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苑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832-1836,共5页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常规产科护理模式组(A组)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组(B组),每组40例,比较2组产后(1~3 d)泌乳量、纯母乳...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常规产科护理模式组(A组)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组(B组),每组40例,比较2组产后(1~3 d)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情况、产妇自我效能、产妇护理技能。结果产后泌乳量比较,B组产后(1~3 d)泌乳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率比较,B组产后(1~4周)成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自我效能比较,B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护理技能比较,B组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后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产妇自我效能与护理技能,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临床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下载PDF
高龄孕妇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莉 王永萍 +1 位作者 田石 李凤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对双胎妊娠孕妇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416例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适龄组(313例),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高龄组(... 目的探讨高龄对双胎妊娠孕妇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416例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适龄组(313例),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高龄组(103例),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围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龄组经产妇明显多于适龄组,而适龄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低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受孕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孕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比例高于适龄组。高龄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双胎生长不一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可增加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但不影响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高龄 孕妇 围产期 结局
下载PDF
76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3
作者 田石 王莉 +3 位作者 郝之栋 王永萍 韩怡伟 李凤秋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早期识别、诊断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HELLP综合征和105例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早期识别、诊断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HELLP综合征和105例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母儿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LP组患者的ALT、AST、TBIL、LDH、Cr、尿酸、PT明显高于sPE组,PLT、FIB明显低于s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全麻率和NICU入住率,孕妇的恶心/呕吐、上腹痛、高血压急症、眼底病变,以及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孕产妇死亡,HELLP组发生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早期识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HELLP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陈磊 杨明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6例,根据估计体质量分为甲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118例)和乙组(估计胎儿体质量... 目的观察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6例,根据估计体质量分为甲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118例)和乙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88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等。结果206例初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30.6±3.4)岁。与乙组相比,甲组阴道分娩比例较高(61.9%比40.9%)、剖宫产比例较低(32.2%比56.8%),两组分娩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试产率明显高于乙组(90.7%比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出血量(容积法)和校正产后出血量均高于乙组[350(300,500)ml比300(300,380)ml,440(230,720)ml比360(160,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估胎儿体质量可增加初产妇巨大儿试产率及阴道分娩率,也增加了产后出血量,但并未增加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建议胎儿估计体质量<4500 g且有阴道分娩意愿的产妇,应该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增加试产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胎儿体质量估计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母婴结局 围产期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4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5
作者 洪博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妊娠期子宫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是临床罕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误诊率极高,若不及时诊治,围产儿死亡率较高。本文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妊娠晚期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病例,分析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治过... 妊娠期子宫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是临床罕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误诊率极高,若不及时诊治,围产儿死亡率较高。本文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妊娠晚期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病例,分析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母婴结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 腹腔内出血
下载PDF
