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大学食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1
作者 周彤 王金鹏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支撑这一产业的关键力量,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欧洲大学在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方面,以其深厚的学术传统、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支撑这一产业的关键力量,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欧洲大学在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方面,以其深厚的学术传统、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反映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普遍价值观,也体现了对食品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本文旨在探讨欧洲大学食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包括其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国际视野的拓展以及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理解欧洲食品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全球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高等教育 国际视野 食品科学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需求 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食品中后生元的研发和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明 孙宇航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共13页
后生元概念将原本混乱的灭活益生菌概念进行了统一,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目前,可制备后生元的菌株仍以传统益生菌为主,但随着下一代益生菌研究的深入,符合后生元概念的菌株也不断更新。首先,介绍了后生元最主要的健康功效是改善肠道健康... 后生元概念将原本混乱的灭活益生菌概念进行了统一,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目前,可制备后生元的菌株仍以传统益生菌为主,但随着下一代益生菌研究的深入,符合后生元概念的菌株也不断更新。首先,介绍了后生元最主要的健康功效是改善肠道健康,包括缓解肠道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等。其次,阐释了后生元还能够作用于其他组织,发挥改善代谢异常、维护口腔健康等功能。功效因子的揭示是阐明后生元多样化功能的关键。传统认为功效组分主要是细菌结构组分,如胞外多糖、肽聚糖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短链脂肪酸、胞内蛋白、氨基酸代谢物等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生元也被认为是多种功效组分的集合体。这也意味着它能够同时激活多类别的细胞表面受体,引发协同效应或交叉反应,从而发挥更直接、更广泛的生物活性作用。最后阐述了,从产业化角度,后生元有安全性更高、储运更方便、作用更直接等独特的优势,在功能性膳食补充剂、食品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产业转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后生元功效循证并不充分,配套的安全评估方法、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欠缺、法律法规缺乏支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肠道健康 菌群调节 代谢异常 健康效应
下载PDF
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控制及智能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茜 陈剑 +1 位作者 李欢 王彦波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18,共7页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食用方便、获取便捷的特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因氧化、微生物作用、内源酶降解导致的水产预制食品品质劣变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水产预制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调控水产预制食品品质,监测水产预制食品质量变化,对产品...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食用方便、获取便捷的特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因氧化、微生物作用、内源酶降解导致的水产预制食品品质劣变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水产预制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调控水产预制食品品质,监测水产预制食品质量变化,对产品品质保持及预制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研究从预制工艺、包装方式、杀菌技术角度探讨了水产预制食品品质调控方式,并从检测标签、机器学习、全链条监测角度总结了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智能监测方法,以期为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控制、智能监测及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预制食品 品质控制 智能监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课程教学改革
4
作者 王金鹏 曹锦轩 +2 位作者 张月美 滕雯迪 王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食品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通过该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学习行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国内外食品技术经济分析相关课程的... 食品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通过该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学习行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国内外食品技术经济分析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当前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以下教学改革。首先,结合“互联网+”和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后,加强交流与交换,促进工商融合的发展。食品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技术经济分析 工商融合 课程改革 新工科 决策分析与评价
下载PDF
工业4.0时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策略
5
作者 王金鹏 曹锦轩 +2 位作者 滕雯迪 张月美 王颖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教学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还为他们创造与行业专家和业界人士互动的机会,使其能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 教学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还为他们创造与行业专家和业界人士互动的机会,使其能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场所 专业素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实习基地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 学习和发展
下载PDF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食品风味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铁龙 许凌云 +2 位作者 杨冠山 王蓓 陈冬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43,共7页
食品风味是决定食品品质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重要属性。传统的食品风味评价方法依赖于人工感官、智能感官、仪器分析等。仪器分析技术可以定性定量检测食品中特征风味物质,但无法展示食品的味觉和嗅觉等感官信息,不能... 食品风味是决定食品品质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重要属性。传统的食品风味评价方法依赖于人工感官、智能感官、仪器分析等。仪器分析技术可以定性定量检测食品中特征风味物质,但无法展示食品的味觉和嗅觉等感官信息,不能实现综合评价食品风味品质;人工感官分析可靠性高,但易受主观性影响且再现性差;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则基于人类感官仿生技术开发,将传感器阵列与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模式识别系统结合,从而对食品风味进行检测、评价,具有快速检测、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再现性好等优势,备受研究者青睐。本文在简要介绍电子鼻、电子舌和电子眼等智能感官技术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智能感官技术在食品风味品质评价、食品新鲜度检测、食品真实性鉴别、产地溯源检测及其他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探究了智能感官技术结合仪器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食品风味评价的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电子舌 电子眼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 食品风味
原文传递
微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东海 陈诗静 +4 位作者 郭明璋 刘慧琳 许文涛 辛秀兰 朱龙佼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7-214,共8页
