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程标准中的“情境”内涵及其教学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易进 庞欣雨 付羿雨 《小学语文》 2024年第7期4-10,共7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对创设学习情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厘清“情境”一词的内涵对于语文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内涵,可以从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情境以及语文学习的情境两...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对创设学习情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厘清“情境”一词的内涵对于语文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内涵,可以从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情境以及语文学习的情境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学生需要理解和感悟的文本情境和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以及教师需要发掘和利用的真实情境和教师需要创设的学习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语文教学
下载PDF
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教学反思水平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逸先 祝刚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文章选取36位教师的教育博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教师写教育博客的持续时间对教学反思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差异影响;教... 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文章选取36位教师的教育博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教师写教育博客的持续时间对教学反思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差异影响;教育博客的"回复"对教学反思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影响,即教育博客中的回复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反思水平。因此,要增强教师积极利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反思的自主意识,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回复,加强理论研究和专家引导,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励教师坚持利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客 反思水平 回复
下载PDF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框架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两区中学问卷调查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阚维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3,共6页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有效或者低效,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一直存在争论。通过对北京市两个区教师进行的有效教概念、理解程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学校(普通校和示范校)和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核心课程与历史、物...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有效或者低效,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一直存在争论。通过对北京市两个区教师进行的有效教概念、理解程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学校(普通校和示范校)和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核心课程与历史、物理、化学、体育等非核心课程)以及不同课型(新授课与复习课),教师在有效教学的特征理解方面,未达到显著差异;而对于不同学段(初中和高中)的课堂,教师和教研员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评价标准 调查问卷
下载PDF
教学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祝刚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知识管理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管理尤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知识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知识的流通、增值和拓...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知识管理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管理尤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知识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知识的流通、增值和拓展,促进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对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专业成长以及运用理论眼光审视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教学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教师接纳新的知识理念、改良现行教学机制,形成学习共同体,采用新的知识评价制度,推动新一轮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教学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知识管理 课程改革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的激活与提升:教学方法及应用策略研究
5
作者 齐子怡 易进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4期24-27,共4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侧重于审美体验的激活与提升。本文提出教师可以使用文本评点法增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用朗读练习法促进情感的表达和体会,使用直观教学法弥补学生表象经验积累的不足,搭建学生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侧重于审美体验的激活与提升。本文提出教师可以使用文本评点法增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用朗读练习法促进情感的表达和体会,使用直观教学法弥补学生表象经验积累的不足,搭建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教师应基于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组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文本分析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感氛围,并基于学生的审美发展水平和成长规律展开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体验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教、学、评一致性: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雪 张春莉 刘冠男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5期13-16,共4页
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其核心在于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现教、学、评的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阐述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 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其核心在于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现教、学、评的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阐述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评一致性始于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综合分析课程、教材、学生等要素,确定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以学习目标为归宿,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将目标转变为合理的、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对接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序列化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下载PDF
信息技术解决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行动研究--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威 刘姣 +1 位作者 卢立涛 郭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50,共6页
针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中,出现的有效性低、"只见技术不见人"或者"技术只是工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及其流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 针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中,出现的有效性低、"只见技术不见人"或者"技术只是工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及其流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同时,以信息技术解决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过程为例,对这一理念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提炼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的3大关键特征:(1)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设计,是信息技术有效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前提;(2)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教学的保障;(3)"大循环内嵌小循环"的循环迭代模式,是研究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该文是对已有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的不断探索,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中小学衔接 基于设计的研究 知识衔接 数学教育
下载PDF
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 被引量:29
8
作者 卢立涛 井祥贵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题"等对教育行动研究的泛化及滥用现象;混淆教育行动与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秉持跨学科研究取向,以问题为中心,正确认识、评价和定位教育行动研究,廓清概念、规避"唯方法主义"倾向、重视理论思维,方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去理论化倾向 唯方法主义倾向 跨学科研究取向
下载PDF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被引量:25
9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衔接教育 预科教育
下载PDF
英国数学英才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英国三所中学数学英才学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孝诚 綦春霞 王中雷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1,96,共9页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教育体系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三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痴迷"数学,"钟情"创新;...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教育体系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三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痴迷"数学,"钟情"创新;数学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自我效能感高;英才身份认同感强。这些对我国的数学英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数学教育 数学英才 英才教育 教育公平
