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的技术逻辑、社会影响与传播学未来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洪忠 黄民烈 +7 位作者 张伟男 沈菲 周葆华 邹军 钟智锦 闵勇 吴晔 许小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1,共8页
近期,ChatGPT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其影响几乎渗透至各行各业,是颠覆还是赋能?一时众说纷纭。2023年2月13日,京师主题沙龙活动“新闻传播学如何认识‘ChatGPT’”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新媒体传播研究... 近期,ChatGPT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其影响几乎渗透至各行各业,是颠覆还是赋能?一时众说纷纭。2023年2月13日,京师主题沙龙活动“新闻传播学如何认识‘ChatGPT’”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SMP社交机器人专业组提供支持。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新闻传播学、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9位内地和中国香港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围绕ChatGPT的技术逻辑、ChatGPT如何影响新闻传播学与ChatGPT的发展前景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新媒体传播 自然语言处理 沙龙活动 传播学 GPT 中国香港 CHAT
下载PDF
审视本体、扩容议题与创新方法:走向“学科化”——2023年计算传播学研究综述
2
作者 李华 吴晔 +1 位作者 陈艳培 孙冰哲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从传播学Q1区英文期刊和新闻与传播学CSSCI中文期刊(共46本)中筛选出97篇计算传播学相关研究论文,进而从研究议题、观点视角和方法创新等维度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并从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与问题域、ChatGPT、算法与平台审计、社... 本文从传播学Q1区英文期刊和新闻与传播学CSSCI中文期刊(共46本)中筛选出97篇计算传播学相关研究论文,进而从研究议题、观点视角和方法创新等维度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并从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与问题域、ChatGPT、算法与平台审计、社交机器人、意见极化等9个关键议题勾勒了2023年中西方计算传播学的研究地图。研究发现,2023年计算传播学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和趋势:学科建制完善化、关键议题多元化和研究方法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传播 ChatGPT 算法与平台审计 社交机器人 意见极化
原文传递
基于社团结构和活跃性驱动的双层网络传播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力峰 王建波 +1 位作者 杜占玮 许小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0-358,共9页
现实世界中的流行病爆发往往伴随着急剧的信息扩散,扩散的信息会改变个体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影响流行病传播.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对流行病传播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考虑结合上述因素来构建一种新的双层网络,采用活跃性驱动... 现实世界中的流行病爆发往往伴随着急剧的信息扩散,扩散的信息会改变个体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影响流行病传播.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对流行病传播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考虑结合上述因素来构建一种新的双层网络,采用活跃性驱动模型生成时变的线上信息接触层网络和线下物理接触层网络,再利用个体在线上接触层的信息扩散来影响线下物理接触层的流行病传播动态,以个体流动性因素来控制社团结构特性.为得到整个网络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有效分析网络的传播阈值,对微观马尔可夫链(microscopic Markov chain,MMC)方法进行改进并将其扩展到时变网络.使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模拟进行了实验验证,显示出所提方法对流行病爆发阈值的预测具有高准确性.结果表明个体流动性对流行病爆发阈值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每个社团的最终感染人数,而线上接触层的个体接触能力越大和线下接触层的个体接触能力越小则可以有效抑制流行病传播.这些发现可对有效防控现实世界中的流行病传播起到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马尔可夫链方法 双层网络 流行病传播 社团结构
下载PDF
AI主播与真人主播的播报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黎樟浩 吴晔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
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将相同内容的新闻文稿由AI主播与真人主播分别进行播报并录制,基于传者身份与社会化线索的双重视角,对比被试者观看二者播报视频后的记忆效果。研究发现,传者身份与社会化线索对被试者的新闻记忆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将相同内容的新闻文稿由AI主播与真人主播分别进行播报并录制,基于传者身份与社会化线索的双重视角,对比被试者观看二者播报视频后的记忆效果。研究发现,传者身份与社会化线索对被试者的新闻记忆效果均有显著影响,AI主播身份带来的记忆效果弱于真人主播,设置社会化线索的主播带来的记忆效果优于未设置社会化线索的主播。本研究力图为AI主播的发展提供理论视角与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主播 社会化线索 记忆效果 传者身份
下载PDF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新冠疫情抽检策略研究
5
