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敏 李智 +1 位作者 安琪 沈稳兵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59-62,66,共5页
通过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植被配置、主要有害生物的调查分析和绿色防控措施的实施,提出对森林公园有害生物进行日常监测、植物多样性调控、植物养护防控、生物防控、物理化诱控和化学防控等多措并举的综合绿色防控,能取得最大的防控效... 通过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植被配置、主要有害生物的调查分析和绿色防控措施的实施,提出对森林公园有害生物进行日常监测、植物多样性调控、植物养护防控、生物防控、物理化诱控和化学防控等多措并举的综合绿色防控,能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但是目前绿色防控也存在着成本高、绿控产品少、与传统化学防控融合不够、天敌自然繁衍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有害生物 绿色防控 永定河
下载PDF
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及思考
2
作者 王小萌 冉升明 +1 位作者 冯昕 安琪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森林疗养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之一,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同样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北京市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的潜力,依托公园... 森林疗养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之一,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同样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北京市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的潜力,依托公园地形基础及空间特性,对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提出设计策略建议。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森林疗养基地将依托永定河流域独特文化,结合森林公园自身森林游憩优势资源,营建林水相依的新型复合森林疗养基地,并推动未来森林疗养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疗养 森林资源 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
原文传递
基于小班尺度的北京市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维伟 杨雪清 +5 位作者 张一鸣 冯昕 王博 杜建华 陈锋 刘晓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物数据、气象数据、重要火源点等数据,构建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体系中最终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小班的危险性指数,依据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为高、中高、中低、低4个等级;采用全域和局域莫兰指数判断各小班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分布特征。【结果】(1)基于小班尺度综合4类因子构建体系,权重分布比例合理,可较好地开展火灾危险性评价;(2)研究区内高等级、中高等级、中低等级、低等级危险性的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12.75%,19.01%,41.70%,26.54%。其中,高等级危险性小班以灌木林、侧柏林、油松林为主,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38.40%、25.76%、24.13%;(3)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分布在研究区范围的东部以及中南部区域,从乡镇尺度分析,呈片状分布于巨各庄镇、高岭镇和新城子镇;(4)小班危险性的全域莫兰指数为0.2413(大于0),说明密云区各小班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小班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采用局域莫兰指数分析发现火灾危险性等级为高-高聚集型小班的面积达34637.77 hm^(2),占密云区面积的15.56%。【结论】(1)构建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中,野外火源所占权重最大,是影响森林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2)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区域灌木林占比较高,且聚集分布特征明显,根据权重结果,建议增强对野外火源和重点人群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定可燃物清理的标准和要求,定期在农林交错地区和火源点周围进行可燃物清理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区 森林火灾 小班尺度 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布 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西山永定河:野生动物在北京森林变迁中的历史见证
4
作者 杜新元 袁启华 马秀红 《国土绿化》 2025年第3期48-53,共6页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将构建三条文化带,并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列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见证了北京城的诞生与发展,同时也是一条生命之河,孕育...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将构建三条文化带,并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列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见证了北京城的诞生与发展,同时也是一条生命之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在永定河的滋养下,山林间栖息着各种鸟兽,水中游弋着鱼贝,共同构成了西山永定河流域独特而和谐的生态系统。本文将穿越时空,探索西山永定河流域野生动物的演变历程,聚焦特殊历史时期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揭开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之谜。通过这一独特视角,让人们了解永定河畔野生动物的自然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森林变迁 生物多样性 西山永定河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浅析北京市一般城市公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慧敏 《现代农业》 2021年第3期80-82,共3页
