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中β受体阻滞剂类心血管药物污染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倩 李青云 +3 位作者 何灿 王梦玉 李久义 张忠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随着心血管药物使用量的逐年上升,各种环境介质中已普遍检测到心血管药物的存在。由于其生物累积性与潜在毒性,如何有效控制水中心血管类药物污染物及评估其生态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β受体阻滞剂为典型心血管药物,主要阐述其... 随着心血管药物使用量的逐年上升,各种环境介质中已普遍检测到心血管药物的存在。由于其生物累积性与潜在毒性,如何有效控制水中心血管类药物污染物及评估其生态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β受体阻滞剂为典型心血管药物,主要阐述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毒性,目前已在各类环境样品中检测到多达12种β受体阻滞剂,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废水和地表水,地下水中的研究较少。文章总结了其污染控制技术,提出重点研究方向:(1)加强不同环境基质中的监测、深入调查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环境分布状况;(2)深入研究β受体阻滞剂的代谢途径、代谢物及其生态效应,以及混合药物的协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水中心血管药物的治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生态毒性 心血管药物
原文传递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嘉睿 冷文鹏 +6 位作者 王佳佳 智丽琴 王硕 李佳斌 郭鹏 魏文侠 宋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理的理想技术手段。文章在分析CAHs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迁移特征和生物降解机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小试、中试等不同规模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实例、联合修复的进展和降解转化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对CAHs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最后,对C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展望,未来应在采用微孔芯片与极限稀释技术开展低丰度降解菌的挖掘与解析、研发太阳能加热生物原位修复等高效联合修复技术并分析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CAHs污染的高效、绿色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污染 理化性质 迁移转化 生物降解机制 生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复合菌剂研发及其生物强化作用研究
3
作者 刘名卉 郑仔弟 +4 位作者 王晓军 谷成功 金永华 邵岩 郑晓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113,共8页
从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曝气区域进行钻井采样,使用单一/复合碳源培养基对垃圾内源微生物进行筛选纯化并构建多功能复合菌剂,经驯化后应用于填埋反应器强化好氧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筛出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株多为芽孢... 从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曝气区域进行钻井采样,使用单一/复合碳源培养基对垃圾内源微生物进行筛选纯化并构建多功能复合菌剂,经驯化后应用于填埋反应器强化好氧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筛出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株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微生物。采用14株高效降解单菌构建复合菌剂1,其生长速度快、COD降解率高,可以在填埋初期快速启动有机物分解。在模拟填埋实验中,复合菌剂1的添加加速了垃圾堆体的沉降,提高了堆体内部温度,在减少渗滤液产量的同时降低渗滤液污染,同时有助于富集化能异养型和发酵代谢功能菌群,加快了垃圾填埋的好氧稳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 好氧稳定化 复合菌剂 生物强化 降解
下载PDF
有机物类型对厌氧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有机物类型对厌氧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研究刘丹 郭栋 +5 位作者 王海潮 郑晓伟 李珊 邵岩 王森杰 马晓春 《中国沼气》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厌氧发酵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为揭示餐厨垃圾有机物种类对厌氧发酵类型及产酸量的影响程度,以淀粉代表物大米、蔬菜纤维素代表物白菜、蛋白质类代表物鸡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发酵瓶作为反应器,在pH值为8,温度35℃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实... 厌氧发酵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为揭示餐厨垃圾有机物种类对厌氧发酵类型及产酸量的影响程度,以淀粉代表物大米、蔬菜纤维素代表物白菜、蛋白质类代表物鸡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发酵瓶作为反应器,在pH值为8,温度35℃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同等质量不同有机物厌氧发酵水解产酸特性差异性较大。蛋白质类有机物(鸡肉)产生的VFAs总浓度最高,为20.75 g·L^(-1),VFAs中以乙酸居多,浓度可达10.25 g·L^(-1),发酵类型为乙酸型发酵;碳水化合物类有机物(大米)厌氧发酵生成VFAs中以丁酸和乙酸为主,其中丁酸的最高浓度为9.87 g·L^(-1),乙酸为5.89 g·L^(-1),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纤维素类有机物(白菜)厌氧发酵产生的VFAs中以乙酸为主,乙酸最高浓度约为3 g·L^(-1),发酵类型为乙酸型发酵。2)混合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类型主要取决于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当混合垃圾组成比例为50%白菜、30%米饭和20%熟鸡肉(湿重)时,VFAs以乙酸和丁酸为主,乙酸含量约为5.75 g·L^(-1),丁酸为2.67 g·L^(-1)。3)餐厨垃圾组成会影响VFAs的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乙酸、丙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的降解,丁酸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碳水化合物降解也能产生一部分乙酸。当蛋白质含量占据相当比例时(实验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1∶2~1∶5)系统内表现出VFAs以乙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VFAs 餐厨垃圾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蔬菜纤维素
下载PDF
基于光学气体成像技术的典型浆纸企业VOCs溯源调查及排放研究
5
作者 柴晨星 赵利娟 +2 位作者 贾学桦 张亮 侯雅楠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2-199,共8页
本文探索性地将光学气体成像(OGI)技术应用于造纸行业,选取典型化学机械浆和造纸企业,采用航测方式,从立体视域全面排查VOCs产生源,通过对溯源发现的VOCs可疑排放源进行定量监测,验证了OGI技术运用于造纸企业VOCs溯源具有可行性。结果表... 本文探索性地将光学气体成像(OGI)技术应用于造纸行业,选取典型化学机械浆和造纸企业,采用航测方式,从立体视域全面排查VOCs产生源,通过对溯源发现的VOCs可疑排放源进行定量监测,验证了OGI技术运用于造纸企业VOCs溯源具有可行性。结果表明,该企业主要的VOCs排放工序包括:化机浆生产线反应仓蒸汽,纸机干损纸浆塔、涂布段热风箱、干燥热回收塔排气,碱回收炉和锅炉排气,其主要成分为丙酮、对/间二甲苯、二氯甲烷等。OGI技术为造纸行业VOCs重点污染源的快速准确识别,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行业 VOCS 光学气体成像 溯源
