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1995-2015年艾滋病病例诊断后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洋 王娟 +2 位作者 贺淑芳 陈婧 卢红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 分析1995-2015年北京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诊断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2874例HIV/AIDS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 目的 分析1995-2015年北京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诊断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2874例HIV/AIDS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74例HIV/AIDS中,303例(2.4%)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接受抗病毒治疗9346例(72.6%).平均生存时间为226.5个月(95%CI:223.0-230.1),1、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6.4%、93.2%、91.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死亡风险较高的因素包括诊断时为艾滋病患者(比HIV感染者,HR=1.439,95%CI:1.041-1.989);异性传播(比同性传播,HR=1.646,95%CI:1.184-2.289);现有或曾有配偶(比未婚,HR=2.186,95%CI:1.510-3.164);诊断时年龄≥60岁(比≤30岁,HR=6.608,95%CI:3.546-12.316);诊断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μl(比≥350个/μl,HR=8.711,95%CI:5.757-13.181);未抗病毒治疗(比抗病毒治疗,HR=18.223,95%CI:13.317-24.937).结论 1995-2015年北京市HIV/AIDS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26.5个月.诊断为HIV感染、同性传播、未婚、≤30岁、首次CD4≥350个/μl、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生存时间较长.相反,诊断为AIDS、异性传播、现有或曾有配偶、年龄≥60岁、CD4〈350个/μl、未抗病毒治疗的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回顾性研究 生存分析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婧 徐敏 +2 位作者 赵啸 黄春 卢红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5-2015年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北京市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5-2015年进入队列的病人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5-2015年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北京市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5-2015年进入队列的病人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研究对象的生存率、利用乘积极限法计算研究对象截止观察终点的平均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077例,平均生存时间是131.24个月(130.48~132.00个月),总病死率为0.45/100人年,治疗1、5、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25%、98.22%、96.01%。经多因素调整后分析发现,患者开始治疗时的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组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结论北京市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死率低,生存率高,治疗效果好;影响北京市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为开始治疗时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2—2017年北京市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娟 李洋 +3 位作者 贺淑芳 夏冬艳 李桂英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掌握近年来北京市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北京市报告的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信息,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掌握近年来北京市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北京市报告的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信息,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共报告50岁及以上人群的HIV/AIDS病例1937例。2012—2017年,该人群病例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构成比逐年升高,分别为7.88%、8.86%、9.58%、9.04%、10.15%和11.74%。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病例中,男性以同性传播为主(占54.12%),女性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7.47%)。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有71.14%在医疗机构主动检测中被发现。结论50岁及以上人群为北京市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针对北京市HIV/AIDS流行特点科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老年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0—2016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贺淑芳 王娟 +1 位作者 李洋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的分布情况及病例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检测策略、提高病例发现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下载2010—2016年北京市报告的所有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的分布情况及病例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检测策略、提高病例发现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下载2010—2016年北京市报告的所有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北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19702例,其主要样本来源依次为检测咨询5140例(26.09%),性病门诊4273例(21.69%),其他就诊者检测3379例(17.15%),专题调查2801(14.22%).来源为医疗行为检测的病例由2010年的40.04%增长至2016年的51.64%.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的病例构成,由2010年的19.50%增长至2016年的28.69%.结论近年来医疗行为检测在北京市艾滋病病例发现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咨询也依然是重要的发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检测 样本来源
原文传递
