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1
作者 石宇 李月茹 +3 位作者 商翠 曹红京 李宁 李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本文总结1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根据患者术后症状,完善基础护理,中西医联合用药,并采用针灸按摩、饮食调护、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方法,内外结合,提升患者治疗信心,缓解其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 本文总结1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根据患者术后症状,完善基础护理,中西医联合用药,并采用针灸按摩、饮食调护、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方法,内外结合,提升患者治疗信心,缓解其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老年患者 中西医结合护理 针灸 睡眠质量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移酶对胆总管结石的预判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宁小晶 朱杰高 +3 位作者 汪栋 周晓娜 郭伟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异常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胆道镜发现胆总管结石为金标准,评价患者术前GGT对胆...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异常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胆道镜发现胆总管结石为金标准,评价患者术前GGT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术前检测GG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情况如下: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最佳诊断点的临界值为93.5 U/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47%和56.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21.34%~24.25%和93.72~95.95%,准确率为69.35%;去除泥沙样结石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计算所对应最佳诊断点的临界值为93.5 U/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6%和74.0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24.14%~33.58%和94.24%~96.29%,准确率为74.2%。结论 GGT为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指标,但对于泥沙样结石的特异度不高。当GGT>93.5 U/L时,应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应进一步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并可作为胆总管探查的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泥沙样结石 诊断 Γ-谷氨酰转移酶 胆总管探查
下载PDF
甲状腺癌手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占旗 宁武 +2 位作者 唐弢 邓周录 花瞻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376-337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从2013年09月到2019年0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未留置引流管的7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1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第二阶段,包括1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从2013年09月到2019年0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未留置引流管的7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1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第二阶段,包括14例患者,其中9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3例行单侧腺叶切除+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第三阶段,包括46例患者,其中44例行单侧腺叶或全甲状腺切除+单侧或双侧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75例患者中有分化型甲状腺癌74例(乳头状癌72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第一、二和三阶段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16.67±28.07)分钟、(129.29±36.31)分钟和(153.91±35.8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4.33±47.09)mL、(29.29±24.09)mL和(28.70±15.0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80±0.77)天、(2.29±1.64)天和(2.30±1.41)天。仅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在手术平均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血肿形成、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分别发生1例(1.3%)、2例(2.7%)和30例(40.0%)。均无因术后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情况。术后随访12~76个月,其中对侧甲状腺新发肿瘤1例,淋巴结转移癌2例,死亡1例,死因为脑血管意外。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加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根治术 引流 并发症 出血
下载PDF
炎症营养指数与胃癌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杨 陈佛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6-939,共4页
目的:研究炎症营养指数(INI)与胃癌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术后复发和64例术后无复发的胃癌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比值计算INI,分析INI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N... 目的:研究炎症营养指数(INI)与胃癌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术后复发和64例术后无复发的胃癌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比值计算INI,分析INI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NI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运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INI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复发组的INI较小,肿瘤直径较大,分化程度较低,浸润较深和TNM分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I预测胃癌复发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79.5%,临界值为0.36,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INI组的病理特征均差于高IN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I预测胃癌预后的敏感度为65.9%,特异度为66.8%,临界值为0.34,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INI组预后差于高INI组(48.8%vs 25.0%,P〈0.01),INI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95%CI:1.34~2.59,P〈0.01)。结论:INI与胃癌的病变特征紧密相关,是判断胃癌复发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炎症营养指数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SAT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郎洁 孙强 张超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SATB2的表达情况及SATB2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隆福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匹配的癌旁组织,分别从蛋白、RNA水平检测SATB2表...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SATB2的表达情况及SATB2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隆福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匹配的癌旁组织,分别从蛋白、RNA水平检测SATB2表达情况。在MCF-7细胞中转染SATB2,观察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ATB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81.25%vs.25.00%,P<0.05)。Real-time PCR显示,乳腺癌组织中SATB2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5∶1.0,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SATB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8∶1.0,P<0.05)。在MCF-7细胞中,转染pGV141-SATB2组细胞增殖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组(2.2∶1.0∶1.1,P<0.05)。MCF-7细胞中,转染pGV141-SATB2后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均多于转染pGV141及空白对照组(45∶5∶6,28∶4∶6,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ATB2呈高表达,SATB2的高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ATB2 MCF-7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杨 仲光娟 陈佛来 《癌症进展》 2019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其与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其与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且术前经胃肠镜病理检查确诊。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3天抽取外周血检测PGE2、IL-2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患者的PGE2、IL-2水平。结果术前1天、术后3天,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PGE2、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短期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水平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大小 输血量