下载PDF
恶臭污染的测定方法与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祝富杰 曲龙泽 +8 位作者 李平 魏文侠 李培中 王立夫 李本行 王姣 任更波 吴志能 马小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恶臭污染已经成为一类典型的环境公害。我国的恶臭污染来源广泛,臭气浓度的测定成本昂贵,构建基于简易输入参数的臭气预测模型降低恶臭污染判定与控制的难度,是目前恶臭污染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臭气定义...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恶臭污染已经成为一类典型的环境公害。我国的恶臭污染来源广泛,臭气浓度的测定成本昂贵,构建基于简易输入参数的臭气预测模型降低恶臭污染判定与控制的难度,是目前恶臭污染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臭气定义的基本概念入手,总结对比了不同的臭气标准和测定方法。综述了目前常用的臭气预测模型,包括基于污染物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不同的臭气浓度/强度预测模型,发现不同研究或者不同模型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其中,为预测模型提供准确的嗅觉阈值是优化模型的关键。另外,作为一种环境问题,本研究也对臭气的大气扩散以及排放速率进行了综述研究,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大气扩散模型对臭气的大气扩散过程进行预测。但不同模型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背景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排放速率作为大气扩散模型中的重要输入参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装置进行测定,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后续研究中需要依据更多的现场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基于以上综述,本研究将为恶臭污染的识别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污染 臭气浓度/强度 测定方法 预测模型 大气扩散模型
下载PDF
海藻酸钠基吸附材料制备及其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晨阳 单悦 +2 位作者 李久义 魏婷 张忠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36,共8页
综述了海藻酸钠基生物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种类、制备方法、脱氮除磷效果以及吸附机理等内容,为其开发、应用及氮、磷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复合材料 脱氮除磷 吸附 机理
原文传递
燃气锅炉排污许可实践问题分析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枫 侯雅楠 +2 位作者 刘春红 何旭丹 王鹤曈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中国排污许可制全面推行期间,燃气锅炉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实施与监管等工作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亟需予以改进。结合北京市燃气锅炉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主要从环评与排污许可名录、管理办法与管理条例、技术规范与技术指南、污... 中国排污许可制全面推行期间,燃气锅炉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实施与监管等工作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亟需予以改进。结合北京市燃气锅炉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主要从环评与排污许可名录、管理办法与管理条例、技术规范与技术指南、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平台等方面,梳理分析排污许可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对环评与排污许可名录、管理办法、技术规范与技术指南、排污许可平台给出相应改进建议,旨在助力完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为推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排污许可 改进建议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春红 郝学军 刘枫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047,共7页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建立北京市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测算2010—2019年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下温室气体CH_(4)、CO_(2)、N_(2)O排放量,分析CO_(2)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特...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建立北京市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测算2010—2019年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下温室气体CH_(4)、CO_(2)、N_(2)O排放量,分析CO_(2)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特征,并基于此提出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变动幅度减缓,2019年达到最低水平,这主要与近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从以卫生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为主有关。2)201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量已超过填埋量,而垃圾焚烧处理CO_(2)排放量远低于填埋处理,表明焚烧处理方式CO_(2)排放强度低于填埋处理。3)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垃圾处理方式及处理量密切相关,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日益增加,建议在生活垃圾管理全过程加强垃圾精细化分类,推进源头减量;合理开展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优化垃圾收运系统,防止垃圾处理二次污染,探索适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低碳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温室气体 CO_(2)排放当量 减排策略
下载PDF
恶臭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亮亮 李晓洁 +2 位作者 何沛然 刘月霞 张忠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49,共6页
介绍了恶臭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总结了不同生产生活中恶臭污染的特点和对应的末端治理技术。通过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归类方式,重点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处理流程、适用场景和优缺点。研究表明,恶臭污染治理... 介绍了恶臭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总结了不同生产生活中恶臭污染的特点和对应的末端治理技术。通过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归类方式,重点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处理流程、适用场景和优缺点。研究表明,恶臭污染治理技术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向上存在脱节问题,技术组合研发和集成较少,无法应对恶臭种类差异较大的不同行业。结合成本要求,在开发和完善单一处理技术的同时,加强组合技术的研发和集成、筛选符合行业整体规律的方法应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污染物 治理技术 恶臭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原文传递
