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举办健康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洋 魏娜 +2 位作者 刘婉行 张么九 刘秀荣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本文介绍了2012—2018年举办的291场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大课堂活动,该活动的课程设置经过受众的需求调查,与三甲医院合作建立专家资源库,每年均以世界卫生日为契机启动,由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担当主持,专家按标准程序进行1个小时授... 本文介绍了2012—2018年举办的291场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大课堂活动,该活动的课程设置经过受众的需求调查,与三甲医院合作建立专家资源库,每年均以世界卫生日为契机启动,由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担当主持,专家按标准程序进行1个小时授课,课后从多种媒体渠道推送授课内容。7年来该活动在北京市反响热烈,是全国首创、受众海量、形象权威、群众满意、业内认可的经典健康教育品牌。今后还将以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理念、促发健康行动、提升健康素养为目标,在国务院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创建卫生城市、健康城市规划建设、"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稳步提高全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大课堂 健康教育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下载PDF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信息采集系统构想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聂黎 孙美平 +1 位作者 李刚 补世明 《首都公共卫生》 201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人才培养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养规划缺乏相关数据支撑,同时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对未来可以获得的成长路径不清楚,以致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与成才的长期规划。为了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 目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人才培养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养规划缺乏相关数据支撑,同时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对未来可以获得的成长路径不清楚,以致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与成才的长期规划。为了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比较全面的专业成长与成才信息路径,了解北京市疾控系统人才现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面系统提供成才途径,实时收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为单位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专业技术人员确立自身定位、规划未来成长与成才方向提供一定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集 人才发展 疾控系统
下载PDF
双因素理论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丽萍 李薇 +4 位作者 王勇 王静红 刘静博 姜东兰 张莉 《首都公共卫生》 2014年第5期232-235,共4页
激励机制是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现针对职工工作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借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 激励机制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下载PDF
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文件材料归档研究——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6,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的一场阻击战、歼灭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工作中产生了大量文件材料。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的一场阻击战、歼灭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工作中产生了大量文件材料。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明确使命任务,担当社会责任;摸清材料特点,确认依据原则;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保管范围;开展全程指导,保证归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文件材料 归档 归档范围 档案
下载PDF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点MSM的HIV检测和导医情况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月娟 王娟 +6 位作者 卢红艳 夏冬艳 陈婧 曾吉 李洋 郝明强 苏雪丽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评估2012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病毒(HIV)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检测水平和HIV感染确诊后的导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CDCVCT门诊点MSM的... 目的评估2012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病毒(HIV)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检测水平和HIV感染确诊后的导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CDCVCT门诊点MSM的HIV检测和HIV感染确诊后导医情况等相关数据,并按月份整理。删除重复检测者和既往阳性者后,收集新确诊阳性者的CD+T淋巴细胞(简称CD。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HIV感染确诊后CD4细胞水平和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相关性。结果2012年,北京市CDCVCT门诊总共检测HIV和梅毒1639人次,其中52.9%(867/1639)是MSM,142例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4.9%(7/142)是现患梅毒,12.7%(18/142)是既往梅毒患者。90.1%(128/142)的新发现HIV感染者已进行了阳性告知,85.2%(121/142)检测了CD4细胞计数,48.8%(59/121)的CDt细胞计数〈350个/tLL。在121名接受了CD4细胞检测的MSM中,15名CD4细胞计数〈200个/弘L的MSM开始了治疗;在40名CD4细胞计数为200~350个/μL的MSM中,有30人(75.0%)开始了治疗。结论2012年,北京市MSM中新发现HIV感染的人数依然在增加,HIV阳性MSM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依然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原文传递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控烟现状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秀荣 李玉青 张朱佳子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系统工作人员控烟能力及控烟环境现状,为CDC系统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CDC系统所有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个CDC室内外环境的吸烟情况进行3d现场观察,... 目的了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系统工作人员控烟能力及控烟环境现状,为CDC系统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CDC系统所有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个CDC室内外环境的吸烟情况进行3d现场观察,以了解控烟规定的执行情况。结果北京市CDC系统工作人员的吸烟率为21.6%,其中男性45.2%,高于女性5.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吸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被动吸烟率为49.0%;烟草危害健康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为77.1%~98.9%;非吸烟者和吸烟者支持中心全面禁烟的比例差别较大,分别为87.6%和51.2%;北京市12个CDC有全面禁止吸烟的规定,6个CDC有部分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另有2个CDC对吸烟行为没有任何限制;CDC内吸烟现象比较普遍,其中62.5%的吸烟者在非吸烟区吸烟,且在非吸烟区吸烟遇到劝阻的比例只有30%。结论北京市CDC系统的控烟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在吸烟者教育和政策制定及有效执行方面做大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控烟 立法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娟 李薇 +9 位作者 宋卫萍 安伟 吕若然 吕敏 邵开建 贾予平 刘伟 白霜 吴疆 黄春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方法2020年4月,对北京市16家区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评价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16家区级疾控中心在编总人数2... 目的了解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现状。方法2020年4月,对北京市16家区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评价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16家区级疾控中心在编总人数2196人,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57~2.54)/万,业务科室数量占所有内设科室数量的比例为56%~81%,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为67%~94%,其中,12家区级疾控中心的在编人数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未达到不低于1.75/万的要求,7家区级疾控中心的业务科室所占比例未达到不低于70%的要求,5家区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在编人员比例未达到不低于85%的要求。