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研究
1
作者 蒋依依 王石峰 +1 位作者 石鹏飞 江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成为北京冬奥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引擎。系统探讨数字赋能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价值体现、阻滞因素和纾解路径,有助于推动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赛后高效利用。数字赋能北...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成为北京冬奥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引擎。系统探讨数字赋能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价值体现、阻滞因素和纾解路径,有助于推动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赛后高效利用。数字赋能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生态五大方面,在具体实践中面临冬奥场馆数字化理念认知滞后、数字化政策标准缺失、数字化系统融合不畅、数字化运营管理缺位、数字化人才存在缺口等阻滞因素。据此,提出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数字服务的宗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数字化标准体系;数字技术嵌入,促进场馆数字化转型;多元主体协同,提高场馆数字化效能;市场需求导向,培育复合型场馆人才等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北京冬奥会 场馆遗产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冰雪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
作者 梁彩荣 蒋依依 +2 位作者 高洁 方琰 谷朋博 《冰雪运动》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在冰雪旅游地营销管理中,关注情感和价值属性对旅游者重游意愿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围绕感知价值、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游憩涉入、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和满意度7个... 在冰雪旅游地营销管理中,关注情感和价值属性对旅游者重游意愿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围绕感知价值、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游憩涉入、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和满意度7个变量,对4处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者重游意愿进行研究。得出所有单因素均无法构成旅游者重游意愿的充要条件,当冰雪旅游者地方依恋、感知价值和旅游体验共同作用时,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在18个组合路径中,能够影响旅游者重游意愿的包括地方感知、动机满意、人地互动和体验动机四类逻辑;旅游者满意度在组合路径中出现频率最高,表明满意度对旅游者重游意愿的重要影响。建议冰雪旅游地要完善设施和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以此提高冰雪游客重游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旅游 重游意愿 组态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作用机制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邹新娴 刘雪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阐释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并对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现实困境进行... 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阐释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并对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机制、技术机制、协同机制、决策机制及监管机制5个方面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而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对数字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不足、农民数字素养匮乏、数据信息共享通道阻塞及质量管理体系缺失成为阻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转型、加速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协调发展及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数字技术 公共体育服务 高质量发展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复苏研究:理论框架、趋势特征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瑞 冯珺 《旅游论坛》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旅游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疫情转段后我国旅游业复苏态势作出学理解释,并分别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第一手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显示:旅游业复苏的宏观趋势是国内旅...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旅游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疫情转段后我国旅游业复苏态势作出学理解释,并分别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第一手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显示:旅游业复苏的宏观趋势是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复苏主力,重要节假日市场带动整体复苏,入境旅游市场复苏形势优于出境旅游;旅游业复苏的微观特征为个人及家庭旅游消费明显回暖,自然观光游等产品更受青睐,旅游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上平台,旅游交通和目的地信息等公共服务较受关注,游客整体满意度高但购物和旅行社评价偏低;旅游业复苏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旅游时间高度集中于法定节假日,旅游消费结构不均衡,行业复苏基础不牢固,市场预期需进一步增强。为此,短期内要巩固扩大旅游市场复苏趋势,长期要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旅游业价值,并针对痛点和堵点优化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复苏 旅游消费市场 旅游复苏趋势与特征 中国旅游业
下载PDF
体旅新时代,冰雪新征程——“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依依 高洁 +2 位作者 周小芳 李姗 吴巧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154,共7页
