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现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王淑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对北京市已投产的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对象包括商业楼宇、高等院校、居住小区。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的设施建设提出了... 对北京市已投产的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对象包括商业楼宇、高等院校、居住小区。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的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 污水再生 污水资源化
下载PDF
水环境恢复原理及我国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杰 曹相生 孟雪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是水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方面.目前这2个问题在我国都没有解决,而且还有加重趋势.分析认为过度的水的社会循环是造成我国水环境劣化的直接原因,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才能恢复良好水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水环...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是水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方面.目前这2个问题在我国都没有解决,而且还有加重趋势.分析认为过度的水的社会循环是造成我国水环境劣化的直接原因,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才能恢复良好水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水环境恢复的方略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其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和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健,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我国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以及深圳、大连和北京等地的工程实践.最后指出今后我国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紧迫任务,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相关教育、制定规划、相关技术研究和建立示范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污染控制 水资源 健康社会水循环
下载PDF
北京市北小河再生水厂MBR工艺介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岸明 甘一萍 +2 位作者 常江 艾冰 彭永臻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北小河再生水厂是在原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规模为6万m3/d,是目前国内市政污水处理中最大规模的MBR工程.工程于2008年4月试运行,7月正式运行,水厂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出水满足《城市... 北小河再生水厂是在原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规模为6万m3/d,是目前国内市政污水处理中最大规模的MBR工程.工程于2008年4月试运行,7月正式运行,水厂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车辆冲洗"水质标准.介绍了工程的主要设计参数、膜系统的清洗方式及运行工况,并分析了MBR对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小河再生水厂 MBR 再生水
下载PDF
顶/底部变频交替进水的厌氧氨氧化系统特性
4
作者 李冬 陶博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57-6067,共11页
针对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过程较慢且易受水力剪切力和基质浓度波动的影响,颗粒污泥的传质性能随着粒径的增长逐渐恶化,进而导致系统脱氮性能受限问题,提出一种顶/底部变频交替进水运行模式,通过延长进水时间,并增设回流提供充足水力剪... 针对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过程较慢且易受水力剪切力和基质浓度波动的影响,颗粒污泥的传质性能随着粒径的增长逐渐恶化,进而导致系统脱氮性能受限问题,提出一种顶/底部变频交替进水运行模式,通过延长进水时间,并增设回流提供充足水力剪切力,改变顶/底部交替进水位置及频次,有效降低了基质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冲击负荷,强化了系统脱氮性能.探究了系统运行期间污泥浓度、颗粒性能、EPS分泌和脱氮稳定性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进水模式下总氮去除率达84.80%,颗粒平均粒径为783.67μm,EPS含量为169.13mg/gVSS.增加进水负荷后,游离氨最高浓度为9.70mg/L,未对系统造成抑制作用.显微镜结果显示,该进水模式下系统内颗粒颜色较深,血红素c含量较高,AnAOB活性较佳.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顶/底部变频交替进水模式能够大幅提高系统内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_Brocadia的丰度,当交替频次为3次时达43.59%的最高占比.该进水方式加快了污泥与底物的混合,缩短了颗粒化进程,同时提升了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底部变频交替进水 游离氨 回流系统 饥饿时长
下载PDF
进水分配比对分段进水PN/A工艺脱氮性能影响
5
作者 李冬 王凯璐 +2 位作者 祝彦均 吕恒康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72-3681,共10页
以预脱碳污水和市政污水作为目标污水,建立了好氧段分段进水的新模式,通过调整进水分配比来优化好氧段C/N,以期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采用4组以好氧/缺氧/好氧/缺氧(O/A/O/A)模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 以预脱碳污水和市政污水作为目标污水,建立了好氧段分段进水的新模式,通过调整进水分配比来优化好氧段C/N,以期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采用4组以好氧/缺氧/好氧/缺氧(O/A/O/A)模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R1、R2、R3及R4以进水分配比(预脱碳污水:市政污水)分别为1:0、2:1、1:1及1:2的分段进水模式运行.结果表明,R1未能实现PN/A工艺,总氮去除率(NRE)仅为60.2%.随着进水分配比不断下降,R2、R3、R4分别在第34,30及36d实现PN/A工艺,NRE分别达到71.8%、80.3%及74.1%.其中R3系统处理性能最好且最稳定,厌氧氨氧化贡献率达到83.9%.污泥沉降性与粒径最佳.此外,高通量结果显示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和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分别为2.74%和12.17%,且与好氧异养菌(AHB)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因此,分段进水模式在进水分配比为1:1时有利于实现稳定的PN/A工艺,此时各功能微生物可得到较好富集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PN/A工艺 进水分配比 竞争性抑制
下载PDF
