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芘通过芳香烃受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国庆 叶钊飞 +2 位作者 张晨昊 邵怡辉 李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0-516,536,共8页
目的:探究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芳香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C... 目的:探究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芳香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C57BL/6J小鼠进行Bap气道给药(15mg/kg),随后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我们通过Evans Blue/TTC染色,TUNEL染色,超声心动图和Masson染色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心肌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RT-PCR及免疫荧光共定位探究Ahr介导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RTPCR结果表明,BaP暴露后,Ahr下游靶基因及炎症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hr在心脏巨噬细胞上呈现出明显的表达。结论:空气污染物BaP可通过激活Ahr,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芳香烃受体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巨噬细胞
下载PDF
HFNC与NPPV对于心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毅 刘楠 +3 位作者 候晓彤 孙立忠 王红 金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4-671,共8页
目的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至... 目的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II)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 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 H_2O(1cm H_2O=0.098 k 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 H_2O,FiO_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_2/FiO_2)、降低PaCO_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_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低氧血症 心脏外科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对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_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雯 马涵英 +7 位作者 赵铁夫 吴思婧 侯微微 李银花 董芳 赵迎新 周玉杰 张维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右心重构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液和野百合碱(MCT) 60 mg/kg单次注射于大鼠颈背部皮下,饲养6w建立模型.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定其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d)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处死后分别称量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 SP)质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天狼猩红染色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右心室AT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野百合碱诱导6w后,PAH右心重构组的RVAWd、mPAP、RVHI及CV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VHI[(25.01±1.20) vs.(40.57±4.17)%],mPAP[(16.56±1.98) vs.(29.46±2.47)mmHg],RVAWd[(0.65 ±0.09)vs.(1.17 ±0.08)mm],RVEF [(54.15±4.60)vs.(62.63 ±9.54)%],均为P<0.01;PAH右心重构组右心室心肌组织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重构 AT1R TGF-Β1 ERK1 2
下载PDF
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京倖 顾承雄 +3 位作者 黄方炯 屈正 尤斌 孔晴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RA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37例冠心病分为5组。组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体外循环(CPB)下CABG,组3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RA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37例冠心病分为5组。组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体外循环(CPB)下CABG,组3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用放免法测术前,主动脉阻断前(搭桥前或打孔前),开放时(搭桥结束时或打孔后),开放后3,6及24 h血管紧张素Ⅱ(AGⅡ)、醛固酮(ALD)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集0~6 h、6~24 h尿钾总量。结果:AGⅡ: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6及24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ALD组内: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开放时、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术后各组心排指数(C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尿钾:术后各组间尿钾排出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术后早期RAAS活性升高,使用CPB的患者,升高更明显,但24 h以内恢复正常。冠心病行OPCABG,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全身反应轻,如有适应症应积极选用此术式。TMLR患者全身反应,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激光心肌打孔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心肌间质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业 赵洋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全球目前约有1.25亿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死亡、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1])。尽管造... 全球目前约有1.25亿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死亡、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1])。尽管造成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通常是多因素且相互重叠的,缺血性心肌病仍是心力衰竭的最大单一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间质纤维化 心力衰竭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娜 孔晴宇 +3 位作者 辛毅 黄益民 张兆光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心肌缺血性疾病导致梗死区心肌细胞不可逆死亡,疤痕组织形成,心室重构,心功能降低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尽管现行心脏内外科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然而并不能使梗死区梗死心肌细胞再生,导致心功能不可逆的降低。... 