体育旅游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方式,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契合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体育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正面临着政策、供给和需求三方面机遇的叠加,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求转向和技术更... 体育旅游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方式,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契合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体育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正面临着政策、供给和需求三方面机遇的叠加,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求转向和技术更迭也为体育和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动能。在学术研究领域,体育旅游的核心概念及界定、体育赛事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体育旅游产业尤其是冰雪旅游融合的机理与路径、体育旅游的绿色发展等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2022年5月22日,《旅游学刊》编辑部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联合主办的“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分析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的发展态势、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对未来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展开热议。该研讨会的举办希望能为体育旅游的学科发展带来更多启示,利用多种理论审视体育旅游发展,增加对体育旅游者的关注,为未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和学术建设提供有效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冰雪旅游 冰雪经济 冬奥会 后奥运
下载PDF
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方琰 张怡琳 +1 位作者 张旖旎 唐承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5-4116,共12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科学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旅游,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9年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视角,结合面板...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科学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旅游,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9年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视角,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探究东、中、西部旅游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入境旅游对碳排放不存在显著影响,国内旅游对碳排放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东、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和碳排放关系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每提高1%将导致其碳排放总量分别增加2.313%和7.531%,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提高1%将导致其碳排放总量减少1.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二氧化碳排放 区域差异 入境旅游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格局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海滨 蒋依依 +1 位作者 方琰 黄旭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8,共9页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配置成为协调、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足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POI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配置成为协调、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足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POI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累计机会法等GIS方法对北京市主城区不同等级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北京市主城区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的状态,其中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聚集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2)北京市主城区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呈现由核心到外围的圈层结构,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形成了双核心圈层分布特征,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表现为多层次核心分布特征,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多核心特征表现较为显著,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核心聚集范围更加广泛。3)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普遍较高,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呈现为“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特征,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呈现分散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为北京市相关部门明确不同等级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侧缺口、弥补供给侧短板、优化调整空间布局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不同等级 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分布特征 可达性
原文传递
新内源发展视角下乡村特色资源何以助力乡村振兴?——以贵州“村BA”为例
8