作者 左子健 张琳 +1 位作者 吴晔 许小可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6,34,共8页
为解决全员定期核酸检测成本高,导致间隔周期长且效率低的问题,给出了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抽检策略,将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与新冠肺炎传播规律融合,建立了带抽检策略的新冠肺炎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机抽检策略、熟人监测策略、度... 为解决全员定期核酸检测成本高,导致间隔周期长且效率低的问题,给出了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抽检策略,将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与新冠肺炎传播规律融合,建立了带抽检策略的新冠肺炎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机抽检策略、熟人监测策略、度大节点目标抽检监测策略三种策略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校园等人群密集接触的环境下,熟人和度大节点目标抽检策略在峰值幅度、峰值时间、早期预警等指标下都好于随机监测策略,减少了新冠病毒传播天数以及感染人数,能更早、更快地控制住疫情,预警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度大节点目标监测策略、熟人监测策略、随机监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早期预警 社交网络 抽检策略
下载PDF
网络结构影响传播效果的解耦分析
6
作者 崔允松 吴晔 许小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8-375,共8页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信息,在线社交网络逐渐改变了人们交换信息的方式,因此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研究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往研究大都强调某种网络统计量对...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信息,在线社交网络逐渐改变了人们交换信息的方式,因此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研究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往研究大都强调某种网络统计量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但各个网络统计量之间相互耦合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某种网络统计量的改变可能导致其他网络统计量同步改变,从而可能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提出一个解耦的零模型框架,通过零模型解耦不同网络统计量间的耦合作用,然后使用SIR传播模型仿真实验来分析网络统计量在没有耦合作用下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最后使用线性阈值模型仿真实验验证SIR模型的实验结论在社会强化中的适用性。通过Facebook和Twitter实证网络的传播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是影响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传播范围的主要因素,聚类系数是影响信息传播范围的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效果 零模型 平均最短路径 聚类系数
下载PDF
基于反向感染的复合种群网络传播溯源算法
7
作者 阳成 王建波 +1 位作者 许小可 杜占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81-2687,2693,共8页
流行病的传播会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因此迅速识别传播源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流行病传播过程具有多样性、信息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快速准确识别传播源成为一项挑战。结合反向感染算法、复合种群网络模型以及... 流行病的传播会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因此迅速识别传播源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流行病传播过程具有多样性、信息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快速准确识别传播源成为一项挑战。结合反向感染算法、复合种群网络模型以及马尔可夫链理论,提出了一个在复合种群网络中识别传播源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马尔可夫链来初步估计子种群被感染的时间,被感染子种群根据感染时间获得自己的身份信息,然后遍历所有获得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的子种群,将收集到的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传播给其所有邻居,最后根据获得所有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的时间顺序推断出复合种群网络的传播源。在真实的航空网和人造复合种群网络上进行大量仿真实验,发现无论在已知全部感染快照还是部分感染快照的情况下,该算法与其他传播溯源算法相比,识别传播源的准确性都有显著提升。该算法非常适合用于航空网这类复合种群网络,对现实世界中的流行病传播溯源和控制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种群网络 传播溯源算法 反向感染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基于超图嵌入和有限注意力的社会化推荐
8