在编人员组成情况:男女比为1.0:1.8;30~<50岁人群比例占71%;文化程度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占81%;专业以公共卫生和检验专业为主,占72%;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73%。2017—2019年16家区级疾控中心共144人离职,以文化程度较高的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结论北京市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未达到国家相关核定标准。部分区级疾控中心缺乏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存在人才引不来和留不住的双重问题。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改革中,应加强对全市区级疾控机构的统筹管理,统一机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改革激励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实现人才总量合理增长、队伍素质大幅提升、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机构设置institutional setting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调查investigation 北京市Beijing
下载PDF
北京市和浙江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莉 王全意 +8 位作者 龚震宇 林君芬 黎新宇 何凡 高培 段玮 索罗丹 刘民 贺雄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9期639-641,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和浙江省的基层CDC中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55.2%(472/855)的直报工作相关人员认为目前网络直报系统... 目的了解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和浙江省的基层CDC中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55.2%(472/855)的直报工作相关人员认为目前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分析程度不高;仅24.2%(211/871)的人员利用直报系统的数据进行过预测预警分析;92.7%(769/830)的直报工作相关人员使用Excel对直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为SPSS,而SAS、Stata、EPI info等软件的使用率较低,不足20%。48.2%(425/882)的直报工作相关人员未学过专业统计分析软件(Excel除外),各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最高为54.8%;47.1%(415/882)认为直报数据分析的困难主要存在于统计技能方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是否学过统计分析软件为影响直报数据分析程度的因素,OR值分别为4.382(2.719~7.061)和3.757(1.637~8.623)。结论目前基层CDC直报工作相关人员统计分析能力较差,对直报数据的分析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CDC 传染病 网络直报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宁 吴昊 +1 位作者 朱瑞 于建平 《首都公共卫生》 2022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分别调查北京市17家疾控中心2015年和2020年仪器设备配置种类和数量,分析仪器设备增长情况。比较各疾控中心与《北京市市区疾控机构仪器...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分别调查北京市17家疾控中心2015年和2020年仪器设备配置种类和数量,分析仪器设备增长情况。比较各疾控中心与《北京市市区疾控机构仪器装备配备标准(试行)》(京卫疾控[2020]83号)的差距,并对比配置水平。结果十三五期间,A类设备种类全市各区平均增长率为46.03%,数量平均增长率为60.74%;B类设备种类平均增长率为44.66%。2020年,A类设备综合达标率平均水平为82.07%,其中达标率在85%以上的有8家,最高的为B区(95.08%),最低的为N区(64.50%)。微生物类达标的比例平均为66.64%,理化类达标的比例平均为65.35%,通用类达标的比例平均为60.36%。结论北京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体上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实验室检测人员数量和用房面积与仪器设备不匹配等问题,建议下一步应综合施策,有效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实验室 仪器设备 配置
下载PDF
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面积标准研究
10
作者 马彦 傅鸿鹏 +2 位作者 王竞波 刘力 杜钟荃 《卫生软科学》 2007年第5期438-441,共4页
在北京市18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面积、投资和房屋构成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根据服务人口数、区域面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计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面积的方法;北京市各区县... 在北京市18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面积、投资和房屋构成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根据服务人口数、区域面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计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面积的方法;北京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标准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础设施 标准
下载PDF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前期策划要点的探究
11
作者 宋月 王瑜 +1 位作者 刘京龙 杨凤娇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某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为例,着重研究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的关键点和风险点,为进一步提高前期策划的质量,建立科学、公开的决策机制,促进项目价值实现提供思路。
关键词 前期策划 疾控中心 投资控制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范晨阳 马彦 +3 位作者 孙美平 付建平 王文胜 王秀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管理模式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疫苗流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条例》 管理条例 预防接种 疫苗使用
下载PDF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红 张勐 +3 位作者 杨洁 郭婧 范晨阳 施嘉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300-1301,1304,共3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以数据库为核心,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监测行业、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量实验室、疾病预防控...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以数据库为核心,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监测行业、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量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质检实验室、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医学实验室管理中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系统 药品检测 质量安全检测 生物安全实验室 食品检验 检测设备 结构化查询语言 计算机信息化 检验科 医学实验室
下载PDF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模式 被引量:7
14
作者 黎新宇 王全意 +1 位作者 梁万年 赵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413-1415,共3页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于2004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成立,目的主要是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ECDC的任务是对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进行鉴定、评估和交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ECDC在其成员国开展了广泛的传染病监测并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于2004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成立,目的主要是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ECDC的任务是对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进行鉴定、评估和交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ECDC在其成员国开展了广泛的传染病监测并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同时ECDC还组建了专家库,对新发传染病进行危害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控制中心 传染病控制 欧洲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红 沙怡梅 +1 位作者 赵耀 施嘉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方法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并与使用酶免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质控血... 目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方法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并与使用酶免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质控血清检测结果均在1个标准差内;与酶免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差(r=0.568)。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_3室内质控结果良好,可以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25-羟基维生素D_3的检测工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在进行干预比较性实验时要注意使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25-羟基维生素D3 比对实验
