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2021年自愿咨询检测门诊HIV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洁 周景林 +3 位作者 邹林 李震 温祁 高翔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通州区CDC)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门诊咨询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检出水平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通州区CDC)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门诊咨询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检出水平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通州区CDC VCT门诊采集的外周静脉血样本进行HIV抗原抗体筛查,筛查有反应样本经双试剂复检至少1次有反应者进行抗体确证实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阳性病例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17—2021年通州区CDC VCT门诊共收集样本1 197份,其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06%(300/1 197),阳性病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5岁,中位数29岁。20~39岁感染者为主要人群,占77.67%(233/300);阳性病例中未婚者居多,占73.33%(220/300);学历大专及以上者占60.00%(180/300);求询原因以男男同性性行为史为主,占84.00%(252/300),未婚(87.27%,192/220)、离异或丧偶者(87.50%,14/16)中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比例高于已婚有配偶者(71.88%,46/64)。结论 通州区CDC VCT门诊咨询者HIV阳性率较高,阳性病例以男性、未婚者为主,男男同性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和行为干预,强化重点人群主动咨询检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自愿咨询检测 HIV感染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确诊延迟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超 王晶 +3 位作者 唐桂林 王斌 刘慧 李新彤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究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确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6—2022年老年肺结... 目的:探究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确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6—2022年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的病案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确诊延迟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共登记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确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6,17)d,年均确诊延迟率为28.45%(274/963)。确诊延迟率由2016年的49.68%(78/157)下降至2019年的16.81%(2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34.167,P<0.001),再上升至2022年的36.62%(5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83.19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发现(OR=3.718,95%CI:2.221~6.225)为确诊延迟的危险因素;首诊单位是非区疾控中心(OR=0.370,95%CI:0.269~0.510)为确诊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确诊延迟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确诊延迟与发现方式和首诊单位有关,应针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北京市
下载PDF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超 王晶 +1 位作者 杨朝辉 高汉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有登记管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病案信息、诊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特征和治疗转归,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6—2022年,通州区共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08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22.88%),占比从2016年的22.75%(157/690)上升至2022年的28.06%(142/506),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749,P=0.016)。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53.18/10万(963/181.08万)]明显高于全人群[37.67/10万(4208/1117.14万)],且分别从2016年的82.81/10万(157/18.96万)和50.07/10万(690/137.80万)下降至2022年的43.80/10万(142/32.42万)和27.45/10万(506/184.31万),均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0.266,P=0.001;χ_(趋势)^(2)=52.560,P<0.001)。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率[53.27%(513/963)]和0月序痰涂片阳性率[30.22%(291/96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38.34%(1244/3245)和18.86%(612/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4,P<0.001;χ^(2)=56.844,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男性[68.95%(664/963)]、60~69岁[48.81%(470/963)]、被动发现[90.24%(869/963)]、综合医院转诊[81.83%(788/963)]为主;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0.08%(386/963)。老年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6~9月,季节指数分别为127.15%、103.47%、134.63%、102.22%。总体成功治疗率为84.29%(692/821),且从2016年的82.80%(130/157)上升至2021年的90.78%(128/141),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4.359,P=0.026);其中,女性成功治疗率[88.45%(222/251)]高于男性[82.46%(470/570)],低龄组成功治疗率[89.63%(363/405)]高于中龄组[82.44%(216/262)]和高龄组[73.38%(113/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χ^(2)=23.243,P<0.001)。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占比仍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60~69岁、男性、转诊者居多,并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就诊延迟率高、治疗转归不理想的特点,应结合老年肺结核疫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 治疗结果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下载PDF