心肌缺血性疾病导致梗死区心肌细胞不可逆死亡,疤痕组织形成,心室重构,心功能降低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尽管现行心脏内外科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然而并不能使梗死区梗死心肌细胞再生,导致心功能不可逆的降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来源于骨髓和脐带,可以在体外被培养扩增,具有分化多种组织细胞能力的小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宪宏 张钰 李温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9例,年龄18~33岁,体质量45~70 kg。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9例,年龄18~33岁,体质量45~70 kg。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手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有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后经右颈内静脉放置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连接Vigilance监测仪,按照菲克定律计算心排血量和肺阻力。比较由监测仪-菲克定律计算法(Fick method)和右心导管检查(RHC)所得的心排血量(CO)和肺动脉阻力(PVR)的差异性。结果: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Vigilance监测仪所测得的CO较实际值偏高。Fick method测得的PVR和RHC结果接近,一致性较好。结论:使用漂浮导管结合Fick method可以获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较准确的CO和PVR等参数,与RHC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Swan-Ganz漂浮导管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甘辉立 佟秋红 张健群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311-314,共4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建立院前、院中、院后三级科普健康教育体系;医务人员全员参与、多形式综合应用的健康教育实践;医学科普健康教育以"预防"...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建立院前、院中、院后三级科普健康教育体系;医务人员全员参与、多形式综合应用的健康教育实践;医学科普健康教育以"预防"为重点的导向;构建患者社区医院专业医院金三角关系等经验在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实践中证明为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应把受众人群进一步扩大到青少年和农村人群,同时注意对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减少危险因子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人群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小窝蛋白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丛样病变研究进展
9
作者 甘辉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38-540,共3页
我国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400余万,每年新增15~20万。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常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艾森蔓格综合征,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恢复正常,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 我国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400余万,每年新增15~20万。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常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艾森蔓格综合征,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恢复正常,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不可逆而死亡率高、远期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丛样病变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多支移植术后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结局事件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钊飞 李国庆 +2 位作者 张晨昊 赵广鹏 李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NLR、cTnⅠ及NT-proBN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NLR、cTnⅠ及NT-proBN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行CABG术的冠心病(3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74例,根据医院记录和电话访谈记录其院内MACE包括新发心室颤动、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的使用和全因死亡,分为MACE组(n=55)和非MACE组(n=519),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入院24 h内NLR、cTnI及NT-proBNP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发生院内MACE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院内发生MACE患者NLR、cTnI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院内未发生MACE(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独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发生院内MACE风险方面,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8(P<0.001),NT-proBNP的敏感性最高,为83.6%。与单独预测相比,各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92(P<0.001),敏感性提高为92.7%。结论:联合检测NLR、cTnI及NT-proBNP水平对预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院内MACE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肌钙蛋白Ⅰ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新网络时代信息干预对于心外科研究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11
作者 杨毅 吕颖新 刘楠 《医学教育管理》 2016年第S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当今医疗大环境对心外科医学研究生认知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在给予信息干预后观察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采集首都医科大学心外学系在读心外科研究生30人(硕士15人,博士15人)信息,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初始心理测评,... 目的研究当今医疗大环境对心外科医学研究生认知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在给予信息干预后观察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采集首都医科大学心外学系在读心外科研究生30人(硕士15人,博士15人)信息,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初始心理测评,评估后再给予信息干预措施,1条信息/日调整心理状态,持续30日,之后应用SCL-90二次评估心理,并行前后对照比较。结果一次评估后SCL-90阳性率为12/30(40.0%),经过心理干预后二次评估阳性率为5/30(16.7%),提示干预措施对改善心外科研究生心理状态有效(P<0.05)。