电催化强化技术对石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宫晨皓 何灿 +1 位作者 钱宇 张忠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29,141,共6页
研究探索了三种电催化强化技术对石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采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分析了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电催化强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O_(3)+H_(2)O_(2)电催化强化技术对废水中总有机碳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5%,... 研究探索了三种电催化强化技术对石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采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分析了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电催化强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O_(3)+H_(2)O_(2)电催化强化技术对废水中总有机碳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5%,这是因为该技术能高效去除大分子量(1 200 g/mol)和小分子量(220 g/mol)有机物。研究显示荧光组分有机物在三种电催化强化技术中的总体去除率顺序为:O_(3)+H_(2)O_(2)电催化强化>O_(3)电催化强化>H_(2)O_(2)电催化强化(O_(3)+H_(2)O_(2)电催化强化:9 mmol/LH_(2)O_(2)+50 mg/L O_(3)投加量、O_(3)电催化强化:50 mg/L O_(3)投加量、H_(2)O_(2)电催化强化:9 mmol/L H_(2)O_(2)投加量)。其中O_(3)+H_(2)O_(2)电催化强化技术完全去除了芳香蛋白类化合物Ⅰ,芳香蛋白类化合物Ⅱ和类富里酸有机物。O_(3)+H_(2)O_(2)电催化强化技术对小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烷烃等7种有机物有高效的去除作用;其中完全去除了烯烃和有机酸类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石化废水 有机物 去除 荧光
原文传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鹏骞 白冰 +1 位作者 钟震宇 杨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4,共10页
[目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北京城市建成区北部最大的绿地,周边高度城市化,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成为包括鸟类在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但前人对奥森公园鸟类多样性鲜有研究。以奥森公园南园作为研究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研究,有... [目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北京城市建成区北部最大的绿地,周边高度城市化,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成为包括鸟类在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但前人对奥森公园鸟类多样性鲜有研究。以奥森公园南园作为研究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绿地鸟类群落结构,衡量城市生态环境变化。[方法]春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适宜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在2019年春季,采用样线法对研究区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5次。选取鸟类活动频率较高的清晨作为调查时段。对调查结果进行生物多样性测度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13目、30科、50种,6180只个体。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共2种:凤头蜂鹰、红隼。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包括苍鹭、池鹭等41种。小䴙䴘、绿头鸭、大斑啄木鸟等18种鸟类是研究区的优势种;灰斑鸠、珠颈斑鸠、普通雨燕等3种鸟类在研究区为普通种;其它29种为稀有种。研究区鸟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168和0.554,对比分析其他研究,从公园面积、季节差异、留鸟鸟情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论]提出围绕“生态平衡”科学制定园林养护补植方案,围绕“招引鸟类”开展必要的人工辅助和开展科学宣传,讲好生态故事,营造良好风尚的鸟类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鸟类多样性 春季 栖息地 保护
下载PDF
北京某工业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添 高振 肖小健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4期203-206,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的搬迁可能会使得地块受到残留污染影响。为了保障地块利用环境安全,减小对未来接触人群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工业企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通过资料收集与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的搬迁可能会使得地块受到残留污染影响。为了保障地块利用环境安全,减小对未来接触人群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工业企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技术手段,识别了地块内潜在污染源,并依据相关导则和标准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可控,不属于污染地块,后续无需开展进一步的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土壤 污染 初步调查
下载PDF
北京典型矿区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
14
作者 于小飞 张亮 +1 位作者 贾学桦 刘枫 《环境保护前沿》 2024年第2期379-387,共9页
基于娄子水采石废弃地实地调查的样地物种重要值,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将植被分为不同群落。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土壤有机质与草本植被分布显著相关。通过土壤环... 基于娄子水采石废弃地实地调查的样地物种重要值,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将植被分为不同群落。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土壤有机质与草本植被分布显著相关。通过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特征值的相关分析,发现乔灌木群落盖度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草本植物群落丰富度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均匀度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Simpson指数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群落盖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群落平均高度与土壤酸碱性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将为矿区恢复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土壤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DPSR模型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5