作者 李雪伟 林雯婧 周佳怡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视乡村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打造特色产业与乡土特色品牌。文章基于新内源发展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探讨乡村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并以贵州“村BA”为典型个案展开了具体分析。研究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视乡村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打造特色产业与乡土特色品牌。文章基于新内源发展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探讨乡村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并以贵州“村BA”为典型个案展开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村BA”特色发展实践是一种由地方特色资源驱动的政府、市场和乡村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内源发展模式,本质是乡村内外部异质性行动者通过转译机制构建动态合作网络,共同推动乡村特色资源的经济、社会和治理价值转化。以“村BA”特色发展实践为代表的乡村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机制包括三点内容:一是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基因,赋予乡村内生资源更多价值;二是坚持村民主体地位,畅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渠道;三是政府等外源力量适度参与,留足乡村自然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资源 新内源发展 行动者网络 村BA
下载PDF
基于遗产视角的国外奥运会综合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9
作者 张月 蒋依依 +1 位作者 王宁 王者 《旅游论坛》 2022年第2期76-88,共13页
围绕“概念—识别与测量—利用”的奥运遗产理论研究框架,国外关于奥运遗产的研究从政治、经济以及旅游等不同研究维度,立足于政府及居民两个不同视角,初步形成了“理论构建—评估应用—实证研究”的研究体系架构。奥运遗产的相关研究... 围绕“概念—识别与测量—利用”的奥运遗产理论研究框架,国外关于奥运遗产的研究从政治、经济以及旅游等不同研究维度,立足于政府及居民两个不同视角,初步形成了“理论构建—评估应用—实证研究”的研究体系架构。奥运遗产的相关研究还需要重点关注奥运遗产杠杆效应的理论研究,关注社会可持续遗产、冬奥会遗产以及无形遗产等主题领域,同时通过延长遗产测量的时间维度,加强实证研究等方式规范对奥运遗产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测量 杠杆效应 主题维度 研究视角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国家认同的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洁 蒋依依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76,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型体育赛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提升国家认同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实施路径。作用机理:从公共利益切入,巩固政治认同厚度;以集体记忆为主轴,增进文化认同强度;以竞技交流为舞台,展现身份认同高度。...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型体育赛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提升国家认同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实施路径。作用机理:从公共利益切入,巩固政治认同厚度;以集体记忆为主轴,增进文化认同强度;以竞技交流为舞台,展现身份认同高度。实施路径:加强公众涉入深度,链接公共利益;推广赛事组织经验,强化制度优势;嵌入高质量原创内容,创新媒体互动形式;传播杰出竞技表现故事,丰富集体记忆;构筑国际体育共同体,加深国际交流;打造优势体育项目,增强竞技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大型体育赛事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37
11
作者 唐承财 方琰 +7 位作者 厉新建 蒋依依 把多勋 王灵恩 秦静 陈钢华 吴丽云 徐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150,共11页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业态,中国冰雪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文中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业态,中国冰雪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文中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冰雪旅游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更为规范的约束环境,消费市场“热雪沸腾”但目的地形象模糊,滑雪休闲度假新业态面临双重市场挑战,冰雪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从产业集群的形态创新、业态融合的内容创新、科技赋能的技术创新、政企协作的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道路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形态-内容-技术-机制-道路”五位一体的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最后,从高铁促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催化冰雪旅游效率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挖掘和提升、滑雪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冰雪旅游协调发展、冰雪旅游资源环境全阶段优化等六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旅游 冰雪资源 冰雪经济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产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邹新娴 万斌 苏立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51,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解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解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构想。研究认为:1)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赋能全民健身运动数据要素,推动产生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新技术、新价值、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2)新质生产力是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动力机制,这主要是由于全民健身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获得转型升级的新技术、形成绿色发展的新价值、实现共享共生的新要素、完成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构建优化布局的新模式,因而新质生产力与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内在逻辑性;3)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创新、绿色价值、资源供需、结构布局、治理模式、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困境。基于此,建议通过深入推动从技术嵌入向技术创新转变、加快实现从绿色意识向绿色价值转变、稳步推进从现实空间向虚实融合转变、加快促进从人机交互向人机融合转变、全力推动从单一治理向多元协同治理转变、加速完成从人才供给不足向人才充足保障转变等实践层面来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民健身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融合发展 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奥运遗产旅游情境下集体记忆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集体自豪的中介效应分析
13
