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 辅助诊断、治疗左下颌尖牙双根管根尖周炎1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田李静 彭冬 张贤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6-447,共2页
报道1例在CBCT辅助下诊断和治疗的左下颌尖牙双根管病例。CBCT能够三维显示根管的形态和分布,在术前术中对根管变异作出明确的诊断,对防止根管遗漏、保存牙本质和保障根管治疗成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下颌尖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
下载PDF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多孔中空种植体成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湘凌 陈绍维 +2 位作者 李声伟 田卫东 张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观察牛骨形成蛋白复合种植体成骨效应。方法 将天然提取的牛骨形成蛋白 (bBMP)与多孔中空钛种植体相复合形成人工复合种植体 ,植入狗下颌骨 ,并设同等规格的实心柱状钛种植体及不复合bBMP的多孔... 目的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观察牛骨形成蛋白复合种植体成骨效应。方法 将天然提取的牛骨形成蛋白 (bBMP)与多孔中空钛种植体相复合形成人工复合种植体 ,植入狗下颌骨 ,并设同等规格的实心柱状钛种植体及不复合bBMP的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植入狗下颌骨为对照组。应用三色荧光标记LSCM观察复合种植体周围骨整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复合种植体在各时期成骨能力和成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合种植体可诱导早期、大量、较持久的成骨 ;LSCM对种植体周围成骨行为进行观察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多孔中空种植体 成骨效应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骨形成蛋白 骨整合
下载PDF
两种固位方式下种植义齿周围组织情况及菌群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南 廖湘凌 +1 位作者 谭包生 邹婷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周围组织的健康情况及龈下菌群分布的差异。方法上下颌牙列缺损患者36例共68枚种植体,其中31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37枚采用粘接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检测种... 目的比较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周围组织的健康情况及龈下菌群分布的差异。方法上下颌牙列缺损患者36例共68枚种植体,其中31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37枚采用粘接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义齿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 PLI)、改良出血指数(m SBI)等临床指标,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状况。采集种植体龈下菌群标本,比较两种固位方式修复后龈下菌群的差异。结果两组的m PLI、m SBI、PD、MBL在所有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第3个月,螺丝固位组的种植义齿龈下厌氧菌总数高于粘接固位组(P<0.05)。在第6个月,螺丝固位组种植义齿龈下具核梭杆菌总数高于粘接固位组(P<0.05)。12个月时,两组龈下菌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两种固位方式对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及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修复后短期内,螺丝固位组厌氧菌总数、具核梭杆菌检出量较粘接固位组高,但在12个月时二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固位 粘接固位 种植义齿 菌群分布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中两种面神经显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湘凌 丁南 +2 位作者 殷鹏 吴斌 郝福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比较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顺行法和逆行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2001年7月-2007年6月,共完成腮腺切除术65例,其中35例采用逆行法(周围支法)解剖显露面神经,其余30例采用顺行法(总干法)解剖显露面神经。术后观察患者是... 目的比较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顺行法和逆行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2001年7月-2007年6月,共完成腮腺切除术65例,其中35例采用逆行法(周围支法)解剖显露面神经,其余30例采用顺行法(总干法)解剖显露面神经。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瘫症状,出现面瘫的时间、范围及面瘫症状恢复的时间。结果 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均能很好地显露面神经及其分支,但面神经总干解剖恒定,更加容易暴露和解剖。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周围支法术后有6例、总干法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所有面瘫症状均在术后3~6个月内得到恢复,总干法患者的面瘫症状恢复较快。结论 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均可安全地用于腮腺手术,但总干法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简便,特别适合于改良切口的腮腺切除术,值得进一步应用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面神经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预防腮腺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湘凌 吴斌 +2 位作者 张艳 殷鹏 丁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一种植入物理屏障预防腮腺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第1组(实验组)患者在腮腺浅叶摘除术后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第2组(对照组)未植入任何屏障膜。术后随访1...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一种植入物理屏障预防腮腺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第1组(实验组)患者在腮腺浅叶摘除术后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第2组(对照组)未植入任何屏障膜。术后随访1年,询问所有患者有无Frey综合征的症状,作为主观评价,并对患者进行碘-淀粉试验作为该综合征的客观评价。结果第1组中主观评价阳性者1例,第2组中有6例;客观评价阳性者共9例,第1组中1例,第2组中8例。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能有效地减少Frey综合征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部的凹陷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和植入物 颌面畸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拔牙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湘凌 殷鹏 +2 位作者 吴斌 丁南 吴大鹏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术后并发症 疗效观察 预防 拔牙 MATRIX 异体真皮基质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吸烟对全瓷冠修复后菌斑指数和龈沟液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隋晶 李斌 +1 位作者 张艳 廖湘凌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烟剂量对全瓷冠修复后基牙菌斑指数和龈沟液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35-40岁,需进行全瓷单冠修复的患者60例为受试对象,均为男性,根据吸烟情况分成不吸烟组,少量吸烟组(≤10支/d)和大量吸烟组(>... 目的:探讨不同吸烟剂量对全瓷冠修复后基牙菌斑指数和龈沟液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35-40岁,需进行全瓷单冠修复的患者60例为受试对象,均为男性,根据吸烟情况分成不吸烟组,少量吸烟组(≤10支/d)和大量吸烟组(>10支/d)。全瓷冠修复前1周常规牙周洁治,分别在修复前以及修复后1个月,2个月检测基牙菌斑指数,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碱性磷酸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修复前相比,不吸烟组修复后1个月,2个月多数指标无显著变化,少量吸烟组和大量吸烟组修复后1个月,2个月多数指标都有所上升。与不吸烟组相比,少量吸烟组和大量吸烟组修复后1个月,2个月多数指标也有所上升,并且与吸烟剂量正相关。结论:吸烟可使全瓷冠修复后基牙菌斑指数升高,龈沟液分泌量增加,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全瓷冠 菌斑指数 龈沟液
