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艺人物画作品 我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
1
作者 任艺 《书画艺术》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工笔重彩画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新生力的画科,一名合格的现代画家应始终将继承与演进作为工笔画探索的主体路径,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转译。我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将民族艺术与工笔人... 工笔重彩画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新生力的画科,一名合格的现代画家应始终将继承与演进作为工笔画探索的主体路径,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转译。我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将民族艺术与工笔人物画相结合,如与京剧元素结合的《梨园梦》,和民乐共鸣的《金童戏乐闹通明》,再如与传统皮影戏为创作灵感的《绛纱影中摇童年》,以及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工程绘制的《广和遥音》等等。这些作品尺寸较大,集中在215cm×180cm左右,我试图在保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元地融入新技法、新材料、新语言。它们绝大多数为绢本重彩,绘制周期均在一年以上,画面上除使用传统矿物色、植物色为颜料层以外,我将丙烯、水彩、色粉、彩铅、油画色以及自己开发制作的元素结晶色运用到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现代画家 工笔人物画 京剧元素 以线造型 新技法 画科 皮影戏
下载PDF
张云龙山水画作品 时光的印迹与重彩画语言的当代流变
2
作者 张云龙 《书画艺术》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作为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画种,工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性,那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美学面貌。只是年深日久,历史的风沙风化了曾经... 作为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画种,工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性,那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美学面貌。只是年深日久,历史的风沙风化了曾经夺目的色彩和恢宏的巨制,很多名动一时的工笔重彩作品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最终成为中国美术史不无遗憾的三言两语描述和渐次发黄的一抹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工笔重彩画 民族化特色 美学面貌 重彩画语言 美学特性 民族风格 张云龙
下载PDF
王墉人物画作品真幻之间:关于工笔画创作思考
3
作者 王墉 《书画艺术》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我的工笔画创作中,真与幻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艺术创作中之所谓“真”,是指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所谓“幻”,则是依托主观想象存在的、无实在的虚相。表面上看,“真”与“幻”是对立的,而在我看来,两者是... 在我的工笔画创作中,真与幻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艺术创作中之所谓“真”,是指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所谓“幻”,则是依托主观想象存在的、无实在的虚相。表面上看,“真”与“幻”是对立的,而在我看来,两者是密切联系、无法分离的。从艺术创作层面看,“真”与“幻”即为“实”与“虚”,不仅需要创作者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真实,而且要求超越客观实在抵达想象世界的主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人物画 主观真实 工笔画创作 真与幻 主观想象 客观实在 客观真实
下载PDF
《穿越千年》重彩画
4
作者 侯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1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作选登——王海滨作品
5
作者 王海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参展作品
6
作者 范扬 许俊 +7 位作者 卢禹舜 张桐瑀 刘文东 王跃奎 李月林 吴建福 边凯 付玉峰 《中国画画刊》 2024年第2期6-46,F0002,F0003,F0004,共44页
范扬:青绿山水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色泽。浙江历来是中国画重镇,浙江画院推出青绿重彩专题研究,顺应时势,搏浪弄潮。举红旗于之江,踏巨浪于钱塘。遍邀青绿高手,网罗天下豪杰,汇聚佳作,检阅成就,是为适时之举措,画坛之佳话。云自谷起... 范扬:青绿山水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色泽。浙江历来是中国画重镇,浙江画院推出青绿重彩专题研究,顺应时势,搏浪弄潮。举红旗于之江,踏巨浪于钱塘。遍邀青绿高手,网罗天下豪杰,汇聚佳作,检阅成就,是为适时之举措,画坛之佳话。云自谷起,水到渠成。名家佳制,聚于一册,是为大观也。今日何日?如此青绿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 范扬 中国画 参展作品 青绿重彩 画院 专题研究
原文传递
画家闫小荣作品
7
作者 闫小荣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王立新艺术作品鉴赏
8
作者 王立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4期148-149,共2页
下载PDF
踏影寻香
9
作者 王少桓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36-136,共1页
下载PDF
郑善语作品
10
作者 郑善语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2-2,共1页
下载PDF
草木有本心-浅谈我的工笔画创作
11
作者 王晓派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连忘返,并乐在其中。我在画面中努力探寻一个小我,以期彰显出一番大境。绘画为小技,技近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广阔,大至群山,小至微草,皆生机勃勃。我于细微处用心地观察,每每惊叹于微花微草的世界。每当执起画笔,墨入毫端,用一根根细密的线不急不躁地写出自然生命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安然的。过客如诗,草木如织,莫名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作画十余年,我已习惯于用单纯的线条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心情,繁密的线条刻画出的微草也成了我作品中的一种画面语言和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急不躁 画面语言 道法自然 乐在其中 自然万物 美的感受 技近乎道
下载PDF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
12
