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健康指标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欢 何映东 +5 位作者 刘金波 黄薇 赵娜 赵红薇 周晓华 王宏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520,共7页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至少有2次住院记录的受试者,排除基线时血管指标数据缺失且患有冠心病或脑梗塞的患者。建立两个队列,队列1(冠心病)入组467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3.4±12.3)岁,女性42.2%],队列2(脑梗塞)入组658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4.3±12.2)岁,女性48.7%],分别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建立冠心病或脑梗塞的预测模型。结果:队列1和队列2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年和2.1年,随访期间,队列1中有164例首发冠心病事件发生,队列2中有117例首发脑梗塞事件发生。将4种血管健康指标同时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多变量调整分析,队列1中,4种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队列2中,仅心踝血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仅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不同的血管健康指标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不同,其中心踝血管指数可能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指标。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而对于脑梗塞的预测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北京血管健康分级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学科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华 刘金波 +4 位作者 赵红薇 赵霄潇 周迎燕 刘欢 王宏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8期631-635,共5页
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型交叉医学专业学科,涉及范围统筹人体脑、肺、心、肾、肠道、外周血管等器官和系统,该学科将人的血管树从整体层面进行管理,突破了传统临床分科对于血管相关疾病的诊疗局限。血管医学专业率先提出全身血管病防治的关... 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型交叉医学专业学科,涉及范围统筹人体脑、肺、心、肾、肠道、外周血管等器官和系统,该学科将人的血管树从整体层面进行管理,突破了传统临床分科对于血管相关疾病的诊疗局限。血管医学专业率先提出全身血管病防治的关键是早期血管病变检测,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教育处通过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血管医学专业选修课程,将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的第一课堂和整体人文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旨在将该学科的思想理念普及推广到各个专业医学相关人群中。血管医学专业选修课是血管医学专业的延伸,医学院校血管医学教学将为推动我国血管医学专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专业人才、实践医教协同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医学 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山 艾永珍 王宏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结果 66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73枚,其中髂动脉植入27枚,股浅动脉植入32枚,髂-股动脉植入14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患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0.39±0.12上升至0.72±0.1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10例患者因复发而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 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
下载PDF
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血管结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永强 刘欢 +4 位作者 吴秀琴 张晓滨 黄孟华 王靖 王宏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血管结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58名福建畲族志愿者,根据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不同分为动脉弹性正常组(cf-PWV≤9m/s,144名)和动脉弹性降低组(cf-PWV>9m/s,214名)。应用多普勒超声诊...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血管结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58名福建畲族志愿者,根据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不同分为动脉弹性正常组(cf-PWV≤9m/s,144名)和动脉弹性降低组(cf-PWV>9m/s,214名)。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CIMT)、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CIMT),并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弹性降低组的L-CIMT、R-CIMT、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BUN、Cr、FPG、TG、TC、cf-PWV、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动脉弹性正常组(P均<0.05)。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心率、收缩压、BUN、TC,而LDL-C是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动脉弹性降低组和动脉弹性正常组cf-PWV与L-CIMT、R-CIMT均呈正相关(r=0.369、0.316,0.223、0.171,P均<0.05)。L-CIMT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收缩压(P均<0.05),R-CIMT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和脉压(P均<0.05)。结论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的年龄、心率、收缩压、BUN、TC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cf-PWV与双侧CIMT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僵硬度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商广芸 王宏宇 +3 位作者 刘金波 袁平 周迎燕 李丽红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44例T2DM患者和15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T2DM患者分为两个亚组,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44例T2DM患者和15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T2DM患者分为两个亚组,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DM+PAD组)176例和单纯糖尿病组(DM组)168例,检测3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统计分析。结果 DM+PAD组MTHFR基因纯合基因型(TT)、杂合基因型(CT)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4%、35.2%和29.0%,均明显高于DM组(分别为5.9%、27.4%和20.6%)和对照组(分别为3.1%、28.9%和17.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HFR基因型C677T多态性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760、1.048~2.755)。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血中Hcy水平显著高于未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能参与了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科学护理