下载PDF
三种袋内冲洗制剂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艳 廖湘凌 +1 位作者 丁南 隋晶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对3种袋内冲洗液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32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下刮治术后,实验组分别用0.1%碘氧液、3%双氧水、0.2%洗必泰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后每周冲洗1次,连续4周;对照组不进行牙周袋内... 目的对3种袋内冲洗液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32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下刮治术后,实验组分别用0.1%碘氧液、3%双氧水、0.2%洗必泰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后每周冲洗1次,连续4周;对照组不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前和术后4周分别检测MPI、GBI和PD。结果术后4周,碘氧液、双氧水、洗必泰及对照组MPI分别降低0.76,0.80,0.73和0.81,降低幅度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GBI分别降低0.62,0.62,0.67和0.43。IO、HP和CHX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CHX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但碘氧液、双氧水、洗必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D分别降低2.09mm,2.02mm,2.12mm和1.98mm,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抗菌成分的袋内冲洗液有助于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可提高龈下刮治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 龈下刮治 袋内冲洗
下载PDF
伢典(Carisolv)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桑金华 张晶 +1 位作者 朱晓怡 牛小芸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对老年人血压、心率、治疗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64例,随机分为伢典(Carisolv)治疗组和对照组。伢典(Carisolv)治疗组30例,采用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患牙... 目的:观察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对老年人血压、心率、治疗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64例,随机分为伢典(Carisolv)治疗组和对照组。伢典(Carisolv)治疗组30例,采用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患牙;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牙钻去腐法治疗患牙,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且去腐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及了解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反应,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1年后复查,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去腐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对治疗的心理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伢典(Carisolv)对老年人根面龋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大大降低患者对口腔治疗的紧张和恐惧,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牙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伢典(Carisolv) 老年人 根面龋 治疗
下载PDF
牙周袋内冲洗在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 廖湘凌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对3种常用的牙周袋内冲洗液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32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龈下刮治术后,实验组分别用0.1%碘氧液、3%过氧化氢液、0.2%洗必泰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后每周冲洗1次,连续4周;对照组... 目的对3种常用的牙周袋内冲洗液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32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龈下刮治术后,实验组分别用0.1%碘氧液、3%过氧化氢液、0.2%洗必泰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后每周冲洗1次,连续4周;对照组不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术前和术后4周分别检测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bleeding index,mSB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mPLI和PD的降低幅度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的mSBI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CHX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但实验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抗菌成分的牙周袋内冲洗液有助于改善种植体周围的牙周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龈下刮治 牙周袋内冲洗
下载PDF
老年患者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隋晶 李斌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变化。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60岁以上,需进行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5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25性名,女性25名,年龄60-69岁,常规牙周洁治后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单冠修复,分别在修复...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变化。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60岁以上,需进行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5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25性名,女性25名,年龄60-69岁,常规牙周洁治后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单冠修复,分别在修复前以及修复后1,2个月检测基牙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素1β,碱性磷酸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修复后1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素1,碱性磷酸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修复前(分别为龈沟液分泌量:0.18±0.012 VS 0.46±0.024**;白细胞介素1:6.42±0.87 VS 27,73±7.62**;碱性磷酸酶:34.27±6.41 VS 48.32±5.49*;肿瘤坏死因子α:0.88±0.052 VS1.75±0.45**)。修复后2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和白细胞介素1仍显著高于修复前(分别为龈沟液分泌量:0.18±0.012 VS 0.31±0.019**;白细胞介素1:6.42±0.87 VS 19.45±6.04**),但碱性磷酸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修复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碱性磷酸酶:34.27±6.41 VS 38,66±8.92;肿瘤坏死因子α:0.88±0.052 VS 1.02±0.61)。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单冠修复可使老年患者龈沟液分泌量增加,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烤瓷冠 龈沟液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全瓷冠修复对高血糖患者龈沟液成分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晶 李斌 +1 位作者 黄毓秋 张晓燕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全瓷冠固定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40-50岁,需进行全瓷单冠修复的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常规牙周洁治后采用全瓷单冠修复,分别在修复前以及修复后2个月...