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25家医院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对感染相关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韩露艳 徐小静 +22 位作者 童笑梅 张欣 刘捷 杨立 刘慧 闫菊 宋志芳 梅亚波 米荣 秦选光 刘玉环 齐宇洁 张巍 曾慧慧 崔红 龙卉 郭果 陈旭琳 杨召意 孙芳 付晓辉 王长燕 李正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母乳喂养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5家医院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30日住院的晚期早产儿资料。根据喂养方...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母乳喂养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5家医院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30日住院的晚期早产儿资料。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576例晚期早产儿,其中母乳喂养组153例,配方奶喂养组1423例。发生感染性疾病共计484例(30.71%),其中母乳喂养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组(22.88%vs 31.55%,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534,P=0.004),而男婴、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窒息是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8、5.386、1.535、2.353,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降低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晚期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保护因素,应积极提倡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感染 晚期早产儿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并发心内膜心肌病
2
作者 鲁珊 周文艳 +4 位作者 周薇 李昭屏 常艳美 魏玲 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25-628,共4页
患儿,女,13岁。因突眼6个月,发热伴咳嗽、活动后心悸、气促、乏力1个月入院。既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体格检查: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音低钝,有奇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64%(>10%)... 患儿,女,13岁。因突眼6个月,发热伴咳嗽、活动后心悸、气促、乏力1个月入院。既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体格检查: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音低钝,有奇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64%(>10%),计数为6.7×109/L;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占31%,未见幼稚细胞。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血IgE2472IU/mL(显著升高)。抗核抗体(ANA)均质型阳性,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X线示双肺野外带散在小斑片状影。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心内膜增厚伴广泛附壁血栓形成,右室腔近于闭塞。临床诊断为儿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并发心内膜心肌病,给予足量泼尼松龙等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胸片均恢复正常,IgE降至1678IU/mL,但超声心动图无变化。2周后泼尼松龙逐渐减量,患儿接受心脏手术。病理结果为右室心内膜广泛附壁血栓形成,心内膜和心肌纤维化。术后小剂量泼尼松龙维持治疗,患儿康复后恢复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心内膜 心肌病 儿童
下载PDF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柳春霞 徐淑兰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HIE30例,并与单纯综合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在患儿出院后12、18个月左右首次随访,4~6岁行智力测试。结果显...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HIE30例,并与单纯综合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在患儿出院后12、18个月左右首次随访,4~6岁行智力测试。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和90%,对照组为26.7%和66.7%,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近期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智力测试正常率及平均智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丹参注射液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安全有效,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观察 丹参治疗 疗效 复方丹参注射液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智力测试 重度HIE 治疗组 对照组 综合治疗 总有效率 治疗过程 不良反应 改善预后 显著性 出院后 显效率 发生率 后遗症 未发现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宝云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819-2819,共1页
喘息型肺炎是儿科病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6个月~3岁婴幼儿发病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我院应用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 喘息型肺炎是儿科病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6个月~3岁婴幼儿发病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我院应用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型肺炎患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雾化吸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体会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海英 刘彩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1-322,共2页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为1~6个月的小婴儿,咳与喘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若治疗措施不当,20%~50%患儿...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为1~6个月的小婴儿,咳与喘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若治疗措施不当,20%~50%患儿在首次发病后不久即反复发生喘息,最终演变为哮喘。我科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异丙托溴铵 联合雾化吸入 呼吸性酸中毒 丁胺 肺部喘鸣音 动脉血氧分压 支气管收缩 湿啰音 喘憋症状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柳春霞 徐淑兰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乔金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692-269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6月96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7~13岁占56.2%,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93.8%,早期肺部...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6月96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7~13岁占56.2%,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93.8%,早期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MP-IgM阳性率高(92.7%)。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72.9%),但血沉(32.3%)及CRP(51.0%)都升高。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占80.2%,右侧(53.1%)多于左侧,下叶(62.3%)多于中上叶。41例有肺外合并症,伴有心肌酶增高占29.1%,此外尚有胸腔积液、贫血、肝损害、血尿、蛋白尿、肌肉、关节痛,嗜睡或烦躁或精神萎靡等神经系统症状。还有腹痛、胸痛、皮疹、食欲差、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肺外症状。对MP肺炎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必要时可并用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MP-IgM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MP可引起肺炎及肺外系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小儿 肺外系统损害
下载PDF
幼儿急疹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志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3期142-143,共2页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致病[1]。早期症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出疹前较难确诊。国外文献曾称为第6种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d,热退疹出。为更好地认识本病,笔者对我院近3...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致病[1]。早期症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出疹前较难确诊。国外文献曾称为第6种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d,热退疹出。为更好地认识本病,笔者对我院近3年150例幼儿急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急疹 早期诊断 并发症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乔金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8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气道阻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气道阻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减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普米克令舒 吸入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9期2630-2630,共1页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疫情
下载PDF
小儿经皮肤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柳春霞 徐淑兰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有机磷中毒 皮肤吸收 临床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浓氨溶液在儿童癔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周文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5-436,共2页