6
作者 赵娜 《健康向导》 2025年第1期55-56,共2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病情进展迅速,早期死亡率高。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而言,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构建起一道...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病情进展迅速,早期死亡率高。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而言,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心脏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康复过程 科学护理 心血管急症 早期死亡率 病情进展 安全屏障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血管病的康复护理策略
7
作者 史鸿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年第7期32-33,37,共2页
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它的全新理念是将人全身的血管看作一个整体,即所谓的“血管树”。血管可遍及全身各个器官,血管的健康与人群的健康息息相关,只有早期综合评估检测血管功能,及早发现血管病变,早期进行逆转血管病变的治疗... 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它的全新理念是将人全身的血管看作一个整体,即所谓的“血管树”。血管可遍及全身各个器官,血管的健康与人群的健康息息相关,只有早期综合评估检测血管功能,及早发现血管病变,早期进行逆转血管病变的治疗,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健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医学 专业护士 专科护士 血管疾病 血管病 护士行为
下载PDF
高血压的联合治疗策略与血管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泉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661-663,共3页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高血压 血管保护 生活质量 临床试验 流行病学 证据
下载PDF
心踝血管指数评价血管功能检测技术总结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润冬 李丽红 史鸿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0期102-102,121,共2页
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硬化是血管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评估血管功能,对预防血管性疾病至关重要。心踝血管指数是评估血管功能的一项指标,为早期诊断血管性疾病提供依据。而心踝血管指数结果的准... 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硬化是血管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评估血管功能,对预防血管性疾病至关重要。心踝血管指数是评估血管功能的一项指标,为早期诊断血管性疾病提供依据。而心踝血管指数结果的准确性又与操作者的检测技术相关,本文就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血管功能评价过程中针对受检者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为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提供补充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踝血管指数(CAVI) 检测技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患者大动脉功能与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欢 王宏宇 +3 位作者 刘金波 赵红薇 周迎燕 李丽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7-1033,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人群的大动脉弹性功能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或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入选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动脉硬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及病史资料完整者491例,包括男性2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人群的大动脉弹性功能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或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入选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动脉硬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及病史资料完整者491例,包括男性208例、女性283例,平均年龄(61.66±11.60)岁,按照有无CHD或LEAD分为两组:无CHD和LEAD组,记为无病组;有CHD或LEAD组,记为CHD/LEAD组。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大动脉硬化[即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9 m/s]对于不同年龄水平(年龄<61.66岁和年龄>61.66岁)CHD/LEAD患病的独立影响。结果:本组人群大动脉硬化水平较高(平均CFPWV为10.71 m/s),其中76.6%存在大动脉硬化,36.9%存在CHD/LEAD。CHD/LEAD组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和CF-PWV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的服药率均显著高于无病组,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无病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大动脉硬化是CHD/LEAD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3.229,95%CI 1.156~9.022,P<0.05);在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大动脉硬化对于CHD/LEAD患病无独立影响关系(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功能普遍较差,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若同时合并大动脉硬化,其CHD/LEAD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不同年龄水平的颈动脉斑块患者CHD/LEAD患病的影响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血管硬化 脉搏波分析 冠心病 下肢动脉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晓葆 吴永全 +2 位作者 王宏宇 刘金波 连艳凯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81例疑诊CHD行冠脉造影并且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分为CHD组(56例)和对照组(25例)。冠状动脉造影前行左室压力记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CHD患者行Gen...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81例疑诊CHD行冠脉造影并且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分为CHD组(56例)和对照组(25例)。冠状动脉造影前行左室压力记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CHD患者行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果:CHD组患糖尿病、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LVEDP较对照组升高(P=0.005)。对包括糖尿病、高血压、LVEDP在内的参数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两组间LVEDP差别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39)。CHD患者Gensini积分≥100组LVEDP明显高于<50组(P=0.032),CHD三支病变组LVEDP同单支病变组相比明显升高(P=0.023)。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VEDP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成正相关(r=0.355,P=0.007)。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并随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增加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GENSINI积分 左室舒张末压力