2013—2018年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佳 张琴 +2 位作者 辛若雷 卢红艳 孙伟东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比对能力差异,评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制备不同属性的随机盲样,发放给北京市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艾滋病筛查实验。用SPSS19.0进行数...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比对能力差异,评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制备不同属性的随机盲样,发放给北京市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艾滋病筛查实验。用SPSS19.0进行数据汇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比对参加率100.0%,总体合格率为98.8%~100.0%,绝大多数实验室能够提供完整规范的原始记录、质控图、复检化验单等。部分实验室存在临界值计算和质控图绘制错误情况的发生。结论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结果总体上准确可靠,但是部分实验室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出实验室日常质量管理及人员更换的技术交接不到位,提示应加强实验室督导管理及技术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筛查实验室 室间比对
原文传递
2010—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艾滋病筛查有反应样本确证结果符合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翔 周景林 +8 位作者 孙伟东 赵红庆 邹林 高洁 李震 崔燕 白宇超 文晗 辛若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艾滋病筛查试验有反应样本抗体确证结果符合率,了解通州区各筛查实验室检测状况和不同试剂检测效力。方法对2010—2016年通州区各级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艾滋病筛查试验有反应样本2 072例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艾滋病筛查试验有反应样本抗体确证结果符合率,了解通州区各筛查实验室检测状况和不同试剂检测效力。方法对2010—2016年通州区各级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艾滋病筛查试验有反应样本2 072例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抗体确证试验,分析不同抗体筛查试剂的确证阳性符合率。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通州区疾控中心、医院、中心血站的确证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20%、60.32%和18.25%;男性、女性确证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9.60%、11.23%;ELISA法筛查出的S/CO≥5的有反应样本中,确证阳性符合率为87.44%,高于1≤S/CO<5的0.82%(P<0.01)。化学发光法S/CO≥10的确证阳性符合率81.86%高于1≤S/CO<10的阳性符合率1.81%(P<0.01)。结论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样本的抗体确证阳性符合率与样本来源、性别以及S/CO值相关。抗体确证阴性和不确定样本建议开展核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体筛查试剂 抗体确证阳性符合率 S/CO值
原文传递
北京市MSM手机交友软件用户对PEP知晓及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仙龙 芦明月 +2 位作者 刘国武 贺淑芳 卢红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市通过MSM手机交友软件招募年龄≥18岁、最近1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MSM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网...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市通过MSM手机交友软件招募年龄≥18岁、最近1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MSM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行为情况、nPEP知识知晓以及nPEP的使用情况,分析nPEP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105份,调查对象18~29岁占52.8%;nPEP知识知晓的比例为59.3%;nPEP使用率为14.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近12个月未进行过HIV检测者相比,检测次数为4次及以上者使用nPEP的可能性更高(OR=5.031,95%CI:2.461~10.285);与近6个月无HIV阳性性伴者相比,有阳性性伴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高(OR=2.207,95%CI:1.023~4.760);与近6个月未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者相比,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高(OR=3.305,95%CI:1.611~6.780);而与近6个月发生肛交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相比,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低(OR=0.568,95%CI:0.383~0.842)。结论北京市使用某MSM交友软件者nPEP的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仍处在较低水平,而具有高危行为者nPEP使用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非职业暴露后预防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0—2015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啸 陈婧 +2 位作者 周枫 徐敏 卢红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0—2015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2010—2015年首次开始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情况、治疗的免疫学效果,采用多因...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0—2015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2010—2015年首次开始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情况、治疗的免疫学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免疫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705例,性别比17.92:1,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3岁,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1.82%)。68.1%的患者基线CD4+T细胞计数(CD4)<350个/μL。治疗6个月时,患者CD4由基线的271个/μL提升至394个/μL(为基线值1.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242,P<0.05)。基线CD4<200个/μL的患者,在治疗后第1年后增长最多(年平均增长65.00个/μL)。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婚姻状况、基线CD4水平、基线CD4/CD8比值、初始治疗方案、病毒是否有效抑制及患者依从性是免疫学治疗成功的影响因素。共1385例患者(14.27%)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过不良反应,平均每位患者出现2.74种不同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2010—2015年北京市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治疗效果良好,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2005-2015年北京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啸 陈婧 +2 位作者 周枫 徐敏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19-322,共4页
