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6年北京市登革热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田丽丽 吕颖 +8 位作者 林晖 梁慧洁 马建新 吴钶 窦相峰 吕燕宁 孙玉兰 王全意 黎新宇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3-229,共7页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圆形分布法和Sa T Scan 9.4软件探讨北京市2006—2016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软件展示病例现住址空间分布情况,总结北京市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2006—2016年北京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登...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圆形分布法和Sa T Scan 9.4软件探讨北京市2006—2016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软件展示病例现住址空间分布情况,总结北京市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2006—2016年北京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31例,圆形分布显示:发病高峰的平均角ā为233.968°,流行期为4月28日至12月23日,发病高峰对应日期为8月25日。病例现住址具有空间聚集性,聚集区域是一个半径为10.20 km,中心位置为39.98 N,116.41 E的圆形区域中。北京登革热病例主要从东南亚、南亚输入,病例输入时间上具有聚集性,感染地点和病例现住址分布上有空间聚集性,病例职业主要为干部职员、学生、家务、待业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结果提示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传染病防控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圆形分布 时间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及传播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庞星火 王怀 +7 位作者 马建新 李立秋 张秀春 李书明 吴钶 李倩 刘秀颖 张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及其传播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在北京市朝阳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266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调查家庭中年龄大于1岁、小于70岁,并在北京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成...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及其传播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在北京市朝阳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266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调查家庭中年龄大于1岁、小于70岁,并在北京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户口不在本地的暂住人口(不包括外国公民),共14491名,每名成员采集5ml静脉血。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基本特征及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传播危险因素。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方法,检测研究对象乙肝五项指标。对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进行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并计算乙肝家庭聚集率,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传播危险因素。结果5266个家庭中,有HBsAg阳性成员的家庭有308个,占总家庭数的5.85%。调查对象HBsAg阳性率为2.66%(383/14410),14岁以下调查对象HBsAg阳性率最低为0.56%(9/1603),35~44岁涮查对象HBsAg阳性率最高为4.27%(47/1029)。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发现,HBV感染家庭聚集率为7.66%(χ^2=15.10,P〈0.05)。对HBsAg阳性聚集家庭传播关系分析显示:HBV父传子所占比例为17.39%(8/46);母传子所占比例为13.04%(6/46);夫妻间传播所占比例为30.44%(14/46);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间传播所占比例为39.13%(18/46)。对HBsAg阳性聚集家庭传播关系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均发现:家庭有乙肝患者(OR=5.40,95%CI:5.24~5.55)、朋友或同事有乙肝患者(OR=1.55,95%CI:1.11~1.99)和有受献血史(OR=1.96,95%CI:1.76~2.15)为HBV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HBV感染者在家庭内传播具有家庭聚集性,HBV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疾病传播 危险因素 家庭聚集性
原文传递
北京市朝阳区2023年2月——5月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者特征分析
3
作者 郝瑞祺 许志远 +4 位作者 张晓凤 陈建容 张猛 姜晓红 齐啸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9-1584,共6页
目的分析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开展新型变异株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23年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接报的除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外,其他未在北京市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 目的分析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开展新型变异株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23年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接报的除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外,其他未在北京市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者进行个案调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10例新型变异株感染者,其中100例(90.91%)检出XBB及其亚分支。感染者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中位数为32岁,72例(65.45%)为境外感染;境外感染者的年龄、疫苗接种率、再次感染率均高于本土感染者(P<0.05)。100例(90.91%)感染者在此次病程中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66.00%)、咽痛(53.00%)、咳嗽(52.00%),35.00%的病例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再次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低于首次感染者(P=0.004)。感染者核酸或抗原转阴时间为(5.92±2.95)d,病程为5.00(4.00~8.75)d;再次感染者转阴时间(5.08±2.60)d短于首次感染者(6.49±3.06)d(P=0.026)。未发现XBB及其亚分支与非XBB感染者在临床症状、转阴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共判定核心密接252人,续发率为12.70%,非XBB感染者的续发率(38.46%)高于XBB及其亚分支感染者(11.30%)(P=0.015)。结论2023年2月—5月朝阳区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感染者主要为境外感染,本土感染者多为首次感染,首次感染者在本次病程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均高于再次感染者,核酸或抗原转阴时间更长。非XBB感染者的续发率高于XBB及其亚分支感染者,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变异株 XBB 续发