笔者以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为例,根据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该公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现状调查的结果,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效益、养护成本控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三个角度,提出一般城市公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应以园林技术措施... 笔者以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为例,根据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该公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现状调查的结果,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效益、养护成本控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三个角度,提出一般城市公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应以园林技术措施和其他无公害措施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并在综合防治的注意事项以及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城市公园 环境友好
下载PDF
北京市城镇绿地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慧敏 贺国鑫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65-67,共3页
绿地养护质量直接决定植物景观,影响城镇绿地功能的发挥。该文分析了北京市城镇绿地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或行业特点导致养护质量不高,养护单位自身存在不足,绿地设计和施工存在不足。提出城镇绿地养护高质量发展建议,包括政府在政... 绿地养护质量直接决定植物景观,影响城镇绿地功能的发挥。该文分析了北京市城镇绿地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或行业特点导致养护质量不高,养护单位自身存在不足,绿地设计和施工存在不足。提出城镇绿地养护高质量发展建议,包括政府在政策上统筹引导,上游环节充分考虑植物养护需求,养护单位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养护内外业检查,优化养护工人年龄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养护 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 建议
下载PDF
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碳通量组分季节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鑫豪 张德怀 +7 位作者 张赵森 李建 曹俊 隗骥超 吴晓朦 田赟 刘鹏 于海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44,共10页
【目的】量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探明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组分的调控作用,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的准确性,为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因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密云区... 【目的】量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探明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组分的调控作用,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的准确性,为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因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密云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法(EC)测定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同时对空气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VPD)、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水分(SWC)等环境要素进行原位连续监测,分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2021年累积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为315 g·m^(-2),呼吸强度(RE)为291 g·m^(-2),净生产力(NEP)为24 g·m^(-2)。GEP和RE在生长季(4—10月)较高,非生长季接近0 g·m^(-2)。日GEP、RE和NEP最大值分别为4.7、3.3和3.1 g·m^(-2)。月最大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季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在生长季和生长旺期,NEP与GEP均呈正相关(P<0.01),决定系数分别为0.68和0.80。不同Ta、VPD、SWC条件下NEP与PAR间的关系无明显差异。NEP和GEP均随Ta、VPD和SWC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峰值分别出现在约25℃、10 hPa、0.2 m^(3)·m^(-3)。低SWC对NEP、GEP和Ta、VPD间的关系无明显影响,但降低RE的温度敏感性。【结论】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生长旺期、生长季和全年均表现为碳汇,且NEP变化主要受GEP主导。高Ta、VPD和SWC均通过限制GEP降低NEP。低SWC对NEP、GEP和Ta、VPD的关系无明显影响,但降低RE对温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净生产力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油松人工林
下载PDF
北京耐寒蕨类植物表型与适应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国鑫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0,共9页
北京平原地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景观植物单一、缺少层次,地被植物种类不够丰富;景观季相色彩雷同、缺少新意;高郁闭度林下地被植物种类稀少,林下斑秃现象突出等。为解决问题,以丰富平原地区林下地被植物种类为目标,对引进的1... 北京平原地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景观植物单一、缺少层次,地被植物种类不够丰富;景观季相色彩雷同、缺少新意;高郁闭度林下地被植物种类稀少,林下斑秃现象突出等。为解决问题,以丰富平原地区林下地被植物种类为目标,对引进的10个耐寒蕨品种开展抗旱性、耐阴性、耐寒性等适应性研究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北京平原地区林下种植的墨西哥蕨、巴纳斯蕨、日本彩叶蕨、荚果蕨等4个品种;总结出耐寒蕨引进栽培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引进栽培新品种耐寒蕨,不仅丰富了林下地被植物的种类,也可为首都高质量园林景观建设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耐寒 耐阴性 地被植物
下载PDF
北京地区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防治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慧敏 贺国鑫 《绿色科技》 2022年第9期148-152,共5页
