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
1
作者 《北京水务》 2024年第6期5-6,共2页
团城湖管理处按照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总结数字孪生前柳林泵站试点建设经验,深入研究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泵站管理的实际应用,推广建设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数字孪生泵站平台。推广建设项目在运行自动化、调度智能化... 团城湖管理处按照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总结数字孪生前柳林泵站试点建设经验,深入研究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泵站管理的实际应用,推广建设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数字孪生泵站平台。推广建设项目在运行自动化、调度智能化、维修规范化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亮点如下:机组智能监测分析与故障诊断建设泵站声纹监测系统。传统监测水泵机组运行状态,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人耳听取设备运行声音,判别运行状态,但人耳辨音过于依赖个人经验,且经验难以传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密云水库调蓄工程 维修规范化 泵站声纹监测系统 机组智能监测分析 故障诊断 智能化建设 实际应用
原文传递
数字孪生东水西调工程——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
2
作者 《北京水务》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团城湖管理处面对新阶段水务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保障首都水安全为目标,续奋进,砥砺前行,进一步将数字孪生建设推广至东水西调工程。东水西调工程是为缓解京西水源危机而修建,线路总长21km,设置三级泵站,总扬程60余m。
关键词 东水西调 团城湖 水源危机 线路总长 总扬程 北京市南水北调 管理处 数字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在北京市新供水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剑琼 项娜 +1 位作者 化全利 田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1期141-144,共4页
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状况、缺水状况,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与当地已有的供水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北京市新供水格局:“26213”式供水系统,着重分析了团城湖调节池工程在北京市新供水格局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以及分水、调蓄、... 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状况、缺水状况,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与当地已有的供水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北京市新供水格局:“26213”式供水系统,着重分析了团城湖调节池工程在北京市新供水格局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以及分水、调蓄、改善生态环境、涵养地下水的生态等作用,认为: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是提高北京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的关键工程,工程实施后将对改善地区环境、涵养西郊地下水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团城湖调节池工程 新供水格局 地位和作用
下载PDF
南水北调北京团城湖智能泵站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唐锚 刘秋生 万烁 《中国水利》 2022年第23期43-45,共3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采用“1脑+5感”的智能泵站建设理念,构建运行、调度、维护“三合一”的无人值守智能泵站管控模式,建设内容包括感知体系、控制与分析脑、业务应用,实现了智能巡检、远程专家支持、双因子智能校验、机组健康... 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采用“1脑+5感”的智能泵站建设理念,构建运行、调度、维护“三合一”的无人值守智能泵站管控模式,建设内容包括感知体系、控制与分析脑、业务应用,实现了智能巡检、远程专家支持、双因子智能校验、机组健康监测等典型实践。提出了数字孪生智能泵站的建设建议,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运行预警能力、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预演能力、机组健康预报及故障溯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智能泵站 数字孪生 “四预” 团城湖
下载PDF
南水北调北京段团城湖调节池水环境情况及控藻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凯 郝鸿晨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12期38-44,共7页
为总结分析团城湖调节池水环境情况,对藻类过度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对控藻措施提出建议,开展此研究。团城湖调节池是北京市南水北调重要配套工程,自2014年蓄水以来,尚未正式发挥供水功能,目前主要起到河湖生态补水以及北京水务宣传窗口的... 为总结分析团城湖调节池水环境情况,对藻类过度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对控藻措施提出建议,开展此研究。团城湖调节池是北京市南水北调重要配套工程,自2014年蓄水以来,尚未正式发挥供水功能,目前主要起到河湖生态补水以及北京水务宣传窗口的作用。对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主要水环境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团城湖调节池水体基本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各主要指标以年为周期较规律变化,并且明确营养化是调节池首要水环境问题。对藻类增长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温度及光照、营养盐汇集、水体流动性差、缺乏生态保护屏障、地形及水文条件为主要原因。建议在做好水生态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鱼类生物调控、沉水植物调控、局部水体过滤、年度水体置换等方式对藻类增长进行防控,并对每种方法进行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团城湖调节池 水环境 富营养化 藻类 生态调控
下载PDF
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以团城湖调节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焕芝 胡小燕 +1 位作者 姜春歌 高大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3期106-107,共2页
本文以水源保护区团城湖调节池为例,调查统计了常见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种类,并探究了一系列包括以抚育管理为主的营林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以物理防治为主的辅助措施、以适量无公害药剂精准施用的应急措施等内容的绿色防控... 本文以水源保护区团城湖调节池为例,调查统计了常见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种类,并探究了一系列包括以抚育管理为主的营林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以物理防治为主的辅助措施、以适量无公害药剂精准施用的应急措施等内容的绿色防控方法,以期为北京地区其他水源保护区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实现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有害生物 绿色防控 团城湖调节池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园林绿化养护措施探究——以团城湖调节池工程为例
7
作者 宋焕芝 李文明 +1 位作者 赵杰 贾红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以团城湖调节池工程为例,探究了节水养护措施、绿化废弃物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园林绿化养护措施、造型养护方法、新移栽树木的催芽养护方法、不耐积水树木汛期防涝方法等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园林绿... 以团城湖调节池工程为例,探究了节水养护措施、绿化废弃物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园林绿化养护措施、造型养护方法、新移栽树木的催芽养护方法、不耐积水树木汛期防涝方法等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园林绿化养护措施;阐述了形成良性循环小生态系统、绿化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吸引野生动物等养护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团城湖调节池工程 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下载PDF
泵站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应用——以北京市东水西调工程为例