目的了解2005-2015年北京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变化情况。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历史卡片,对在治患者及死亡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对历年病死率及死... 目的了解2005-2015年北京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变化情况。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历史卡片,对在治患者及死亡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对历年病死率及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5年在北京市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共计10720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治患者10034例,死亡患者134例,失访及转出外省治疗患者552例。死亡患者中,AIDS患者32例,HIV感染者81例,不详21例。与存活的在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更大,以45-54岁组的患者比例最高,达到26.12%(35/134);在治患者以25-34岁组病例数最多,占46.03%(4619/1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5,P〈0.01)。死亡患者治疗起始时cD4W林巴细胞计数水平更低,0-99个枇的例数占52.99%(71/134)。在治患者仅为16.59%(1665/10034),且治疗起始时未接受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比例更高,分别为13.43%(18/134)和3.41%(342/1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2,P〈0.01)。艾滋病相关疾病为患者主要死因。北京市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从2005年的32.23/1000人年,下降至2015年的1.74/1000人年。结论2005—2015年,北京市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扩大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抗病毒治疗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北京市1177例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婧 赵啸 +2 位作者 黄春 张福杰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1177例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开始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观察起点为研究对象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时,... 目的分析北京市1177例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开始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观察起点为研究对象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时,观察终点为2015年12月31日。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应用乘积极限法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77例,平均生存时间47.45个月(95%CI47.18—47.72),总病死率为0.43/100人年(16/3728.42),治疗第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96%、98.69%、98.59%和98.5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开始治疗时年龄≥50岁与15~29岁相比(HR=28.98,95%CI3.18~263.94);传播途径为静脉注射吸毒与同性性传播相比(HR=22.60,95%CI5.07~100.78);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0—50个/μL与〉200个/μL相比(HR=14.23,95%CI2.67—75.90),对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免费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了艾滋病病例的病死率,延长了生存时间;开始治疗时年龄、传播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药 HIV长期存活者 统计学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7-2019年经报告机构转介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洋 陈婧 +2 位作者 王娟 贺淑芳 卢红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目的了解2017-2019年北京市经报告机构转介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北京市4917例HIV/AIDS报告卡数据及ART机构数据,无ART记录者记为ART转介失败,确证报告至启... 目的了解2017-2019年北京市经报告机构转介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北京市4917例HIV/AIDS报告卡数据及ART机构数据,无ART记录者记为ART转介失败,确证报告至启动ART的日期间隔>15 d记为ART延迟,分析AR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917例HIV/AIDS中,16.53%(813/4917)未成功接受ART;接受ART的4104例HIV/AIDS中,30.63%(1257/4104)发生ART延迟,启动时间中位数为27(P25~P75:19~42)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由综合性医院报告(相比于ART机构,OR=1.65,95%CI:1.30~2.08)、病程阶段为HIV(相比于AIDS,OR=1.68,95%CI:1.34~2.1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于大专及以上,OR=1.42,95%CI:1.13~1.79)、无业(相比于干部职员,OR=1.32,95%CI:1.02~1.70)、异性性传播(相比于同性性传播,OR=1.40,95%CI:1.15~1.72)、来源于专题调查和无偿献血(相比于检测咨询,OR=1.87,95%CI:1.34~2.60;OR=3.52,95%CI:1.79~6.92)者ART转介失败比例较高;由CDC(相比于ART机构,OR=1.43,95%CI:1.07~1.92)或综合性医院报告(相比于ART机构,OR=1.62,95%CI:1.32~1.98)、报告机构在郊区(相比于城区,OR=1.24,95%CI:1.01~1.52)、病程阶段为HIV(相比于AIDS,OR=1.42,95%CI:1.19~1.70)、外省户籍(相比于北京市户籍,OR=1.26,95%CI:1.07~1.48)、来源于无偿献血(相比于性病门诊,OR=2.74,95%CI:1.21~6.22)者延迟比例较高。结论不同特征HIV/AIDS的ART转介失败及延迟比例不同,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ART工作,减少ART转介失败及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转介失败 延迟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传播性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辛若雷 黄辉煌 +5 位作者 李佳 郝尹虓 孙伟东 李洁 卢红艳 黄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蛋白酶-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基因型耐药发生水平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于2019—2020年募集北京市新确诊或新入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进行pol基因片段和整合酶基因扩增和测序... 目的:了解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蛋白酶-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基因型耐药发生水平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于2019—2020年募集北京市新确诊或新入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进行pol基因片段和整合酶基因扩增和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判断病毒亚型,通过HIV耐药数据库比对解析耐药突变和药物耐受程度。