结论目前医疗形势和整体环境对心外研究生的心理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应该引起社会和教育者的关注;同时发现新网络时代的信息干预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研究生 心理状态 信息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刁力为 李温斌 +7 位作者 师启众 张保全 樊宏哲 刘诫 李阳阳 杨英杰 吴本清 吴一彬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左心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房间隔缺损(1~2 cm),在应用体外循环机模拟静脉-动脉体外膜肺(VAECMO)工作状态下,对比观察在ASD闭合和开放状态下动物的外周血氧合情况和体循环状态,以及心脏功能情况,评价ASD分流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意义。结果:在闭合ASD的情况下,房水平分流消失,仅应用VA-ECMO辅助下可见动物吸入100%氧的情况下心率(HR):(108±17)次/min,平均血压(MAP):(49.3±13.5)mmH g,肺动脉压力(PAP):(28.9±12.7)mmH 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5.2±9.2)N·S·M^-2·L^-1,外周动脉PaO2为(141.2±21.4)mmH g,SaO2:(96.1±1.3)%,氧合指数(PaO2/FiO2)为(353.0±53.5),心脏饱胀,运动幅度较小,显得无力;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打开ASD后房水平出现左向右分流,MAP:(68.2±16.1)mmH g,PAP:(18.1±7.8)mmH g,PVRI:(33.4±7.2)N·S·M^-2·L^-1,外周动脉PaO2明显上升至(169.3±18.9)mmH g,SaO2:(98.2±1.1)%,PaO2/FiO2为(423.3±47.3),心率(98±18)次/min,心脏运动幅度明显加大,心脏跳动显得轻松,体循环状态明显好转。与ASD关闭时比较,在ASD开放后MAP,PaO2,SaO2,PaO2/FiO2明显上升;PAP,PVRI明显下降。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房间隔造口术联合VA-ECMO是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F)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COVID-19引起的重症ARDS合并LVF的患者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房间隔造口术 体外膜肺 大动物实验
下载PDF
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外科左心耳切除和内科封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阳于妍 胡秋明 孟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215-1220,1225,共7页
目的:比较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贞医院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或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的孤... 目的:比较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贞医院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或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排除标准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同期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是脑血管事件(卒中和全身性栓塞),次要终点是心房颤动复发和心血管/原因不明的死亡。结果:外科组术后全因性死亡率为5%,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窦律维持率为58%;内科组术后全因性死亡率为14%,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9%,窦律维持率为33%。结论: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比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术后疗效好,是一种可用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外科消融 左心耳封堵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政 尤斌 李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门诊诊断为早发冠心病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岁<患者年龄≤59岁为中青年组,中青年组150例,59岁<患者年龄≤65岁为...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门诊诊断为早发冠心病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岁<患者年龄≤59岁为中青年组,中青年组150例,59岁<患者年龄≤65岁为老年组,老年组2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介入治疗后安全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带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C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FIB水平明显高,但老年组的谷氨酸转肽酶、TG、Hcy以及PLT都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FIB进入回归模型;老年组3支病变者发生率均比较高(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多(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在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后血栓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春雷 李岩 +6 位作者 郭可泉 韩杰 曾文 贾一新 王坚刚 张海波 孟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房颤)术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例,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射频消融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房颤)术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例,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射频消融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32±6.23)个月,对比分析2组病例术后脑血管事件随访数据。结果:术后随访证实消融组在术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房颤的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提高远期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房纤颤 心脏瓣膜手术 射频消融术 血栓 出血
下载PDF
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的经验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李力 尤斌 +4 位作者 高峰 李平 徐屹 刘硕 李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均为经股动静脉及右侧颈静脉插管,食道超声术中引导并调整插管位置至上下腔静脉开口处。双腔气管插管。经右侧胸骨第3或4肋间经胸腔入路,左侧肺单侧呼吸情况下,以Chitwood钳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的情况下,升主动脉根部灌注晶体或HTK停跳液,心脏停跳行心脏手术,或者不灌注停跳液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股动静脉置管,6-0prolene线缝合股动脉重建通路,股静脉荷包打结止血,颈静脉压迫止血。结果:此种体外循环建立方式较之常规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有很大不同,有操作例数经验的学习曲线,体外循环建立和撤销时间在经过50例左右的操作经验后,可以安全快速的完成。