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的分布
1
作者 李六水 王飞 +2 位作者 周澳 杨青 刘宪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汉族NSTEMI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对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型,研究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分析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与1000 Genomes数据库中部分人群相关等位基因的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TT 97.20%、TC 2.80%、CC 0%,等位基因频率为T 98.60%、C 1.40%;PEAR1(rs12041331)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GG 42.06%、GA 44.86%、AA 13.08%,等位基因频率为G64.49%、A 35.51%;PTGS1(rs10306114)位点上基因型均为AA(100%),未见AG或GG型。结论: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突变少见,PTGS1(rs10306114)位点上未见突变,这2个多态性位点上均以野生型纯合子为主,而PEAR1(rs12041331)位点上突变多见。本研究中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相关数据库中收录的其他人群类似,也有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其他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
下载PDF
针刺疗法改善冻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孙俊建 温树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索针刺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行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内容: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生殖中心行冷冻解冻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326个周期(针刺组155、对照组171),对两组之间的基线水... 目的:探索针刺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行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内容: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生殖中心行冷冻解冻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326个周期(针刺组155、对照组171),对两组之间的基线水平及冷冻解冻胚胎移植过程中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二元逻辑回归方式分析针刺治疗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48.4%vs31.0%,校正后OR:1.141,95%CI:0.356-1.349,P=0.001]。两组在种植率[35.6%vs22.9%,校正后OR:0.938,95%CI:(0.808-1.077),P=0.176]、活产率[31.0%vs24.6%,校正后OR:0.935,95%CI:0.810-1.219,P=0.067]和早期流产率[12.9%vs5.8%,校正后OR:0.841,95%CI:0.775-2.125,P=0.122]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冷冻解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冷冻解冻移植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素卿 赵静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3期2496-2498,共3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64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在抗凝、降压和抗...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64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在抗凝、降压和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通窍活血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FMA)得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8,P<0.05)。治疗后,试验组最小、最大及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脑血管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8、9.417、21.672、21.783,P<0.05)。治疗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1,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在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通窍活血汤 风痰瘀阻型脑梗死 恢复期
下载PDF
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进行治疗的105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别纳入西药组(n=35)、中药组(n=35)、中西医结合组(n=35),西药组采...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进行治疗的105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别纳入西药组(n=35)、中药组(n=35)、中西医结合组(n=35),西药组采用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西药进行常规治疗,中药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方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联合西药及疏肝健脾和胃方口服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以三组口干、胃脘部隐痛、泛吐清水证候积分为主要观察指标对比三组疗效,同时对比三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33/35),与中药组的92.31%(31/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西药组的77.14%(27/35)(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较短(P<0.05);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方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中医证候以及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和胃方 老年 慢性胃炎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改进方案和实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忠梅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7期194-196,共3页
各种各样的药品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疾病治疗息息相关,其应用涉及到患者健康、安全、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因此相关管理工作必须得到重视。而在医院中,药品管理工作主要由药房负责。在医疗行业中,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备... 各种各样的药品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疾病治疗息息相关,其应用涉及到患者健康、安全、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因此相关管理工作必须得到重视。而在医院中,药品管理工作主要由药房负责。在医疗行业中,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备受关注,其管理上的漏洞不仅会对药物使用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使得药物方面的成本支出增加,进而对医院日常医疗活动开展造成妨碍。对于医院管理工作而言,药品管理与之关系为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内容,药品管理有效性对医院管理水平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从经济角度出发,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比较大,药品管理在医院资金管理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积极有效地药品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因此积极、有效、规范的药品库存管理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现目前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并围绕问题对相关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医院今后药品库存管理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品 库存管理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秀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91-0094,共4页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经严格纳排标准,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做分组处理,组别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应用常规西药疗法,后者应用...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经严格纳排标准,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做分组处理,组别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应用常规西药疗法,后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常规西药基础上辅助柴胡疏肝散加减),每组40例;评估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胆囊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率,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较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对治疗进展影响不大;评估患者胆囊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其胆囊收缩功能评分相对高,而胆囊壁厚度更趋于正常,且IL-6、TNF-α、CRP水平相对低(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柴胡疏肝散加减,可促进其胆囊功能恢复,并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整体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慢性胆囊炎 胆囊功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