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陆学艺先生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实践与学术活动 |
胡建国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2
|
“人文奥运”新内涵下的北京社会建设 |
宋国恺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3
|
北京社会阶层空间结构的特点、问题及优化 |
李君甫
李阿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4
|
北京社会空间分化与隔离:基于社会阶层分布的研究 |
李君甫
李阿琳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5
|
科技进步与北京社会阶层结构变动 |
李东松
胡建国
赵卫华
李晓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6
|
流动人口的社会心态研究——基于2005年与2013年北京两次调查数据比较 |
李升
黄造玉
|
《调研世界》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7
|
专业服务与项目管理:“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索——以北京市G社区为例 |
杨荣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8
|
北京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研究 |
李晓壮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 |
鞠春彦
|
《学习与实践》
|
2008 |
14
|
|
10
|
大学教师的收入公平感研究——基于北京地区18所大学的调查 |
李君甫
武斌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1
|
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状况与特点分析 |
赵卫华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2
|
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状与社会影响分析 |
李晓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4
|
|
13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本质理论的科学把握——对“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再解读 |
常宗耀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科学发展观:党的社会进步理论的重大创新 |
常宗耀
|
《学习与实践》
|
2008 |
2
|
|
15
|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公平范畴——兼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
常宗耀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6
|
国内高校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12所大学的调研 |
魏爽
|
《高教学刊》
|
2020 |
2
|
|
17
|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公平观--兼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
常宗耀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8 |
0 |
|
18
|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公平观——兼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
常宗耀
|
《唯实》
|
2008 |
0 |
|
19
|
社会治安机制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北京为例 |
张荆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2010 |
0 |
|
20
|
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观创新 |
常宗耀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