8
作者 赵柘 周继阳 +1 位作者 李一帆 刘鹏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以北京市东水西调工程中的杏石口泵站为例,泵站人工巡检存在巡检场景多、项目多、工作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人工巡检效率低、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有效提高巡检效率,保证巡检安全性、可靠性,从根... 以北京市东水西调工程中的杏石口泵站为例,泵站人工巡检存在巡检场景多、项目多、工作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人工巡检效率低、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有效提高巡检效率,保证巡检安全性、可靠性,从根本上实现泵站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在泵站巡检中使用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辅助巡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泵站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巡检、机器视觉识别、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统计等功能,在泵站巡检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杏石口泵站为例,探究了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主要功能和具体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分析,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提升泵站巡检的效率、保证人员巡检的安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行走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系统架构 主要功能 应用
下载PDF
透水模板布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项娜 田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92,共5页
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护坡混凝土挡墙二期施工中使用透水模板布,总结了模板布的使用方法,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探讨,透水模板布应用后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外观质量。同时着重介绍了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通病... 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护坡混凝土挡墙二期施工中使用透水模板布,总结了模板布的使用方法,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探讨,透水模板布应用后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外观质量。同时着重介绍了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模板布 团城湖调节池工程 混凝土外观质量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征及对受水城市河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斌 杨蓉 +3 位作者 孙春媛 黄振芳 王槿妍 赵红磊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点和对城市河湖的影响,对调水合理利用、水质安全与保护、受水区水质水生态保护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估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调水水量分配,采用Spear‐man秩相关、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综合理化指标、水化... 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量水质特点和对城市河湖的影响,对调水合理利用、水质安全与保护、受水区水质水生态保护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估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调水水量分配,采用Spear‐man秩相关、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综合理化指标、水化学特征、水质类别及特征水质指标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水质为Ⅱ类,属于低矿化度软水,综合理化指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2015—2021年,受水区水质普遍改善;典型受水水域水温上升,大宁水库等水域矿化度和总硬度下降。研究区地表水质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南水带来团城湖、昆明湖、昆玉河及京密引水渠等水域的水质变化,南部和东部河流水质受再生水水质改善影响较大,内城河湖、北运河和潮白河的部分河流平原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量水质特征 城市河湖 影响
下载PDF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究——以北京市水务系统某单位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惠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办安监[2016]28号)要求,要全面推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而言,如何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解决...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办安监[2016]28号)要求,要全面推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而言,如何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尤为重要。以北京市水务系统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及实施先进单位为例,通过分析其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 水利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下载PDF
浅谈北京市水务系统公共机构节水管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敏 刘秋生 化全利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北京市水务系统下属单位在创建节水型机关的过程中,通过节水设备设施的改造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等一系列措施,节水效果显著,率先通过节水机关验收,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本文总结创建过程,旨在为类似公共机构提供一定节水管理工作建议。
关键词 节水 管理 节水设施 公共机构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防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宗永军 王成志 刘剑琼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7期38-40,共3页
朝阳区地处北京市排水尾闾,河湖水系众多,属于北京市排水规划格局"西蓄东排"的东排区,"7.21"大暴雨对区域内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区委、区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快速、有序、有力的救灾举措使强降雨对朝阳区... 朝阳区地处北京市排水尾闾,河湖水系众多,属于北京市排水规划格局"西蓄东排"的东排区,"7.21"大暴雨对区域内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区委、区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快速、有序、有力的救灾举措使强降雨对朝阳区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在深入剖析本次强降雨对朝阳区影响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区域规划、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措施,旨在提高区域防汛能力,保障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 防汛 蓄滞洪区 北京市朝阳区
下载PDF
团城湖调节池底泥环境研究及处置建议
14
作者 史凯 《海河水利》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底泥环境是湖库水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团城湖调节池底泥环境现状,通过人工测量法对底泥淤积程度进行评估;对底泥的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机氮、有机磷、XRD、XRF、粒径共9项指标进行检测;对底泥中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 底泥环境是湖库水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团城湖调节池底泥环境现状,通过人工测量法对底泥淤积程度进行评估;对底泥的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机氮、有机磷、XRD、XRF、粒径共9项指标进行检测;对底泥中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区域依然接近硬质池底,底泥淤积量约28646.86 m3;有机质、全氮、全磷成分含量整体相对较高,不同部位底泥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底泥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及丰度均较低。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底栖生态提升、工程清淤2项处置措施及其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团城湖调节池 底泥淤积 底栖动物 工程清淤