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监测结果及居民认知行为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立新 李秋虹 +3 位作者 艾薇 朴锦龙 白连军 张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虫卵,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认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26例,其中疟疾21例、血吸虫病2例、包虫病2例、华支睾吸虫病1例,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除华支睾吸虫病例外均为输入性病例。2015年调查1500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2019年调查1015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对319人进行了土源性线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71.79%,对379人进行了华支睾吸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3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7,P<0.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以输入性为主,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知晓率较高,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较低,食源性寄生虫病有本地发病风险,应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随着外地和外籍病例到通州区就诊量的增多,对寄生虫病的培训、监测等防控工作始终不能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 感染率 认知行为 通州区
下载PDF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超 王晶 +2 位作者 唐桂林 高汉青 王斌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人群(≥60岁)肺结核就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减少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6—2...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人群(≥60岁)肺结核就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减少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6—2022年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的基本信息,包括病案信息和诊疗情况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就诊延迟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0,32)d,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0.08%(386/963)。就诊延迟中位数由2016年的12(0,37)d下降至2022年的0(0,24)d。就诊延迟率由2016年的34.39%(54/157)上升至2019年的50.42%(6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7.605,P=0.006),再下降至2022年的30.99%(4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7.138,P=0.008),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登记年度在2020—2022年为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OR=0.667,95%CI:0.508~0.876),非城区居住为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OR=1.368,95%CI:1.037~1.804)。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就诊延迟与患者的登记年度和现住址有关,应针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北京市
下载PDF
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6
作者 张冲 邹林 +5 位作者 佟玲 刘肖 杨丽丽 高翔 王芳 张猛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4期221-227,共7页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性,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州区2022—202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不同时间分离到的34株甲型H3N2亚...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性,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州区2022—202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不同时间分离到的34株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HA基因扩增和测序,应用MEGA11进行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HA基因遗传进化树,在线预测N-糖基化位点,分析其基因变异和进化特征。结果2022—2023年共检测流感病原学监测样本3660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1.50%,其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比为57.81%。发热疫情样本共计4855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4.25%,其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比为61.50%。34株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与疫苗株A/Darwin/9/2021相比,核苷酸相似度为97.00%~98.50%,氨基酸相似度为97.40%~98.10%。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22—2023均分布在3c.2a1b.2a分支,2022年8—11月分离的14株毒株分布在1a.1亚分支,2023年2—3月分离的20株毒株则分布在2a.3a.1亚分支。与疫苗株相比,2022—2023年的34株毒株在4个抗原决定簇上(B、C、D和E)发生了多位点氨基酸变异,且在186和225位点上均发生了替换。2022年的14株毒株,增加了158NYTY位点,存在13个潜在糖基化位点,2023年的20株分离株122NESF糖基化位点丢失,共有1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存在。结论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人群中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布在2个进化分支上,2023年3C.2a1b.2a.2a.3a.1分支取代了2022年3C.2a1b.2a.1a.1分支,成为流行株。及时分析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和进化趋势,对流感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特征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调研
7
作者 吴春颖 梁燕 +5 位作者 焦明远 高翔 杨洁琼 罗虎 张腾丹 华文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2期36-40,共5页
目的为了推动基层实验室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探索其持续改进的途径,以减少或杜绝医疗隐患,实现检验结果同质化,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法进行了北京... 目的为了推动基层实验室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探索其持续改进的途径,以减少或杜绝医疗隐患,实现检验结果同质化,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法进行了北京地区的京津冀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现场督导检查工作,汇总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单位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人员构成、位置分区、检测系统、开展检验项目、精密度要求、质量体系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系统,以下简称SOP文件、性能验证、实验室信息管理(LIS)系统、报告单的规范性、危急值报告、微生物检测等。结论需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环节入手,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医疗质量,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全流程标准化培训与定期督导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质量管理 结果互认
下载PDF
