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36
1
作者 丛源 陈岳龙 +3 位作者 杨忠芳 侯青叶 胡省英 郭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As、Pb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相对较小,Hg、Cd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元素总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主要因素;Cd的迁移能力较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矿产资源三维预测评价——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彬 陈建平 +1 位作者 向杰 尹晓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37,共11页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用Surpac面元建模法降低三维实体模型的不确定性。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找矿模型,提取了成矿有利信息,圈定了13个成矿有利靶区,并采用找矿概率法估算出了Au资源量914.6 t。研究表明:虽然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但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通过面元建模法可较大程度地降低不确定性,有助于对区内深部矿产资源进行高精度三维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信息不对称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 面元建模法 成矿靶区 找矿概率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权与信息量的隐伏矿体三维预测:以山西罗框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权平 陈建平 +1 位作者 胡彬 朱月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1-177,共7页
山西浑源罗框研究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五台块隆之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北缘,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收集,在综合分析梳理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以罗框矿区地表地质体界线... 山西浑源罗框研究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五台块隆之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北缘,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收集,在综合分析梳理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以罗框矿区地表地质体界线、实测地质剖面与钻孔数据为基础,辅以图切勘探线,构建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定量提取有利控矿要素,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利用模糊证据权法圈定成矿远景区,利用找矿信息量法进行级别划分,共圈定找矿预测区3处,计算找矿模型精度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对预测结果评价,得出找矿概率为47.10%,结果表明罗框地区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后期应重视已知矿体Au3矿体深部断裂交汇处及Au2东南边部的重点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模糊证据权 找矿信息量 成矿预测 罗框矿区
下载PDF
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三维定位定量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陈建平 陈勇 +6 位作者 曾敏 胡忠德 赵洁 胡青 尚北川 唐宇 段毅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2-559,共8页
以数字矿床为手段,进行资源三维定位、定量研究是危机矿山隐伏矿体找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地质模型、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Mincromine软件为平台建立了3号脉9个共生结构带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 以数字矿床为手段,进行资源三维定位、定量研究是危机矿山隐伏矿体找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地质模型、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Mincromine软件为平台建立了3号脉9个共生结构带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钻孔数据开展隐伏矿体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可可托海3号脉仍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矿体中大于工业品位的BeO保有资源量60t,预测资源量63t,可为矿山的复采提供4 ̄5年的资源保证。在矿脉的外围及深部,大于边界品位的BeO远景资源量1118t,Li2O大于边界品位的资源量241t,显示3号脉具有良好的深入勘探开发的前景。对实例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研究方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床模型 新疆可可托海 三维
下载PDF
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区域成矿断裂信息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董庆吉 肖克炎 +1 位作者 陈建平 丛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9-1485,共7页
"三江"北段成矿带是中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定... "三江"北段成矿带是中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定量分析成矿断裂信息对于指明区域找矿方向至关重要。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断裂等密度、断裂中心对称度、断裂优益度、断裂交点数、断裂频数等参数定量地分析区域断裂信息,从中提取区域主干断裂发育区和次级断裂发育区。区域成矿特征表明,本区矿床沿区域主干断裂成带状分布,而次级断裂发育区为主要的矿床赋存区。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本区2个主要矿集区之间的扎青乡地区存在一个成矿断裂信息异常高值区,认为是本区今后找矿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信息 定量分析 衬度累加 成矿预测 三江带北段
下载PDF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建平 董庆吉 +1 位作者 郝金华 李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9,共11页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证据权法 资源潜力预测 斑岩型钼铜矿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下载PDF
