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8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金波 殷实 +1 位作者 刘芳南 邵洋 《大学教育》 2020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大学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是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在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以组织北... 大学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是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在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以组织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参与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为例,从创新培养体系、建立制度保障、培育团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基于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云教授结束南极科考回国
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07,共1页
2018年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云教授结束南极科考回国.张雁云教授自2017年11月26日出发,启程参加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为期3个月的南极科学考察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科考,张雁云教授主持完成了我国拟设立的首个南极... 2018年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云教授结束南极科考回国.张雁云教授自2017年11月26日出发,启程参加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为期3个月的南极科学考察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科考,张雁云教授主持完成了我国拟设立的首个南极保护区的区域选划、区内动植物本底、气候和环境因子采集分析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雁云 阿德利企鹅 师范大学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辑简介
3
作者 娄安如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5-1117,共3页
北京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国家“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计划.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国家“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计划.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 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师范学堂 辅仁大学 985工程 育人理念 世界先进水平 学为人师 211工程
原文传递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周年暨建系104周年院庆公告
4
《生命世界》 2008年第9期47-47,共1页
2008年金秋,适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周年暨建系104周年。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04年的京师大... 2008年金秋,适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周年暨建系104周年。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系,1923年更名为生物学系,1952年辅仁大学生物系并入,1998年扩建为生命科学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建系 公告 京师大学堂 生物系 生物学
原文传递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周年暨建系104周年院庆公告
5
《生命世界》 2008年第8期89-89,共1页
2008年金秋,适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周年暨建系104周年。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建系 公告
原文传递
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及实施——以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宏涛 李万杰 +2 位作者 向本琼 朱壁如 冯利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78,223,共5页
在拔尖人才和精英教育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遵循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通过整合现有实验课程资源,在实验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包含经典的宏观生物学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基础实验技能训练模块、综... 在拔尖人才和精英教育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遵循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通过整合现有实验课程资源,在实验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包含经典的宏观生物学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基础实验技能训练模块、综合实验能力培养模块和探究及解决问题能力模块的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实施概况及问卷调查反馈评价、不足与展望4方面对该实验课程方案进行总结和探讨。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表明该课程体系对于拔尖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计划 生物学 综合实验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内麻雀(Passer montanus)冬季活动区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超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对麻雀 (Passermontanus)进行无线电追踪 ,确证了冬季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麻雀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 ,面积约为 76 0 0m2 (90 %调和平均转换法计算 ) .麻雀是集群性鸟类 ,取食地点相对固定 ,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麻雀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 无线电追踪 活动区 冬季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秋季鸟类环志报告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阳 雷进宇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2 0 0 1年 9月 3日至 11月 10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园经过 5 1d的工作 ,共网捕环志鸟类 2目 10科 2 8种16 5只。其中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旅鸟 18种 ,占总数的 6 4 2 9% ;夏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冬候鸟 2种 ,占总数的... 2 0 0 1年 9月 3日至 11月 10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园经过 5 1d的工作 ,共网捕环志鸟类 2目 10科 2 8种16 5只。其中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旅鸟 18种 ,占总数的 6 4 2 9% ;夏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冬候鸟 2种 ,占总数的 7 15 %。通过网捕环志技术 ,并结合春季同一地区的环志结果 ,分析了迁徙季节本地区鸟类群落的组成 ,以及群落随时间、季节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秋季 鸟类 环志 迁徒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2
9
作者 董路 张雁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年第2期3-13,共11页
为响应教育部对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探索,从在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促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为中心任务... 为响应教育部对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探索,从在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促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为中心任务,在快速搭建"动物学"在线课程多元化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融"教、学、测、评"于一体的全流程教学体系。自运行以来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和反馈。本文总结了在建设课程平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及测评体系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相关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在线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课程云平台 评测体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本琼 王英典 夏敏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3期6-8,共3页
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大力推进国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 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大力推进国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学生 培养试验 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 生物学 师范大学 高等师范院校 培养计划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历程
11