下载PDF
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述论 被引量:19
11
作者 姚颖 许晓芝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1,共7页
童话,作为最富有幻想性、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凭借着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天然联系,大量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儿童和教师可以真实触摸的文本,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学术界一直以来对这类特殊文体就葆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综... 童话,作为最富有幻想性、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凭借着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天然联系,大量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儿童和教师可以真实触摸的文本,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学术界一直以来对这类特殊文体就葆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综观三十年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下问题的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审视童话本体和童话选文;从宏观上整体把脉童话教与学的现状;从实践层面探索童话教学的新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做一个整体的历史回顾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春莉 王艳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69,共7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学习的革命,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发生着巨大转变,期待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应运而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两个维度,其中学习阶段主要分为... 当今世界正面临学习的革命,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发生着巨大转变,期待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应运而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两个维度,其中学习阶段主要分为经验调取、概念失稳、概念解构、意义建构、重构概念网络五个环节。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事件分别是: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比较前概念;与情境、他人、自我对话;刺激感官,整体思维;变式练习,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教学事件
下载PDF
两位教育家思想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莉 王迪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2,共4页
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是两位著名的教育家,比较来自东西方的两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真谛,建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 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是两位著名的教育家,比较来自东西方的两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真谛,建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尊严、人格、权利、感情和需求,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教育家也为未来的教育家们追随其教育足迹,更好地继承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们激励我们,要敢于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把教育的思想扎根于深厚的哲学之中,并要深入学校第一线去开展实践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 杜威 苏霍姆林斯基
原文传递
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演变的重要力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莉 贺李 曾琦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39,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先后经历了学习苏联和独立摸索、重心转移和初步发展、全新设计和全面发展、深化发展和全面推进四个发展阶段。多个重要力量推动着课程政策的演变,其中政治经济发展推动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先后经历了学习苏联和独立摸索、重心转移和初步发展、全新设计和全面发展、深化发展和全面推进四个发展阶段。多个重要力量推动着课程政策的演变,其中政治经济发展推动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观念的确立,国外的课程政策推进了对"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发展"的思考,课程理论的有益论争推动课程结构体系从高度同质走向自主选择,自下而上的课程实验推动着育人模式的变革。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要正视复杂环境下的诸多矛盾,实现区域内的多样化、差异性发展;理性借鉴国外课程政策的同时,充分反映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断总结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引领各类学校的自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政策 政策演变
原文传递
学习者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泽庆 吴加奇 张春莉 《教育视界》 2018年第16期4-7,共4页
在过去的听评课中,观察者都倾向于从教师的视角去建构课堂,关注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和互动才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巧思,侧重教学经验的梳理。而在课堂教学中,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要设计出精彩的教学,学生的视角往往必不可少。那些教师和... 在过去的听评课中,观察者都倾向于从教师的视角去建构课堂,关注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和互动才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巧思,侧重教学经验的梳理。而在课堂教学中,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要设计出精彩的教学,学生的视角往往必不可少。那些教师和学生的精彩互动,层层递进的引导,一定是在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设计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学习 课堂教学 教学经验 学生 教师 观察者 引导
下载PDF
教学价值研究: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文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6,共4页
教学价值研究是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学价值研究的主要问题域包括教学的价值、对教学的价值和教学中的价值问题三个方面。开展教学价值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为指导,同时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以中外优秀的传统... 教学价值研究是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学价值研究的主要问题域包括教学的价值、对教学的价值和教学中的价值问题三个方面。开展教学价值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为指导,同时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以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参照,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以变革性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密切关注实践中的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教学价值 教学论
下载PDF
教学价值研究: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文平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7-21,共5页
教学价值研究是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学活动是一项价值关涉的活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发人深思,历史中先哲们的教学价值思想为我们开展教学价值研究提供了基础。教学价值研究的主要问题域包括教学的价值、对教学的价值与... 教学价值研究是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学活动是一项价值关涉的活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发人深思,历史中先哲们的教学价值思想为我们开展教学价值研究提供了基础。教学价值研究的主要问题域包括教学的价值、对教学的价值与教学中的价值问题三个方面。开展教学价值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为指导,同时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以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参照,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以变革性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密切关注实践中的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研究
下载PDF
中英教师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基于英国教师中国授课案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春莉 曹春双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年第12期59-62,共4页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着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以英国教师在中国授课的实际案例为依托,对中英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教师与受典型西方文化影响的英国...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着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以英国教师在中国授课的实际案例为依托,对中英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教师与受典型西方文化影响的英国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师角色、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秩序的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方式,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在保留并发扬我国教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吸收英国教师的优势,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师 英国教师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数学评价多元化——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建议”的主旋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春莉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2年第7期27-30,共4页
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的“评价建议”部分,要抓住一个主旋律:数学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 数学评价 主旋律 多元化 解读 《标准》
下载PDF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娟 《天津教育》 2016年第7期81-82,共2页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化 九年制义务教育 教育课程体系 社会生活 必修课程 知识习得 行为目标 自身认知 引导问题 传统教学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