原文传递
北京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治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倩 张茜岚 +3 位作者 张嘉翔 刘瑶瑶 丁海峰 马建新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使用快速程序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评价其依从性与免疫原性,探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可能性.方法在北京市7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招募184例18~70岁在治人群,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 目的使用快速程序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评价其依从性与免疫原性,探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可能性.方法在北京市7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招募184例18~70岁在治人群,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快速免疫程序组(0-1-2月)和标准免疫程序组(0-1-6月),比较两种免疫程序乙肝苗接种的依从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受试者共184人(快速程序组91人,标准程序组93人).快速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8.90%,标准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全程免疫1个月后,快速程序组HBsAb阳转率为72.09%,标准程序组HBsAb阳转率75.64%,尚不能认为快速免疫程序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非劣于标准免疫程序组;快速程序组HBsAb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rntration,GMC)(162.62 mIU/mL)与标准免疫程序组(201.08 m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21);两组HBsAb水平在无应答、低应答、中等应答和高应答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671);免前HBcAb阳性者HBsAb阳性转率高于阴性者(χ^(2)=4.413,P=0.036).结论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依从性较好,使用快速程序接种免疫效果非劣于标准程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美沙酮 药物维持治疗 接种程序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医务人员猴痘认知及接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张烨 王炳懿 +11 位作者 孟晗 韩柏慧 吴钶 姜晓红 付雷雯 张伟杰 李倩 许志远 杨媛 王佳琦 齐啸 邹华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08,442,共8页
目的旨在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的认知水平及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23年7月24日―8月2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目的旨在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的认知水平及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23年7月24日―8月2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猴痘的认知、接诊猴痘患者的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猴痘认知水平和接诊意愿的因素。结果共回收2148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6.76±9.08)岁。83.10%的医务人员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过猴痘,82.45%的医务人员愿意接诊猴痘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1~<51岁(OR=1.98,95%CI:1.27~3.07)、三级医疗机构工作(OR=1.53,95%CI:1.13~2.07)、医师(OR=1.80,95%CI:1.32~2.45)、中级职称(OR=1.37,95%CI:1.05~1.79)对猴痘的认知水平较高,妇科、儿科等其他科室的(OR=0.73,95%CI:0.57~0.94)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较低(均P<0.05);女性(OR=0.70,95%CI:0.51~0.96)、中级(OR=0.62,95%CI:0.45~0.87)、高级职称(OR=0.55,95%CI:0.31~0.95)及对猴痘认知水平高的医务人员(OR=0.76,95%CI:0.61~0.97)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较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接诊意愿高于(OR=1.51,95%CI:1.08~2.15)重点科室(均P<0.05)。结论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有部分医务人员不愿接诊猴痘患者。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及心理干预,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消除接诊顾虑,提高接诊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认知水平 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2019年北京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病原的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焦洋 齐啸 +4 位作者 韩桃利 高艳 张越 赵剑虹 孙灵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分析2019年北京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病原的检出情况及其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5—12月北京市朝阳区4家肠道门诊送检的177例成人散发性腹泻粪便样本177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中的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 目的分析2019年北京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病原的检出情况及其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5—12月北京市朝阳区4家肠道门诊送检的177例成人散发性腹泻粪便样本177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中的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利用普通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6.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177份成人散发性腹泻样本中检测出60份病毒病原阳性(33.90%),其中47份检出单一病原,分别为诺如病毒29例、札如病毒9例、星状病毒8例和肠道腺病毒1例;13例患者样本检出两种病原;未检出轮状病毒。测序结果显示,诺如病毒GⅠ型测序成功16例,含7种基因亚型,主要为GⅠ.3[P13]亚型;诺如病毒GⅡ型测序成功10例,含5种基因亚型,以GⅡ.6[P7]亚型为主;札如病毒测序成功12例,含4种基因亚型,以GⅠ.2亚型为主;星状病毒测序成功7例,含2种基因亚型,以Ast-1亚型为主。结论2019年北京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病原以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为主,不同病原基因亚型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腹泻 病毒 基因型