儿童癔病一般在精神因素下发病,它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1]。多见于学龄儿童,起病突然,症状多种多样。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常首诊于儿科,在诊断和治疗上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现... 儿童癔病一般在精神因素下发病,它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1]。多见于学龄儿童,起病突然,症状多种多样。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常首诊于儿科,在诊断和治疗上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现将本院近年诊治的42例儿童癔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癔病 浓氨溶液 躯体症状 精神因素 儿童发病率 器质性病 发作性晕厥 多发性神经根炎 唇舌咬伤 过度换气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黎媛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24-1525,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逐年上升且发病有低龄化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年长儿与婴幼儿的表现不尽相同,肺外并发症较多,易产生误诊。本文对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逐年上升且发病有低龄化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年长儿与婴幼儿的表现不尽相同,肺外并发症较多,易产生误诊。本文对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肺炎 儿童
下载PDF
54例儿童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14
作者 周文艳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对5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急性中毒儿童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分析急性中毒的可能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08年3月54例患儿按其中毒发生的途径、种类、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CO中... 目的对5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急性中毒儿童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分析急性中毒的可能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08年3月54例患儿按其中毒发生的途径、种类、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CO中毒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药物中毒,年龄段在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用炉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药品、农药、消毒剂等,以防儿童误服;要关心学龄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毒
下载PDF
母亲孕产期因素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晓春 杨立 +22 位作者 朱会红 张欣 刘捷 韩彤妍 刘慧 闫菊 宋志芳 梅亚波 徐小静 米荣 秦选光 刘玉环 齐宇洁 张巍 曾慧慧 崔红 王长燕 李正红 龙卉 郭果 陈旭琳 杨召意 孙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12期992-996,共5页
目的调查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母亲孕产期因素及其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录入晚期早产儿的临床数据,以2015年10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来自北京地区25家医院的晚期... 目的调查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母亲孕产期因素及其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录入晚期早产儿的临床数据,以2015年10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来自北京地区25家医院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高胆组,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母亲孕产期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组晚期早产儿815例,男449例,女366例,其中高胆组患儿340例,发病率41.7%,男198例,女142例,出生体重(2502.6±439.6)g;对照组475例,男251例,女224例,出生体重(2470.2±402.9)g,两组出生体重(t=1.811,P=0.172)、性别(χ^2=2.330,P=0.12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胆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胎龄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8,P=0.54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龄增加(OR=1.044,95%CI:1.010~1.080,P=0.011)、妊娠次数增加(OR=1.365,95%CI:0.989~1.883,P=0.048)、胎膜早破(OR=2.350,95%CI:1.440~3.833,P=0.001)、剖宫产(OR=1.540,95%CI:0.588~4.031,P=0.014)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母亲年龄增大、妊娠次数增加、胎膜早破、剖宫产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母亲孕期危险因素,应提高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高危因素的认识以及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晚期早产儿
原文传递
山莨菪碱与红霉素配伍能减轻红霉素的副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淑兰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7期37-38,共2页
为了扩大红霉素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减轻静脉滴注红霉素经常发生的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局部静脉炎和静脉内疼痛等副作用,本文以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与红霉素配伍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 为了扩大红霉素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减轻静脉滴注红霉素经常发生的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局部静脉炎和静脉内疼痛等副作用,本文以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与红霉素配伍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并与50例同类患儿维生素B_6注射液与红霉素配伍用药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平均用药时间10.8天,没有一例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有36例(72%)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山莨菪碱对于预防红霉素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内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强于维生素B_6,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红霉素 配伍 副作用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4250-4250,共1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小儿炎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布地奈德1mg/次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静点地塞米松0.3~0.5mg/(kg·...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小儿炎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布地奈德1mg/次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静点地塞米松0.3~0.5mg/(kg·d)。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好转7例,治愈率83%;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0例,治愈率7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炎/药物疗法 布地奈德/治疗应用 吸入法
原文传递
小儿有机磷中毒62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156-1156,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方法,以提高诊断及抢救水平。方法 62例有机磷中毒患儿均在彻底清除毒物的同时给予阿托品及氯解磷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痊愈,治愈率100%。结论小儿有机磷中毒如能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治愈率高。
关键词 杀虫药 有机磷/中毒
原文传递
儿童中毒128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4440-4440,共1页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儿童中毒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01-2009-11延庆县医院急诊128例中毒儿童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中毒以药物中毒为主(65.6%),~3岁多见;>12岁多为自行服毒(4.7%)。冬天有害气体(CO)中毒多见。神经、消化、心血管...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儿童中毒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01-2009-11延庆县医院急诊128例中毒儿童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中毒以药物中毒为主(65.6%),~3岁多见;>12岁多为自行服毒(4.7%)。冬天有害气体(CO)中毒多见。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受累率分别为75%(96例)、57%(73例)、21%(27例)。结论儿童中毒高发年龄~3岁,误服为主要原因;中毒易累及神经、消化及心血管系统。要重视儿童中毒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毒
原文传递
儿童麻疹268例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乔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1期5181-518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2年268例住院麻疹患儿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发病地区、是否接种疫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68例麻疹患儿在性别、发病地区、接种疫苗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发现8个月内婴...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2年268例住院麻疹患儿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发病地区、是否接种疫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68例麻疹患儿在性别、发病地区、接种疫苗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发现8个月内婴儿麻疹住院数增加。患儿年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麻疹住院患儿以男孩居多,全年散发,婴儿麻疹有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诊断 儿童 儿童 学龄前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