作者 林云晓 蒋依依 +1 位作者 谢婷 方琰 《旅游科学》 2025年第1期86-100,共15页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是目前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遗产旅游与游客的情感、情绪、认同、记忆、怀旧等体验关系受到日益关注。已有研究指出,积极情绪在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情感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情绪类型与作用机制仍有待拓展。...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是目前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遗产旅游与游客的情感、情绪、认同、记忆、怀旧等体验关系受到日益关注。已有研究指出,积极情绪在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情感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情绪类型与作用机制仍有待拓展。文章立足于情绪体验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法探索奥运遗产旅游情境下集体自豪(包括自我参照自豪与外界参照自豪)中介于集体记忆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奥运遗产旅游情境具备唤醒和重塑游客集体记忆的条件;(2)集体记忆正向影响游客文化认同,自我参照自豪和外界参照自豪二维度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之间起部分平行中介作用;(3)集体记忆对游客功能认同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外界参照自豪在集体记忆与功能认同之间起单因子完全中介作用;(4)自我参照自豪路径显著度低,功能认同的内涵表达有待加强。文章通过双路径中介机制对揭示集体记忆作用于国家认同的潜在影响路径做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解释,在理论上丰富了国家认同的构建情境与机制,在实践上为促进奥运遗产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旅游 集体记忆 集体自豪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依依 邓宁 +10 位作者 高秉博 李渊 李云鹏 刘逸 刘珍环 牟乃夏 彭澎 唐承财 张宏磊 张翔 徐海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41,共1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然而,旅游休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解决。地球信息科学为旅游休闲领域提供了一套基于空间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然而,旅游休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解决。地球信息科学为旅游休闲领域提供了一套基于空间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二者的结合研究并不是研究对象和研究理论、方法之间的简单交叉,且大数据在旅游休闲研究中存在数据有偏性、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迭代等问题。为此,围绕着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现状、学科贡献、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以“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为主题,荣幸地邀请了旅游管理、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12位代表学者展开专家笔谈。基于专家们的观点,总结发现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具体体现在:(1)为研究者深入理解旅游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特征等多维度旅游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2)为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时空认知逻辑和人地思维;(3)突破了传统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精细度不够、尺度单一的不足,提高了对旅游休闲复杂场景和多维尺度过程机制的解读能力。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大数据的有偏性、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学科之间深度交互等研究挑战,仍需要学者进一步回答和探索。本文通过对专家的笔谈,抛砖引玉,希望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旅游休闲的融合研究及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休闲 地球信息科学 大数据 研究现状 学科贡献 研究局限性 未来方向 辩证审视
原文传递
政府如何支持小微企业获得大型体育赛事的红利?——来自北京冬奥会的案例经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依依 金山 薛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共13页
举办奥运会赛事能够为其承办地及周边区域产业经济提供发展机遇,然而小微企业往往面临着诸多产业进入门槛,限制其分享奥运红利。为解决该历史性难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办政府力图通过一系列杠杆化策略促进小微企业分享奥运赛事红利。... 举办奥运会赛事能够为其承办地及周边区域产业经济提供发展机遇,然而小微企业往往面临着诸多产业进入门槛,限制其分享奥运红利。为解决该历史性难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办政府力图通过一系列杠杆化策略促进小微企业分享奥运赛事红利。研究收集了京津冀地区26位小微企业主访谈数据,结合对北京冬奥会期间颁布的系列制度法规梳理,基于Kirby等提出的“MSE-MSB杠杆模型”理论视角,运用访谈法与主题分析法,对小微企业参与北京冬奥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识别,研究政府如何通过推出杠杆化策略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分享奥运赛事红利。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小微企业主要面临着资金不足、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信息不对称等困境;2)政府在政策与规划、监管与贸易环境和网络与伙伴关系3个层面提出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小微企业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搭建了平台;3)小微企业主要是以间接参与方式,充分享受了北京冬奥会的溢出效应,通过为冬季运动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了发展方式、获得了企业收益;4)在未来政策供给方面,应重视小微企业参与分配赛事收益的政策框架设计,并为其提供透明与有效的信息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大型体育赛事 小微企业 奥运杠杆作用
原文传递
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学科影响和研究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依依 高洁 +1 位作者 郭佳明 徐海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8,共17页