结果:在募集到的168例病例中,93.6%通过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最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41.0%)和CRF07_BC(30.3%),独特重组型占16.1%。6个病例携带蛋白酶-逆转录酶监测性耐药突变,传播性耐药发生率为3.7%;1个病例治疗基线携带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K65R突变,同时伴有整合酶基因区主要突变T66I(0.6%),对艾维雷韦高度耐受、对拉替拉韦低度耐受。结论: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中HIV-1传播性耐药发生率低,应加强包括整合酶基因在内的基因型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型耐药 传播性耐药 整合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北京市HIV-1抗体阳性人群蛋白印迹试验带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佳 王娟 +4 位作者 张琴 孙燕鸣 辛若雷 卢红艳 孙伟东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带型,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017年北京市HIV确证中心实验室检测的HIV-1抗体阳性的人群,对该人群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带型,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017年北京市HIV确证中心实验室检测的HIV-1抗体阳性的人群,对该人群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标本进行WB带型分析.结果 3196份HIV-1阳性样本中,男性占95.6%,20~39岁占7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7.0%,未婚占69.1%,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分别占80.3%、17.8%.3196份HIV-1阳性样本的WB条带中,2653份样本出现全条带(83.0%);单条带型的反应性率分析中,出现率排在前三的是gp160(99.9%)、p66(99.6%)和p24(99.4%);带型p31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66在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24在不同感染途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带在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HIV-1抗体阳性HIV感染者在20~39岁、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男性人群中较为多见,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WB带型分析中全条带所占比例较高,说明本市大多数感染者在病毒活跃期能被及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抗体阳性 免疫印迹 条带
原文传递
北京市吸毒人群感染HIV和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桂英 孙燕鸣 +1 位作者 刘国武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分析2018年北京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4—8月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对吸毒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标本进行HI... 目的分析2018年北京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4—8月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对吸毒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标本进行HIV和HC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吸毒者2887人.HIV阳性率为1.2%,HCV阳性率为16.9%.吸毒者中73.6%吸食冰毒,23.2%吸食海洛因.22.2%注射吸毒;2.0%发生过肛交行为.吸毒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肛交(OR=50.090,95%CI:3.928~68.817).感染HCV的危险因素为户籍(OR=2.429,95%CI:1.061~5.565)、吸食海洛因(OR=3.447,95%CI:1.305~9.107)、曾经共用注射器(OR=5.019,95%CI:1.804~13.966)和最近一年HIV检测(OR=2.593,95%CI:1.157~5.807).结论北京市吸毒人群存在毒性交织的危险行为,传统毒品的注射行为和吸食新型毒品后高风险的性行为预示可能发生更高的HIV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危险因素 HIV HCV IDU
原文传递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佳 辛若雷 +1 位作者 李洁 卢红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了解"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在北京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d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HIV主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20年7月至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人群... 目的:了解"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在北京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d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HIV主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20年7月至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人群申请HIV尿液自检试剂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检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801名,平均(31.41±6.38)岁,汉族占95.1%,外省及外籍占63.5%,在京居住时间超过12个月的占91.9%,未婚占85.6%,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0.4%。近6个月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的分别占79.8%、80.3%,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61.5%、8.1%。近12个月内进行过HIV检测的占59.4%。11人自检结果为HIV-1抗体阳性,新发现HIV感染者共5人,应用"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发现的自检阳性率为1.4%,新发现HIV感染率为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P=0.015)、近12个月是否进行HI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4.891,95%CI:1.372~17.439)、近12个月未进行HIV检测(OR=6.111,95%CI:1.300~28.718)为HIV抗体阳性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模式以扩大检测为预防手段,是现行传统检测的有效补充策略,需要开发针对低文化、无定期检测习惯MSM人群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自检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洋 赵越 +6 位作者 李茜瑶 朱文通 马永忠 索罗丹 王全意 庞星火 黎新宇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描述其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估算不同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累计对4151例本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其中期满解除3937例,确诊200例,无症状感染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总感染率为5.16%(214/4151)。