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基础 突出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殿廷 《高等理科教育》 1997年第3期18-21,共4页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系,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广大师生锐意探索,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1993年组建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基地。根据我院的基础和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要求,我...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系,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广大师生锐意探索,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1993年组建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基地。根据我院的基础和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要求,我们确定本基地的建设目标如下: 1.基地班学生培养目标:高水平的地理研究人才;高水平的地理教育和地理教育研究人才。 2.全院整体建设目标:国内最重要的地理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国际上有影响的地理教育研究中心之一;国内重要的地理研究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 突出特色 体系建设 地理教育 加强基础 现代地理学 大学教育 国家理科基地 高等理科教育
下载PDF
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建立环境与生态综合理论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仪垂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阐述建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综述非线性科学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现状;展望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建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理论体系的前景。
关键词 非线性科学 环境 生态 综合理论体系
下载PDF
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江雪 李亮 +1 位作者 王姣娥 徐伟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4-206,共3页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借助有关景观指数构建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从绿化面积、空间格局、结构特征以及性能评价等 4个层面着手 ,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分体系 ;并设立相应的压力指标、状态指标、改进指标 ;最终为评价高校...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借助有关景观指数构建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从绿化面积、空间格局、结构特征以及性能评价等 4个层面着手 ,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分体系 ;并设立相应的压力指标、状态指标、改进指标 ;最终为评价高校校园绿化环境提供新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 绿化环境 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72
4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王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08-111,共4页
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土地侵蚀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多重尺度上的植被、土地利用、气象 (降雨 )、地形和土壤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 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土地侵蚀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多重尺度上的植被、土地利用、气象 (降雨 )、地形和土壤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 ,土壤侵蚀的重点尺度与主控因子的时空关系因时间、空间和尺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变异 环境因子 时空关系
下载PDF
公众环境感知与建立环境意识——以北京市南沙河环境感知调查为例 被引量:52
5
作者 彭建 周尚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5,共5页
环境感知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以北京市南沙河环境感知调查分析为例 ,指出环境感知的过程 ,提出个体环境感知的三大特征 ,即环境感知具有不精确性、空间层次性和文化集团性。同时强调指出 ,经典的感官空间差异模型在不... 环境感知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以北京市南沙河环境感知调查分析为例 ,指出环境感知的过程 ,提出个体环境感知的三大特征 ,即环境感知具有不精确性、空间层次性和文化集团性。同时强调指出 ,经典的感官空间差异模型在不同状况下会发生一定的空间次序变化。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 感知特征 环境意识 南沙河语
下载PDF
北京城市郊区化对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良 张文新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我国部分大城市已进入工业与人口等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分散的郊区化阶段。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工业与人口等郊区化的现状特点,揭示了郊区化对北京市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为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所应采取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北京 城市郊区化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 城市规划 环境管理
下载PDF
岱海地区原始农业文化的兴衰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连鹏灵 方修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8,共6页
内蒙古中南部岱海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原始农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应于全新世暖期的暖湿条件 ;农业文化的间断、南移与由农向牧的转变与 4~3 5kaBP发生的变冷、变干的突变事件相对应 ;而原始农业文化阶段中间每... 内蒙古中南部岱海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原始农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应于全新世暖期的暖湿条件 ;农业文化的间断、南移与由农向牧的转变与 4~3 5kaBP发生的变冷、变干的突变事件相对应 ;而原始农业文化阶段中间每一次文化的间断、侵入、融合总是可以在气候变化中找到相应的变化阶段 ,与短期寒冷事件的开始或结束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环境演变 土地利用 考古学文化
下载PDF
投资环境评价空间模型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林珲 陈晋 +2 位作者 万庆 李新功 孔云峰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95-104,共10页
为了加强GIS在空间信息的时空分布模式、模拟与预测空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等方面的模型分析功能,使其在应用领域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在“昌九工业走廊多媒体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中,以基于ONCPRC的集成思想为指导,建立了... 为了加强GIS在空间信息的时空分布模式、模拟与预测空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等方面的模型分析功能,使其在应用领域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在“昌九工业走廊多媒体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中,以基于ONCPRC的集成思想为指导,建立了“面向投资环境评价的空间模型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对其中的数据探索工具、数据子集的选取、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素材库”管理等具体方法,以及用户界面进行了设计。并以“昌九工业走廊”为试验区,完成了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模拟支持系统 投资环境评价
下载PDF
北京西山清水期侵蚀及其地貌环境演变 被引量:7
9
作者 傅先兰 傅金沐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根据马兰期地貌与沉积的分布及其与清水期侵蚀与地貌的关系,推得清水河流域最深侵蚀谷即为清水期侵蚀地貌,由此可以确定清水期侵蚀地貌与沉积在地貌断面上的位置.马兰期堆积有上下2层,按堆积层特征和地层相互堆叠关系,断定清水期... 根据马兰期地貌与沉积的分布及其与清水期侵蚀与地貌的关系,推得清水河流域最深侵蚀谷即为清水期侵蚀地貌,由此可以确定清水期侵蚀地貌与沉积在地貌断面上的位置.马兰期堆积有上下2层,按堆积层特征和地层相互堆叠关系,断定清水期侵蚀谷内初期充填物的堆积时代大致相当于萨拉乌苏层,时间应在(5~7)×104aB.P.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水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地貌的成因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清水期侵蚀 马兰期堆积 河谷地貌 侵蚀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演变轨迹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6年第3期26-31,共6页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北京西山清水河马兰台的形成时代与环境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春敏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35-839,共5页