作者 傅晨波 陈殊杭 +3 位作者 胡剑波 潘星宇 俞山青 闵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近年来,社会化推荐作为推荐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平台.由于引入了用户的社交信息,社会化推荐可以较好地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然而,大部分社会化推荐难以高效地从原始信息中提取用户的有效信息,导致引入社会信息的同时也会引入大量噪声... 近年来,社会化推荐作为推荐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平台.由于引入了用户的社交信息,社会化推荐可以较好地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然而,大部分社会化推荐难以高效地从原始信息中提取用户的有效信息,导致引入社会信息的同时也会引入大量噪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SRBHL(Social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Hypergraph embedding and Limited attention)模型,通过超图嵌入模块提取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和社交信息,以缓解原始目标用户数据稀疏问题,并结合有限注意力模块来过滤原始信息的噪声,最后将得到的有效好友信息用于推荐.在Yelp-Urbana、Yelp-Phoenix和Epinions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RBHL模型相比其他的推荐算法表现更出色.此外,本文还对SRBHL模型进行了鲁棒性分析,并给出了模型最优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推荐 超图嵌入 有限注意力 数据稀疏 有效好友
下载PDF
封面绝“色”:“最美的书”封面色彩计算美学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晓 原凤妍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2,I0001,共13页
以“最美的书”近十年作品为例,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书籍封面设计进行计算,发现封面色彩是吸引读者观阅书籍的重要介质,探究了作为语言形态和符号体系的书籍色彩美学价值。研究发现:封面用色助力书籍形成有效的视觉信息传达,培育了... 以“最美的书”近十年作品为例,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书籍封面设计进行计算,发现封面色彩是吸引读者观阅书籍的重要介质,探究了作为语言形态和符号体系的书籍色彩美学价值。研究发现:封面用色助力书籍形成有效的视觉信息传达,培育了多样化的封面设计风格;封面配色吸引读者进入书籍中心,影响读者形成审美惯习;留白引导阅读过程中协调了创作者、读者和书籍三方需求,促进了书籍设计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美的书” 书籍设计 封面色彩 计算美学
下载PDF
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伦 邓依林 吴晔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95-109,共15页
本研究基于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移动新闻媒体用户新闻浏览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随时间推移呈现较为稳定的变化趋势。其次,新闻推... 本研究基于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移动新闻媒体用户新闻浏览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移动媒体受众新闻消费多样性随时间推移呈现较为稳定的变化趋势。其次,新闻推送对新闻消费多样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对时间与新闻消费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受众新闻消费主动性对新闻消费多样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对时间与新闻消费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体 新闻消费多样性 新闻推送 新闻消费主动性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伦 邓依林 吴晔 《对外传播》 2022年第12期64-6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媒介环境数字化、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在技术、媒介、市场等多方面均得到良好成长。其中,在媒介环境的变革下,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与载体...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媒介环境数字化、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在技术、媒介、市场等多方面均得到良好成长。其中,在媒介环境的变革下,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与载体。中国主流官方媒体已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深耕多年,以旗舰媒体和六大央媒为主导的国际传播媒体矩阵已逐渐成熟。要依托主流媒体、借力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质量优先,以优质内容与外宣产品带动中国文化传播;打破黑箱,加强对海外受众群体认识;尊重差异化,拓展传播渠道多元化,实现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表层的文化内容传播,再进行深层的文化价值传递的中国文化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官方媒体 社交媒体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全球文化传播影响力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伦 邓依林 +1 位作者 武臻 吴晔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理论框架,探究了中国官方媒体在Facebook和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对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效果。本研究发现,与非文化新闻相比,中国文化新闻的全球传播范围更广,用户对文化新闻的情感倾向较为积...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理论框架,探究了中国官方媒体在Facebook和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对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效果。本研究发现,与非文化新闻相比,中国文化新闻的全球传播范围更广,用户对文化新闻的情感倾向较为积极。但在新闻的评论互动层面,文化新闻的传播效果仍相对较弱。同时,跨平台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官方媒体对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建设仍存在差距,相比之下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范围更广。此外,跨媒体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媒体间的传播效果存在差距,其中《人民日报》的传播效果相对较好,但用户传播态度相对较差;中新网与中国网的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海外用户的认同。综上,本研究通过探究中国文化全球传播效果,拓展了启发—系统式模型的理论视阈,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进行了跨媒体、跨平台的时序性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社交媒体 对外传播
