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抗EMI材料及其传导干扰抑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群 高东海 孙宏亮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鉴于兆频带近场电磁干扰抑制材料需求的增加,采用气雾化制粉、粉末扁平化、绝缘压结、真空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高频宽带分布磁导率特性的新型软磁合金复合材料。经测试,获得的典型材料在1.2GHz时,μ″r达到15左右。此外,采用平行线传输... 鉴于兆频带近场电磁干扰抑制材料需求的增加,采用气雾化制粉、粉末扁平化、绝缘压结、真空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高频宽带分布磁导率特性的新型软磁合金复合材料。经测试,获得的典型材料在1.2GHz时,μ″r达到15左右。此外,采用平行线传输线测量S参数的方法评价了该复合材料的传导干扰抑制性能。试验表明:复合材料试样比铁氧体材料试样具有更佳的传导干扰抑制性能,损耗功率比在650MHz以上超过铁氧体试样,最大值达0.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干扰抑制 抗EMI材料 铁氧体
下载PDF
功能载体材料-高品质硅藻土提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象玉 郑广伟 杜玉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4-149,共6页
采用擦洗、酸浸、碱浸、煅烧等工艺对吉林长白山矿区选矿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作为功能载体材料。通过SEM及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不同提纯方法对硅藻土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孔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提纯方法各自的最优方案并比较了四种... 采用擦洗、酸浸、碱浸、煅烧等工艺对吉林长白山矿区选矿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作为功能载体材料。通过SEM及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不同提纯方法对硅藻土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孔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提纯方法各自的最优方案并比较了四种提纯方法对硅藻土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为碱溶硅藻精土比表面积为32.9 m2/g,其对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幅最大,作为药辅、食品保健功能载体材料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载体材料 硅藻土 提纯 擦洗 碱浸
下载PDF
三明治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晓宁 毛倩瑾 王群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6-540,共5页
根据 Schelkunoff的多层电磁屏蔽理论,分析了双层和3层屏蔽材料的综合屏蔽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三明治型夹层结构材料设计方案 .制备出金属箔、涂料两种三明治型层状电磁屏蔽材料.通过理论计算、样品的综合屏蔽性能测试和SEM微观... 根据 Schelkunoff的多层电磁屏蔽理论,分析了双层和3层屏蔽材料的综合屏蔽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三明治型夹层结构材料设计方案 .制备出金属箔、涂料两种三明治型层状电磁屏蔽材料.通过理论计算、样品的综合屏蔽性能测试和SEM微观组织观察,讨论了三明治型材料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材料的性能. 结果表明,三明治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增量(△SE)随电磁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可以实现结构优化;金属箔三明治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增量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涂料三明治型电磁屏蔽材料的SE值比普通型高,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为 1GHz时,三明治型比普通型高1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型电磁屏蔽材料 制备 电磁屏蔽 屏蔽效能 涂料 金属泊 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性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忻 张久兴 +3 位作者 路清梅 张艳峰 刘延秦 刘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重点讨论了以NaCo_2O_4为代表的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基本结构、性能特征与研究进展;评述了NaCo_2O_4材料Na位、Co位掺杂研究和NaCo_2O_4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其它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氧化物热电材料 NaCo2O4 SEEBECK系数 电导率 热导率 热电效应
下载PDF
硅藻土基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孔伟 杜玉成 +1 位作者 卜仓友 王从曾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9,62,共4页
以吉林临江硅藻土作为原料,通过提纯、无机盐修饰改性工艺制备硅藻土基调湿材料。探讨了硅藻土调湿机理,研究了提纯、修饰改性对硅藻土吸湿性能的影响,采用BET、SEM、EDS、TEM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硅藻土孔结构的惯... 以吉林临江硅藻土作为原料,通过提纯、无机盐修饰改性工艺制备硅藻土基调湿材料。探讨了硅藻土调湿机理,研究了提纯、修饰改性对硅藻土吸湿性能的影响,采用BET、SEM、EDS、TEM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硅藻土孔结构的惯通性是其具有良好调湿性的重要因素,经过提纯、无机盐修饰的硅藻土,吸湿率可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相对湿度 无机盐 调湿
下载PDF