48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月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48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析其高危因素、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与产科严重并发症相关,其中难... 目的分析48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析其高危因素、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与产科严重并发症相关,其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为其主要原因(70.83%)。结论早期发现和识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产后出血,准确估计出血量,采取有效的止血方式,合理抗休克及纠正凝血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难治性产后出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产时最高温度和发热持续时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吴立娜 白月婷 +4 位作者 钱年凤 刘影诺 陈寒 刘学静 蒋红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产时发热最高温度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产时温度≥37.5℃的足月孕妇213例。根据产时最高温度分为3组:37.5℃≤产时温度<38℃(LTG组),38.0... 目的:研究产时发热最高温度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产时温度≥37.5℃的足月孕妇213例。根据产时最高温度分为3组:37.5℃≤产时温度<38℃(LTG组),38.0℃≤产时温度<38.5℃(MTG组)和产时温度≥38.5℃(HTG组)。根据发热持续时间分为3组:<2h,2~4h,≥4h。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产时最高温度及发热持续时间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按产时最高温度分组,各组间产科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结局中新生儿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发热持续时间分组,各组间分娩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主要分娩结局(手术分娩和新生儿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发现,产时最高温度和发热持续时间与手术分娩均无相关性(P>0.05)。产时最高温度与新生儿感染呈剂量-反应关系,温度越高,新生儿感染风险越大(OR=4.398,95%CI为1.844~10.490,P=0.001;OR=5.554,95%CI为1.361~22.668,P=0.017),而发热持续时间与其无关(P>0.05)。结论:产时最高温度与新生儿感染密切相关,产时发热的管理重点是严格体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发热 产时最高温度 发热持续时间 手术分娩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8
作者 苑薇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建立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团队,制订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内容,为孕产妇提供健康咨询、心理支持、解决母乳喂养问题。从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产妇中选取10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建立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团队,制订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内容,为孕产妇提供健康咨询、心理支持、解决母乳喂养问题。从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产妇中选取10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和观察2组,对照组予以母乳喂养常规性指导,观察组予以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指导。对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以及母乳喂养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乳头皲裂、乳房肿胀、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指导咨询,能够有效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认识水平,对母乳喂养行为、心理状态改善以及自我效能提高、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医护关系 自我效能 门诊服务
下载PDF
24 h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学静 钱年凤 +5 位作者 白月婷 陈寒 刘影诺 吴立娜 王硕 蒋红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9-1383,共5页
背景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数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预警。然而目前临床上估计的失血量相比实际失血量要低,易导致错过抢救时机。目的探讨一种针对产后出血的2... 背景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数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预警。然而目前临床上估计的失血量相比实际失血量要低,易导致错过抢救时机。目的探讨一种针对产后出血的24 h精准计量及预警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5546例产妇作为实验组,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该院分娩的596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模式,即通过对孕产妇进行产前风险筛查评估,及时识别高危因素;产时应用产程计量垫及产后集血垫进行产后24 h出血量的精准计量,并根据预警线及时预警并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两组出血量计量的准确度、产后出血和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结果实验组产后24 h出血量与血红蛋白校正出血量、红细胞比容校正出血量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血红蛋白校正出血量及红细胞比容校正出血量(P<0.01)。实验组产后2 h出血量[(257.65±69.89)mL vs(280.34±68.32)mL]、24 h出血量[(419.42±91.28)mL vs(488.06±108.36)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27%vs 9.73%,P<0.001),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18%vs 0.45%,P<0.01),中重度贫血患病率较对照组低(3.30%vs 6.78%,P<0.001)。结论24 h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估测失血量的准确度,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这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量 精准计量 称重法 产后出血发生率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知识科普
10
作者 王莉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3期13-16,共4页
糖尿病是一种孕期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发生与糖代谢的异常有关。该疾病为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葡萄糖摄取减少而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增高。糖尿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5%,其发病率受到人们生育观... 糖尿病是一种孕期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发生与糖代谢的异常有关。该疾病为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葡萄糖摄取减少而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增高。糖尿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5%,其发病率受到人们生育观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逐年攀升,已成为对孕产妇和胎儿健康构成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孕期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若血糖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感染以及新生儿畸形等,还会增加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严重威胁孕产妇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妊娠的安全性,使得母婴的安全得以保障,但一些患者因为对药物治疗有明显抵触情绪,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式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并通过合理营养干预改善其身体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糖尿病 综合治疗 科普
下载PDF
孕期的注意事项科普
11