作者 顾琦玮 赵晓辉 +3 位作者 王洁 张亮 贾学桦 高振 《水资源研究》 2022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针对传统PSR模型难以表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驱动力Driving-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 (DPSR)逻辑关系的问题,采用水资源驱动、水环境压力、水生态状态和土地生态功能响应的DPSR模型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传统PSR模型难以表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驱动力Driving-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 (DPSR)逻辑关系的问题,采用水资源驱动、水环境压力、水生态状态和土地生态功能响应的DPSR模型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2019年朝阳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达0.64,属于高承载水平。其中,三产水污染强度指数、城市面源污染强度指数和万元GDP耗水量的贡献率高达85.51%,尤其是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强度占比46.72%。由此推测出朝阳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提高用水效率和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可显著提高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这也说明朝阳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与《朝阳区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相吻合,可为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R模型 水环境承载力 北京市朝阳区
下载PDF
1,2,3-三氯丙烷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代小丽 王硕 +1 位作者 李佳斌 魏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3-1217,1224,共6页
综述了1,2,3-三氯丙烷(TCP)的理化性质、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特性、赋存状态及降解机制,重点介绍了TCP污染地下水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并指出高效TCP降解菌的筛选、高活性TCP降解酶制剂的制备及零价金属与生物... 综述了1,2,3-三氯丙烷(TCP)的理化性质、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特性、赋存状态及降解机制,重点介绍了TCP污染地下水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并指出高效TCP降解菌的筛选、高活性TCP降解酶制剂的制备及零价金属与生物刺激联合修复是TC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氯丙烷 污染地下水 迁移特性 赋存状态 降解机制 修复技术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机制及协同优化策略探究
17
作者 王焕松 刘春红 +2 位作者 陈秋韵 贾学桦 江澜 《环境影响评价》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综合协调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衔接融合关联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梳... 综合协调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衔接融合关联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梳理国内外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许可制度(以下简称“两项制度”)的发展概况,阐述我国两项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衔接协同的意义,基于我国两项制度的实施和衔接现状,剖析了制度衔接和协同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夯实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健全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强化信息数据对接共享和联审共管、筑牢基于执行报告的征管协作机制等方面,探索提出了加强制度衔接及协同优化的建议,以期推动两项制度有机衔接、高效协同,形成制度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制 环境保护税 衔接机制 协同管理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下载PDF
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18
作者 孙慧 蒋彬 孙晓峰 《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汽车维修行业是北京市十大重点服务行业之一,该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汽车维修行业的... 汽车维修行业是北京市十大重点服务行业之一,该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汽车维修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维修 绿色低碳发展 路径
下载PDF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零碳”模式探讨
19
作者 刘春红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3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碳排放核算,得知垃圾组分中塑料及厨余垃圾的碳排放强度较大,由此提出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收集、计量收费、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减量入炉垃圾,以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垃圾焚烧发电效率和上网电量,抵消部分... 通过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碳排放核算,得知垃圾组分中塑料及厨余垃圾的碳排放强度较大,由此提出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收集、计量收费、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减量入炉垃圾,以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垃圾焚烧发电效率和上网电量,抵消部分垃圾焚烧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助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零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发电 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收集 碳排放强度 厨余垃圾 碳排放核算 碳排放量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20
作者 刘秉儒 史常青 +6 位作者 赵廷宁 杨刚 姚晶晶 孟兴国 张成梁 吴芳芳 王龙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1期70-71,共2页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长期以来,贺兰山露天采矿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2017年5月宁夏打响贺兰山保卫战。如何运用...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长期以来,贺兰山露天采矿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2017年5月宁夏打响贺兰山保卫战。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理论与技术,形成聚生态、材料、植物、土壤、工程等领域技术为一体的低成本有效技术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和重建稳定的植被,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技术难题。本研究团队针对贺兰山采煤迹地严酷条件及限制因子,从地形重塑到不同立地条件植被恢复,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适合干旱荒漠区矿山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 宁夏贺兰山 生态格局 露天采矿 干旱荒漠区 生态破坏 限制因子 采煤迹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