微生物传感器是以活体微生物细胞为感应元件,感应需要测定的靶标物质浓度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为可识别信号的检测装置。早期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微生物测定和微生物电极的形式出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类... 微生物传感器是以活体微生物细胞为感应元件,感应需要测定的靶标物质浓度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为可识别信号的检测装置。早期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微生物测定和微生物电极的形式出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类微生物传感器迅速发展,并且由于其成本低、使用便捷、功能扩展性强等优势,使其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总结了微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品质分析、食品安全毒性评估、食品污染脱毒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微生物传感器发展趋势和当前的技术瓶颈。本综述可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人员提供信息和技术参考,推动微生物传感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现场检测 品质分析 毒性评估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泽龙 李健 +1 位作者 王静 孙宝国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0,共9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构成。本文梳理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格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依据国家整体布局和规划,分别从立足“内... 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构成。本文梳理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格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依据国家整体布局和规划,分别从立足“内循环”构建基于我国国民健康基础信息的食品产业技术体系、以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内外双循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产业影响力等角度提出了突破路径。研究建议:注重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创新资源投入,加快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政策扶植引导,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完善“产学研”协同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完善行业监管体制,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与健康 产业发展 “双循环” 产业多元化
下载PDF
食品挥发性风味分析技术概论
9
作者 宋焕禄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风味是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新产品的开发和消费者选择。食品挥发性风味复杂,种类多样,富含多种香气化合物。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尝试运用风味化学的研究手段解析食品的风味成分特征,从而表征风味轮廓。本文从风味的定义,风味物质提... 风味是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新产品的开发和消费者选择。食品挥发性风味复杂,种类多样,富含多种香气化合物。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尝试运用风味化学的研究手段解析食品的风味成分特征,从而表征风味轮廓。本文从风味的定义,风味物质提取包括吹扫捕集、固相动态萃取(Solid Phase Dynamic Extraction,SPDE)、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风味成分的分析包括顶空分析(静态顶空、动态顶空)、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GC-O-MS)及可切换式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SGC×GC-O-MS),分子感官科学包括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香气模型的构建、缺失实验和香气重组物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技术的提升和风味品质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 提取 分析 分子感官科学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国荣 毕爽 张敏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7期95-99,103,共6页
本文主要以“双一流”背景下食品工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为中心,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首先,明确了食品工艺学课程体系现状,其次结合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也为食品工艺学整体发展做好... 本文主要以“双一流”背景下食品工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为中心,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首先,明确了食品工艺学课程体系现状,其次结合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也为食品工艺学整体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食品工艺学 教学改革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微藻在食品健康产业中的发展和机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王瑞 田益玲 马爱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7期16-21,共6页
目的:对国内外微藻类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微藻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总体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消费者对微生物藻类认识不足等问题。结果与结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基础科研投入、充分利用... 目的:对国内外微藻类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微藻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总体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消费者对微生物藻类认识不足等问题。结果与结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基础科研投入、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消费者认知、发展微生物藻类的生态效益、吸收利用社会资本等促进微藻类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藻类 大健康 挑战 机遇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琳 刘洋儿 +2 位作者 许文涛 郭明璋 刘慧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技术为快速、现场检测食品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型替代方法。由于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器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细胞能够通过自我复制而实现增殖,细胞传感器在生产上具有简单、廉价、快速的特点,因... 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技术为快速、现场检测食品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型替代方法。由于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器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细胞能够通过自我复制而实现增殖,细胞传感器在生产上具有简单、廉价、快速的特点,因此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器核心元件的组成、构建方法和类型,介绍了多功能细胞传感器的合成生物学基因回路,列举了细胞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并阐述了细胞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细胞传感器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殿伟 张玉华 +4 位作者 马元辰 王胜男 廖永红 王凤寰 刘慧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40-151,共12页
生物胺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代谢物之一,过量摄入会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由于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发酵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等因素,导致生物胺的产... 生物胺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代谢物之一,过量摄入会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由于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发酵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等因素,导致生物胺的产生和积累。同时生物胺与食品腐败密切相关,其含量可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和新鲜度的指标,因此,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针对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并探讨了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生物胺 检测技术 色谱 传感器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不同位置细菌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曦 张成楠 +4 位作者 李秀婷 王红安 王坤 朱华 孙宝国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香型白酒之一,受地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酱香型白酒发酵分为7个轮次,每个轮次酒之间有差异。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是每轮次酒发酵的最基本步骤,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倒堆”操作。“倒堆”是指将中部酒醅倒为堆底,...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香型白酒之一,受地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酱香型白酒发酵分为7个轮次,每个轮次酒之间有差异。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是每轮次酒发酵的最基本步骤,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倒堆”操作。“倒堆”是指将中部酒醅倒为堆底,堆表倒为堆心层,堆心和堆底层倒为堆顶层,然后继续发酵的一种工艺流程。研究发现“倒堆”前后,微生物菌属在酒醅的表面层和里芯层分布变化不大,但倒堆后一些核心微生物发生了变化,Lactobacillus菌属丰度含量提升,Lentibacillus菌属丰度含量下降,它们之间的群落关联性呈负相关。目前“倒堆”这一操作对北方地区酱香型白酒的研究很少,作用尚不明晰。本研究对“倒堆”这一生产操作进行解释,有助于更好地把控酱香型白酒的堆积发酵过程,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堆积发酵 倒堆 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冷链食品病毒控制及其次生危害研究进展
