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在普外科临床应用的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岳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852-2852,共1页
目的:探讨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体会。方法:系统回顾2002年6月-2008年11月189例伤口应用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连续皮内缝合伤口I期愈合186例,延期愈合3例。结论: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伤口可接近自然... 目的:探讨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体会。方法:系统回顾2002年6月-2008年11月189例伤口应用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连续皮内缝合伤口I期愈合186例,延期愈合3例。结论:可抽线式连续皮内缝合伤口可接近自然愈合、恢复更快、伤口更美观、平整、瘢痕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更宜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皮内缝合 外科缝线
下载PDF
指屈肌腱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守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肌腱愈合 屈肌腱损伤 优良率 显微外科 急诊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涛 齐拥军 +2 位作者 张秋生 付景伟 周世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并给予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并给予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气滞血瘀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Ⅱ(AT-Ⅱ)]、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气滞血瘀症状评分、Cor、NE、Ins、AT-Ⅱ、FIB水平均降低,FEV1、VC、MVV、FVC、PT、APTT、TT和D-D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气滞血瘀症状评分、Cor、NE、Ins、AT-Ⅱ、FIB水平均降低,FEV1、VC、MVV和FVC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胸腔镜手术 创伤性血气胸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利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志强 苗林 +5 位作者 任雅盼 夏吉勇 徐亮 孙跃春 丛文凯 王志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8-611,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16年5月~2018年12月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应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行微创穿刺治疗。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6~15分,(8.6&#... 目的观察利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16年5月~2018年12月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应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行微创穿刺治疗。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6~15分,(8.6±1.7)分。CT提示壳核出血16例,脑叶出血4例,丘脑出血6例,出血量27.5~55 ml,(40.1±5.3)ml。术前行脑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通过3D Slicer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血肿体积,完成头颅和深部血肿三维重建并融合,将图像用投影仪投射到患者头部并实现精准匹配,实现脑内血肿初步三维可视化,根据软件测算的穿刺深度和角度,在可视条件下精准定位穿刺血肿。术后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液化血肿。术后第5日复查脑CT,以3D Slicer软件测量残留血肿的体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精准穿刺率(导管通过血肿中心1 cm范围内且导管头端位于血肿范围内的比例)92.3%(24/26)。无术后再出血,无颅内感染。术后5日残留血肿量3~8 ml,(3.1±1.2)ml,血肿清除率83%~98%,(93.6±2.7)%。术后7天GCS 8~15分,(11.5±2.8)分。1例术后31天死亡。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利用3D Slicer软件辅助有助于精准定位血肿,并设计优化穿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 定位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路长宇 苗林 郭吉卫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5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分组。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9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8例(显微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分组。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9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8例(显微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垂体肿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激素水平好转率均明显优于显微镜组。结论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肯定、预后较好,是垂体腺瘤理想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入路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路长宇 苗林 郭吉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急性期破裂 血管内栓塞 微弹簧圈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夏吉勇 焦铁鹰 +3 位作者 李志强 路长宇 苗林 郭吉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野显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A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4 位作者 冯贵龙 冀兵 张辉 路长宇 边艳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96-697,共2页
近年来,P-选择素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变化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素 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意义 血清 急性
下载PDF
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志强 李筱姝 +4 位作者 夏吉勇 徐亮 孙跃春 苗林 任雅盼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底脑膜瘤或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12例颅底脑膜瘤或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头颅CT、MRI... 目的探讨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底脑膜瘤或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12例颅底脑膜瘤或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头颅CT、MRI、TOF-MRA、DTI序列检查,将得到的DICOM格式的影像学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处理,对肿瘤、相邻颅骨、重要动脉、颅神经、静脉、静脉窦、锥体束进行多模态融合和三维重建,明确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通过3D虚拟可视化图像,模拟手术入路,精准术前规划,辅助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中,肿瘤全切除10例(83.33%,10/12),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区血肿及颅神经损伤。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下降或原有偏瘫症状加重2例,经治疗后肌力恢复正常。12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对于颅底脑膜瘤或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帮助制定详尽的术前规划,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脑膜瘤 巨大脑膜瘤 显微手术 3D Slicer软件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 疗效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防治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苗林 夏吉勇 +2 位作者 李志强 丛文凯 任雅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6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防治老年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防治老年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气管切开术联合雾化吸入法,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气管切开术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S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合指数、SaO_2、PaCO_2及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SaO_2及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术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异丙托溴铵 肺部感染 预防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利利 韩颖 +2 位作者 路长宇 胡守喜 杜晓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T肿瘤大小、N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分期、化疗及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GT)指纹表达等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125例,选择性别...