下载PDF
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伟先 于建平 +6 位作者 刘京龙 田佩瑶 宋月 李金 王磊 杨凤娇 王瑜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职责、基本检验能力、工作内容、管理模式、实验室设置情况,探讨省级CDC微生物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1家省级CDC微生物相关实验室的工作内...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职责、基本检验能力、工作内容、管理模式、实验室设置情况,探讨省级CDC微生物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1家省级CDC微生物相关实验室的工作内容、检测能力、管理模式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同时经文献调研及参考各省级CDC官网信息,核实、分析各省级CDC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职责、基本检验能力要求、工作内容差异、管理模式差异及实验室设置差异。结果我国各省级CDC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主要为病原微生物、卫生微生物、寄生虫检验三大类任务,应具备的基本检验能力142项。各省CDC工作内容因地域特色或当地CDC机构管理职能不同而有差异,主要体现在病原微生物上。各省级CDC管理模式差异较大,主要差异为病原微生物科所的划分,不同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是否全国统一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有16家省级CDC建设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数量差异较大。结论国家已对各级CDC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在CDC建设标准上也有规范,但各省级CDC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等仍有较大差异,未来有必要对省级CDC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规模、管理模式等开展进一步规范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室 管理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下载PDF
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红梅 刘民 +1 位作者 王存亮 李微 《首都公共卫生》 2009年第6期250-255,共6页
目的了解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8年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该CDC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CDC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 目的了解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8年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该CDC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CDC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总体年龄结构基本合理,35岁以下人员占33.1%,55岁以上人员占4.9%。但是从不同岗位的年龄分布来看,呈现防病岗位到卫生、管理、工勤岗位年龄逐渐增大的趋势,防病岗位的人员相对比较年轻;职称结构为初、中、高比例4∶4∶2.3,高级职称突破了人事局要求20%的标准;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博士占5.6%,硕士占16.4%,本科占36.3%,大专占21.1%,中专及以下占20.6%。结论该疾控中心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符合国家标准,但人员年龄层次、职称比例结构、不同岗位的学历水平不甚平衡。建议通过改革工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的引进或者培养专业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方法,鼓励职工进行在职学历教育,逐步优化人员配置,促进卫生防病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与控制 人力资源 现况调查
下载PDF
2015和2020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红梅 苏宁 +3 位作者 徐晓敏 郭宇濛 娄云 于建平 《首都公共卫生》 202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基本情况,掌握人员配置现状,为提升北京市疾控机构人员队伍整体能力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2015和2020年北京市17家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年龄、学历、职称、流失情...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基本情况,掌握人员配置现状,为提升北京市疾控机构人员队伍整体能力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2015和2020年北京市17家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年龄、学历、职称、流失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20年全市疾控机构核定编制3406人,较2015年增加205人;2020年现有编制2832人,较2015年减少54人;现有编制到位率由2015年的90.16%下降到2020年的83.15%。北京市各级疾控机构3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均下降;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呈现从市级到城区到郊区比例依次降低的态势。2015-2020年间的离职人员,以初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为主。结论北京市疾控机构核定编制数未达到编制配置标准,现有编制到位率不足,人员流失严重。学历水平虽有提升,但高层次人才缺乏。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全面提升疾控机构人员队伍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机构 人员配置 现状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105台CT性能质量控制检测与分析
19
作者 廖鑫 苏立楠 马永忠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37-40,98,共5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北京市105台CT的性能指标,为CT影像质量控制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使用Unfors Raysafe X2多功能X射线检测仪和CATPHAN 500模体等,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CT的定位指标和影像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05台CT质量... 目的检测并分析北京市105台CT的性能指标,为CT影像质量控制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使用Unfors Raysafe X2多功能X射线检测仪和CATPHAN 500模体等,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CT的定位指标和影像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05台CT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89.52%,11台不合格CT均为进口设备,占所检进口CT设备的14.47%。11台不合格CT共涉及5个不合格指标,分别为定位光精度、重建层厚偏差、加权CT剂量指数、CT值(水)和均匀性,存在这5个不合格指标的台数分别占所检CT台数的1.90%、0.95%、0.95%、3.81%和2.86%。高对比分辨力在64排及以上CT和64排以下CT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T值(水)、均匀性、噪声和低对比可探测能力4个性能指标在两者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常规质量控制检测能及时发现指标偏差并为设备的调试提供有效指导,确保CT的诊断质量和辐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性能指标 质量控制检测 影像质量 放射防护
下载PDF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成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婷 于建平 +1 位作者 王薇 朱瑞 《首都公共卫生》 201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是卫计委率先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绩效考核的探索性工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9年始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客观地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许多成效,现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是卫计委率先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绩效考核的探索性工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9年始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客观地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许多成效,现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的常态化管理明确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绩效评估 成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