结论:在跨越学习曲线后,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合并终末期肾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胡霄竹 李雪梅 +3 位作者 屈丽楠 韩晴 李扬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7-401,409,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的患者行CABG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采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514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的患者行CABG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采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514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72例术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和442例合并CKD(e GFR≤60 m L·min^(-1)·1.73m^(-2)但尚未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包括基础病史、实验室检验及心脏相关检查,术中和术后资料包括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随访初级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级终点事件包括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再发脑卒中、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住院。结果:ESRD组围术期死亡率(6.9%)高于CKD组(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均高于CKD组(8.3%vs.2.9%,P=0.037,13.9%vs.6.3%,P=0.047,26.4%vs.15.4%,P=0.027)。ESRD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率高于CKD组(16.7%vs.8.4%,P=0.048),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也长于后者[(56.3±23.0)vs.(38.5±16.1)h,P=0.007]。平均随访42(3,81)个月,ESRD组MACCE的发生率高于CKD组(30.6%vs.18.6%,P=0.041),再发心绞痛和再次脑卒中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20.3%vs.10.1%,P=0.028;9.7%vs.3.5%,P=0.040),两组间远期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82.3%vs.89.3%,P=0.133)。结论:合并ESRD和CKD的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在院死亡率和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RD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随访MACCE的发生率均高于CK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冠心病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一新 孟旭 +5 位作者 李岩 韩杰 张海波 罗天戈 程虹 孙丽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移植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免疫制方案调整策略的结果。方法:34例在心脏移植1年后随访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类,进行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①、降低环孢素A剂量,记为Lo-C组;②、转...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移植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免疫制方案调整策略的结果。方法:34例在心脏移植1年后随访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类,进行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①、降低环孢素A剂量,记为Lo-C组;②、转换为低剂量他克莫司,记为Lo-F组;③、转换为西罗莫司,记为S组。观察各组方案调整后的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趋势、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情况及全部随访期的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存活并完成1年随访,1例死亡。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2/12)vs.5.9%(1/17)vs.20%(1/5)。各组Scr及GFR在免疫抑制方案替换后均有所改善,其中Lo-C组在替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值比较替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罹患情况,Lo-C组在替换前后无变化;Lo-F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糖尿病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减少;S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高脂血症明显增多。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剂量的钙调素抑制剂(CNI)或替换为西罗莫司(SLR)可改善肾功能,但相应排斥反应和代谢并发症的风险会加大,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仍须谨慎,并考虑个体情况和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肾功能 肾毒性 钙调素抑制剂 西罗莫司
下载PDF
肌酐增高患者对心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绪霞 张健群 +1 位作者 王以新 马立萍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肌酐升高对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1 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术前肌酐正常组及术前肌酐增... 目的:探讨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肌酐升高对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1 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术前肌酐正常组及术前肌酐增高组,按照急性肾损伤网络组织(AKIN)制定的AKI诊断标准,筛选出AKI患者,分析术前肌酐水平对AKI发生及恢复的影响。结果:1 7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 264例(15.5%);术前肌酐水平增高的患者较术前肌酐水平正常的患者其术后AKI的发生率明显增高(44.2%vs.12.4%,P<0.01);术前肌酐水平和年龄是术前肌酐增高组患者术后AKI发生率高于术前肌酐正常组患者的主要因素;术前肌酐正常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不增加AKI的发生(P>0.05),但是术前肌酐增高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增加AKI的发生率(P<0.05);术前肌酐增高患者术后AKI在7天内恢复率明显低于术前肌酐正常患者。结论: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肌酐升高不仅增加术后AKI发生率,也增大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发生AKI的风险性,且发生的AKI较难在短期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心外科手术 血清肌酐 恢复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止血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锐 李辉 +3 位作者 杨俊峰 李海涛 戴龙圣 顾承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胸骨骨髓腔中的骨蜡,代之以剪裁成适合宽度的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或明胶海绵填充后关闭胸骨。分析比较三组术后24h纵膈引流量,术后胸骨哆开情况,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情况,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情况。结果:三组引流量斯泰可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153.5±50.5)vs.(250.5±102.5)vs.(332.5±105.5)mL,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胸骨哆开、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例数,斯泰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斯泰可(stypro)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断面止血效果明确,应用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 心脏外科手术 止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