多元信息分析技术在西藏林周地区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娜 郭科 +4 位作者 胡敬仁 唐菊兴 陈建平 张廷斌 钟婉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3-470,共8页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围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围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计的方法剔除了化探异常中的背景值数据,确定了区域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等值线图。在地质、遥感、化探的GIS叠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3个找矿远景区,提出了林周盆地典型火山岩出露区的找矿技术方法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周盆地 遥感 化探 多元信息综合分析 找矿远景区
下载PDF
基于RS技术的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外围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郭娜 陈建平 +1 位作者 唐菊兴 郭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0-289,共10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经过一年的勘探工作,发现矿区外围工业矿体仍未圈闭,其找矿潜力巨大。为了验证在周边区域存在矿化的可能性,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力图能为甲玛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文中运用ETM+图像进... 甲玛铜多金属矿经过一年的勘探工作,发现矿区外围工业矿体仍未圈闭,其找矿潜力巨大。为了验证在周边区域存在矿化的可能性,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力图能为甲玛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文中运用ETM+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比值分析、MNF变换,通过蒙赛尔变换,形成HLS图像,根据Fe3+、Si、OH-在解译图像中显示出高亮度反射的特点,设定阈值,从而提取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解译结果与矿区IKONOS图像的蚀变、岩性解译结果相吻合,蚀变提取形态一致,从而确定了ETM+图像信息提取结果的正确性,证实了在甲玛及其外围采用ETM+图像提取与矿化有关的信息是可行的。引入ETM+图像TM6波段,合成746假彩色图像进行构造信息的解译,并综合构造的、蚀变的、地质的研究成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信息的分层提取和叠加分析,在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区周边圈定了6个找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主要分布在甲玛矿区的周围及其北部一定的辐射范围内,是甲玛矿区外围找矿的重点。目前该研究区域除甲玛、驱龙外,其他地方的勘查程度均较低,但文中采用ETM+图像提取各种成矿信息,再用高空间分辨率的IKONOS图像提取成矿信息,开展对比研究,验证了圈定的找矿远景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从而可用于指导甲玛的外围及冈底斯成矿带的区域找矿勘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IKONOS图像 蚀变 构造信息提取 成矿预测 甲玛铜多金属矿
下载PDF
基于撞击坑自动识别的月球雨海北部地区(LQ-4)月海玄武岩定年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珂 陈建平 +2 位作者 奚晓旭 许延波 王春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9,共13页
月球表面定年研究对于理解和重建月球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关键作用,撞击坑尺寸-频率分布法(CS-FD)是通过统计区域内不同尺寸撞击坑密度得到特定地质单元的绝对地质年龄。雨海北部地区(LQ-4)包括雨海北部、冷海西部地区以及风暴洋东北部等月... 月球表面定年研究对于理解和重建月球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关键作用,撞击坑尺寸-频率分布法(CS-FD)是通过统计区域内不同尺寸撞击坑密度得到特定地质单元的绝对地质年龄。雨海北部地区(LQ-4)包括雨海北部、冷海西部地区以及风暴洋东北部等月海,位于雨海西北边缘的虹湾是中国嫦娥三号卫星预选软着落区,文中综合使用3种方法从影像和地形数据中自动提取了该区内的撞击坑。利用Clementine光谱数据对雨海北部和风暴洋东北部内玄武岩进行了分区,利用撞击坑尺寸-频度法(CSFD)法得到每个玄武岩分区内的定年结果。对比该地区之前的定年数据后发现,使用自动识别结果得到的各分区定年结果新老整体趋势上与之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存在一定偏差。根据自动识别定年结果,认为该地区玄武岩新老顺序大致为:雨海东部(3.56Ga)—虹湾(3.38Ga)—风暴洋东北部(2.74Ga)—雨海西部(2.63Ga)—柏拉图坑(2.37Ga)。结合撞击坑自动识别技术和CSFD法,形成了一条利用影像和地形遥感数据快速得到月球表面地质年龄的方法,为月球年代学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海玄武岩 定年 撞击坑尺寸-频度法(CSFD) 撞击坑自动识别
下载PDF
双三维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萍萍 陈建平 +1 位作者 于淼 马贺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对地上地下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地矿工程各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上下真三维一体化大型矿山数字集成方案,并以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进行了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的总... 对地上地下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地矿工程各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上下真三维一体化大型矿山数字集成方案,并以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进行了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具体实施技术方案研究,实现了地上与地下真三维一体化、二维地质资料与三维地质模型的统一管理与分析、"分区式"数字矿田矿段的阶段性集成,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操作,是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层次、多阶段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对矿山的发展建设、资源勘查评价、信息化综合管理以及面向公众普及矿山相关知识的公益性、科普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虚拟现实 数字矿山 仿真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沱沱河地区铜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晓玲 孙岩 +1 位作者 陈建平 王倩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08-416,共9页