作者 王永萍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备孕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孕期女性在心理及生理方面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其身体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但很多初产妇对此没有经验。为了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号召,提高产妇的妊娠质量,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备孕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孕期女性在心理及生理方面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其身体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但很多初产妇对此没有经验。为了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号召,提高产妇的妊娠质量,以科普文的形式,从怀孕的确诊、具体的检查项目以及不同孕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几个方面进行了孕期科普论述,以期为有需要的女性提供参考,实现优生优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科普 孕妇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的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艳 张运平 刘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42天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4~1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并在产后42天行OGTT的175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OGTT的结果(按照WHO标准)进...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42天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4~1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并在产后42天行OGTT的175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OGTT的结果(按照WHO标准)进行再分类,即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过高(IFG)和血糖正常,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75例GDM孕妇,产后42天行OGTT,有99例(56.6%)血糖正常(Ⅰ组),76例(43.4%)血糖异常(Ⅱ组),其中7例(4.0%)IFG,55例(31.4%)IGT,14例(8.0%)DM;②单因素分析显示:Ⅰ组的平均年龄小于Ⅱ组(P<0.05);Ⅱ组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明显多于Ⅰ组(P<0.01);Ⅰ组产后42天的体重指数(BMI)均值小于Ⅱ组(P<0.05)。Ⅰ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血糖均值低于Ⅱ组(P<0.05)。两组孕妇的文化程度、身高、家庭月收入及孕产次无显著差异。③广义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影响产后42天空腹血糖的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及年龄;影响OGTT2h后血糖的因素除这两个因素外还有复查时的体重指数。结论:有近一半的GDM孕妇产后仍有糖代谢异常,应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妊娠 产后 葡葡糖耐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智 陈咏玫 王爱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采用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128例(挤压法),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179例(传统法)为对照组。挤压法组用纱布称重法测量剔除肌瘤的出血量...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采用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128例(挤压法),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179例(传统法)为对照组。挤压法组用纱布称重法测量剔除肌瘤的出血量。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术后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发热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出血量为(6.57±3.68)ml。其中≥5cm肌瘤40例出血量(6.98±4.62)ml,〈5cm肌瘤88例出血量(6.39±3.17)ml;剔除浆膜下肌瘤101例出血量(6.39±3.33)ml,肌壁间肌瘤27例出血量(7.26±4.76)m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挤压法产后出血量(233.59±58.90)ml,对照组(256.70±158.68)ml,差异无显著性(P〉0.05)。挤压法产后出血率为0%,对照组2.8%(5/179),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下降值挤压法(6.17±2.83)g/L明显小于传统法(7.1l±4.76)g/L(t=-1.996,P=0.047)。在较大肌瘤(直径≥5om)剔除时,挤压法40例产后出血量(265.00±79.42)ml,显著低于对照组44例(341.59±215.25)ml(t=-2.122,P=0.037)。2组产后发热、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较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特别是在较大肌瘤剔除时更具有优势,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 挤压法
下载PDF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70
14
作者 陈咏玫 王静 李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0-632,6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90例,出血量达到500 ml即行B-Lynch缝合66例(早缝组),出血量达到1000 ml才行B-...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90例,出血量达到500 ml即行B-Lynch缝合66例(早缝组),出血量达到1000 ml才行B-Lynch缝合24例(迟缝组),比较2组缝合止血效果、出血量、输血率、DIC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的差异。结果 2组90例均经B-Lynch缝合止血成功,经综合治疗康复出院。早缝组产后出血量(656±118)ml,显著少于迟缝组的(1550±432)ml(t=-10.003,P=0.001);早缝组输血率3.0%(2/66),显著低于迟缝组的50.0%(12/24)(χ~2=26.092,P=0.000);早缝组未发生DIC(0/66),迟缝组为16.7%(4/24)(Fisher检验,P=0.004);早缝组产褥病率[3.0%(2/66)]也少于迟缝组[25.0%(6/24)](χ~2=7.952,P=0.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且早运用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出血少,DIC及产褥病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推荐出血量达到500 ml,且一般保守止血方法效果不佳时立即采取B-Lynch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初次妊娠及再次妊娠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海艳 陈磊 +2 位作者 马瑶 赵璐 贾红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初次妊娠和再次妊娠的骨密度(body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入组单胎经产妇200人,其中100人初次妊娠诊断GDM,为GDM组,另100人初次妊娠血糖正常,为...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初次妊娠和再次妊娠的骨密度(body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入组单胎经产妇200人,其中100人初次妊娠诊断GDM,为GDM组,另100人初次妊娠血糖正常,为对照组。查询所有孕妇初次妊娠早孕期超声骨密度结果,产褥期骨密度情况,及再次妊娠早孕期骨密度情况。结果初次妊娠GDM组早孕期BMD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褥期BMD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次妊娠GDM组早孕期BMD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产妇初次妊娠产褥期BMD与早孕期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初次妊娠产褥期BMD与早孕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DM引起孕期骨密度下降,应加强管理,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骨密度 早孕期 产褥期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慧春 习艳霞 +3 位作者 刘慧文 贾红梅 丁翔 李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7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22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治疗后怀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体重指数分为A组(BMI≥24.0kg/m2,106例)和B组(BMI〈24.0kg/m2,120例)...