基于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对城市污水厂二沉水的脱氮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鸿博 郑晓英 +1 位作者 王慰 李魁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7,共7页
为了探究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对二沉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性能,以北京某再生水厂二沉水为进水,对比不同空床停留时间(EBCT)、温度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反洗恢复时间、产生气体情况、硫化物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硝酸盐负... 为了探究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对二沉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性能,以北京某再生水厂二沉水为进水,对比不同空床停留时间(EBCT)、温度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反洗恢复时间、产生气体情况、硫化物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硝酸盐负荷随进水流量增大而增加,EBCT为20 min对应的平均氮去除量为9.47 mg/L;低温下系统也表现出明显的脱氮效果,当进水水温为14℃时,EBCT为60 min反应器的氮去除量仍然可以维持在9 mg/L以上;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独岛杆菌属(Dokdonella)、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daceae),独岛杆菌的主要作用是为硫杆菌创造缺氧环境,其相对丰度随停留时间降低而增加,硫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随停留时间降低而降低;反洗11 h后可恢复正常处理性能;收集气体进行分析,装置中发生反硝化过程使N_(2)含量升高,EBCT>60 min时,系统内会发生硫歧化反应出现部分含硫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出水 硫自养 空床停留时间 含硫副产物 种群结构
原文传递
我国水环境与水循环的健康之路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杰 陈立学 +1 位作者 熊必永 李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5,共7页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解决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在实现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基本策略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即再生水供应系统...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解决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在实现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基本策略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即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键,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介绍了大连、深圳、北京、东北地区等地相继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恢复的研究和实践。这些实践是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雏形的初步应用,显示中国城市排水事业逐渐趋向于水环境的恢复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健康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环境恢复 经济持续发展 污水深度处理 水环境恶化 水资源短缺 城市水系统 21世纪 基本策略 供应系统 东北地区 循环理论 循环利用 排水事业 中国城市 水危机 再生水 切入点 社会
下载PDF
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对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杰 王印忠 +1 位作者 曹相生 孟雪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为了研究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对以鸟粪石(MgNH_4PO_4·6H_2O)形式回收磷的影响,利用六联搅拌机模拟序批式搅拌反应器.结果表明:保持各试验均在搅拌转速为200 r/min,反应历时为180 min,沉淀历时为60 min条件下运行,在无需加入任何药剂... 为了研究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对以鸟粪石(MgNH_4PO_4·6H_2O)形式回收磷的影响,利用六联搅拌机模拟序批式搅拌反应器.结果表明:保持各试验均在搅拌转速为200 r/min,反应历时为180 min,沉淀历时为60 min条件下运行,在无需加入任何药剂的情况下,经搅拌后,污泥脱水滤液pH值升高,但还不足以生成鸟粪石沉淀;当PO_4^(3-)初始浓度为4.00 mmol/L时,虽然90%以上的PO_4^(3-)会以磷酸盐形式从污泥脱水滤液中沉淀下来,但须将污泥脱水滤液中Mg^(2+)初始浓度提高到5.00 mmol/L才能抑制Ca^(2+)与PO_4^(3-)的结合,使PO_4^(3-)、Mg^(2+)和NH_4^+回收浓度比接近3种离子在鸟粪石晶体中的化学计量比(1:1:1),即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的磷最多;当污泥脱水滤液在pH值为10.0~10.5条件下反应时,鸟粪石产量最高;污泥脱水滤液浊度越高,Mg^(2+)回收物质的量浓度越低,相应鸟粪石产量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 结晶 厌氧消化 脱水 水质
下载PDF
溶解氧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达 杨艳玲 +2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刘扬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4-1428,共5页
为保证长距离输水管道输送水水质,采用管道模拟反应器考察了溶解氧(DO)对输水管道水质影响以及曝气充氧后水质恢复情况。结果表明:DO降低影响氨氮(NH+4-N)的去除,DO浓度越低越不利于NH+4-N的去除,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 为保证长距离输水管道输送水水质,采用管道模拟反应器考察了溶解氧(DO)对输水管道水质影响以及曝气充氧后水质恢复情况。结果表明:DO降低影响氨氮(NH+4-N)的去除,DO浓度越低越不利于NH+4-N的去除,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和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NH+4-N去除率分别由90%降到21%和85%,曝气充氧54 h和3 h后恢复;DO浓度降低导致亚硝酸氮(NO-2-N)积累明显增加,DO浓度越低,NO-2-N的积累越严重,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出水NO-2-N由0.02 mg·L-1增加到0.354 mg·L-1,曝气充氧54 h后恢复,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32 h后,出水NO-2-N达到最大值0.112 mg·L-1,曝气充氧4 h后恢复;DO浓度降低使水中UV254升高,DO=0.5 mg·L-1和DO=1.5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2 h后,出水UV254分别增加了70.8%和20.8%,均在运行32 h后恢复,且曝气充氧后保持稳定。因此,DO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具有重要影响,可采用DO实现对水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输送水水质 曝气 长距离输水管道 生物膜