从沉积学论证马兰阶地是气候阶地 ,关键在于进行砾石层的大筛分 .马兰期砾石层 9个样品和现代清水河河床 16个样品大筛分的结果表明 ,马兰期砾石层属于冰缘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沉积 .根据顶部古土壤层和下部砂质粘土层的14 C测年数据 ,确... 从沉积学论证马兰阶地是气候阶地 ,关键在于进行砾石层的大筛分 .马兰期砾石层 9个样品和现代清水河河床 16个样品大筛分的结果表明 ,马兰期砾石层属于冰缘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沉积 .根据顶部古土壤层和下部砂质粘土层的14 C测年数据 ,确定马兰期砾石层出露部分的堆积年代为距今 30 0 0 0~ 130 0 0aB .P .,马兰阶地大约形成于 110 0 0a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台 马兰期砾石层 形成时代 堆积环境 地层
下载PDF
从北京师范大学绩效考核看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吴殿廷 李东方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绩效考核实践,揭示了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结合.一是尽量邀请多个专家参与评价以提高判断矩阵的质量;二是努力挖掘定量信息的价值,并把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进...  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绩效考核实践,揭示了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结合.一是尽量邀请多个专家参与评价以提高判断矩阵的质量;二是努力挖掘定量信息的价值,并把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进行综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各有利弊,当评价对象很多、评价精度要求不高时,应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但在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当评价对象不很多、评价精度要求很高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判断矩阵
原文传递
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焕成 宋金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 ,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 ,...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 ,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 ,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 ,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业 ,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 ;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 ;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 生态建设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
下载PDF
制定环境教育政策的必要性及中国环境教育政策的基本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庆国 魏志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0-22,共3页
环境教育政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具有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控制作用。中国的环境教育政策在伴随着环境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中 ,已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 环境教育政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具有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控制作用。中国的环境教育政策在伴随着环境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中 ,已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在职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和公众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政策等四大政策为主体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 环境教育政策体系
下载PDF
相互依存关系中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进社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是与资本或劳动比率有联系的两个指标,不能单独用于说明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把它们纳入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中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任何两个经济范畴(部门、产业或区域)之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这个方法比全要... 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是与资本或劳动比率有联系的两个指标,不能单独用于说明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把它们纳入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中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任何两个经济范畴(部门、产业或区域)之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这个方法比全要素生产率概念需要较少的信息,并且能同时反映效率差异和要素投入的结构差异。作者提供了4个例证来说明本比较系统的运作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资本产出率 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数学
下载PDF
北京山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设思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金平 彭萍 《北京规划建设》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对北京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十大方案,以及加强组织管理、增加资金投入等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关键词 北京 山区 生态环境 资金管理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地名景观与北京旧水系——浅析以地名景观反推历史原貌的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尚意 朱明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2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古水系 历史地理 文化地理 地名景观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王府井以东公交沿线城市投资环境分析
18
作者 张文新 程连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4,共5页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信息和国际交往中心。自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土地利用不断加强,郊区农地不断被征用,住宅、商店、工厂等城市用地类型不断向郊区发展。由于城市内部用地的强...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信息和国际交往中心。自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土地利用不断加强,郊区农地不断被征用,住宅、商店、工厂等城市用地类型不断向郊区发展。由于城市内部用地的强化及城市用地向城周蔓延的渐进性、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投资环境 合理性评价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 被引量:76
19
作者 李京京 任东明 庄幸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是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的前提 ,由于能源综合规划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能源资源评价不能独立于其它分析过程而单独进行。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 ,评价内容除了要考虑储量、开采量、生产率等进行一般能... 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是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的前提 ,由于能源综合规划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能源资源评价不能独立于其它分析过程而单独进行。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 ,评价内容除了要考虑储量、开采量、生产率等进行一般能源评价所考虑的因素以外 ,更应注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技术及市场分析。由于目前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 ,因此 ,论文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性以及它与技术、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以秸秆资源为例 ,对以上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资源 系统评价方法 秸秆资源 能源综合规划 资源量 开采量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66
20
作者 杨胜天 刘昌明 +2 位作者 杨志峰 孙睿 周晓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8,共8页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识别、信息提取,获取了工程区地形地势、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主要的自然环境因子。用海拔高...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识别、信息提取,获取了工程区地形地势、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主要的自然环境因子。用海拔高度反映地势状况,土地覆盖类型反映地表覆盖状况,植被覆盖度反映抗侵蚀能力,植被净生产力反映物质能量的循环状况,年均温度反映热量状况,年降水量反映降水状况,建立综合自然环境指数,对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按计算结果将调水工程区分为四级区域,并对这四级区域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了它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面深入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环境评价 遥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覆盖 年降雨量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