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笔谈) 被引量:1
1
作者 阎凤桥 沈文钦 +6 位作者 刘继安 李璐 张优良 方芳 王东芳 巫锐 刘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2024年6月5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邀请,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并参加了“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本次论坛深入讨论了国际高等教育领... 2024年6月5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邀请,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并参加了“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本次论坛深入讨论了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与中国贡献、高等教育研究所需处理的三对关系等话题。西蒙·马金森教授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天津的多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开设“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瞻望”专栏,希望能激发更多的思想碰撞,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推动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牛津大学 大学堂 思想碰撞 未来展望 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 三对关系
原文传递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扩散机制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
2
作者 李兰 宋吉颖 《中国高校科技》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动改革落实,北京地区多所高校陆续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研究聚焦于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扩散现象,分析其扩散...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动改革落实,北京地区多所高校陆续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研究聚焦于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扩散现象,分析其扩散的历史进程、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北京地区高校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经历了缓慢扩散、快速扩散和平稳扩散三个阶段,呈现S型趋势;不同层次、学科类型、主管部门的高校在政策采纳比例方面呈现显著差异;在扩散过程中,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均发挥了作用,对应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行政压力、高校间模仿、社会共识和舆论压力。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扩散 扩散机制 特色发展
原文传递
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3
作者 王智宇 张优良 +1 位作者 姚月 徐艺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85-88,共4页
教学方式变革、学生需求变化以及交流受限等问题,给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住培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而是需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 教学方式变革、学生需求变化以及交流受限等问题,给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住培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而是需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并逐渐成为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新趋势。本研究将从探索与研究如何发展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并以此推动我国高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业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新时代的住院医师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 医学教育 案例教学 探索与研究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趋势
4
作者 张优良 《留学》 2024年第21期20-22,共3页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世界诸多国家和高校纷纷探索新的国际化模式,国际化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世界诸多国家和高校纷纷探索新的国际化模式,国际化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国际学生流动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模式 国际学生流动 全球趋势 全球范围 新格局 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
下载PDF
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现实挑战及未来走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9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安卓 杜瑞军 +3 位作者 陈燕 何芳 姚冬萍 王明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6,共7页
2019年7月13日至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曁2019学术年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本次会议以“不忘初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反思”为主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和鲁东大学联合... 2019年7月13日至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曁2019学术年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本次会议以“不忘初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反思”为主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和鲁东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省级评估机构及《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等传媒单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领域的专家学者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估 质量保障 年会综述 鲁东大学 山东省烟台市 换届大会 不忘初心 现实挑战
下载PDF
我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艳茹 刘继安 +1 位作者 苏林琴 徐铁英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9,共7页
基于对全国88家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调查,发现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具有贴近行业产业需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注重产教与科教融合的特征与优势,但是也存在培养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外部治理不够健全、内部治... 基于对全国88家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调查,发现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具有贴近行业产业需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注重产教与科教融合的特征与优势,但是也存在培养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外部治理不够健全、内部治理制度不够规范等现实问题。在当前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为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提出增加招生名额、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实施分类评价、推广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学位点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研究生教育 科教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升一”论述评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家榜 苏林琴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9,110,111,共12页