沱沱河地区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段,在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使用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异常找矿信息,并利用地层、构造信息分析了地层组合熵、断裂频数、构造优益度,利用航磁资料推断隐伏岩体,利... 沱沱河地区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段,在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使用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异常找矿信息,并利用地层、构造信息分析了地层组合熵、断裂频数、构造优益度,利用航磁资料推断隐伏岩体,利用遥感资料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对该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铜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本次研究按照后验概率大小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八个I级、十一个II级和十五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五个Ⅰ级、六个Ⅱ级和十个Ⅲ级远景区目前尚未发现铜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具有与已知矿床(点)相近的成矿条件,因此是今后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地区,应予充分重视。本次研究数据扎实,结论可靠,可指导该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北段 沱沱河 GIS 证据权重法 成矿预测
下载PDF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在冀东地区多元信息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江霞 陈建平 +2 位作者 张莹 郑永琴 陈东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目前新的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GIS技术分别对冀东地区主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与该区成矿相关的地质信息、物探信息、化探...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目前新的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GIS技术分别对冀东地区主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与该区成矿相关的地质信息、物探信息、化探信息等多元化信息归纳,总结出该区找矿概念模型。继而在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采用网格单元法,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实现了对冀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资源的综合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沉积变质型铁矿 证据权重 多元信息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数据研究现状 被引量:64
13
作者 陈建平 李靖 +2 位作者 谢帅 刘静 胡彬 《地质学刊》 CAS 2017年第3期353-366,共14页
地质大数据应用研究是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组成部分。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学科,与地球科学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已经收集的和将要收集的大量数字国土相关数据,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正在不断加以检验和扩充,并已更好地应用与服务于人类活动... 地质大数据应用研究是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组成部分。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学科,与地球科学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已经收集的和将要收集的大量数字国土相关数据,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正在不断加以检验和扩充,并已更好地应用与服务于人类活动。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及国家大数据战略,并从地质大数据的定义、特点、产生途径、技术架构等方面剖析国内外地质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将目前及未来地质大数据的发展研究方向分为地质大数据发现、地质大数据梳理、地质大数据存储、地质大数据分析、地质大数据应用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研究现状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基于矿床规模模型的西南三江北段区域资源潜力定量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鹏 陈建平 +2 位作者 张路锁 朱鹏飞 曾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1,共6页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了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得到了成矿潜力预测图,最后使用成矿概率法则对西南三江北段矿产资源总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潜力指标 矿床预测 定量评价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赤峰金矿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勇 陈建平 +1 位作者 赵洁 董庆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51-556,共6页
笔者在总结赤峰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进行赤峰市地、物、化、遥多元找矿信息提取,运用证据权方法对赤峰市进行综合信息金矿成矿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齐波夫定律对金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 笔者在总结赤峰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进行赤峰市地、物、化、遥多元找矿信息提取,运用证据权方法对赤峰市进行综合信息金矿成矿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齐波夫定律对金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在赤峰北部有3条北东向有利成矿带,在南部,土城子镇—金厂沟梁镇北西向有利成矿带和老府镇周边地区、喀喇沁旗、八里罕镇周边地区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总体资源量约181t,除去已探明储量76t,该区还具有105t金的潜在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预测与评价 金矿 赤峰
下载PDF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2C级数据信息提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翔 陈建平 +2 位作者 李剑锋 史蕊 伍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5-1150,共6页
