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产学研全链条发展 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访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强 被引量:1
1
作者 付瑞平 张强 《中国应急管理》 2019年第5期36-39,共4页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强调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国家减灾委员会在全面部署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通知中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强调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国家减灾委员会在全面部署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通知中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减灾 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工程 全链条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院
原文传递
基于ArcEngine的三维校园疏散系统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秀娟 徐伟 +1 位作者 马运佳 杜鹃 《地理信息世界》 2015年第2期59-64,共6页
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为例,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平台,Arc Engine作为开发组件,采用C#语言,结合3DMAX开发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安全疏散避难系统,实现了校园建筑物的三维显示以及漫游、属性查询、楼层疏散、疏散路径显示等功能,为更... 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为例,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平台,Arc Engine作为开发组件,采用C#语言,结合3DMAX开发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安全疏散避难系统,实现了校园建筑物的三维显示以及漫游、属性查询、楼层疏散、疏散路径显示等功能,为更好地进行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 ENGINE C# 三维模型 疏散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
下载PDF
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管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富平 黄崇福 +1 位作者 袁正午 丰江帆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城市震害应急救助实践表明,灾害现场及时的自救互救是大多数地震灾幸存者得以生还的主要途径,是减少震后人员伤亡的关键因素.然而,尽管目前我国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相对较为完整,但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宏观应急模式,存在应急预案微观... 城市震害应急救助实践表明,灾害现场及时的自救互救是大多数地震灾幸存者得以生还的主要途径,是减少震后人员伤亡的关键因素.然而,尽管目前我国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相对较为完整,但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宏观应急模式,存在应急预案微观社区层面可操作性弱的问题,同时在提升灾民现场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方面现有应急管理也显不足.因此,针对上述客观实践和管理需求,本文在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管理的概念,阐述了应急管理基本单元和应急救助基本单元概念,并探讨了应急管理基本单元的划分原则,相关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微观社区公众的广泛参与性,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可以实现以震后灾民自身为主体的微观应急与政府宏观应急一体化的应急救助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应急响应 应急管理 应急救助
下载PDF
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应急避难所责任区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运佳 徐伟 赵秀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i算法求解该模型。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灾害避难所为例,模拟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的避难需求人口,得到各个灾害避难所的最佳避难需求人口责任区和不同情景下的人口配置缺口。实例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避难所容量均不能满足3种地震情景避难人口的需求;覆盖范围明显增加的避难所负责的避难需求人口相对较多,其容量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避难所 责任区评价 情景分析 加权Voronoi图 北京
原文传递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以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国外社区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洪建 张卫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区域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而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则是提升社区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讨论不断升温,各类防灾减灾社区也应运而生。详细分析了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区域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而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则是提升社区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讨论不断升温,各类防灾减灾社区也应运而生。详细分析了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模式、国外"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CBDRM)"模式的基本情况、建设内容和主要特征,并从建设目标、灾害主体、参与主动性等7个方面将两种模式及其与传统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并结合灾害风险管理过程,提出当前两种模式需要完善的环节。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理念,提升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CBDRM 灾害风险 中国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 被引量:54
6
作者 刘吉夫 张盼娟 +1 位作者 陈志芬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11,共7页
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着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权重,并将待评价应急预案的基本事件与标准故障树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从... 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着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权重,并将待评价应急预案的基本事件与标准故障树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从量化的角度出发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的不完备度。最后,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评价 完备性 故障树分析法(FTA) 不完备度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Ⅱ):责任矩阵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吉夫 朱晶晶 +1 位作者 张盼娟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15,共11页
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的部门间或者责任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应急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会导致应急行动失败。因此,在应急预案中各应急部门(人员)责任分配是否适当是应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该问... 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的部门间或者责任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应急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会导致应急行动失败。因此,在应急预案中各应急部门(人员)责任分配是否适当是应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引入项目管理中的责任矩阵方法(Responsibility Matrix)。首先,根据应急的特点,定义直接责任(R)、支持(S)、建议(A)、约束(P)4种责任类型,确定了责任划分的原则;然后,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主要包含41种角色类型,并在该基础上建立了应急程序和应急人员间的责任矩阵及评价准则;进而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震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责任矩阵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评价 责任矩阵
下载PDF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层次布局研究(Ⅰ)——层次性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志芬 顾林生 +1 位作者 陈晋 李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随着避难时间的推移,群众的避难需求表现出逐级上升的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和空间布局时应当考虑层次性和及其结构特征。在将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中长期避难场所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探讨避难... 随着避难时间的推移,群众的避难需求表现出逐级上升的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和空间布局时应当考虑层次性和及其结构特征。在将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中长期避难场所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探讨避难需求与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性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单一流、嵌套和非空间一致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需求 层次结构
原文传递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Ⅲ):可操作性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盼娟 陈晋 刘吉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6-25,共10页
从预案执行人员的角度出发,将可操作性评价转化为复杂性评价,并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构建针对应急预案结构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由3步完成:首先,应急预案具有由描述性语言组成的特点,分析国内现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采用语句... 从预案执行人员的角度出发,将可操作性评价转化为复杂性评价,并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构建针对应急预案结构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由3步完成:首先,应急预案具有由描述性语言组成的特点,分析国内现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采用语句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案中的关键信息和行动进行提取与处置;然后,引入软件工程中的程序流转图,将描述性的预案文本转换为包含行动以及它们之间逻辑与层次关系的结构控制图;最后,借鉴度量软件复杂性的方法,定义了结构控制图的内部复杂度和综合复杂度等一系列指标,用于应急预案的复杂性即可操作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完善和修订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可操作性评价 复杂性评价 软件复杂性 结构控制图 复杂度