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OR=14.626,95%CI:9.873~21.668)、暴露类型为同住(OR=10.695,95%CI:4.810~23.780)或同餐(OR=6.968,95%CI:2.633~18.440)、医学隔离观察方式为居家(OR=3.949,95%CI:2.346~6.647)、住院隔离(OR=38.567,95%CI:21.570~68.957)者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Rush使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 周枫 +5 位作者 贺淑芳 陈婧 邵英 苑红 黄海静 卢红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Rush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宣传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北京市的200名青年男性... 目的了解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Rush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宣传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北京市的200名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前Rush使用比例为46.00%(92名);感染前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为92.00%(184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方式结识性伴(OR=3.84,95%CI=1.65~8.96)、饮酒(OR=3.26,95%CI=1.51~7.02)、参与过多人同性性行为(OR=4.84,95%CI=1.71~13.71)、感染前被诊断过性病(OR=2.23,95%CI=1.02~4.87)均与使用Rush相关(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感染前Rush使用率较高;可加强政府监管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宣教,预防药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物质相关性障碍 健康教育 回归分析 学生 男(雄)性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相关的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梨煜 张楠 +6 位作者 李富辉 杜晨蕾 索罗丹 黎新宇 王全意 庞星火 马永忠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2020年1-4月期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为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当医务人员被判定为病例密切接触者后24 h内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暴露信... 目的调查北京市2020年1-4月期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为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当医务人员被判定为病例密切接触者后24 h内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暴露信息等,医学隔离期间监测每日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共405例,其中男92人(22.72%),女313人(77.28%),平均年龄38.47岁。经过医学隔离观察后共有390例期满解除,14例转归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转归为无症状感染者,总感染率为3.70%(15/405)。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不同科室(x^2=36.321,P<0.05)、与病例关系(x^2=24.891,P<0.05)、暴露类型(x^2=29.246,P<0.05)、隔离方式(x^2=10.122,P<0.05)是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直接接触者,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分区管理,避免与病例共同暴露在其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加强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及病例发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宇 贾蕾 +7 位作者 董帅兵 庞灿 张一鸣 徐明宇 刘白薇 黎新宇 杨鹏 王全意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及病例发现特征,为更好地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北京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资料及北京市病例...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及病例发现特征,为更好地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北京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资料及北京市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3月25日,北京市累计报告235例境外输入病例,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8—15周。输入国主要为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男女性别比为0.9:1,年龄中位数为27岁(IQR:22~40岁)。职业以学生为主(43.0%,101/235)。入境时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例占55.3%(130/235),20.9%(49/235)的病例在入境后出现症状,其余23.8%(56/235)的病例一直无相关临床症状。2020年上半年,病例主要经出现症状后核酸筛查发现(60.3%,105/174),之后主要经入境时核酸筛查和集中隔离点常规核酸筛查发现(88.5%,54/61)。97.0%(228/235)病例在入境14 d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7例病例在入境14 d后核酸检测阳性,在该7例病例中,3例造成本地疫情传播。结论针对境外输入疫情的防控措施效果明显,及时开展核酸筛查和集中隔离期满后开展2~3次的核酸筛查可及早发现病例,降低社区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境外输入 流行特征 病例发现
原文传递
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密接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海先 姜金茹 +6 位作者 王鸿飞 李隆飞 马永忠 黎新宇 王全意 庞星火 索罗丹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基本信息、暴露相关信息等。在密切接触者纳入隔离医学观察后,追踪每日健康监测状况,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转归情况,计算不同类型、不同暴露条件和不同隔离医学观察方式下,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结果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变化趋势均大致呈钟型曲线。截至2020年4月30日,累计对1271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完成了隔离医学观察,转归情况分别为期满解除1245例、确诊26例、无症状感染0例,总感染率为2.05%;其中航班密接感染率0.69%(7/1011),非航班密接感染率7.31%(19/260)。暴露类型为同餐(37.50%)、同住(30.23%),曾经出现症状(34.62%),非航班密切接触者(7.31%),隔离观察方式为住院(68.97%),与确诊病例同排(2.07%)及机组人员(16.67%)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以航班密切接触为主,航班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低,应继续坚持并优化各项科学措施,严格防控境外输入疫情。暴露类型、与病例座位相距排数等因素可能是密切接触者转归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境外输入 感染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