通过分析Chang’E-1卫星所获取的高光谱数据的太阳高度角因素,选取了太阳高度角较高的IIM2C数据进行光谱定标。采用邻域平均法及邻域加权均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杂点、条带修复。由于干涉成像光谱仪CCD阵列增益畸变以及它的自身问题使... 通过分析Chang’E-1卫星所获取的高光谱数据的太阳高度角因素,选取了太阳高度角较高的IIM2C数据进行光谱定标。采用邻域平均法及邻域加权均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杂点、条带修复。由于干涉成像光谱仪CCD阵列增益畸变以及它的自身问题使得干涉影像存在横向响应不均一性,提出采用基于子空间最大特征值法进行校正,结果影像亮度统计其强度表现均一,符合自然图像特征,并采用自编程序进行几何校正。运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经验线性法对Chang’E-1IIM 2C数据进行绝对定标;与此同时,为了修正线性定标的偏置系数及降低数据噪声,首次采用自适应小波变换法对辐射定标后数据进行后处理,确定了IIM2C数据可用波段。通过对比国际标准定标点数据,制订了嫦娥IIM2C数据分析方案,完成了第一幅完整的Chang’E-1IIM 2C月球正面反射率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干涉成像光谱仪 阵列增益畸变 绝对定标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陕西潼关县金矿资源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建平 陈珍平 +1 位作者 史蕊 王丽梅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潼关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县域南部的秦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在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对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信息、侵入岩信息、构造信息、遥感信息、... 潼关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县域南部的秦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在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对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信息、侵入岩信息、构造信息、遥感信息、化探信息、高程信息等进行分析与提取,然后总结归纳出金矿成矿预测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运用证据权重法对潼关地区金矿进行预测,并采用网格单元法与地质体单元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圈定了9处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多元信息 证据权重法 金矿 成矿预测 陕西潼关
下载PDF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演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建平 郝金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6-243,共8页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构造成矿带经历了复杂而完整的多期次复合造山及叠加改造地质构造过程,导致复杂丰富的成矿演化,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研究认为,目前青海三江北段主要的成矿系统为:与三叠纪火山喷发作用有...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构造成矿带经历了复杂而完整的多期次复合造山及叠加改造地质构造过程,导致复杂丰富的成矿演化,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研究认为,目前青海三江北段主要的成矿系统为:与三叠纪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银等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浅成侵入岩有关的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有关的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这些成矿系统代表了区域矿矿产资源进一步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系统演化 金属成矿系列 火山喷发作用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基于GIS证据权法的焦家金成矿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汉栋 王巧云 +4 位作者 李秀章 陈建平 祝培刚 朱继托 刘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1-257,共7页
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分析了焦家金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规律,建立了研究区金矿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找矿预测区,并择优对预测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焦家金... 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分析了焦家金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规律,建立了研究区金矿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找矿预测区,并择优对预测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焦家金成矿带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岩浆岩、构造、蚀变带以及物化探异常等;研究区划分了6个预测区:后坡预测区、任家预测区、卧龙预测区、綦家预测区、龙埠预测区、城子预测区;经钻探验证,在后坡预测区发现金矿体3个,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权法 成矿预测 金矿 焦家金成矿带
下载PDF
青海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涛 罗志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29-235,共7页
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为近期于青海南部三江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点),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室内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陆日格矿床矿石组构、成分及伴生元素Mo、Cu、Pb、Zn、Ag、Re等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陆日格... 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为近期于青海南部三江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点),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室内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陆日格矿床矿石组构、成分及伴生元素Mo、Cu、Pb、Zn、Ag、Re等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陆日格矿床以浸染状、细脉状构造为主,发育大量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碳酸盐脉等。根据矿床矿化产出及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成矿阶段划分。陆日格矿床具备较全的斑岩热液-期后热液矿床的矿化元素组合,表明其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化元素 赋存状态 陆日格 青海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