8(EBC)和随访期两年的年急性加重次数与不同加重次数分组呈正相关(P<0.05)。将患者按血EOS绝对值100个细胞/µL(0.1)、300个细胞/µL(0.3)为界值分组后,稳定期的8-iso-PG(EBC)、LTB4(血)与分组呈显著正相关(P<0.05)。将血EOS按百分比2%分组后,稳定期的LTB4(血)仍随血EOS百分比增高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发现其与分组之间呈正相关。EOS不论以计数亦或百分比分组,与三年内的年急性加重频率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多项炎性指标均较其稳定期水平升高,其中急性加重期EBC中IL-8可能成为预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生物标志物。血嗜酸性粒细胞按不同分组方法得出结论有差异,稳定期EBC中的8-iso-PG、血中的LTB4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型相关。血嗜酸性粒细胞并不能良好的预测急性加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频繁急性加重表型 呼出气冷凝液 生物标志物 嗜酸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