下载PDF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硝化作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达 杨艳玲 +5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刘扬阳 许美玲 黄柳 陈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9-363,共5页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4+-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DO浓度低时,DO成为影响NH4+-N去除的主要因素;原水NH4+-N含量对运行初期NO2--N积累有重要影响,NH4+-N含量越高,NO2--N积累量越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反应器中AOB数量主要受原水NH4+-N浓度的影响,随NH4+-N浓度升高而增加;NOB数量受NH4+-N和DO浓度的双重影响,DO含量低会抑制NOB活性,使NOB数量减少,导致NO2--N积累;输水管道中的硝化作用是水中及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存在水平高,其硝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原水水质 硝化作用 输水管道
下载PDF
采用颗粒检测技术监测和控制膜滤水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艳玲 李星 +2 位作者 陈伟仲 王长玉 张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89,共5页
介绍了超滤膜去除颗粒物的特点,指出保证膜出水水质监测和控制的关键指标是颗粒物含量,分析了给水处理领域几种颗粒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对浊度、颗粒计数值、颗粒综合指数及微生物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表明,颗粒数是超滤膜出水水质... 介绍了超滤膜去除颗粒物的特点,指出保证膜出水水质监测和控制的关键指标是颗粒物含量,分析了给水处理领域几种颗粒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对浊度、颗粒计数值、颗粒综合指数及微生物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表明,颗粒数是超滤膜出水水质的关键性检测指标,可代替或补充浊度指标.采用颗粒检测仪代替浊度仪来监测和控制超滤膜装置的运行,可为超滤膜装置的有效运行和优质水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颗粒物 浊度 颗粒计数 颗粒检测技术
下载PDF
预氯化对管道生物膜净水效能影响及性能恢复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永娟 杨艳玲 +1 位作者 李星 赵乐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3-847,共5页
以环状膜生物反应器BAR模拟实际输水管道,研究了预氯化对管壁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冲击性加氯后生物膜中异养菌数量迅速降低,几乎检测不出氨氧化细菌,然而,短时的冲击利于生物膜更新,增加了细菌生长潜能,恢... 以环状膜生物反应器BAR模拟实际输水管道,研究了预氯化对管壁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冲击性加氯后生物膜中异养菌数量迅速降低,几乎检测不出氨氧化细菌,然而,短时的冲击利于生物膜更新,增加了细菌生长潜能,恢复运行240h及144h之后预氯化生物膜中异养菌和氨氧化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氯冲击明显降低了生物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余氯为0.5,1.5,3.0mg/L的BAR对氨氮去除率由对照组的79.01%分别降到32.10%、14.46%和9.88%,并出现了显著的亚硝酸盐氮积累,恢复运行120h和216h,管道生物膜即可恢复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余氯量达到1.5mg/L时造成出水总磷浓度升高,恢复运行264h之后4台BAR对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20%以上.氯对生物膜的氧化作用使得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升高,运行192h之后生物膜净水效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氯化 生物膜修复 异养菌 氨氧化菌 生物净水
下载PDF
饮用水除铁除锰科学技术进展 被引量:42
13
作者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3,共7页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含铁锰的水源占有很大的比例,除铁除锰技术是水质工程界长久的研究课题。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铁锰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机制为基础,解析百余年来除铁除锰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必然趋势,从而明确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饮用水 除铁除锰 生物固锰 锰氧化菌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渐变性水源水质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冬 周川 +3 位作者 袁朋飞 王曼 姜松 张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针对引黄水库水质渐变性特点,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水质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某市某水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选取温度、pH、氨氮、浊度、化学耗氧量、亚硝酸盐作为预测变量。水库水质的模拟结果表明除浊度外其余项准确... 针对引黄水库水质渐变性特点,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水质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某市某水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选取温度、pH、氨氮、浊度、化学耗氧量、亚硝酸盐作为预测变量。水库水质的模拟结果表明除浊度外其余项准确率均达到了80%以上,所建立的水质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渐变性水库中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渐变性 水质模型
原文传递
单一反应器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俊安 李冬 +3 位作者 田智勇 杜贺 张腾飞 张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8-51,共4页
采用单一反应器,在常温低溶氧(DO)条件下,进行了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向具有亚硝化功能的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氨氧化菌后,可实现城市污水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TN去除率达到92.4%;继续向反应器接种聚磷菌后,可实... 采用单一反应器,在常温低溶氧(DO)条件下,进行了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向具有亚硝化功能的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氨氧化菌后,可实现城市污水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TN去除率达到92.4%;继续向反应器接种聚磷菌后,可实现单一反应器内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3.6%、77.1%、99.3%。系统运行过程中,可将DO=1 mg/L作为反应终点的指示参数;TN和NH4+-N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常温运行 污水深度处理 单一反应器