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即近年来倡议高等教育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系统主张。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升一”依据论、“升一”策略论和“升一”方案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其旨趣为中心,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先后经历“提高”阶段和“维系”阶... 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即近年来倡议高等教育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系统主张。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升一”依据论、“升一”策略论和“升一”方案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其旨趣为中心,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先后经历“提高”阶段和“维系”阶段。“提高”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旨在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制度红利以提升社会认同;“维系”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旨在重树高等教育学被视为学科的制度标志以维系学科的社会认同。作为坚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发展的新表述,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有助于重塑高等教育学学科共同体的学科关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过分夸大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困境;高估高等教育学科群的成熟程度;高等教育学“升一”的依据不尽合理;高等教育学“升一”方案缺乏整体设计。正因为存在这些不足,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在获得认可的同时,也遭到质疑。从修正高等教育学“升一”论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学“升一”论者未来要正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要以提升学科品质作为“升一”的根本之计;要以完善教育学学科专业结构为“升一”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升一”论 发展困境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结构 教育学 学科共同体 一级学科
下载PDF
高等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来自CGSS2013-2021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晓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128,共15页
基于CGSS2013-2021年数据,实证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接受高等教育显著提高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效应在不同户籍和地区人口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女性和已婚群体受益较... 基于CGSS2013-2021年数据,实证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接受高等教育显著提高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效应在不同户籍和地区人口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女性和已婚群体受益较多。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相对收入是高等教育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机制,身心健康和职业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挥教育评价导向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主观幸福感 相对收入 就业机会
下载PDF
工科大学生学习投入与收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苏林琴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6,共7页
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收获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结合北京某"211工程"工科高校本科生调查数据,发现基于环境投入、行为投入、认知和情感投入、认知能力收获和非认知能力收获等变量可... 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收获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结合北京某"211工程"工科高校本科生调查数据,发现基于环境投入、行为投入、认知和情感投入、认知能力收获和非认知能力收获等变量可将学生学习行为分为三类,即外力驱动型、内在驱动型和务实有效型。回归分析发现学习投入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投入、认知和情感投入是正向影响,环境投入对学习收获呈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建议以有效提升课堂学习动力为基点,关注环境对学习的正向支持;通过方法指导、价值引领,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学习投入 学习收获 学习类型 高等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2000—2020年)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燕 铁晓锐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却进展缓慢。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收录在CSSCI数据库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1168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进行分析,揭...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却进展缓慢。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收录在CSSCI数据库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1168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进行分析,揭示其文献增长、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专业学位类别分布、研究主题等特征,提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建议: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和基本理论研究;加大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力度;重视学生和社会需求视角的相关研究;扩大核心效应和相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英澳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的三维度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书宇 陈童节 方瑶瑶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20,共8页
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经济产业发展亟待借重的教育类型。作为《悉尼协议》的重要发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对提升我国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质量和推动认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英国在认证模式上... 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经济产业发展亟待借重的教育类型。作为《悉尼协议》的重要发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对提升我国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质量和推动认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英国在认证模式上注重发展以专业工程师为主的认证主体、全面发展的认证标准和三方交互的认证程序;澳大利亚则关注以学术研究人员为主的认证主体、技术至上的认证标准建设和政府主导的认证程序。借鉴英澳两国经验,我国应发挥专业工程师在认证主体上的主导作用,构建与时俱进的本土化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完善认证程序,以促进我国高等工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职业教育 悉尼协议 英澳认证模式 专业工程师
下载PDF
家校合作:新时代破解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困境的着力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保华 谢李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着目标外化、地位弱化、模式僵化、空间窄化的困境。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支持、配合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是农村学校劳动教育... 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着目标外化、地位弱化、模式僵化、空间窄化的困境。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支持、配合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是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困境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破解新时代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需要从家校达成理念共识、充分挖掘家庭资源、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以及构建多元考评机制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构建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绽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20-28,共9页
大学善治的中国话语形式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学必须率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大学善治要素可分为两类,即基于价值理性的善治要素和基于工具理性的善治要... 大学善治的中国话语形式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学必须率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大学善治要素可分为两类,即基于价值理性的善治要素和基于工具理性的善治要素。以善治理想关照现实,将中国特色大学善治要素指标化,运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一个包括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的中国特色大学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可取之处在于将大学善治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为一体,有助于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个方面对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程度进行诊断,并尝试通过创新性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设计将中国大学导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善治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构建