作者 董诗雨(整理) 李明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董诗雨(以下简称“董”):您的绘画设色清丽又不失情趣,笔下的花鸟更是犹如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可人,正如倪云林于《临王漫庆墨竹》轴中所题:“真有天真烂漫出于笔墨町畦之外的逸韵。”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而创作出这些工致、秀美的工笔画... 董诗雨(以下简称“董”):您的绘画设色清丽又不失情趣,笔下的花鸟更是犹如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可人,正如倪云林于《临王漫庆墨竹》轴中所题:“真有天真烂漫出于笔墨町畦之外的逸韵。”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而创作出这些工致、秀美的工笔画作的呢?李明(以下简称“李”):谢谢您的赞誉!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我的作品在题材上都是一些花草禽鸟和寻常器皿,但要想画出形神兼备的画作,少不了要寓情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云林 形神兼备 工笔画 中国画 笔墨 天真烂漫 高于生活
下载PDF
本体观照与有无之境——解读王海滨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13
作者 韩立朝 王海滨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7,共9页
每一个画种都有其特殊的规定与优势。工笔画状物性、叙事性强,古人所言的“披图可鉴”与“格物”精神,以工笔画表达最为得力。从神话传说到宫廷贵族再到普通生活等诸多题材,工笔画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随时代发展而日趋紧密。及至当代,随着... 每一个画种都有其特殊的规定与优势。工笔画状物性、叙事性强,古人所言的“披图可鉴”与“格物”精神,以工笔画表达最为得力。从神话传说到宫廷贵族再到普通生活等诸多题材,工笔画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随时代发展而日趋紧密。及至当代,随着题材的扩展、技法的丰富,工笔画便于再现、能够深入刻画的画种优势越发显现。现实在场,是20世纪中国画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对现实的关注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演进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神话传说 本体观 宫廷贵族 叙事性 价值取向 艺术演进
原文传递
栗东旭国画艺术作品欣赏
14
作者 栗东旭 《资源导刊》 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
下载PDF
漂泊与回家
15
作者 潘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非的期盼。所以人更容易被自己所诱惑,并将自身的局限视为人生最大的羁绊,心灵既渴望挣脱身体去漂泊,又渴望有一个躯壳来表现。因而,人总是在寻找,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却又常常被自己所欺骗,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他人,或者正是为了区别于他人而偏离了自己。于是会有许多时候觉得理想破灭、激情淡去、思维停滞,不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入非非 理想破灭 漂泊
下载PDF
写生的意义
16
作者 潘缨 《中国艺术》 2015年第2期10-15,共6页
首先得承认,我是非常沉迷于写生的画家,而且是沉迷于非常写实的写生方式,不管是从开始学画,还是近年来。我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写实与抽象的两栖画家,写生对我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随着从事绘画和教学年头的增长,写生不断地向我展现... 首先得承认,我是非常沉迷于写生的画家,而且是沉迷于非常写实的写生方式,不管是从开始学画,还是近年来。我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写实与抽象的两栖画家,写生对我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随着从事绘画和教学年头的增长,写生不断地向我展现出它未被发现的一面。写生永远让我感到新鲜有趣,就像在封闭的房间中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窗外的世界。当然,有时我也会希望关一会窗,但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希望再次将它打开,哪怕只是证实一下窗外有一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有趣 纸本 中国美术馆 我生 获取能力 太远 表达手段 令人 它成
下载PDF
魏治明创作自述
17
作者 魏治明 《书画世界》 2020年第5期76-78,共3页
在画面构建上“以主观观念化的阐释方式”替代“传统自然主义的观照方式”的叙述方式是新工笔的绘画创作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当代年轻画家的喜爱,正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字面上写的是风景,实... 在画面构建上“以主观观念化的阐释方式”替代“传统自然主义的观照方式”的叙述方式是新工笔的绘画创作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当代年轻画家的喜爱,正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字面上写的是风景,实则是在表达心境。在我看来,这种借物抒情(“隐”的手法)比平铺直叙(“显”的手法)给予人联想和解读的空间要大得多,也更加高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化 阐释方式 自然主义 叙述方式 借物抒情 画面构建 观照方式 平铺直叙
下载PDF
贾爱英作品
18
作者 贾爱英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47-49,共3页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折枝花卉等元素,但因为有了大开大合的空间构成、富有戏剧性的情...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折枝花卉等元素,但因为有了大开大合的空间构成、富有戏剧性的情境安排、典雅明快的色彩铺陈,再辅以精致到位的晕染,画面呈现出别样的意韵,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构成 传统中国画 大开大合 太湖石 视觉呈现 印象深刻
下载PDF
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体会
19
作者 王冠军 《中华书画家》 201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关于中国传统绘画,我从未否定过,因为画到现在我依然坚持以线造型、三矾九染……我非常在意画面的形式和意境,我的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传统的血液。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跟上时代,而不是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西画于我而... 关于中国传统绘画,我从未否定过,因为画到现在我依然坚持以线造型、三矾九染……我非常在意画面的形式和意境,我的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传统的血液。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跟上时代,而不是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西画于我而言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多出的一种选择,从而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我从不反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造型观。在多元发展的今天,把它作为一种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它不见得就是惟一。随着时代发展和思想意识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创作体会
原文传递
创作随想
20
作者 汪港清 《中国美术》 2017年第3期140-140,共1页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感的身体和被日光晒得黝黑得快分不清五官的面庞是如此生动,燃起了我创作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灵性 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