下载PDF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艳玲 张达 +5 位作者 李星 相坤 陈楠 黄柳 许美玲 刘扬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4-1388,共5页
为了研究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heterotrophic,HPC)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配制水样来模拟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45 d后,分别采用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作为进水的各模拟反... 为了研究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heterotrophic,HPC)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配制水样来模拟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45 d后,分别采用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作为进水的各模拟反应器生物膜中HPC数量均高于出水HPC数量,且其生物膜中HPC数量分别稳定在1.1×105、2.8×105和5.9×105CFU/cm2;原水UV254、正磷酸盐(PO3-4)质量浓度和浊度均与生物膜中HPC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506、0.552和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水质 输水管道 生物膜 异养菌(HPC)
下载PDF
海水淡化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地区市政管网水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朋飞 李冬 +3 位作者 姜松 周川 王曼 张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8,共4页
研究了我国某海岛地区以淡化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时,城市管网的水质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淡化水与地表水的化学稳定性情况,考察了浊度、Cl-和总铁含量等主要参数在管网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虽然淡化水其化学稳定性较差,但在优质管网中... 研究了我国某海岛地区以淡化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时,城市管网的水质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淡化水与地表水的化学稳定性情况,考察了浊度、Cl-和总铁含量等主要参数在管网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虽然淡化水其化学稳定性较差,但在优质管网中完全能够满足城市供水水质要求;联合供水地区城市管网水质与管道属性和停留时间存在较大关系,这与普通供水地区城市管网情况基本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地表水 给水管网 水质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6,共6页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双层滤料一级生物过滤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的潜流地下水的同池深度净化。并用研究成果改造了哈尔滨市松北区前进水厂一期净水系统。出厂水总铁小于0.2 mg/L,锰小于0.05 mg/L,氨氮小于0.2 mg/L,满足国标要求,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由此,创建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铁除锰 氨氮 地下水 寒区
下载PDF
污水厂除臭工程技术路线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珊 杜亚峰 +2 位作者 王东升 常江 阜崴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了使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更加稳定、有效地运行,在调研和总结国内外恶臭气体排放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目前我国的恶臭排放标准只针对厂界和除臭设备排放口进行了限定,难以控制厂区内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散逸,建议... 为了使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更加稳定、有效地运行,在调研和总结国内外恶臭气体排放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目前我国的恶臭排放标准只针对厂界和除臭设备排放口进行了限定,难以控制厂区内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散逸,建议应增加对厂区和工作环境等的规定。(2)我国控制的恶臭气体种类相对较少,建议增加恶臭气体的检测项目。(3)除臭工程封闭系统,应区别新建厂和改扩建厂。新建厂构筑物封闭建议与水厂建设同步设计和施工,以钢筋混凝土盖板为主,可用于增加水厂的绿化面积等作用。对于改扩建厂,封闭加盖存在多条技术路线,普通碳钢骨架(加防腐,内侧)+中空型平板玻璃钢盖板是一种新型的、有竞争力的封闭方式。对于处理系统,目前常用的处理路线是以生物法为主,辅以化学法、氧化法和吸附法。(4)建议除臭系统的运行成本应该纳入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维护成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 臭气治理 技术路线 选择
下载PDF
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玉伟 马文瑾 +1 位作者 刘阳 左壮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7,共9页
文章以北京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产甲烷潜力批式试验和完全混合反应器半连续小试和中试试验,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反应器的产气能力、有机物去除能力、系统稳定性和厌氧消化动力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评价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 文章以北京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产甲烷潜力批式试验和完全混合反应器半连续小试和中试试验,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反应器的产气能力、有机物去除能力、系统稳定性和厌氧消化动力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评价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热水解后挥发性悬浮有机物溶解率达到26.4%,可溶性物质比例提高;在批式试验和半连续试验中,甲烷产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最高达88.9%,有机物去除率均提高23%以上,同时消化系统稳定性得到增强。经厌氧消化动力学分析,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速率提高了37.2%,最大基质利用率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水解 厌氧消化 反应器运行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