下载PDF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磊 冯彬 《北京水务》 2016年第3期53-56,共4页
南水北调来水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以水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作为科学工具,将水力学模型与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连接,实现水量调度、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及抢险应急等功能的系统。提升了北京市南水北... 南水北调来水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以水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作为科学工具,将水力学模型与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连接,实现水量调度、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及抢险应急等功能的系统。提升了北京市南水北调数据的管理更新速度,增强基于数学模型的调度应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为来水调度、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水调度 水力学模型 系统设计 信息化管理 南水北调
原文传递
团城湖调节池安全监测成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大伟 王子寒 +1 位作者 翟栋 郭欣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团城湖调节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紧邻玉泉山、颐和园等,同时作为京西输水枢纽在分水、调蓄、水量匹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保证工程安全是重中之重。通过团城湖调节池内安装的水位计、渗压计及沉降观测点等监... 团城湖调节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紧邻玉泉山、颐和园等,同时作为京西输水枢纽在分水、调蓄、水量匹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保证工程安全是重中之重。通过团城湖调节池内安装的水位计、渗压计及沉降观测点等监测设施,对调节池周边地下水位、各闸室渗透压力、水闸建筑物变形等数据进行量测、统计及分析,及时发现工程在运行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警,保障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自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地下水位、渗透压力及建筑物变形等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工程运行平稳,安全监测充分发挥了预警及信息反馈的作用,同时也为类似调蓄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运行 安全监测 团城湖调节池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再利用研究与实践——以团城湖调节池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大伟 贾红燕 +1 位作者 胡小燕 王子寒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80-82,87,共4页
探讨了团城湖调节池中产生的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景观化、功能化3种不同的再利用方式,提出了不同方式均可充分消纳园林废弃物,充分发挥园区生态效益。分析了3种不同再利用方式的优缺点,为其他园区开展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园林... 探讨了团城湖调节池中产生的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景观化、功能化3种不同的再利用方式,提出了不同方式均可充分消纳园林废弃物,充分发挥园区生态效益。分析了3种不同再利用方式的优缺点,为其他园区开展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园林废弃物再利用继续深化探索打下基础,以探究更经济、更高效的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再利用 方式 优缺点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技术供水系统优化改造对设备可靠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鸿晨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2年第2期25-27,共3页
大型水利工程技术供水系统是工程辅机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机组设备安全运行。其基本功能是利用水流热交换,降低机组等设备温度,一旦技术供水系统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调度与运用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技术供水的可靠性、高效性... 大型水利工程技术供水系统是工程辅机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机组设备安全运行。其基本功能是利用水流热交换,降低机组等设备温度,一旦技术供水系统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调度与运用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技术供水的可靠性、高效性、稳定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举例分析大型水利工程技术供水系统优化与改造的可行性,保证设备设施运行可靠,保证效益正常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供水 供水系统 风冷机组 循环水池 热交换
下载PDF
团城湖调节池水生态健康评价及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红磊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8期7-13,共7页
为查找团城湖调节池水生态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以提升水生态质量。参照《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范》中的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对团城湖调节池2018—2021年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生态系统逐步改... 为查找团城湖调节池水生态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以提升水生态质量。参照《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范》中的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对团城湖调节池2018—2021年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生态系统逐步改善,近两年已达到健康等级。该水体生态系统仍存在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偏低,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不足,总氮浓度和浮游植物数量偏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采取沉水植物种植、鱼类种群优化、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种群复壮等生物调控措施以进一步提升该水体水生态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团城湖调节池 水生态健康评价 水生态质量提升措施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条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姁 袁敏洁 《水利发展研究》 2020年第12期38-39,59,共3页
文章基于永定河资源性缺水对于外调水的迫切需要,以及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富余水量向永定河生态补水的可行性,结合永定河北京段水量平衡计算,提出南水北调需引水量,并进行补水通道条件分析,为实现南水北调水源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提供数据与... 文章基于永定河资源性缺水对于外调水的迫切需要,以及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富余水量向永定河生态补水的可行性,结合永定河北京段水量平衡计算,提出南水北调需引水量,并进行补水通道条件分析,为实现南水北调水源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提供数据与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生态补水 永定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