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儿内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冲 邹林 +7 位作者 高翔 张建明 佟玲 杨丽丽 马静 刘肖 黄芳 张猛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儿内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379例SARI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儿内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379例SARI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鼻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应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病原种类,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379例SARI患儿中,男性205例,女性174例;0~5岁196例,6~10岁129例,11~15岁54例;175例患儿检测到明确病原。175例SARI病例中,由病毒引起的SARI病例最常见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由细菌引起的SARI病例最常见的病原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5岁患儿SARI主要由病毒引起,最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5岁患儿SARI主要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自2019年起北京市通州地区≤15岁儿童开始流行肺炎支原体病原菌。结论北京市通州区≤5岁儿童需重点关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5岁儿童则需要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年份流行毒株不同,需针对本地优势流行毒株制订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康 孙凯歌 +8 位作者 吴士艳 张旭熙 贾卫兰 邵春欣 吴芹 宣小伟 刘永昌 刘思佳 孙昕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736-274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9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的≥18岁的7 008例常住人口,采用《通州区...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9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的≥18岁的7 008例常住人口,采用《通州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66%(2 149/7 008);男性患病率为34.01%(1 191/3 502),高于女性的27.32%(958/3 506)(χ2=36.820,P<0.001)。高血压确诊率为61.47%(1 321/2 149);男性确诊率为54.58%(650/1 191),低于女性的70.04%(671/958)(χ2=53.620,P<0.001)。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3.38%(573/1 321)。不同医疗保险、半年内健康体检情况、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的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195、4.319、11.0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月收入[OR=1.087,95%CI(1.022,1.157)]、新农合[OR=1.775,95%CI(1.185,2.659)]、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OR=1.383,95%CI(1.095,1.745)]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保护因素,城镇职工医保[OR=0.654,95%CI(0.431,0.993)]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州区社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较严重,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差。应采取提供定期血压测量、改善经济状况等综合措施来加强居民的血压控制,对城镇职工和公费医疗人群应给予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血压控制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大学新生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戚广浩 马谢民 +2 位作者 周长山 李长江 刘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调查通州区大学新生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实施现状,发现预防性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对通州区全部8所大学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所有结核菌素试验硬结最大横径≥15mm或有水泡、丘疹、双圈、淋巴管炎... 目的调查通州区大学新生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实施现状,发现预防性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对通州区全部8所大学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所有结核菌素试验硬结最大横径≥15mm或有水泡、丘疹、双圈、淋巴管炎、坏死等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并进行健康教育,在自愿条件下进行预防性治疗。统计并分析预防性治疗参与情况、服药的规律性等。结果结核菌素筛查试验完成率76.9%,预防性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为79.0%,同意参与预防性治疗率15.5%。参加者全程肝功能检查合格率为95.9%,总体规律治疗率为97.6%。结论通州区大学新生结核菌素筛查试验完成率不高,预防性治疗参与情况不佳,全程肝功能检查及规律治疗情况较好。在进行预防性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文教卫生系统领导的开发;提高防病意识;提高防病策略实施力度;并加强对防病工作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北京市
下载PDF
2017-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孕妇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监测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
11
作者 孙佳丽 江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8期91-93,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2017-2020年通州区孕妇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案例及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的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孕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孕妇及新生儿生物样本及家庭环境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判断... 目的综合分析2017-2020年通州区孕妇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案例及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的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孕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孕妇及新生儿生物样本及家庭环境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判断感染来源.结果6名孕妇临床表现为发热、不规律下腹痛等,5人在围生期发现,1人在非围生期发现,1名孕妇出现胎死宫内的不良结局;感染孕妇及新生儿生物样本培养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感染孕妇均有食用熟肉制品等高危饮食行为,家庭卫生习惯中未做到生熟分开及冰箱定时清洁.2017-2020年通州区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监测中发现,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8.7%.结论孕妇高危饮食行为和较差的家庭卫生习惯可能是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来源;应加强孕妇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改善不良家庭卫生习惯,加强医院的早期识别,避免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孕妇 市售食品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部分居民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能力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曲欣 杨纲 魏讴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设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应调查人群类别及人数,以方便取样原则调查相应...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设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应调查人群类别及人数,以方便取样原则调查相应数量的老年人、中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家长,共计1164人。结果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知晓率分别为64.22%和65.20%,发病早期5个主要症状中发热、咳嗽认知最好,分别为87.67%和68.62%,4个主要防控措施知晓率在88.93%~89.03%之间。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应加强6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H7N9禽流感 能力 需求