下载PDF
三种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低血钙发生率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衡星 李鹏 宁小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1例行甲状腺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1例行甲状腺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C组(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各73、47、31例。观察术前术后三组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手术效果(以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及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评估)、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术前三组i PTH、C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组i PTH、Ca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A组i PTH、Ca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且术后三组之间i PTH、Ca、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仅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显著低(P<0.05);三组手术成功率均高达100.00%,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仅A组复发率较C组明显低(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及预后效果方面较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 双侧甲状腺全切术
下载PDF
1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衡星 胡琳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观察1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7例患者在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60例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1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7例患者在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60例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6.31±13.48)min较对照组(95.61±12.82)min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7%较对照组18.33%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手术时间较长,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在今后的甲状腺手术中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显露 并发症
下载PDF
局麻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晓锋 柳金斌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92-93,共2页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而老年人又多数合并心脑肺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疝 手术中 内分泌系统疾病 局麻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 多发病 常见病
下载PDF
假体隆乳术后形态、手感效果相关护理技术的综合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子俊 郭凡 +3 位作者 许雅娟 樊燕 曲琦 陈育哲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1期2-5,11,共5页
目的探讨在假体隆乳术后如何保障植入假体后乳房手感近似柔软、乳房形态逼真及乳沟形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对90例假体隆乳受术者术后第1-3周根据乳房轻微不良形态类型选择胸部弹力带调整技术,穿戴硬钢圈文胸、提紧... 目的探讨在假体隆乳术后如何保障植入假体后乳房手感近似柔软、乳房形态逼真及乳沟形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对90例假体隆乳受术者术后第1-3周根据乳房轻微不良形态类型选择胸部弹力带调整技术,穿戴硬钢圈文胸、提紧文胸肩带等相应方法干预。未哺乳者术后3周开始做聚乳动作,维持至术后第4周;术后第30d开始静态性趴压,维持至术后3-5个月;已哺乳者仅进行静态性趴压训练,时机与维持时间同未哺乳者。穿戴塑身衣对乳沟的塑形。结果本组共90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81例,在后期获得柔软手感,达到两侧乳房下皱襞基本保持对称,乳沟成型,发生纤维囊缩9例,其中BakerⅡ级6例,BakerⅢ级3例。结论假体隆乳术后视情况增加外力趴压、聚乳动作、胸部弹力带调整技术以及穿戴硬钢圈文胸、塑身衣等法可调整术后出现双侧轻微乳房不对称,并获得柔软手感,形成乳沟,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隆胸术 静态性趴压 胸部弹力带调整技术 塑身衣 乳房形态 乳房手感
下载PDF
帕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nectin-4与T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杨 李鹏 刘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帕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结合素-4(nectin-4)与胸苷激酶1(TK-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治疗的11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探讨帕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结合素-4(nectin-4)与胸苷激酶1(TK-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治疗的11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铂类(TP)新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TP新辅助化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均治疗1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nectin-4与TK-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64%(46/55),显著高于对照组[58.18%(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A153、CA199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ectin-4、TK-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白细胞计数、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观察组病死率为3.64%(2/55),对照组病死率为10.91%(6/55),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妥珠单抗、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nectin-4、TK-1水平,对患者免疫应答反应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且病死率较低,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帕妥珠单抗 结合素-4 胸苷激酶1
原文传递
板蓝根多糖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郎洁 张培建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多糖(RIPS)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C)、自体肝移植组(AT)和RIPS组,分别于自体肝移植术后1、6、12、24 h检测血清NO、内皮素1(ET-1)、丙氨酸氨基转... 目的探讨板蓝根多糖(RIPS)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C)、自体肝移植组(AT)和RIPS组,分别于自体肝移植术后1、6、12、24 h检测血清NO、内皮素1(ET-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在术后1、6、12、24 h RIPS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AT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S组各时相点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肝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与AT组相比,RIPS组的肝淤血水肿和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RIPS对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多糖 自体肝移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郎洁 张超 +1 位作者 宋庆文 李鹏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行新辅助化疗的98例初治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明确病理类型与分级及HER-2、ER、PR和Ki-6... 目的:比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行新辅助化疗的98例初治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明确病理类型与分级及HER-2、ER、PR和Ki-67的表达情况,行4周期新辅助化疗后,限期行手术治疗,获得患者的Miller-Payne分级与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后,HER-2、ER和PR表型的改变率分别为23.5%、12.2%、15.3%,三者的阳性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表型的改变率为50.0%,其过表达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HER-2、ER、PR的变化与化疗Miller-Payne分级不具明显有相关性,化疗前ER、PR阴性的患者化疗后Miller-Payne分级为3~4级的比例较高。Ki-67的变化与化疗Miller-Payne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化疗前Ki-67过表达的患者化疗后Miller-Payne分级为3~4级的比例更高。结论:新辅助化疗前ER阴性或PR阴性或Ki-67过表达的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可能更高。Ki-67可作为化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分子生物学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