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全瓷冠固定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40-50岁,需进行全瓷单冠修复的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常规牙周洁治后采用全瓷单冠修复,分别在修复前以及修复后2个月检测基牙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正常血糖患者全瓷修复后2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无明显升高。高糖组修复后2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修复前,但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环境可使全瓷冠修复后患者龈沟液分泌量增加,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全瓷冠 龈沟液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桑金华 杨梓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60-161,16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治疗成人安氏Ⅱ1错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治疗12例成人安氏Ⅱ1患者,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成人安氏Ⅱ1患者治疗后侧貌明显改善,上唇突度改... 目的探讨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治疗成人安氏Ⅱ1错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治疗12例成人安氏Ⅱ1患者,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成人安氏Ⅱ1患者治疗后侧貌明显改善,上唇突度改善明显,磨牙关系完全远中,尖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结论上颌单颌拔牙可有效的矫正成人安氏Ⅱ1患者;该方法适用于轻、中度成人安氏Ⅱ1及下颌拥挤度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拔牙 安氏Ⅱ^1错[牙合]
下载PDF
萘丁美酮与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分析
14
作者 张艳 廖湘凌 +1 位作者 丁南 隋晶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萘丁美酮和复方氯唑沙宗片对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借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TMD患者100例,在不同类型中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萘丁美酮和复方氯唑沙宗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种药物对咀嚼肌紊乱类的效... 目的研究比较萘丁美酮和复方氯唑沙宗片对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借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TMD患者100例,在不同类型中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萘丁美酮和复方氯唑沙宗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种药物对咀嚼肌紊乱类的效果均较好,分别为96.77%和100%;在对关节炎症类,萘丁美酮组的有效率为71.43%,而复方氯唑沙宗片组仅为14.29%;其余两种类型的临床效果,两种药物均不理想。结论复方氯唑沙宗和萘丁美酮在缓解TMD患者咀嚼肌痉挛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疗效,在治疗关节炎症类萘丁美酮有一定的效果。在关节结构紊乱类及骨关节病方面两种药物的疗效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复方氯唑沙宗片 萘丁美酮
下载PDF
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桑金华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为后牙II类洞,共263颗患牙。采用随机的方法,用P60复合树脂充填的牙数为156颗,用银汞合金充填的牙数为107颗,观察时间为2年,然后作对比研究。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P60复合树... 目的观察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为后牙II类洞,共263颗患牙。采用随机的方法,用P60复合树脂充填的牙数为156颗,用银汞合金充填的牙数为107颗,观察时间为2年,然后作对比研究。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P60复合树脂组和银汞合金组后牙充填效果比较,前者成功152例(97.4%),后者成功98例(91.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期内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银汞合金 后牙Ⅱ类洞
下载PDF
BLB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
16
作者 廖湘凌 田卫东 +4 位作者 隋晶 殷鹏 史淑敏 吴斌 丁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7年第2期73-75,100,共4页
目的:评估BLB种植体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2月,在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口腔科用BLB种植体进行延期种植,共47枚,采用一期埋入、二期暴露的潜入式方法,全部为金属烤瓷冠修复,临床随诊观察半年至3年。结果:随诊期间无... 目的:评估BLB种植体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2月,在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口腔科用BLB种植体进行延期种植,共47枚,采用一期埋入、二期暴露的潜入式方法,全部为金属烤瓷冠修复,临床随诊观察半年至3年。结果:随诊期间无一例种植体脱落,4例因中央螺丝松动致修复体松动,2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水平吸收小于0.2mm/年。结论:BLB种植体适合于常见牙列缺损的延期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牙修复
下载PDF
咬合抬高对颞颌关节结构及症状的影响
17
作者 隋晶 李斌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深覆牙合或牙齿重度磨耗病人咬合抬高后对颞颌关节结构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深覆牙合或重度磨耗患者36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6-53岁,治疗前后常规进行颞颌关节的临床检... 目的:探讨深覆牙合或牙齿重度磨耗病人咬合抬高后对颞颌关节结构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深覆牙合或重度磨耗患者36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36-53岁,治疗前后常规进行颞颌关节的临床检查,拍摄双侧颞颌关节开闭口位核磁共振并对关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72个关节中,治疗前可复性盘前移21个关节,治疗后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可复性盘前移14例,治疗后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关节弹响13例,治疗后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关节区轻度疼痛12例,治疗后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关节区中度疼痛8例,治疗后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关节区重度疼痛2例,治疗后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抬高对于颞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和轻度关节区疼痛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于不可复性盘前移,弹响及中,重度疼痛无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抬高 颞颌关节 结构 症状
下载PDF
中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83例分析
18
作者 张艳 廖湘凌 赵玉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4期5963-5963,共1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根据原发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原发于牙髓感染的牙周病损经根管治疗后预后较好;原发于牙周感染的病损牙,治疗预... 目的探讨中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根据原发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原发于牙髓感染的牙周病损经根管治疗后预后较好;原发于牙周感染的病损牙,治疗预后取决于牙周病损程度,牙周病损破坏范围大者预后较差。结论中老年牙周牙髓病的治疗须临床详细检查分析原发病损原因,并结合中老年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疾病/并发症 牙髓疾病/并发症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