下载PDF
知识标签网络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仪 冯鑫 +2 位作者 周金连 吴晔 肖井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在知识生成社区中,现实中的网络关系由于具有一些人为实际演化特征,而与传统经典模型并不相符。该文将网络的批量增长和交叉连接特征引入到知乎社区标签网络中,对于网络演化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标签网络优先连接模型,用来模拟... 在知识生成社区中,现实中的网络关系由于具有一些人为实际演化特征,而与传统经典模型并不相符。该文将网络的批量增长和交叉连接特征引入到知乎社区标签网络中,对于网络演化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标签网络优先连接模型,用来模拟知识标签网络中参数时间序列的复杂性。结果发现,该模型的仿真效果与实际情况下的知识标签网络吻合良好,且用时变方法分析网络的动态趋势较静态分析方法更为合理,该模型有助于后期深入了解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指数 知识生成 标签网络 网络动力学 幂律分布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的国际科研合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杰 岳昕晨 +3 位作者 胡剑波 吴晔 闵勇 傅晨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8-936,共9页
通过网络协同构建理论,将新冠期间的科研合作构建成国家层面的合作网络,旨在描述疫情期间科研合作的演化模式及疫情对科研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在合作网络视角下,通过计算网络特征以发现科研合作的演化模式,利用国家合作新鲜度以了解合作... 通过网络协同构建理论,将新冠期间的科研合作构建成国家层面的合作网络,旨在描述疫情期间科研合作的演化模式及疫情对科研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在合作网络视角下,通过计算网络特征以发现科研合作的演化模式,利用国家合作新鲜度以了解合作中心的动态演化,并运用断点回归方法检验了疫情对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各个国家加强科研合作以对抗疫情。其中,中国在疫情前期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合作中心逐渐随着疫情的变化而转移,中国仍是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最后,通过因果分析研究了国家在疫情期间的合作行为,发现疫情促进了人们合作对抗灾难的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合作新鲜度 断点回归 科研合作
下载PDF
基于连续感染模型的新冠肺炎校园传播与防控策略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皓宸 刘肖凡 +1 位作者 许小可 吴晔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8-77,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平稳后多省已开始复学,在学校这种封闭式环境中师生长时间接触会增加疫情爆发的可能.虽然学校停课可以有效地缓解疫情,但大面积的学生隔离会造成人群恐慌和社会负担,所以针对校园这一特殊环境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平稳后多省已开始复学,在学校这种封闭式环境中师生长时间接触会增加疫情爆发的可能.虽然学校停课可以有效地缓解疫情,但大面积的学生隔离会造成人群恐慌和社会负担,所以针对校园这一特殊环境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措施.本文中根据患病期间新冠肺炎感染个体病毒排出情况重新定义患者的传染能力,将其引入到传统易感-潜伏-传染-恢复(SEIR)模型后提出了更符合新冠肺炎患者实际传播的连续感染模型.其次,通过真实接触数据计算学生间有效距离,提出针对校园的数字接触追踪防控措施.通过真实在校期间学生接触数据与连续感染模型模拟新冠肺炎在校园中的传播,从而比较各种防控措施对校园疫情的防控效果,并且通过施加防控措施时累计隔离人次评估各防控措施带来的社会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传统SEIR模型,新冠肺炎在连续感染模型中会造成更大的病例规模,在连续感染模型中验证的防控措施更具有说服力.在校园内采取数字接触追踪防控会在控制隔离人次最少的情况下达到与封闭学校近似的效果.本文研究有助于学校选取合适的防控措施,提出的连续感染模型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仿真新冠肺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聚集性疫情 疾病传播 易感-潜伏-传染-恢复模型
下载PDF
作为“催化剂”的社交媒体——灾难事件中心理距离对焦虑感知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晔 黎樟浩 塔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重塑了现代社会的时空观,颠覆了个人信息环境。人们通过社交媒体感知并参与到那些发生在远方的无法亲历的突发灾难事件中。在灾难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影响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的关系。通过全国抽...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重塑了现代社会的时空观,颠覆了个人信息环境。人们通过社交媒体感知并参与到那些发生在远方的无法亲历的突发灾难事件中。在灾难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影响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的关系。通过全国抽样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公众与灾难事件中心的心理距离越近,其焦虑感知程度越高,即出现“涟漪效应”;同时,在心理距离与焦虑感知之间,社交媒体使用起到部分正向中介作用。社交媒体可理解为一种“催化剂”,渗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并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系统相互勾连且彼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事件 心理距离 焦虑感知 涟漪效应 社交媒体使用