原文传递
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建新 肖敏 +6 位作者 张卫 李倩 庞星火 王怀 王艳红 潘利 李辉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低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以北京市1992年出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高剂量(10μg×3针)和低剂量(5μg×3针)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预防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实施高...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低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以北京市1992年出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高剂量(10μg×3针)和低剂量(5μg×3针)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预防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实施高剂量免疫策略,可使上述人群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分别减少1 392、1 445、365、43和3 220例,由此可节省8 046.61万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0.60;低剂量策略对应减少人数为1 233、1 279、323、38和2 851例,节省费用7 123.49万元,BCR为13.16。不同筛查方案、接种率、贴现率、接种成本、筛查率及疫苗保护率不改变上述结果。结论高剂量免疫策略可减少更多的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节省更多的费用,但BCR低于低剂量免疫策略。我国现已推行的高剂量免疫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乙肝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新生儿 疫苗接种 成本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依折麦布预防心血管事件效果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宫玉琪 马建新 姜巧巧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822-2825,2833,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及SCOPOS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6月,获取依折麦布合并他汀类药物对比单用他汀类药...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及SCOPOS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6月,获取依折麦布合并他汀类药物对比单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2 193例患者。合并分析发现,与单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安慰剂比较,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RR=0.88,95%CI:0.81~0.95,P=0.001)和脑卒中风险(RR=0.85,95%CI:0.75~0.96,P=0.007),但是对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癌症、肝酶异常和肌病的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与单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安慰剂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但不影响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癌症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心血管事件 死亡率
下载PDF
不同种类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成年人快速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聂黎 庞星火 +6 位作者 张政 马建新 刘秀颖 邱倩 梁妍 李倩 张卫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在成年人中的快速免疫效果。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筛选≥ 20周岁、乙肝5项指标检测为阴性或单独核心抗体阳性者为接种对象,以社区为单位分成4组,按"0-1-2"免疫方案分别接种10、...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在成年人中的快速免疫效果。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筛选≥ 20周岁、乙肝5项指标检测为阴性或单独核心抗体阳性者为接种对象,以社区为单位分成4组,按"0-1-2"免疫方案分别接种10、20 μg酒酿酵母乙肝疫苗(HepB-SCY)、20 μg中国仓鼠卵巢乙肝疫苗(HepB-CHO)、10 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HepB-HPY)。全程接种1~2个月后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抗-HBs水平。结果 共有1 772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完成疫苗接种和效果观察。平均年龄48.50岁,女性占62.75%。10、20 μg HepB-SCY组,20 μg HepB-CHO组和10 μg HepB-HPY组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79.49%、84.34%、82.50%、74.15%(P=0.005)和39.53、62.37、48.18、33.64 mIU/ml(P=0.025);总体抗-HBs阳转率和GMT分别为79.01%和41.18 mIU/ml。4组研究对象抗-HBs水平均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抗-HBs的GMT的差异随年龄增大而缩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是否单独核心抗体阳性"和"乙肝疫苗接种史"2个变量后,"接种疫苗种类和剂量"、"年龄"、"是否吸烟"均与抗-HBs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0-1-2"快速免疫方案中采用20 μg剂量仍能在中高年龄组人群中获得80%以上的阳转率,可作为"0-1-6"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程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 快速免疫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