氧化钨直接碳化SPS原位合成致密WC块体材料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国珍 王澈 +4 位作者 刘燕琴 张利平 张久兴 钟涛兴 周美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将WO3和炭黑的混合粉原位合成为致密的WC块体.研究了合成工艺和配碳量对块体的物相、致密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60℃~1 060℃温度范围内,炭能快速地将WO3还原成W,同时发生碳化反应,温度继续升高发生烧结...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将WO3和炭黑的混合粉原位合成为致密的WC块体.研究了合成工艺和配碳量对块体的物相、致密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60℃~1 060℃温度范围内,炭能快速地将WO3还原成W,同时发生碳化反应,温度继续升高发生烧结.含碳量低时,块体中有杂相W或W2C,含碳量合适时,块体的物相为纯WC,致密度达到WC的理论密度,晶粒在5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放电等离子烧结 WC 氧化钨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HA/Ti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珍 张光磊 +3 位作者 张久兴 钟涛兴 惠剑 宗斌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 (SPS)技术制备了HA/Ti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SPS可以大大降低烧结温度 ,HA/Ti(质量分数比为 70 %/3 0 %)复合材料在 90 0℃可实现良好的烧结 ,HA不分解 ,保持了HA的...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 (SPS)技术制备了HA/Ti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SPS可以大大降低烧结温度 ,HA/Ti(质量分数比为 70 %/3 0 %)复合材料在 90 0℃可实现良好的烧结 ,HA不分解 ,保持了HA的结构和含量 ,并实现了Ti合金与Ti粉的良好烧结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羟基磷灰石 种植体材料 制备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NdFeB永磁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公平 岳明 +3 位作者 张久兴 刘卫强 任仁 刘程扬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9-262,266,共5页
采用传统烧结技术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相同成分的烧结NdFeB永磁合金。研究了所制备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测量了合金的抗弯强度并对磁体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 采用传统烧结技术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相同成分的烧结NdFeB永磁合金。研究了所制备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测量了合金的抗弯强度并对磁体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PS NdFeB磁体的抗弯强度较传统烧结体有显著的提高,前者σbb=402·25MPa,后者σbb=278·97MPa;SPS NdFeB磁体显微组织主相晶粒细小均匀、富稀土相细小弥散且彼此隔断,断口观察发现了较明显的撕裂棱及一些解理断裂;而传统烧结磁体主相晶粒粗大、富稀土相粗大且彼此连接,沿晶断裂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 NDFEB 富稀土相 抗弯强度 沿晶断裂 撕裂棱
下载PDF
浸渍—挤压(SiC_w+B_4C_p)/Mg(AZ91)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头男 聂祚仁 李斗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浸渍挤压 (SiCw+B4Cp) /Mg(AZ91)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B4Cp/Mg界面处生成了很多MgO和MgB2 反应产物 ,而SiC/Mg界面处反应产物较少。基体中形成了大颗粒体心立方结构的Mg17(Al,Zn) 12 相和未知的...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浸渍挤压 (SiCw+B4Cp) /Mg(AZ91)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B4Cp/Mg界面处生成了很多MgO和MgB2 反应产物 ,而SiC/Mg界面处反应产物较少。基体中形成了大颗粒体心立方结构的Mg17(Al,Zn) 12 相和未知的弥散小颗粒物相。大量观察及综合分析表明 ,SiC和Mg之间不存在固定晶体学位向关系 ,只可能出现一些择优取向关系 ,出现几率较大的取向关系为 :{ 111} SiC∥ { 0 0 0 1} Mg,〈1—0 1〉SiC∥〈112 —0〉Mg和 { 111} SiC∥ { 10 1—0 } Mg,〈11—0〉SiC∥〈12 —1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浸渍 挤压 碳化硅 碳化硼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与新材料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久兴 岳明 +4 位作者 宋晓艳 路清梅 张国珍 周美玲 左铁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4-105,共12页
详细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的工艺特点、特殊的烧结机理以及设备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SPS新材料研究开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包括梯度材料、综合性能优异的稀土永磁Nd-Fe-B材料、热电能源转换材料(CoSb3系... 详细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的工艺特点、特殊的烧结机理以及设备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SPS新材料研究开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包括梯度材料、综合性能优异的稀土永磁Nd-Fe-B材料、热电能源转换材料(CoSb3系列)、原位合成的WC块体材料、超细或纳米晶WC-Co硬质材料和SPS烧结过程组织演变及机理等.最后展望了SPS新材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技术 新材料 研究开发 应用 前景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原位制备LaB_6多晶纳米块体阴极材料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身林 刘丹敏 +1 位作者 张久兴 金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用氢直流电弧法制备La-LaH2纳米粉末,再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原位、"无氧"条件下成功制备高纯LaB6多晶纳米块体热阴极材料,并系统研究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压强对材料物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形成单相的... 用氢直流电弧法制备La-LaH2纳米粉末,再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原位、"无氧"条件下成功制备高纯LaB6多晶纳米块体热阴极材料,并系统研究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压强对材料物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形成单相的LaB6,纯度达到99.867%,平均晶粒尺寸为120nm,LaB6纳米块体相对密度达到99.2%,维氏硬度达到17.4GPa,抗弯强度高达245.6MPa,已达单晶材料的理论抗弯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多晶LaB6 纳米块体 热阴极