下载PDF
免疫预防不同时期北京市通州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燕玲 宁召起 赵春艳 《首都公共卫生》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年龄出现"双相"趋势,在目前麻疹发病年龄结构和流行病学动态形势下,提供现阶段制定麻疹防治策略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免疫预防30年后麻疹流行特征动态变化,结合各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对... 目的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年龄出现"双相"趋势,在目前麻疹发病年龄结构和流行病学动态形势下,提供现阶段制定麻疹防治策略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免疫预防30年后麻疹流行特征动态变化,结合各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对现阶段麻疹的流行规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预测。结果从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到计划免疫再到免疫规划的30年间,虽然发病年龄构成改变,北京市通州区麻疹整体发病率持续下降,维持3/10万的低发病率水平,并且临床并发症减少,轻型、不典型以及不可预防性病例增多。但2005年后发病率显著回升,表现出<8月龄婴儿和≥20岁人群发病升高的"双相"趋势,流动人口以多发、爆发为主要流行类型,成为影响该地区麻疹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1982~1991年和1992~2006年两时期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均较高(χ2=0.189,P=0.921),抗体GMT均达到较高水平;1982~1991年和2007年两时期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4,P<0.01);相同时期的育龄妇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4%和92.51%(χ2=1.524,P=0.900),健康人群及育龄妇女抗体GMT均偏低。结论随着麻疹流行特征的改变,血清流行病学随之改变,形成了不同时期麻疹流行规律特征的免疫学基础,制定大年龄及育龄妇女的免疫策略,是降低"双相"趋势升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预防 麻疹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管理难点与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召起 解艳涛 +2 位作者 徐颖 马艳玲 赵春艳 《首都公共卫生》 2012年第6期282-284,共3页
目的分析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流动儿童的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村级城市化改造进程密切相关;与本市户籍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偏... 目的分析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流动儿童的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村级城市化改造进程密切相关;与本市户籍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偏低、传染病发病率偏高、家长重视程度偏低;重点地区服务能力不足;乡镇政府的重视程度、多部门的配合程度有待加强,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结论建立政府主导,卫生部门提供服务,全社会参与的长期工作机制;从内容、方式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服务能力;多种途径提高接种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预防 流动儿童 通州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分析
15
作者 李秋虹 黄春宇 +1 位作者 张国峰 武昌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4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了解2012—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为优化人员配置、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和干部报表收集常住人口数、人员信息等,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 目的了解2012—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为优化人员配置、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和干部报表收集常住人口数、人员信息等,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每万人拥有疾控中心人数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949,P<0.05);男女比例达到1∶2.79,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72,P<0.05)。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占比从14.60%提高至45.66%,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97,P<0.001)。流出人员(除退休)以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青年骨干为主。结论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虽达到标准配置,但实有人数不能满足辖区需求。需提升专业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保障疾控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人力资源 学历 专业 职称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防控人员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佳丽 邵春昕 毛海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防控人员状况,为不同时期基层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防控人员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防控人员状况,为不同时期基层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防控人员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总人数2431人,应急防控人员894人(36.77%),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防控人员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877,P<0.05)。2021年应急防控人员数量较2015年增加25.21%;机构参与应急处置事件数量较2015年增加12.59%,其中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结论:建议充实基层卫生应急防控队伍,完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更好地完成基层应急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应急防控 人力资源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二次供水卫生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波 滕秀全 +4 位作者 高静 方友春 郭宝萍 张猛 郑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现状,建立健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资料体系。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正常供水的二次供水单位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3—6月,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依据GB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和《...