下载PDF
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胡俊锋 杨佩国 +1 位作者 杨月巧 武建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这里虽以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评价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对防...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这里虽以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评价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对防治其它自然灾害能力的评价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灾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方法
原文传递
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协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卫峰 杨赛霓 +1 位作者 潘耀忠 庞西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结合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资需求、分配原则、路网风险以及配送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性.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 结合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资需求、分配原则、路网风险以及配送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性.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下的有机结合,是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物流网络单元间职能、目标、信息、物资、车辆等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协调 物资配送 运输模式 灾害评估
下载PDF
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配置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晶晶 李强 +2 位作者 朱孝林 陈晋 关琳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56-163,共8页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步骤,建立了应急预案混淆矩阵。笔者以2007年《××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应急预案》为例,对应急预案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以及应急预案整体的混淆矩阵,能够直观而定性地反映应急预案的责任一致性;对混淆矩阵责任一致性指数p的计算,可进一步定量化地评价应急预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全面分析和评价应急预案所必需的手段,同时可以为应急预案的责任配置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责任矩阵 混淆矩阵 一致性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蜜蜜 杨赛霓 +1 位作者 李双双 汪伟平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3期152-156,共5页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阶段,对灾害管理各阶段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本文在回顾社会资本概念沿革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在备灾、抗灾及灾后重建阶段的核心作用,并依照《仙台框架》提出的四个优先行动事项,对社会资本在未来减轻灾害风险中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构建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风险 社会资本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的对比研究——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暴雨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杰 彭丽霞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191-196,215,共7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的落区、暴雨演变过程和24h累积降水;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典型的华北暴雨环流形势,暴雨过程主要由低空中尺度系统造成,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是由中尺度系统随时间的移动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WRF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北京“7·21”暴雨
下载PDF
公共安全管理常用术语概念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辉 秦绪坤 +1 位作者 靳晓宏 张婧 《中国标准化》 2017年第3期79-85,共7页
在当前世界各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尤其是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决策咨询工作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术语概念标准化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仅对"风险""危险(源)"&qu... 在当前世界各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尤其是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决策咨询工作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术语概念标准化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仅对"风险""危险(源)""安全""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等常用术语概念或核心概念及其概念间的时空关系进行辨析,关注它们的来源和现实涵义。通过辨析术语概念,进一步推动重要、关键的名词术语和概念解释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规范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管理 术语 概念 标准化
下载PDF
从应急管理到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崇福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从国家强盛第三块基石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技术风险管理的科技基础相当厚实,综合风险管理的探索处于国际前沿,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有明显提升。我国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四个突出... 本文从国家强盛第三块基石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技术风险管理的科技基础相当厚实,综合风险管理的探索处于国际前沿,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有明显提升。我国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是重技术轻管理、重应急轻风险、重领导轻群众、重眼前轻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综合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能力 科技基础 管理工作 国家 政府
下载PDF
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打造基层应急管理新格局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强 《中国减灾》 2020年第9期26-29,共4页
专业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在基层应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凭借专业性、个性化和及时性,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基层应急管理的效率。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有序地促进社... 专业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在基层应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凭借专业性、个性化和及时性,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基层应急管理的效率。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有序地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应急管理,对提高基层灾害治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 有序性 社会力量参与
下载PDF
开放性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广播设施选址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婧婷 马英楠 +3 位作者 李强 孔媛 朱伟 王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0-176,共7页
广播设施是开放性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中最灵活有效的设施之一,为使其布局更有利于应急疏散,借鉴解决最大覆盖问题的方法,构建广播设施选址最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声音传播中声压级的衰减性质及广播设施之间的干扰现象,兼顾最大覆盖与最... 广播设施是开放性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中最灵活有效的设施之一,为使其布局更有利于应急疏散,借鉴解决最大覆盖问题的方法,构建广播设施选址最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声音传播中声压级的衰减性质及广播设施之间的干扰现象,兼顾最大覆盖与最小干扰的平衡,并以不被覆盖的信息接收点数与受到干扰的信息接收点数的加权和最小化作为模型的优化目标。将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什刹海景区,采用遗传算法求解5种情景下的选址方案,并与现有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类型信息接收点在不同加权系数和不同广播设施数下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优化选址方案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广播设施选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广播设施 选址模型 干扰现象 最大覆盖问题
原文传递
地震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与层次模型对比研究——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运佳 赵秀娟 +4 位作者 秦连杰 梁埔君 周洪建 袁艺 徐伟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4期189-194,共6页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剩余的避难所。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解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目标模型针对大区域的高维复杂问题,会面临解算难度大、耗时长、易陷入局部优解等问题,这是目前的优化算法尚不能解决的难题。而层次模型可以降低高维复杂选址问题的维度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灾害避难所 高维复杂选址分配问题 多约束 单目标模型 层次模型 荣成市
下载PDF
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士超 周洪建 刘吉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轻社区灾害风险和损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减灾装备 风险 脆弱性 恢复性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