15
作者 于千帆 王金鹏 +3 位作者 曹锦轩 滕雯迪 张月美 王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6-284,共9页
与常规微生物相比,病毒能在干燥、冷藏和冷冻等恶劣条件下长期存在并保持传染性,而冷链食品具有全程低温及长途运输的特点,这使得冷链食品成为全球范围内病毒大面积传播的风险点,因此,对冷链食品进行全面消毒也成为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 与常规微生物相比,病毒能在干燥、冷藏和冷冻等恶劣条件下长期存在并保持传染性,而冷链食品具有全程低温及长途运输的特点,这使得冷链食品成为全球范围内病毒大面积传播的风险点,因此,对冷链食品进行全面消毒也成为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冷链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的全链条,对当前报道的冷链食品病毒传播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在低温条件下用于病毒控制的常用化学方法和紫外线照射、电离辐照及低温等离子体等物理方法,分析阐述了其消毒作用机制、消毒效果及消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次生危害,为食品安全防控领域从微生物污染防控向病毒污染防控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消毒方式实现对冷链食品病毒传播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冷链食品 消毒 次生危害 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市售低值贝类加工食品中原肌球蛋白致敏性评估及其消减技术
16
作者 陈雅纯 王利文 +2 位作者 马爱进 桑亚新 孙纪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175,共7页
本实验评估了市售低值贝类及其加工食品中主要致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致敏性,并对贝类可食部位中TM致敏性的消减技术进行研究。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市售低值贝类及其冻制类、干制类、烟熏类和蒸煮类加工... 本实验评估了市售低值贝类及其加工食品中主要致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致敏性,并对贝类可食部位中TM致敏性的消减技术进行研究。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市售低值贝类及其冻制类、干制类、烟熏类和蒸煮类加工食品中TM含量;选取具有较高致敏性的贝类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传统加工技术(干制、蒸煮、高温高压、速冻)和新兴加工技术(高静水压、超声波、糖基化)对TM致敏性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市售贝类及其加工食品中普遍存在致敏性,TM含量范围在18.94~22.51 ng/g之间。在4种新鲜贝类中,蚬子的TM含量最高,为(22.51±1.06)ng/g。与未处理的蚬子样品相比,干制、蒸煮和糖基化处理的蚬子中TM致敏性(以TM含量表征)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高温高压、速冻、高静水压和超声波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蚬子中TM的致敏性(P<0.05),其中,以超声波(500 W、30 min)和高温高压处理的消减效果较好,致敏性消减率分别增加了32.4%和26.9%。本研究结果为低致敏性贝类加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贝类 加工食品 蚬子 原肌球蛋白 致敏性 消减技术
下载PDF
创新技术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行政监管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明扬 孙娟娟 +2 位作者 仵雁北 娄思涵 冀玮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1期8-25,共18页
风险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定原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全生命周期。本文旨在探究创新技术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行政监管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发展、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 风险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定原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全生命周期。本文旨在探究创新技术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行政监管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发展、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入手,明确创新技术应用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强化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互动衔接机制、推动社会各方参与、全面强化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创新技术 行政监管
下载PDF
食品中新兴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慧婧 张弛 +1 位作者 周爽 吴永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213,共11页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谷物、水果、坚果等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引起广泛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畸性等...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谷物、水果、坚果等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引起广泛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畸性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气候的改变及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一些新出现的真菌毒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如已报道的交链孢毒素、新兴镰刀菌毒素等。这些尚未得到监管,并且如何产生、浓度水平和毒理数据有限的真菌毒素被定义为“新兴”真菌毒素。本文综述了两大类12种新兴毒素的结构性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以期为真菌毒素污染的全面评估及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真菌毒素 检测技术 污染状况
原文传递
大豆益生元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廖培龙 李欢 +1 位作者 陈剑 王彦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79-289,共11页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如结肠炎、食物过敏、肥胖、功能性便秘等。益生元在促进宿主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相关代谢物的产生、维持肠道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益生元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保护人...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如结肠炎、食物过敏、肥胖、功能性便秘等。益生元在促进宿主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相关代谢物的产生、维持肠道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益生元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保护人体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益生元在丰富肠道有益菌、抑制病原菌的定植、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及营养物质吸收、增强肠道免疫、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大豆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干预人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子糖 水苏糖 潜在益生元 肠道菌群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科技赋能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仵雁北 冀玮 +2 位作者 辛萌萌 明星星 娄思涵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3年第5期44-47,57,共5页
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日新月异,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革新带来新的可能。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对食品安全科技... 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日新月异,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革新带来新的可能。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对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规划布局,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主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高通量创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科技创新 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