松落针病是世界性松类针叶常见病害之一,近几年,此病害在北京市发生比较严重。通过对油松落针病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油松落针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的调查,对北京油松落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营林... 松落针病是世界性松类针叶常见病害之一,近几年,此病害在北京市发生比较严重。通过对油松落针病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油松落针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的调查,对北京油松落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营林措施不能降低油松落针病的发病率,但是能降低感病指数;化学防治方面,多菌灵和石硫合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治的效果比单一措施防治效果好;在防治时间上,4、5月份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落针病 发病率 感病指数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北京地区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慧敏 贺国鑫 《现代农业》 2022年第2期96-100,共5页
松落针病是世界性松类针叶常见病害之一,近几年,此病害在北京市发生比较严重。通过对油松落针病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油松落针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的调查,对北京油松落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防治试验的结... 松落针病是世界性松类针叶常见病害之一,近几年,此病害在北京市发生比较严重。通过对油松落针病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油松落针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的调查,对北京油松落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营林措施不能降低油松落针病的发病率,但是能降低感病指数。化学防治方面,多菌灵和石硫合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治的效果比单一措施防治效果好。在防治时间上,四五月份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落针病 发病率 感病指数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护坡地被在园博园北京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慧敏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通过分析园博园北京园护坡地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护坡地被的选择标准主要从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人文功能、经济性和耐阴性等方面考虑。根据护坡地被的选择标准,结合北京园的地形、土质现状和光照条件等,重点种植了综合表现良好... 通过分析园博园北京园护坡地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护坡地被的选择标准主要从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人文功能、经济性和耐阴性等方面考虑。根据护坡地被的选择标准,结合北京园的地形、土质现状和光照条件等,重点种植了综合表现良好的小叶扶芳藤、匍枝委陵菜、三七景天、蛇莓和崂峪苔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坡 地被 水土流失 耐阴性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以南大荒湿地为例
12
作者 宋顺 衣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1期9-11,21,共4页
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广泛应用于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人工湿地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其生态修复作用显著,集宣教、游憩作用于一体,不但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还能形成景观要素,美化环境。文章结合水生... 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广泛应用于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人工湿地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其生态修复作用显著,集宣教、游憩作用于一体,不但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还能形成景观要素,美化环境。文章结合水生植物应用情况,以南大荒湿地为研究对象,遵循湿地地形要素、景观要素的异质性特征,提出岸带、水体植物配置方案,以期在满足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同时提升湿地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植物配置 净化水质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北京西山林场油松林可燃物特征及潜在火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满钰玲 任云卯 +6 位作者 冯昕 张宏远 高敏 李维伟 童大龙 刘晓东 陈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88-99,共12页
【目的】研究间伐后油松林可燃物和潜在火行为特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为研究地区的可燃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5%轻度间伐(株数强度)后3年、5年、7年及未间伐油松林样地各3块,对样地的... 【目的】研究间伐后油松林可燃物和潜在火行为特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为研究地区的可燃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5%轻度间伐(株数强度)后3年、5年、7年及未间伐油松林样地各3块,对样地的地表可燃物(1 h时滞、10 h时滞、100 h时滞枯枝及上层枯叶、下层枯叶和灌草可燃物)、冠层可燃物(叶、小枝、大枝)和林分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间伐后不同时间油松林地表、冠层可燃物负荷量和冠层容积密度等特征;结合研究区气象条件,设置不同可燃物含水率场景(低、中、高含水率)和10 m高空风速(0~18 m/s),利用Behave Plus 5.0.4软件对间伐后不同时间油松林的地表及冠层潜在火行为指标进行模拟,探讨抚育间伐对树冠火发生的影响。【结果】①间伐后不同时间的油松林细小可燃物(1 h和10 h时滞枯枝、上层枯叶)负荷量、冠层可燃物负荷量和冠层容积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差异不显著(P>0.05)。细小可燃物负荷量最高的是间伐后3年油松林(0.64 kg/m^(2)),各样地冠层可燃物负荷量为1.80~4.30 kg/m^(2),间伐后5年(0.29 kg/m^(3))、3年(0.42 kg/m^(3))油松林的冠层容积密度较对照(0.71 kg/m^(3))显著(P<0.05)降低。②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间伐后3年油松林的潜在火行为指标与其他林分差异较大。低含水率条件下,间伐后3年油松林地表火最大蔓延速率、地表火线强度、地表火焰长度随风速增大分别变化于3.60~9.91 m/min、4925.02~13559.59 kW/m和3.87~6.16 m,单位面积发热量为75508.07 kJ/m^(2),树冠火转化比率随风速增大变化于3.00~8.27,地表火易蔓延发展成树冠火,且树冠潜在火行为指标也较高,树冠火蔓延速率、树冠火线强度、树冠火焰长度随风速增大分别变化于1.31~57.06 m/min、2546.10~110966.82 kW/m和4.96~61.49 m,单位面积冠层热量为34611.22 kJ/m^(2)。【结论】间伐后3年油松林的细小可燃物负荷量和地表潜在火行为指标均高于未间伐及间伐后5年和7年的油松林,且冠层潜在火行为指标值均较高,在风速大于4 m/s、低可燃物含水率条件下有发生高强度连续型树冠火的可能。建议增加修枝、割灌等林下处理措施,间伐工作后减少枯枝堆积,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抚育间伐 可燃物特征 冠层容积密度 潜在火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