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现状,建立健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资料体系。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正常供水的二次供水单位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3—6月,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依据GB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和《北京市生活饮用水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要求》(2003)进行评价;并采集进入二次供水设施前最近点的市政末梢水和经过水箱消毒处理后最近点的二次供水水样,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测,参照《北京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管理办法》(1998)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二次供水单位48户,供水人口为147558人。二次供水处理后水样合格率为66.7%(44/66)。不合格项目为氨氮、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超标率分别为12.1%(8/66),9.1%(6/66),6.1%(4/66),6.1%(4/66),4.5%(3/66)。其余项目均合格。以市政供水为水源的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76.4%(42/55)]高于自备水[18.2%(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氨氮的合格率[92.7%(51/55)]高于自备水[63.6%(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指标合格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考虑游离性余氯的情况下,市政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100.0%(20/20)]高于以市政供水为水源的二次供水[78.2%(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不锈钢、搪瓷钢板、玻璃钢水箱中水样合格率分别为59.3%(16/27),94.4%(17/18),77.8%(7/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其中,不锈钢水箱中水样合格率低于搪瓷钢板水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经低位水箱加变频泵处理的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67.3%(37/55)]低于经无负压直供水处理的二次供水水样[70.0%(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5)。采用紫外线消毒、氯化消毒、水箱自洁器消毒的二次供水水样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1%(39/41),100.0%(8/8),83.3%(5/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7)。结论二次供水水质下降,建议今后加强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 卫生调查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晓伟 孙秀梅 +4 位作者 刘晓峰 文晗 黄聪慧 佟卉 杨玉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8-711,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累计报告梅毒和... 目的分析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累计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2567例和9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5.59/10万和9.68/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46%和-10.53%,发病均无季节性,以20—49岁高发,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高发。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61.75%),且隐性梅毒报告病例女性多于男性,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的报告病例中均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出现“剪刀差”特征,应根据这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流行病学 北京 通州
原文传递
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移动督导管理应用程序使用情况初步报告 被引量:16
19
作者 解艳涛 杜建 +5 位作者 罗萍 吴越 张凯 杨超 王斌 崔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08-712,共5页
目的 报告北京市通州区2016年结核病患者移动督导管理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使用情况,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其他地区应用该App提供经验分享.方法 介绍结核助手App和结核医生App的基本功能,并对2016年北京市通... 目的 报告北京市通州区2016年结核病患者移动督导管理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使用情况,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其他地区应用该App提供经验分享.方法 介绍结核助手App和结核医生App的基本功能,并对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264例结核病患者和20名医生应用App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6年本研究患者App安装率为83.33%(220/264),医生App安装率为100.00%(20/20).其中女性患者安装率为92.77%(77/83),高于男性患者[79.01%(14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P=0.005);<35岁患者安装率为90.34%(131/145),高于≥35岁患者[74.79%(89/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P=0.001).App应用平均日活跃度为24.94%(10 096/40 481),规律服药点击率为18.64%(41/220),App应用活跃患者率为28.18%(62/220).患者提问题917个,医生应答率为100.00%,其中及时应答率为75.03%(688/917).结论 2016年结核病患者移动督导管理App通州区试点应用情况良好.男性和中老年患者App安装率较低,App应用活跃度和规律服药点击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便携式电话 管理信息系统 卫生服务管理 应用程序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氨氮污染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宝萍 唐一清 +4 位作者 方友春 滕秀全 高静 刘波 张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了解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氨氮污染状况,为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污染原因,客观评价饮水质量。[方法]对全区11个乡镇455个村623眼自备井进行现场调查获得卫生状况资料,在泵房采集水样,共623份。[结果]623份水样,氨氮超标301份,超... [目的]了解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氨氮污染状况,为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污染原因,客观评价饮水质量。[方法]对全区11个乡镇455个村623眼自备井进行现场调查获得卫生状况资料,在泵房采集水样,共623份。[结果]623份水样,氨氮超标301份,超标率为48.3%。有7个乡镇超标率在50%以上,最大超标倍数9.5。氨氮污染状况深井好于浅井(χ2=19.12,P﹤0.01),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χ2=160.0,P﹤0.01)。氨氮污染水平与水质微生物污染水平无相关性(r=0.3159,P﹥0.05),而与水中铁含量存在正相关(r=0.7114,P﹤0.05)。[结论]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氨氮超标较普遍,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其污染原因除受到地面水污染影响外,可能与水层自然地质岩石结构有关,地层中硝酸盐在厌氧作用下还原所致。应该客观评价饮水质量。农村改水要注重水源的选择,尽量采用深井水源,以保证饮用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地下水 氨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