大数据正在改变捕捉和分析人类活动与行为的方式。多种新兴数据渠道不断涌现,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克服了传统旅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本文以地理大数据的研究前沿为基础,明晰地理大数据在旅游... 大数据正在改变捕捉和分析人类活动与行为的方式。多种新兴数据渠道不断涌现,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克服了传统旅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本文以地理大数据的研究前沿为基础,明晰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人类旅游活动、旅游地理环境、旅游人地关系3个方面的理论支撑重点,梳理人类旅游活动/行为数据(UGC、设备数据、交易数据)和旅游地理环境数据(POI、客观环境数据)等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探讨地理大数据在理论研究更新、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方法突破3个方面的挑战和展望,为旅游领域时空认知、理论支撑、建模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建议在理论上需要将科学研究范式标准化系统化,结合不同的事件和场景创造基于“过程-结构-机制”的中国旅游地理解释体系;数据上需要向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互补结合转变;分析技术需要向提高分析方法自适应性、涉入旅游现象特殊性变量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旅游地理 用户生成数据 旅游行为 理论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 数据融合
原文传递
滑雪场认知要素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研究——以京张地区为例
17
作者 蒋依依 徐海滨 +1 位作者 张旖旎 方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本文利用在微博抓取的京张地区29家滑雪场的游客评论文本,通过Snow NLP模型和TF-IDF算法分析滑雪场游客情感和认知要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不同认知要素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类型滑雪场的游客积极情感占比最大,中... 本文利用在微博抓取的京张地区29家滑雪场的游客评论文本,通过Snow NLP模型和TF-IDF算法分析滑雪场游客情感和认知要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不同认知要素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类型滑雪场的游客积极情感占比最大,中性情感占比最小,且随着滑雪场等级降低,积极情感占比呈下降趋势;场所/地域要素是滑雪场游客最主要的认知要素,而人文和建筑认知最少,其中积极、中性和消极情感游客的主要认知要素分别为活动、场所/地域和设施;不同认知要素对各类滑雪场游客情感的重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全面理解滑雪场游客认知与情感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滑雪场经营管理策略,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雪场 滑雪者 认知—情感 京张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中国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理论审视、实践转向与挑战应对 被引量:23
18
作者 蒋依依 张月 +2 位作者 高洁 张佑印 方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4-2347,共14页
推动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的理论指导层面,社会学所倡导的幸福感理论明确了冰雪资源高质... 推动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的理论指导层面,社会学所倡导的幸福感理论明确了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终极目标,资源经济学的资源价值理论为冰雪资源的价值认识及价格核算提供了科学工具,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是探究空间分异规律及人地系统耦合路径的理论基石。基于我国冰雪资源开发实践的系列转变及现实挑战,提出我国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实现路径,即坚持观念创新的发展方式、多重协调的发展要求、积极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及主客共赢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资源 理论审视 实践转向 挑战应对
原文传递
多源数据融合的中国滑雪场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琰 徐海滨 蒋依依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9-406,共18页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有效带动了中国滑雪场建设和发展。后冬奥时代,如何推动中国滑雪场从量升到质变成为重要议题。为有效回答从“量”到“质”转变的问题,需针对滑雪场构建科学...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有效带动了中国滑雪场建设和发展。后冬奥时代,如何推动中国滑雪场从量升到质变成为重要议题。为有效回答从“量”到“质”转变的问题,需针对滑雪场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空间活力概念,从场所、活动和人的交互联系出发,提出滑雪场吸引力、滑雪活动活跃度和滑雪者体验感3项测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复合视角下的滑雪场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和框架;利用统计、位置、客流、用户评分等多源数据,通过时间序列波动率模型、核密度分析、可达性计算模型和信息熵等方法分析中国滑雪场空间活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滑雪场吸引力、滑雪活动活跃度、滑雪者体验感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分别呈现京冀和广东省“双核”引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中国滑雪场空间活力呈高值集聚,低值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高活力滑雪场主要集中在北京-张家口、吉林省、新疆阿勒泰三大区域,而低活力滑雪场呈全国分散性分布;(3)中国滑雪场平均空间活力位列前五的省/直辖市为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而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和湖北省的滑雪场平均空间活力最弱。基于分析结果,本文立足全国提出滑雪场空间活力整体提升策略,并统筹区域以分类施策为指导明确不同区域的优化路径,为推进后冬奥时代滑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雪场 空间活力 多源数据 空间分异
原文传递
“地层图式”的道路人类学研究——路学应用于村落研究的尝试
20
作者 罗士泂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4,112,共9页
当一整套政治理念、经济计算、文化符号嵌入于道路之中时,道路便成为可供展演与互动的实践空间。任何一条特定的道路都并非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而存在,乡村充分利用道路的可塑性特征,模仿外部世界的标准及模式改造与修复道路,促成道路形... 当一整套政治理念、经济计算、文化符号嵌入于道路之中时,道路便成为可供展演与互动的实践空间。任何一条特定的道路都并非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而存在,乡村充分利用道路的可塑性特征,模仿外部世界的标准及模式改造与修复道路,促成道路形态不断发生变迁,道路的“地层图式”在此过程中不断层累而成。在延续既有村落研究的基础上,将道路作为人类学的田野,开展“地层图式”的道路人类学研究,是道路研究与村落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地层图式”的道路人类学研究不仅要有一个纵向的时间概念,对不同时期的道路图式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有一个横向的空间概念,在某个空间截面把握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人类学 村落研究 道路形态 地层图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