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22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治疗后怀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体重指数分为A组(BMI≥24.0kg/m2,106例)和B组(BMI〈24.0kg/m2,120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围生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去自然流产患者,继续妊娠的两组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发病比例上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早期自然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24.0kg/m。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风险增高,建议孕前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体重指数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重指数 妊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磷脂转运蛋白、白细胞介素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建梅 洪博 徐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磷脂转运蛋白(PLTP)、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ICP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治疗,...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磷脂转运蛋白(PLTP)、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ICP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新生儿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并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ICP患者血清中PLTP、IL-18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ICP患者的瘙痒评分及血清中TBA、DBIL、TBIL、AST、ALT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瘙痒评分及血清生化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在内,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Apgar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治疗后PLTP、IL-18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对ICP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了患者血清中PLTP、IL-18水平,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磷脂转运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早孕期骨密度正常妇女产褥期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明芳 马瑶 +2 位作者 贾红梅 陈磊 刘海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早孕期骨密度正常妇女产褥期骨密度情况,分析产前、产时、产后各种因素对产褥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210名在海淀妇幼保健院建档并住院分娩的早孕期桡骨骨密度正常的妇女在产褥期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 目的分析早孕期骨密度正常妇女产褥期骨密度情况,分析产前、产时、产后各种因素对产褥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210名在海淀妇幼保健院建档并住院分娩的早孕期桡骨骨密度正常的妇女在产褥期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分娩方式、胎儿体重、产后出血、产后喂养方式、产后补钙情况、产后户外活动等对产褥期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早孕期骨密度正常的妇女在产褥期骨密度正常者占90.5%,骨量减少占9.5%,骨质疏松0%。210名妇女产褥期骨密度较早孕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多于500m L,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2.5kg,产后未补钙及产后户外活动少的产妇,产褥期骨密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前体重指数、分娩方式、胎儿体重、产后喂养方式对产褥期骨密度无影响(P>0.05)。结论产褥期骨密度较早孕期下降,孕期控制体重增长、产褥期补钙、适当户外活动,可减少骨量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骨密度 补钙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靶向Bcl-2的表达调控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行为的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于洁 卢博奇 +1 位作者 朱丽业 刘宁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IncRNA) H19调控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行为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组织50例,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50例。选择不同类型人宫颈癌细胞株。q PCR检测H19在宫颈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IncRNA) H19调控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行为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组织50例,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50例。选择不同类型人宫颈癌细胞株。q PCR检测H19在宫颈癌组织和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H19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H19与Bcl-2的相互作用。将宫颈癌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使用未经处理的宫颈癌细胞,阴性对照组使用空白慢病毒处理的宫颈癌细胞,H19-siRNA组使用H19-siRNA慢病毒处理的宫颈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抑制H19后3组宫颈癌细胞迁移能力变化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抑制H19后3组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行为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lncRNA H19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Bcl-2蛋白的调控情况。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H19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0. 05)。与其他宫颈癌细胞株相比,He La细胞中H19表达水平最高(P <0. 05),作为实验的细胞株。H19-siRNA组在36 h和72 h宫颈癌细胞迁移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通过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 <0. 05)。H19-siRNA组Bcl-2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 <0. 05),而3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19能调控宫颈癌细胞Bcl-2的表达,抑制H19的表达后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H19可以调控Bcl-2的表达影响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H19 BCL-2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