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通州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调研
1
作者 吴春颖 梁燕 +5 位作者 焦明远 高翔 杨洁琼 罗虎 张腾丹 华文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2期36-40,共5页
目的为了推动基层实验室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探索其持续改进的途径,以减少或杜绝医疗隐患,实现检验结果同质化,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法进行了北京... 目的为了推动基层实验室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探索其持续改进的途径,以减少或杜绝医疗隐患,实现检验结果同质化,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法进行了北京地区的京津冀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现场督导检查工作,汇总北京市通州区基层医疗单位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人员构成、位置分区、检测系统、开展检验项目、精密度要求、质量体系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系统,以下简称SOP文件、性能验证、实验室信息管理(LIS)系统、报告单的规范性、危急值报告、微生物检测等。结论需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环节入手,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医疗质量,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全流程标准化培训与定期督导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质量管理 结果互认
下载PDF
Hoffmann法建立北京地区成人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参考区间
2
作者 杨郝亮 张萍 +5 位作者 武利涛 郝金莉 丁然 陈维华 刘爱禹 周航宇 《北京医学》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采用Hoffmann法建立北京地区成人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表观健康人群940名,收集研究... 目的采用Hoffmann法建立北京地区成人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表观健康人群940名,收集研究对象的ApoA1和ApoB数据。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数据的正态性,使用Box-Cox法转换非正态数据,使其满足正态分布;应用Hoffmann法建立ApoA1和ApoB的参考区间,分别使用参考变化值(reference change value,RCV)和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验证ApoA1和ApoB参考区间。结果940名研究对象中男621名、女319名;年龄21~86岁,平均(42.6±13.6)岁。男性和女性ApoA1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96~1.61 g/L和1.06~1.84 g/L,男性和女性ApoB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63~1.04 g/L和0.58~0.98 g/L。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ApoA1和ApoB参考区间比较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ApoA1和ApoB参考区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和≥60岁参考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相比,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ApoA1和ApoB参考区间的上限相对偏差(d上)和下限相对偏差(d下)均小于对应的RCV(20.09%和21.42%)。结论北京地区成人ApoA1和ApoB的参考区间存在性别差异。建议应针对男性和女性设立不同的ApoA1和ApoB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ffmann法 参考区间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分布及基因特征分析
3
作者 邹林 高翔 +4 位作者 张冲 佟玲 刘肖 马静 杨耀武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2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农贸市场的外环境及相关人员标本的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及基因特征分析,为我市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2年共采集外环境及食品涂抹标本2184例,相关人员咽拭子标本124例。利用实时荧光RT... 目的通过对202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农贸市场的外环境及相关人员标本的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及基因特征分析,为我市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2年共采集外环境及食品涂抹标本2184例,相关人员咽拭子标本124例。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病毒载量高的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外环境及食品涂抹标本检出2例H5N8阳性、78例H7N9阳性、177例H9N2阳性、2例H5N8和H9N2共感染、1例H7N9和H9N2共感染,124例人员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病毒载量高的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1例H5N8病毒的HA基因属于为2.3.4.4分支,HA基因的HA0裂解位点序列为多个连续性碱性氨基酸(REKRRKR/GLF),2例H7N9病毒的HA基因与Yangtza river delta属于同一分支,HA基因的HA0裂解位点序列为多个连续性碱性氨基酸(VPKRKRTAR/GLF),均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树分析提示,H5N8和H7N9的HA基因与国内报道的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农贸市场是禽流感病毒分布的主要场所,高致病性及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同时空交叠感染现状,提示应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防控工作及防范知识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实时荧光RT-PCR 全基因组测序 H5N8亚型 H7N9亚型
原文传递
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1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洪军 邹林 +5 位作者 杨艳娜 郗璐 甄博珺 佟玲 张铁钢 张国峰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5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了解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呼吸道发热疫情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肠道病毒筛查阳性的标... 目的了解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呼吸道发热疫情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肠道病毒筛查阳性的标本利用肠道病毒VP1区特异性引物进行VP1片段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在收集的5例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4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其他呼吸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检测均为阴性。VP1序列BLAST结果显示,4例肠道病毒均为柯萨奇病毒A6型(CVA6)。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病毒与中国云南2018年的1株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毒株高度同源。结论北京市该起呼吸道聚集性发热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VA6型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发热 肠道病毒 血清型 柯萨奇病毒A6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