下载PDF
Sb-SnO_2包覆硅藻土多孔导电材料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玉成 颜晶 +2 位作者 孟琪 李扬 戴洪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1036,共6页
以硅藻土为基核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b-SnO2包覆前驱体,通过焙烧制备了多孔结构导电复合材料.Sb-SnO2包覆率影响产物导电性、焙烧温度影响Sb-SnO2晶胞参数和晶粒大小,进而影响产物导阻率.采用XRD、SEM、TEM、EDS、BET、FT-IR对样品进行了... 以硅藻土为基核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b-SnO2包覆前驱体,通过焙烧制备了多孔结构导电复合材料.Sb-SnO2包覆率影响产物导电性、焙烧温度影响Sb-SnO2晶胞参数和晶粒大小,进而影响产物导阻率.采用XRD、SEM、TEM、EDS、BET、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四探针仪测试样品导电性能.当n(Sn)/n(Sb)=8/1、包覆率为25.8%、700℃焙烧样品电阻率最低为22 cm,并具有介孔结构,孔径为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多孔结构 Sb-SnO2包覆 导电性 电阻率
下载PDF
可加工Al_2O_3/BN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利 张久兴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8-250,共3页
通过原位化学包覆工艺制备的可加工Al2O3/BN纳米复合材料,其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Al2O3基体材料.热震温差ΔTc从195℃提高到约395℃,抗热震损伤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高的抗热震断裂性能源于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大幅下降和保持了较高的强度;... 通过原位化学包覆工艺制备的可加工Al2O3/BN纳米复合材料,其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Al2O3基体材料.热震温差ΔTc从195℃提高到约395℃,抗热震损伤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高的抗热震断裂性能源于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大幅下降和保持了较高的强度;而优良的抗热震损伤性能则是因为具有弱层间结合的BN易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屏蔽了热弹性应变能,从而使热震裂纹趋向于准静态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Al2O3 H-BN 抗热震性
下载PDF
浸渍/挤压(SiC_w+B_4C_p)/Mg(AZ91)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头男 聂祚仁 李斗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 (SiCw+B4Cp) /Mg(AZ91)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 :B4Cp/Mg界面区反应生成物混乱 ,而在SiCw/Mg界面区较为规则。SiCw/Mg界面生成了两种反应物 ,其中MgO与SiC具有 180 旋转孪晶关系 ,孪晶面为 { 111} SiC ,M... 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 (SiCw+B4Cp) /Mg(AZ91)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 :B4Cp/Mg界面区反应生成物混乱 ,而在SiCw/Mg界面区较为规则。SiCw/Mg界面生成了两种反应物 ,其中MgO与SiC具有 180 旋转孪晶关系 ,孪晶面为 { 111} SiC ,MgO,而MgB2 一般以SiC表面一薄层MgO为基底生长成较大且完整的晶形 ,MgB2 与MgO之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为 :(1—11) MgO∥ (0 0 0 1—) MgB2 ,[110 ]MgO∥ [112 —0 ]MgB2 。高分辨观察结合计算机模拟确定了MgO/MgB2 界面有两种原子占位方式 ,一种为界面处有两层Mg原子分别属于两相 ,另一种为界面处只有一层Mg原子为两相共享。此外 ,基体中第二相Mg17(Al,Zn)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 挤压 镁基复合材料 界面结构 碳化硅 碳化硼
下载PDF
无压渗透工艺制备MgO/AlN复相材料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忻 李亚伟 +2 位作者 金胜利 李楠 张久兴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78-1081,共4页
采用无压渗透工艺,研究了在高纯氮气氛下Al-Mg-Si合金反应渗透氧化镁预形体制备MgO/AlN复合材料。借助XRD,SEM/EDS,EMPA等测试手段检测了产物的物相组成,观察了材料的微观形貌,并对复合材料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 采用无压渗透工艺,研究了在高纯氮气氛下Al-Mg-Si合金反应渗透氧化镁预形体制备MgO/AlN复合材料。借助XRD,SEM/EDS,EMPA等测试手段检测了产物的物相组成,观察了材料的微观形貌,并对复合材料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用AlMgSi合金渗透氮化原位复合氧化镁形成了MgO/AlN复合材料。在氮化温度范围内,AlMgSi合金中的Mg元素极易蒸发,与气氛中的微量氧发生反应,起到深脱氧作用,而Si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熔体容易浸渗入MgO预形体中,同时氮化反应生成AlN原位复合氧化镁形成MgO/AlN复合材料。合金熔液向预形体渗透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合金熔液的原位氮化自反应。氮化产物中除了AlN,MgO外,还生成了含氮尖晶石。氧化镁颗粒的存在,可能导致合金液在各局部区域中的温度、组成浓度、蒸气压等生长条件存在差异或变化,从而造成AlN生长形态的多样化和生长机制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硅 合金 无压渗透 原位氮化 氧化镁/氮化铝复相材料
下载PDF
Sm_2(Fe,M)_(17)N_x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东涛 岳明 +1 位作者 张久兴 周美玲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3-238,共6页