下载PDF
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珺楠 陈名珍 +2 位作者 温宏 李开来 王宏宇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0例老年(≥65岁)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老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DVT,33.3%)、手术外伤(25.0%)、长期卧床... 目的探讨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0例老年(≥65岁)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老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DVT,33.3%)、手术外伤(25.0%)、长期卧床(23.3%)。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症状(80.0%),96.7%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肺栓塞部位主要为右下叶肺动脉(38.9%)、右肺动脉(35.2%)和左下叶肺动脉(29.6%),53.7%的患者为多支血管受累。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的阳性率为73.9%,CTPA的阳性率为65.2%,43.5%的患者V/Q扫描和CTPA均为阳性,二者联用的检出率为95.7%。结论老年肺栓塞表现为多处、主要血管受累,以右肺动脉和双下叶肺动脉多见。提高老年肺栓塞的诊断水平,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推荐联合使用V/Q扫描和CTP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老年 诊断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医学教育早期临床实践在血管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天润 王宏宇 +3 位作者 王黎春 刘金波 黄薇 商广芸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 探索和研讨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教育在血管医学领域的经验.方法 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为依托,组织了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等4个专业96名学生,成立并遴选实施了13个项目组,进行了为期14天的血管... 目的 探索和研讨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教育在血管医学领域的经验.方法 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为依托,组织了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等4个专业96名学生,成立并遴选实施了13个项目组,进行了为期14天的血管医学早期临床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各项目组提交临床实践报告和成果展示,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临床实践的效果和对实践方法的评价.结果 学生对血管医学早期临床实践活动的满意度、收获有较高的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血管医学早期临床实践时间分配合理、愿意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尝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以及愿意增加护理实习内容.结论 血管医学早期临床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对血管医学的了解和热情,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学生对早期临床实践中增加PBL教学和护理实习内容具有较高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早期临床实践 血管医学 医疗实践管理
原文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广芸 王宏宇 +3 位作者 刘金波 袁平 周迎燕 李丽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194例健康对照个体(对照组),检测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位点基...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194例健康对照个体(对照组),检测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统计分析。结果 2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基因TT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CC型及CT型。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与T2DM的发病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畲族人群双侧上肢收缩压差异与动脉硬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欢 洪永强 +3 位作者 吴秀琴 张晓滨 黄孟华 王宏宇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1期1081-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双侧上肢收缩压差异(IAD)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2009年入选畲族自然人群418例,其双侧上肢血压能够通过动脉硬化自动检测装置(VS-1000)同时记录得到。IAD为左侧与右侧收缩压差值的绝对值,分别按IAD不同...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双侧上肢收缩压差异(IAD)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2009年入选畲族自然人群418例,其双侧上肢血压能够通过动脉硬化自动检测装置(VS-1000)同时记录得到。IAD为左侧与右侧收缩压差值的绝对值,分别按IAD不同水平分成两组,即IAD10组(IAD<10mm Hg和IAD≥10mm Hg),IAD15组(IAD<15mm Hg和IAD≥15mm Hg组)。结果:在IAD增高组(IAD≥10mm Hg组或IAD≥15mm Hg),其年龄、男性比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水平显著高于IAD正常组(IAD<10mm Hg或IAD<15mm Hg组),双侧踝臂指数(ABI)水平显著低于IAD正常组。将IAD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分析,提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CF-PWV与IAD呈显著正相关性(r=0.125、0.155、0.104、0.164,P<0.05),双侧ABI与IAD呈显著负相关性(r=-0.297[左]、-0.309[右],均P<0.01)。进一步控制了年龄和性别之后,hs-CRP(r=0.150,P=0.021)、CF-PWV(r=0.198,P=0.002)、双侧ABI(r左=-0.411,r右=-0.350,均P=0.000)仍与IAD显著相关。结论: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中,IAD增高者的动脉硬化水平显著高于IAD正常者,ABI显著低于IAD正常者。此外,ABI与IAD显著负相关,CF-PWV、WBC、hs-CRP与IAD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双侧上肢血压差异 动脉硬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大动脉僵硬度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君玓 商广芸 +1 位作者 何为 王宏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大动脉僵硬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582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来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84名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一般资...