作者 张雁云 董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课程团队在队伍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历程.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学研讨和传帮带的传统,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教学,以德育人、以教化人,形...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课程团队在队伍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历程.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学研讨和传帮带的传统,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教学,以德育人、以教化人,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育人团队.在教材的编写中,编写团队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出版了《普通动物学》等国内影响力很大的系列教材;建设有品质的课程是动物学教学团队的不懈追求,动物学从学校的主干课、一类课,到教育部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到国家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始终处于国内动物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潮头;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课程,也成为培育一流的优秀本科人才和动物学专业人才的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教学团队 教材编写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二级党校学生党员学习偏好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金波 殷实 梁迪斯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二级党校是高校进行党员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高校二级党校学生党员学习偏好研究,有利于从培训对象的角度思考当前二级党校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安排,进一步提升二级党校的教学效果,发挥二级党校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二级党校是高校进行党员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高校二级党校学生党员学习偏好研究,有利于从培训对象的角度思考当前二级党校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安排,进一步提升二级党校的教学效果,发挥二级党校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二级党校中的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学习环境与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三个维度,探究二级党校学生党员的学习偏好,进而对改进二级党校教学安排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党校 党员学习 学习偏好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专题片)
13
作者 彭安 马晓 +2 位作者 蔡欢 周姗 白云飞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1期64-64,共1页
2007年,全国6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部实行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政策下,招收首批免费师范生。在大量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同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围绕对师范生能力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能力培养 师范生 免费 专题片 生物学 高等师范院校 生命科学学院
下载PDF
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被引量:103
14
作者 彭安 郭冬生 张维 《现代教育技术》 2003年第4期56-57,共2页
将以往生命科学教学和研究中所使用的功能单一的传统普通光学显微镜,更新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此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有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存贮图像信息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和资讯的... 将以往生命科学教学和研究中所使用的功能单一的传统普通光学显微镜,更新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此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有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存贮图像信息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和资讯的异地共享等功能。为教育、科研、医疗等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和沟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创新教育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效率
下载PDF
欧盟社会性科学议题开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以ENGAGE科学教育项目为例
15
作者 邴杰 黄镜玮 刘恩山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创新驱动发展是21世纪科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欧洲教育委员会在“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价值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相关项目研究,其中ENGAGE项目的影响力最为深远,该项目聚焦6-8年级阶段学生认知,开发了... 创新驱动发展是21世纪科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欧洲教育委员会在“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价值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相关项目研究,其中ENGAGE项目的影响力最为深远,该项目聚焦6-8年级阶段学生认知,开发了覆盖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等领域的30个教学案例,结合5E教学模式,关注多维目标整合;重视负责任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基于探究实践、论证推理等科学实践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在评价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我国科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发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资源时需锚定新兴领域,主题筛选聚焦社会性科学议题内涵特征;围绕课程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关注大概念和多维探究技能融合;要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科学探究组织灵活性、可行性的教学内容;实时做好追踪记录,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同时在借鉴国外开放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本土实际作出适合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调整,有选择性地筛选并能结合本土案例的适宜主题,围绕课程和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合理规划教学实践活动并及时反思改进教学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 科学教育 开放资源 教学案例
下载PDF
少数民族师范生普通话培训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少数民族师范生普通话培训为例
16
作者 李永海 《才智》 2012年第5期301-302,共2页
一、文献综述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决定把汉民族的共同语加以规范,大力推广。
关键词 普通话培训 北京语音 现代白话文著作 普通话水平 汉民族共同语 基础方言 现代汉语 语法规范 方言区
原文传递
高等学校生命科学数字化教育环境与平台建设浅析
17
作者 刘建武 王英典 +1 位作者 林魁 葛剑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生命科学 数字化教育环境 教育资源 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北京百望山发现自然生长的山麦冬
18
作者 许联瑛 于凤珍 +2 位作者 金衡 刘育俭 刘全儒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本文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山麦冬在北京的自然生长。《北京植物志》(1992版)记载山麦冬属(Liriope)在北京均为栽培,标本核实认为禾叶山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 (L.) Baker]... 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本文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山麦冬在北京的自然生长。《北京植物志》(1992版)记载山麦冬属(Liriope)在北京均为栽培,标本核实认为禾叶山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 (L.) Baker]在北京的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平谷均有自然分布。2021年在百望山发现自然生长状态的山麦冬,经调查考证和分析,认为与早期人工栽植逸生以及果实经野生动物传播及区域内环境条件有关,也可能与北京地区自然气候变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麦冬 北京地区 自然生长 多年生常绿草本 种质资源
下载PDF
CBL协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植物科学前沿通识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19
作者 张凡凡 于延欢 刘婷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植物科学前沿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的通识课程,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学时会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我们对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协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应用,优化和完善现有教学... 植物科学前沿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的通识课程,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学时会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我们对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协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应用,优化和完善现有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运用植物科学原理与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植物科学
下载PDF
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状况调查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谭永平 张立英 +2 位作者 董兆文 方瑾 高翔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年第9期400-402,共3页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对性问题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50份,收回有效答卷1957份,回收率为95.95%。其中回答没有性行为的1140人,占58.3%;有性自慰行为的264人,占13.4%;有亲吻行为的348人,...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对性问题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50份,收回有效答卷1957份,回收率为95.95%。其中回答没有性行为的1140人,占58.3%;有性自慰行为的264人,占13.4%;有亲吻行为的348人,占17.8%;回答有性行为的205人,占10.5%。在有性行为的205份问卷中,回答经常有性行为的70人,占34.2%;偶尔有性行为的130人,占63.4%;5人未回答,占2.4%。在有性行为者中,使用避孕套的129人,占64.5%;不使用68人,占34.0%;未回答3人,占1.5%。本调查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某大学学生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0.5%,其非婚性生活的发生率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性行为 大学生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