综述了Sm2 (Fe ,M) 1 7Nx 永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Sm2 (Fe ,M) 1 7Nx 磁粉及磁体的制备技术 ,说明用其他元素替换Sm或Fe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以及粉末颗粒具有最佳的尺寸和形貌的重要性。并指出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SPS)有望成为... 综述了Sm2 (Fe ,M) 1 7Nx 永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Sm2 (Fe ,M) 1 7Nx 磁粉及磁体的制备技术 ,说明用其他元素替换Sm或Fe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以及粉末颗粒具有最佳的尺寸和形貌的重要性。并指出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SPS)有望成为制备Sm2 (Fe ,M) 1 7Nx 致密磁体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Fe M)17Nx 稀土永磁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稀土
下载PDF
原位复合纳米SiO_2改性脲醛木塑复合材料制备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万里 郭红霞 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4-67,共4页
以原位复合纳米SiO2改性脲醛树脂为填充体,人工速生杨木为基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制得木塑复合材料。各种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增重率、抗吸水性、顺纹和恒纹压缩强度分别提高49%、38%、68%和83%。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纳米SiO2... 以原位复合纳米SiO2改性脲醛树脂为填充体,人工速生杨木为基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制得木塑复合材料。各种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增重率、抗吸水性、顺纹和恒纹压缩强度分别提高49%、38%、68%和83%。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纳米SiO2改性脲醛完整地填充在杨木基体导管以及孔状结构中。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纳米SiO2改性脲醛与杨木基体的固化反应表明,木塑复合材料中木质素C=O吸收峰1 750 cm-1完全消失,木质素COO-吸收峰1 645 cm-1增强而且发生偏移,充分证明纳米SiO2改性脲醛树脂填充体与木材基体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而使木塑复合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得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原位纳米SiO2复合脲醛树脂 原位复合
下载PDF
Gd_5(Si_xGe_(1-x))_4磁致冷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久兴 曾宏 +1 位作者 岳明 牛培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8,共6页
为了促进室温磁致冷技术的实用化,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室温磁致冷材料Gd5(SixGe1-x)4系金属间化合物近年来的发展概况,阐明了巨磁热效应与晶体结构、相变类型的关系,着重介绍了优化合金磁热性能的各种途径,最后针对合金实用化存在的问... 为了促进室温磁致冷技术的实用化,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室温磁致冷材料Gd5(SixGe1-x)4系金属间化合物近年来的发展概况,阐明了巨磁热效应与晶体结构、相变类型的关系,着重介绍了优化合金磁热性能的各种途径,最后针对合金实用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5(SixGe1-x)4 合金 磁致冷 晶体结构 磁热效应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纳米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燕琴 毛倩瑾 周美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5-47,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烷基苯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与纳米Fe3O4复合材料,并对纳米Fe3O4进行了XRD表征,经粉体激光粒度分布测试表明分散剂的存在能较好地保持纳米粉的分散。研究发现复合材料与导电聚苯胺比较,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00℃以上...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烷基苯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与纳米Fe3O4复合材料,并对纳米Fe3O4进行了XRD表征,经粉体激光粒度分布测试表明分散剂的存在能较好地保持纳米粉的分散。研究发现复合材料与导电聚苯胺比较,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00℃以上,而且分解速率大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纳米Fe3O4粒子对烷基苯磺酸掺杂剂有强烈的表面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原位合成Ce_yFe_(1.0)Co_(3.0)Sb_(12)热电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忻 张久兴 +1 位作者 路清梅 刘延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81,共5页
以Co、Sb、Fe及Ce为起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原位反应合成了填充式Skutterudite化合物Cey Fe1.0 Co3.0 Sb12,并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y为0~0.30时,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在573 K开始生成Cey Fe... 以Co、Sb、Fe及Ce为起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原位反应合成了填充式Skutterudite化合物Cey Fe1.0 Co3.0 Sb12,并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y为0~0.30时,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在573 K开始生成Cey Fe1.0 Co3.0 Sb12且在673~873 K时,Cey Fe1.0 Co3.0 Sb12化合物为主晶相,并伴有极少量的FeSb2和Sb相.晶格常数和Seebeck系数随Ce填充分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电导率和热导率随Ce填充分数的增加而降低.Cey Fe1.0 Co3.0 Sb12化合物表现为P型传导,Cey Fe1.0 Co3.0 Sb12化合物中Ce的填充分数y为0.30时,Ce0.30 Fe1.0 Co3.0 Sb12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其中在773 K时具有最大的热电优值(ZT值)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钴矿 放电等离子烧结 电导率 热导率 SEEBECK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