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大动脉僵硬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582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来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84名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一般资料收集、颈动脉超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收缩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都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单侧斑块检出率为47.59%,对照组为14.22%,观察组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33.85%,对照组为5.47%,单、双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型糖尿病病人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收缩压、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RP是影响大动脉僵硬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颈动脉更易生长斑块,且大动脉弹性明显减退,影响其僵硬度的因素有年龄、收缩压、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RP等。应在治疗中严格控制多重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脉搏波传导速度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人群动脉僵硬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泉 洪永强 +3 位作者 刘康 芦娜 王敏 王宏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两个动脉僵硬度指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水平,并研究两种动脉僵硬度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中... 目的研究比较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两个动脉僵硬度指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水平,并研究两种动脉僵硬度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中国南北方参加健康体检者共488人(中国南方245人,中国北方243人),应用动脉僵硬度自动检测装置分别测定其cfPWV以及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同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cfPWV、CAVI水平高于中国南方[cfPWV:(12.14±3.20)m/svs(9.35±1.75)m/s,P<0.001;CAVI:7.81±1.33vs7.26±1.16,P<0.001]。cfPWV与CAVI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613,P<0.001)。结论 CAVI和cfPWV是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两者存在明确正相关;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CAVI和cfPWV高于南方地区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踝血管指数 脉搏波速度 动脉僵硬度
下载PDF
畲族自然人群脉压与双侧颈动脉血管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永强 王宏宇 +5 位作者 郑长业 黄孟华 吴秀琴 曾诚 韦朝清 李朝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 了解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判断脉压水平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影响的异同性.方法 采用"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的方法,433名畲族人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年龄15~87(49.03±13.54)岁.... 目的 了解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判断脉压水平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影响的异同性.方法 采用"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的方法,433名畲族人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年龄15~87(49.03±13.54)岁.根据该人群脉压三分位数水平分为三组:脉压≤48 mm Hg(1 mm Hg=0.133 kPa)、49~59 mm Hg和〉59mm Hg.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双侧颈总动脉.测量舒张末期IMT,比较双侧颈动脉IMT在各组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年龄、体重指数、脉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等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1)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增加而增厚,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颈总动脉(LCC)IMT在第1分位组与第2分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第3分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总动脉(RCC)IMT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进入颈总动脉IMT回归方程的顺序和关联因素.左侧为年龄、脉压、体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和TG,其回归方程LCC-IMT=32.61+4.29(年龄)+1.77(脉压)+1.87(体重)+16.52(LDL.C)+11.77(血糖)-9.92(TG),r=0.663,r2=0.44,P〈0.001;右侧为年龄、脉压和身高,其回归方程RCC-IMT=5.19(年龄)+1.61(脉压)+2.62(身高)-219.36,r=0.636,r2=0.41,P〈0.001.结论 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变化存在差异,与年龄、脉压、体重、LDL-C、血糖、TG和身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脉压 自然人群
原文传递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三级非直属附属医院中的实践及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华 伍一鸣 +1 位作者 陈娜 王宏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工作的开展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2019年7月至11月,选取95名参赛教师和71名临床科室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理想和现实的教学时间占比... 目的探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工作的开展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2019年7月至11月,选取95名参赛教师和71名临床科室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理想和现实的教学时间占比分布情况,青教赛对个人、科室和医院整体教学水平贡献值以及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建议等。采用Stata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0.1%的教学管理人员对青教赛持支持态度,大多数科室在赛前对选手进行了指导。超过72%的参赛教师认为教学意识、教学手段、教学技巧均有提高,平时的授课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赛后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病例讨论、PBL、CBL模式的教学活动明显增多。教学管理人员都认为理想的教学时间占比不应低于10%,理想的教学时间占比顺位为11%~20%、21%~30%、>30%,但实际情况中有12.7%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用于教学的时间不超过10%。参赛教师认为理想的教学时间占比顺位为11%~20%、21%~30%、≤10%、>30%,对应的人数比例为49.5%、29.5%、13.7%、7.3%,但实际情况中,高达44.2%的参赛教师认为用于教学的时间不超过10%,远远高于对应理想占比的人数比例,仅有1.1%的参赛教师认为实际教学时间占比超过30%。结论各级临床医师及青年教师因医疗及科研的现实情况导致了教学时间被挤压及受限。青教赛作为教师发展平台,提升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医院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比赛 非直属附属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