下载PDF
知乎标签网络的演化及模型研究
17
作者 黄涛 王胜烽 +2 位作者 吴晔 张鹏 肖井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0,共8页
知识网络是探索知识发展脉络和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研究知识网络的统计特性和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标签网络作为知识网络的一种,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标签网络生长机制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知乎问答平台的标签数据构... 知识网络是探索知识发展脉络和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研究知识网络的统计特性和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标签网络作为知识网络的一种,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标签网络生长机制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知乎问答平台的标签数据构建知识标签网络,统计分析了标签网络的静态统计特性以及演化特性.为了理解知识标签网络复杂结构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知识激发问题的网络动态生长模型,模型假定新问题由知识标签激发,知识标签激发问题的能力与其度值正相关.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知乎标签网络的统计特性和社团化结构.研究结果揭示了标签知识网络增长过程中表现的动态演化特性,并基于实证结果建立的标签网络生长模型,对理解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网络 问答社区 演化模型 幂律分布
下载PDF
近10年大数据研究热点演进及平台发展——以智慧教育领域1469篇文献计量分析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鑫 李佳培 +2 位作者 吴晔 徐晓婧 郭源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洞察智慧教育领域研究方向及热点,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文章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方式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厘清智慧教育热点演进路线,明确其平台发展方向,服务于智慧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通过对国内2010年至2019年间智慧教育领域1469篇核心文... 为洞察智慧教育领域研究方向及热点,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文章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方式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厘清智慧教育热点演进路线,明确其平台发展方向,服务于智慧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通过对国内2010年至2019年间智慧教育领域1469篇核心文献,按时序切片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实证分析,呈现该领域内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形成知识图谱,展示出智慧教育大数据研究图景。并由此对智慧教育平台进行了7层次的整体前瞻架构,对政府、教学求学者和教学平台等3个主体角色提出了具体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大数据 云平台 文献计量
原文传递
动态社团发现研究综述
19
作者 李永宁 吴晔 张伦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8,共9页
为适应当前动态网络数据的发展,对动态网络中的社团结构进行检测、追踪和预测,对国内外关于动态网络社团发现与演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动态网络的社团发现算法,清晰了社团演化事件的定义,并梳理了社团发现与演化算法的应用场... 为适应当前动态网络数据的发展,对动态网络中的社团结构进行检测、追踪和预测,对国内外关于动态网络社团发现与演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动态网络的社团发现算法,清晰了社团演化事件的定义,并梳理了社团发现与演化算法的应用场景。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将来动态社团的研究应注重在大数据集上的算法优化、在多语境下的信息挖掘和在多场景下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网络 社团发现 社团演化
下载PDF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肖凡 吴晔 许小可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融媒体改革是传统媒体应对传媒经济平台化和传媒平台智能化浪潮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机构在融媒体环境中利用数据驱动的计算传播学方法"重新"认识受众、量化传播效果,既是时代的必然,又是时代的需要。本文论述融媒体环境中受... 融媒体改革是传统媒体应对传媒经济平台化和传媒平台智能化浪潮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机构在融媒体环境中利用数据驱动的计算传播学方法"重新"认识受众、量化传播效果,既是时代的必然,又是时代的需要。本文论述融媒体环境中受众计算的"为什么"和"怎么做"问题,将受众分析分解为三个纵向数据维度(文本、网络和时空数据)和两个横向方法维度(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最后,我们着重讨论融媒体受众计算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平台经济 受众分析 传播效果 计算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