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T肿瘤大小、N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分期、化疗及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GT)指纹表达等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125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临床TNM分期、化疗、LGT蛋白质指纹表达等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肿瘤临床TNM分期、LGT丰度、峰型均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将上述诸相关参数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TNM分期、LGT蛋白质指纹丰度及峰型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按其影响大小依次排序为:TNM分期、LGT峰型、LGT丰度。结论肿瘤临床TNM分期、LGT峰型、LGT丰度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存分析 LGT蛋白质指纹
原文传递
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齐拥军 付景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内固定组27例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进行骨折内固定,非内固定组25例采用传统非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住院天数、费用、疼痛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内固定组27例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进行骨折内固定,非内固定组25例采用传统非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住院天数、费用、疼痛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非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肺不张、肺部感染、胸廓畸形等并发症低于非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肋骨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临床疗效好,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连枷胸 肋骨内固定术 效果
下载PDF
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林 夏吉勇 +2 位作者 李志强 丛文凯 任雅盼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9期2-3,共2页
目的探析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脑室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复位成功,无复发。结论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 目的探析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脑室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复位成功,无复发。结论微孔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穿刺 尿激酶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30~5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强 夏吉勇 +2 位作者 路长宇 苗林 郭吉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和软通道穿刺治疗组,各39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软通道穿刺组术后感染、癫痫、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组(P〈0.05);两组间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4.36%(29/39)和69.23%(2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治疗效果相似,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穿刺 小骨窗开颅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秋生 付景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9期884-884,88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和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和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手术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食管癌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郭吉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进行临床比较。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18例)和介入组(19例)。手术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进行临床比较。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18例)和介入组(19例)。手术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住院天数及手术室费用。结果:2组治疗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介入组治疗后ADL分级优于手术组(P=0.023),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手术室费用均低于手术组(均P<0.01)。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 开颅手术
下载PDF
Morgagni疝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拥军 付景伟 张秋生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595-1596,共2页
膈疝是临床常见的膈肌疾病之一,在人体膈肌发育过程中一旦出现裂隙未完全闭合情况,其横膈上便会存在裂空,逐渐发展形成疝。人体腹腔组织经由膈肌薄弱与缺损部位进入胸腔即为先天性膈疝,而Morgagni疝泛指出现在人体胸骨旁裂孔的膈疝,该... 膈疝是临床常见的膈肌疾病之一,在人体膈肌发育过程中一旦出现裂隙未完全闭合情况,其横膈上便会存在裂空,逐渐发展形成疝。人体腹腔组织经由膈肌薄弱与缺损部位进入胸腔即为先天性膈疝,而Morgagni疝泛指出现在人体胸骨旁裂孔的膈疝,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低,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GAGNI疝 个案分析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秋生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0期1639-1640,164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新辅助化学治疗(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术前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100例采用术前... 目的:观察分析新辅助化学治疗(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术前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100例采用术前2周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统计记录术中病理分析、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切除43例,手术切除率为90%,病理性完全切除率为49%,均高于对照组,根治性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43例,手术切除率为75%,病理性完全切除率为32%,实验组在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心病、呼吸困难和发热、咯血等项目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9、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5%、60.1%,满意度91.6%,均高于对照组59.1%、48.4%,80.6%,实验组复发率为11.6%低于对照组3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近期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拥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笔者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工作期间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就诊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2组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笔者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工作期间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就诊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2组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治疗前高(t=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肺癌 化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