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组态视角下研究生师生共创的行动路径及建议--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
韩霞
徐铭蔚
杨明一
|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动态静态双重视角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取向、路径 |
马永红
于妍
张飞龙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3
|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
张飞龙
马永红
张凤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选择 |
马永红
于妍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马永红
|
《中国高校科技》
|
2024 |
3
|
|
6
|
团队合作如何影响技术转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
李萍
方卫华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产学共生发展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密歇根大学制造业工程博士项目的透视 |
马万里
马永红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独当一面”还是“博采众长”?——不同科研训练模式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
马永红
杨雨萌
张飞龙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9
|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多重响应和政策需求 |
马永红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美国学科分类系统(2020)的变化逻辑及启示 |
张飞龙
马永红
于苗苗
|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评价何以支撑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评价的理念与关键维度 |
马永红
于妍
|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基于知识生产的产学共生机理探究——普渡大学半导体学位项目透视 |
马万里
马永红
刘贤伟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