下载PDF
实际贡献导向的一流工学学科评价体系研究
14
作者 杨登才 李晓瑀 《教育进展》 2024年第5期419-428,共10页
学科评价是学科建设的“指挥棒”,在“破五唯”背景下探索高校学科评价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一流工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评价体系对学科实际贡献的重视不足。为引起学界和教育评价工作者对工科实际贡献评价的重视... 学科评价是学科建设的“指挥棒”,在“破五唯”背景下探索高校学科评价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一流工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评价体系对学科实际贡献的重视不足。为引起学界和教育评价工作者对工科实际贡献评价的重视,研究在明晰国内外主流学科评价的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一流工科应有的基础实力和外部贡献,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从一流师资队伍、拔尖创新人才贡献、科研贡献、社会贡献、基础设施建设五个维度构建实际贡献导向的一流工学学科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一流工科建设提供建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价 工学 实际贡献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工科大学生可持续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贤伟 谢思思 顾佳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提升工科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为可持续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界的共识。运用“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分析工科大学生可持续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课程学习体验、课外活动... 提升工科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为可持续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界的共识。运用“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分析工科大学生可持续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课程学习体验、课外活动经历对工科大学生可持续职业期望产生正向直接效应,可持续职业自我效能在该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对研究模型多条路径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相关教学和课外活动设计、学生可持续职业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以及工程教育生源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等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可持续职业期望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课程学习体验 课外活动经历 可持续职业自我效能
下载PDF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旺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9期162-164,共3页
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现状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为阅读情境蔓延至课堂、阅读内容偏重娱乐化、忽视对信息内容深度的探索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优化对... 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现状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为阅读情境蔓延至课堂、阅读内容偏重娱乐化、忽视对信息内容深度的探索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优化对策:加强阅读指导,规避负面作用;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树立正确观念,提升信息素养。以期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碎片化阅读 对策
下载PDF
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学生STEM自我效能开发——基于国外已有STEM教育研究
17
作者 孙文帅 《创新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686-692,共7页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自我效能理论提出后便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范畴。研究立足国际研究视野,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STEM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和现实意义,探究自我效能理论指引下学生STEM自我效能开发。研究指出,自我效能...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自我效能理论提出后便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范畴。研究立足国际研究视野,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STEM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和现实意义,探究自我效能理论指引下学生STEM自我效能开发。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有别于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效能主要基于掌握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反应等四个主要信息来源;STEM自我效能能预测一个人超越自身能力或以往成就的学业表现,在学生STEM学业表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且与学生STEM学业表现呈正相关关系;现有诸多提高STEM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和计划在学校或社区付诸实施,有利于学生STEM成绩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STEM自我效能,反过来STEM自我效能的提高回馈学生STEM学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STEM教育 学业表现 理论机制
下载PDF
同伴压力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研究
18
作者 尹冰芳 《教育进展》 2022年第7期2579-2584,共6页
目的:探讨同伴压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压力量表以及学习动机量表对12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同伴压力与学习动机存在正相关;同伴压力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榜样因素最大,其次为动机... 目的:探讨同伴压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压力量表以及学习动机量表对12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同伴压力与学习动机存在正相关;同伴压力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榜样因素最大,其次为动机因素、衰弱因素和性别,边缘化和激励因素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压力 大学生 学习动机
下载PDF
后疫情数智时代医学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反省与变革
19
作者 李杰瀚 张优良 徐艺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3期83-87,共5页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医学院校早已将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后疫情数智时代的背景下,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型,也对医学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医学院校早已将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后疫情数智时代的背景下,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型,也对医学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该研究从探讨医学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后疫情数智时代学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数智化教学的普及、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培训、科研能力的培养、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变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医学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能力 反省与变革
下载PDF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初中生学习投入:自尊的中介效应
20
作者 苏林琴 胡海琳 范小萍 《教育评论》 2025年第3期41-52,共12页
为探究自尊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二维自尊量表、中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北京、福建160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 为探究自尊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二维自尊量表、中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北京、福建160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尊在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对个体自尊和学习投入行为产生影响,更好地辨识学生的群像特征,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习投入 自尊 中介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